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很多美麗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的要數端午節了。因爲端午節可以吃到我最喜愛的糉子,可別笑話我是個小吃貨。

還沒到端午節,就已經聞見糉子的香甜,口中的味蕾蠢蠢欲動。比我更着急過端午節的是奶奶,早在幾天前就開始準備包糉子的材料,還特意買了五色彩線。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節到了。激動人心的包糉子活動開始了,奶奶是全家總動員,可不能少了我這個小吃貨的份,我也積極響應號召,衝上去要幫忙。奶奶猶豫片刻,說:“好吧,學不會可不許哭鼻子。”我低頭看看自己肉嘟嘟的左手,再看看胖乎乎的右手,心想:這還不是爲包糉子天生的一雙好手嗎!

說到做到,不放空炮!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兩片綠色的糉葉,先捲成一個漏斗狀的圓錐形小筒,左手緊緊握住它不許變,右手再從水裏撈起一勺子糯米放進去,再放兩個大紅棗,然後添加糯米直到放滿爲止,最後用剩餘的糉葉包起來,纏上彩絲帶。這樣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糉子就大功告成,事情太順利了,我都懷疑我的腦袋瓜子怎麼這麼聰明呢!

果不其然,正當我自鳴得意時,奶奶說話了:“你這麼包下來的糉子,下鍋後就成糯米糉葉稀飯了!你得往糉子里加點水,糉子裏的糯米才能紮實,這也是包糉子最關鍵的一步,也是小竅門。就跟你們的學習是同樣的道理,只有抓住關鍵的知識點,才能考出好成績。”

在奶奶的點撥下,我返工重來,這次記住往糯米里邊添水。真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咦,剛纔包的糉子乾癟鬆垮,現在包的糉子飽滿得像一個小胖子。哈哈!繩子一系,搞定!糉子好看漂亮,人也不算太笨。

糉子下鍋,煮好後,滿屋子都飄蕩着糉葉的香味。我雙手捧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鼻子先湊近聞一聞,一陣清香沁入心脾,垂涎三尺一點兒也不誇張,迫不及待剝開糉葉咬了一口,滿足了多日的期盼。第二個糉子打開,纔開始慢慢品嚐。這時奶奶又開始重複每年都要講的故事:

“傳說,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纔有的傳統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一位忠誠正直的楚國大臣……”

聽着感人的故事,品嚐着美味的糉子,我的思緒又飄到那遙遠的古代……是啊,沒有國,哪有家!端午節的習俗正是飽含着人們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傳承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2

我國傳統節日有除夕、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其中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是端午節。

端午節流行於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地區。傳說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屈原,因爲不能實現愛國理想,在五月寫下一首詩《懷沙》後,於五月初五被迫投汨羅江自自盡,當地人們怕他被江裏的魚蝦吃掉,立刻坐船來到江裏打撈屈原的屍體,幷包了很多糉子投到江中餵魚蝦,因此就有了端午節這個節日和節日的習俗,如賽龍舟,包糉子……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每家門前的兩側都要把從外面買回來的葛藤掛在門上,用來辟邪,重頭戲當然是包糉子。形形色色的糉子形狀多多,味道多多,甜的豆沙糉,紅棗糉,鹹的肉糉,香的蛋黃糉……品種多的數不勝數,光聽這些就讓人心急得想嚐嚐!

每到端午節,奶奶和媽媽都會買糉葉,大棗,糯米等物品回來。用水清洗後泡起來,大約兩小時後就開始包了,我也參與了包糉子。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糯米、紅棗和糉葉。奶奶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你想要的糉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一顆小棗,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糉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糉葉,把糉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糉子。可是在奶奶手裏聽話的糉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這樣,我有些難過。原來糉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事遇到困難,不能向困難低頭!”於是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着包。也不知道是第幾個,我包的第一個糉子終於“問世”了,雖然樣子很醜,但我還是很有成就感,總算學會了包糉子。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着豐富的習俗和飲食文化。我期待每年的端午節聽大人們講關於端午節的故事。讓我們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大家包糉子、划龍舟、掛菖蒲和艾草,用各種方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

奶奶一大早就把我和弟弟叫醒,準備給我們寫“王”字。只見奶奶用手指蘸點雄黃酒,一筆一筆,在我們額頭上小心翼翼地抹畫着。她那粗礪的手指在我們腦門前遊走,直癢得我哧哧笑。“你們兩個小崽子,動來動去,活像兩條滑溜的泥鰍,我字都寫不穩當了!"奶奶罵道。

之後,便是我們最期待的“包糉子”環節。今年端午,我使出了“渾身解數”央着奶奶教我包。包糉子,先要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我學着奶奶的樣子,用溼毛巾輕輕擦拭葉,把它擦得青翠欲滴,閃閃發亮。接着,把糉葉放入盆裏,再倒上一些熱水浸泡。不一會兒,一陣幽幽的清香便鑽進我的鼻尖,沁入我的心田。與此同時,奶奶已經處理好棗子、蛋沫、肉等餡料。

準備工作順利完成,可以開始“動工”了。我先拿來兩張糉葉,將他們一上一下排列整齊,然後把它們圍攏,裹成一個漏斗型的小“窩”,接着往小“窩”裏放糯米,放一半時再巴肉和蛋沫放進去,然後繼續放糯米,把餡料蓋得嚴嚴實實的。“別放太多了,要不然包不住了!"聽了奶奶的話,我連忙從小“窩“中掏出些糯米,再把“窩”內的糯米輕輕壓實,接下來是最難的一道工序--扎糉子。我照着奶奶的手法,用白線纏繞糉子的四個角可我總扎不好,不是漏出一個角,就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使“四角方方”的糉子散成了“團圓球”。我怎麼扎都扎不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能氣極敗壞地對未成型的“糉子,和繩子“威脅”道:"你們學乖點,不然我可要不客氣了!"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奶奶的耐心指導,我終於把糉子紮起來了。

包好的糉子要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在煮的過程中,濃郁的糉香在廚房中四散開來,“攻佔”了整個廚房,饞得我和弟弟直咽口水。一小時後,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了。糯米軟嫩,肉香四溢,回味悠長,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的勞動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4

我們老家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融,我想應該是寧另一種幸福感和激動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爲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泰州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涌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愈演愈烈,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就拉開了序幕。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棗、糕、包子、乾絲等蘇揚早點,酌一杯上好的茶,好不豐盛,這是我們維揚的傳統。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爲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老爸的工廠在初十開工,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晚上還有的煙花的表演呢,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老家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有許多晚會及盛宴,好不熱鬧。

正月十五傳統節日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老家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們也都心花怒放!

老家的春節習俗包含了老祖宗們對美后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無比的祝願!祝大家新年快樂,學業有成!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5

中華傳統節日就像是天上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散發着光芒,每一顆都有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和豐富的民俗文化,在這羣閃耀的星星中,我要選擇一顆最耀眼的星星,也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介紹給大夥,可能你也會喜歡上這個節日。

說起端午節,大家1、想到的就是屈原,由於端午節的由來和屈原有着巨大影響,端午節相傳就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那你想了解這個故事是哪種嗎,那就讓我爲大夥推薦一下我所知道的端午節紀念屈原之說。在很長時間以前,愛國詩人屈原是一個國家的大臣,他爲了國家利益和進步,積極建言獻策,倡導推行一些對國家和人民有利的政策,但當時的楚王昏庸,還聽信讒言,加上楚國的日漸衰落,致使屈原非常失望,所以屈原選擇以死明志,在5月初五那天跳入汨羅江。愛戴他的百姓們紛紛坐船前往救援,爲了讓江中的魚不傷害屈原身體,大家往江中扔糉子,但最後還是沒找到屈原。爲了紀念屈原之死,大家每年都會在5月初五那天坐船往江中扔糉子,這也是陰曆5月初五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的風俗由來。

端午節傳統風俗除去大家所熟悉的賽龍舟和吃糉子外,還有不少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譬如掛菖蒲,由於端午節正好在夏天開端,所以大家會用菖蒲來驅除瘟疫;喝雄黃酒也有驅邪解毒、強身健體之效果,還有懸掛鍾馗像等等風俗,這部分風俗大多有祈盼安康之意,端午節因此也有兩個節日祝福歧義,有人支持“端午節快樂”,也有人支持“端午節安康”,但無論哪種,都是大家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那如此的傳統節日,大家怎能不喜歡呢?

端午節還有不少別樣的名字和叫法,譬如“詩人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時間是陰曆5月初五,所以端午又名端5、重5、端陽等,有的地方亦稱之爲5月節、夏節等。其他名字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端午節作爲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其民俗文化大家都要去知道,更要緊的是發揚和傳承屈原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看了我的端午節介紹,那你感覺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否非常有趣,還能讓大家學到不少的傳統文化常識。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6

四季流轉,嘆時間匆匆,隨着候鳥的遠飛,我們又迎來了一個金色的秋天。金秋時節,把酒話桑麻,四處賞菊花,不由想起宋代文學家蘇軾”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的詩詞佳作。

人生亦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轉眼之際,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到了,此時我們的腦海中不禁迴響起“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這首詩。

每到一個節日,我們總會好奇節日的由來,重陽節肯定也不會例外。那麼每年的農曆9月9日爲什麼要叫重陽呢?那是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和月並陽,兩個九相重,因此叫重陽,也叫作重九。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有一個故事: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在東漢的時候,汝河有個瘟魔,它的每次出現都會有很多的人生病而喪命,百姓受盡了折難。有一次它的出現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癒合後,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害,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那時九月九日中午時分,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把瘟魔刺死,因此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又因爲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故又稱重陽節爲老人節。

在我國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每一個傳統節日就像是長河中的無數晶瑩浪花,朝我們翻涌而來,縱觀古今,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人們心中早已生根,並長成了文化的參天大樹,文人墨客無不借景抒情,抒發自己對重陽佳節的情感,如孟浩然的“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對重陽節抒發的豪爽之情,如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陽節是對親人的那種思念之情,如女詞人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對重陽節時的哀思。從李東陽的一句“萬古幹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的詩詞讓我們知道重陽佳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時至今日,關於重陽的習俗風情體現了一代又一代人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

總而言之,重陽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其中蘊含着的意義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傳承的重要東西。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闇然的氛圍,給人帶來哀愁和悲傷。我和父母由於思念家鄉,便一塊到漂亮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大家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大家賞析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這個時候,兩個純真無邪爛漫的小孩映入了大家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小孩給美好的春季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大家走進農家的花園,漂亮的景色讓大家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樣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大家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興盛,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成長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領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4月的鄉村,到處呈現着別樣的風景。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小孩,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所有都是溼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大家。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說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哪個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所有的所有都在想大家傳遞着一種清冷的氣息。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8

今年,我第一次跟着爸爸回河南老家過年。在老家過年和重慶過年很不一樣,這是我長這麼大以來過得最特別的一個年了,特別有年味兒!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以前,我以爲這樣的景象只有在古詩裏才能看到。沒想到,我的家鄉,至今還保持着春節貼桃符的傳統。我們老家有這樣一句俗話:二十八,貼嘎嘎。嘎嘎是什麼?是肉嗎?原來呀,嘎嘎的意思就是指花花綠綠的春聯和年畫。臘月二十八,我和爸爸一起將春聯和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年畫貼在大門上,貼在窗戶上、掛在小院裏,整個小院瞬間煥然一新,顯得格外喜慶。

最熱鬧的要數除夕這一天了。當天,爸爸邀請了整個家族的親人們都來我家團年。上午親人們陸陸續續地來到家裏,足足有六、七十號人呢!大家一起動手,分工合作,我也當起了司爐工,專門負責燒火。此起彼伏的切菜聲、炒菜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小院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傍晚,香噴噴的年夜飯終於做好了,我數了數,足足有八大桌。年夜飯很豐盛,雞鴨魚肉樣樣都有,十幾種菜品呢。有的菜我在重慶吃年夜飯時也吃過,但有幾道菜很特別,看着我疑惑的眼神,爸爸指着桌上的菜告訴我,這道菜叫四喜丸子,寓意福、祿、壽、喜,團團圓圓,所以只能裝四個丸子;那道油炸魚是黃河大鯉魚,寓意吉祥、年年有魚,是老家的壓軸大菜;這個盤子裏裝了很多個動物形狀的饅頭是蒸大棗饅頭,寓意在新的一年裏能紅紅火火;還有獨餃戲,就是水餃,是老家年夜飯的必備主食,有新年交好運的意思。聽着爸爸的介紹,我心想:原來老家吃年夜飯還有這麼多寓意,難怪看不到我喜歡吃的大米飯。不過,沒有米飯沒關係,能吃到香噴噴的家鄉菜,和這麼多人一起吃年夜飯,我感覺特別有年味。

吃過年夜飯,我們也開始放鞭炮,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禮花聲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爲這無邊的夜景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你知道嗎?這些都不算什麼,除夕那天晚上,天公作美,家鄉下起了大雪,天空雪花飛舞,輕盈的雪花和煙花交至在一起,只有見過的人才知道有多美!

這傳統、熱鬧、美妙絕倫的年,是我過得最熱鬧、最開心、也是最特別的年。你是否也很想體驗一番,歡迎你們來我的老家做客,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新年!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9

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悠久,經歷過上下五千年的沉澱與積累,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是極爲豐富的,如果非要說最能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莫過於我們的一些傳統節日了。

在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有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其每一個節日都代表意義不同的,有些節日是代表歷史上偉大的先人,有些則代表着中國傳統的習俗的特點,各具特色,給我們的歷經這五千多年的中國披上了一層光澤的色彩。而在衆多的節日當中我更爲喜歡的便是端午節了,其代表的習俗有賽龍舟,栓五色絲線,佩香囊等,而最能代表端午節的莫過於糉子了,可謂是一提到糉子就能聯想到端午節了。相傳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因爲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着長髮,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

而過端午節我們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寓意,是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爲端午節。而屈原這種寧死不屈,寧玉爲碎也不瓦全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同時也間接性的告訴我們事情的對於錯,無論權利有多麼大,我們更不應該妥協。而後來世人通過端午節來表達對屈原的惜而哀之情。因爲隨之時間的慢慢推移,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由此可見中華傳統節日裏包含的意義更爲不同,每一個節日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而這些節日文化是經歷過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時間逐漸演變而來的,故在中華傳統節日裏每一種不僅僅代表着文化上習俗,更是寄託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早在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從那天起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而每年的端午節裏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不僅有美味的糉子吃,還有各種各樣的習俗文化賽龍舟等,爲此希望這份文化的精神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0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讀着這首詩,讓我想到重陽節,重陽節又名老人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的傳統習俗有:登高避災、佩插茱萸、喝菊花酒、賞菊和賞秋等,而且每一個習俗都有一個故事哦!

相傳,漢朝驪山腳下住着一戶勤勞的人家。一天,一位算命先生路過他們家,這一家人熱情地宰了一隻雞來招待他。到了晚上主人看他非常瘦弱,就請他睡主人的牀。

第二天早上,算命先生繼續趕路,這一家子又做了豐盛的早餐送他走。算命先生剛走出去幾步,又回來了,主人以爲算命先生落下了行李,但算命先生卻說:“今年農曆九月九日,你們必須爬到驪山頂上,不然就要有災難。”等算命先生走後,這一家人想了想,就當爬山鍛鍊身體,順便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初九,他們爬到山頂時,忽然,從山腰噴出了一股泉水,不一會兒,方圓六百里已經被水淹沒了,他們意識到自己如果不爬上來的話,就會被淹死,這就是重陽節登高的來歷。

去年九月初九,我們全家去爬蓮花山。上山的路很陡峭,在路上我爬得很辛苦,但一路風景如畫,樹木鬱鬱蔥蔥,我們邊走邊欣賞風景,腳下的路就沒有那麼難走了。終於爬到山頂,放眼望去,哇!好美啊,還能看見市民中心如大鵬展翅一般屹立在前方,平安大廈呢,更是拔地而起直入雲霄。再回頭一看,昂首闊步在山頂上的不正是鄧小平爺爺嗎?在鄧小平爺爺的塑像前,已擺放了很多束鮮花,我也來到塑像前,停下腳步瞻仰。

爸爸媽媽告訴我們,鄧小平爺爺是一位了不起的老人。因爲本來深圳是一個小漁村,鄧小平爺爺看一河之遙的香港那麼繁華,就想把深圳這個小漁村改造成城市。正是因爲鄧爺爺,纔有了現在深圳的繁榮昌盛。

鄧爺爺站在山頂上,正面朝着香港,我猜測這是深圳人民,爲了紀念鄧小平爺爺,就讓他看着平安大廈、大鵬展翅和深圳的萬家燈火,如果他還在世的話,應該會感到欣慰。

鄧小平爺爺是一位值得全深圳人民尊敬的老人,我想今年重陽節的時候,再去看看他,我相信那時候從這裏看下去的風景會更美麗。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1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起得很早,但總覺得起晚了,因爲這一天,從睜眼到閉眼的時間總是太短暫。今年的大年三十跟往年不太一樣,我沒有像往年一樣回老家,也沒有走親戚,也沒有去旅遊,哪都沒去,甚至我整個寒假哪都沒去。

吃過早飯,我照例要跟爸爸一起包利是,利是是嶺南習俗,就是見人就發的小紅包。往年爸爸總是拿出厚厚的一沓利是包,讓我往裏面塞錢,這是我很願意幹的差事。今年爸爸卻只從櫃子裏拿出一小疊利是包,我不解地問爸爸:爲啥只包這麼少呢?爸爸說:今年大家都宅在家,想派也沒多少地方派啊。哎,我聽了有些沮喪。

包完利是,開始幫爸爸貼對聯,貼窗花。我忙着爲爸爸遞東西,往窗戶噴水,忙着這些的時候,沮喪就被忙乎的喜悅代替了。媽媽此時在廚房做飯,一股香氣從廚房飄來。本來過年的喜悅就像有種什麼力量一般,那股力量我肚子裏的餓這個字壓住了。但這股香氣輕飄飄的,此時像大力士那樣有力氣,又把我拔河似的奪到餓的那邊。

我趕緊跑進廚房,湊近竈臺,咕咚嚥了一下口水,原來今天吃盆菜啊。我可是第一次吃盆菜,一個大盆裏面滿滿當當地鋪着鵝掌、魚翅、海蔘、魚肚,鮑魚,還點綴着杏鮑菇和西蘭花等蔬菜。媽媽說這是嶺南這邊過年時的特色菜。看來我們要入鄉隨俗過個嶺南春節了。

好不容易開飯了,全家人喜氣洋洋地舉杯,雖然沒有客人,但很熱鬧;雖然沒有朋友,但很溫暖。我迫不及待地去嘗擺在最中間的盆菜,果然美味極了!鵝掌很入味!魚翅很順滑!魚肚很鮮美!鮑魚很多汁!海蔘嘛,很噁心,像蟲子,我沒吃。

酒足飯飽之後,我向大家發表了熬夜宣言。平時媽媽不讓我熬夜,今天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熬夜了。我看了會書,書頁之間,時光一閃而過。看完《青銅葵花》,兩個小時便沒了。我們一家人又圍着電視機,看起春晚來。看着看着,我聽到上下眼皮在打架,上眼皮對我說:把我往下拉!;下眼皮對我說:把我扯上去!我命令它們:STOP!你們安靜點!堅持住!我不願意上牀去睡覺,可眼皮越來越不聽話,耳朵聽到的聲音也越來越小。不知又過了多久,終於,聽到了倒計時的鐘聲!我如遇大赦,倒頭就睡,睡得很香,因爲這是20xx年新的一年!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2

1。我和家人在陽臺上賞月。新升起的月亮發出明亮的光芒。月亮是金色的,慢慢變白了。月光靜靜地灑在地上,整個世界都蒙上了一層銀光,像一層薄薄的銀紗。月亮穿過雲層,把它的光灑在道路上,道路似乎是用銀子鋪成的。月光依舊映在河上,風一吹,河水波光粼粼。

2、一圈又一圈,纏繞着親情的絲線;一個接一個地品味生活的甜蜜;一杯接一杯,傳來陣陣笑聲;一波又一波,親密的問候在流傳。祝你端午節健康!

3。做糉子也是端午節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是買很多糉子,少用水泡,好好洗。糉子的餡料通常是糯米,用綠豆和紅棗煮熟。然後,經過媽媽和阿姨靈巧的忙碌,我們的孩子像貓一樣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從籠中出來的那一刻

4。端午節的時候,媽媽會小心翼翼地用線和絃編籃子。按照以往的習俗,她會織8層。奶奶煮完雞蛋後會拿出來

5。最順滑的。在底部放一個,然後是桃子。每種類型有三種。用了第二層之後,照顧這些東西的就是行虎了。最後按照長輩說的,掛在門口紀念屈原。當你把它拿下來的時候,把籃子放在一個盒子裏,和她之前出生的妹妹團聚。

6。端午節的早上,起牀後,媽媽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纏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我們以後會一直穿。據說可以祛病辟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絲線就是那些精緻手鍊的替代品。有些家庭還會花一些錢給孩子買香包。我媽用小布做的,裏面塞了棉花,還放了一些草藥。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很開心。

7。家鄉的端午節,你給了我多少歡樂和喜悅!端午節香,龍舟響,是的人是雙

8。喝了汨羅,這個耐人尋味的東西離我們很遠。唯一能探索到的腳印,就是菜裏微黃的糉子葉子,還有那永恆的一縷汨羅江和向西流的河邊。

9。五月初五,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和無奈。你是多麼想爲國效力,爲國捐軀,但是嫉妒人才,不懂人才的國王是不會給你機會的。他無能,破壞了偉大的國家。眼睜睜的看着土地一次次被侵蝕,直到再也沒有楚國。

10、大江彭湃,滔滔東去,你的心隨河水起伏,多少滄桑已過河水,楚國已不復存在,你覺得前路茫茫。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3

嘿,小夥伴們知道嗎?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家,一個具有傳統節日文化的國家,一個值得我們中華兒女爲之而驕傲自豪的國家。倘若說起我們國家的節日,即中華傳統節日,不曉得你們又會有着什麼樣的感慨感言的呢?衆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的國家,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節日,它都有着一段傳奇的歷史故事,耐人尋味。

說起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爲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因而一提到春節過年,孩童們就最是歡喜了,不僅吃得比往日豐盛,且最關鍵的是能收穫大人們的紅包祝福,臉上別提有多歡快的面容呈現出來了。晚飯後還可以和親人好友們玩上幾把煙花,看着夜空中閃閃火光的景象,內心不乏快樂之感,甚是幸福滿足。這也是春節存在的意義,閤家團圓,歡樂美滿,每個人都可以收穫喜悅和幸福。

中華傳統節日除了春節有團圓之意外,中秋佳節也是一個闔家幸福的節日。說起中秋節,它其實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爲農曆即陰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所以每年一到中秋節,也是我們最爲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即使是遠在他鄉的遊子也會抽時間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共度中秋佳節,別提有多歡喜了。

作爲華夏兒女,我們都應該倍感自豪與欣喜。如此多的傳統節日,不僅濃縮着中華文明的歷史,且更多的是寄託了炎黃子孫淳樸的感情。所以有意義的中華傳統節日,我們都需要好好對待,並且努力傳承下去,延續中華民族傳統,永存華夏文明,更好地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4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多少,有多深,恐怕沒有人可以講明白。一直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贏得不少的國外的朋友青睞,想必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然而最深得人心的節日,也就是每一年的春節了。

每逢臨近春節的時候,人們總會去集市上買很多東西,例如年貨、大橘子、魚、瓜子、果仁等等各種新年必備的東西,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春節必備物品,那就是——春聯。說到春聯,這個是每家每戶必備的東西,人們總會精挑細選每一對春聯,貼在門上,增加了喜慶的氣氛,尤其是在父母那一輩的人們,他們對於春節可以說是十分的看重。他們會在窗戶以及大門口房間貼上大大的“倒立”的福字,稱爲福到的意思,還真的很有意思。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團聚吃飯,有的會聊一通宵,有的會在大年初一,凌晨四五點起牀準備迎接春節,因此,小孩子們則會穿上新衣裳,換上新發型,興高采烈地向大人們送祝福,那就是“新年快樂”。在兒時的我,對於春節的憧憬可謂是十分的強烈,因爲爸爸媽媽只有在這個時候纔回家一次,其餘節日基本上都不見人,因此每到春節的時候,我都會很興奮,不僅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吃飯,而且還可以拿到很多的紅包,也就是大人給小孩子的壓歲錢。

到了大年初二,我便會跟隨爸媽一起去給姑姑表姐以及其他很多的親戚拜年。因此我幾乎每一次都會提前準備好大大的口袋,還要帶上一些好吃的糖果,別提到底有高興了,然後吃完早餐之後,我們就開始帶上很多禮物,一起坐車去拜年。從我記事開始,我就一直都是跟隨父母去拜年,領紅包,幾乎每一年的壓歲錢都是我的最多,可能是因爲我是最小的,所以大人們總會特別疼愛一些吧!

如今現在也長大了,雖然對於春節的風俗,近些年來,人們好像越來越不注重,感覺年味也淡了。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會一代傳一代,代代相傳地繼承下去,所以我還是會死皮賴臉地在大年初一跟父母要壓歲錢,同時也會給父母一個大大的紅包作爲回禮,這代表着我對新年的寄託,對父母的祝福,希望他們健康吉祥、開開心心的享受晚年。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5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在家裏和爸爸媽媽一起度過這個傳統佳節。

媽媽走過來對我說,我們一起包湯圓。聽到媽媽的話,我心裏很激動,早就催着媽媽開始了。媽媽先拿出糯米粉和芝麻醬,往糯米粉裏倒入一些水,接着攪拌均勻,不停地揉,直到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後揪一小塊麪糰放在手心,搓成圓形,又用小拇指在麪糰中間戳一個小洞,再把手伸進去,邊轉邊捏出一口小碗的形狀,接着向裏面灌入芝麻醬,最後收攏口,一個完美的小湯圓就成型了。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一個湯圓,沒想到第一次竟然失敗了,一個小小的湯圓包起來也是有點難度的。媽媽看出我的擔憂,於是就一步一步教我,在她的指導下,我的第一個湯圓終於完成了。

開始煮湯圓了,媽媽把湯圓下到鍋裏,不一會兒,鍋裏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我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很快湯圓出鍋了,等媽媽將湯圓盛了出來,我不顧燙大口大口吃起來,這個圓子甜甜香香的,真是太美味了。吃着吃着,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跟元宵節有關的故事:相傳漢武帝時,有一位小宮女叫元宵,她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人,因爲無法跟家人團聚,她傷心得想投井自殺。一個叫東方朔的大臣看到了問她,小宮女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東方朔便決定幫助她。於是他在大街上開了家占卜攤。這一天,所有過來算命的人抽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頓時京城內人心惶惶。不知不覺這條消息就傳到了漢武帝的耳朵裏,這下皇帝急壞了,於是他問東方朔該如何解災。東方朔讓小宮女元宵煮一鍋湯圓供奉火神君,並且正月十六那天晚上,城裏城外都掛上燈籠,讓城外的老百姓進城,製造出火災的樣子。皇帝聽了很贊同這個意見。那天晚上就跟東方朔說的一樣,大街上一片紅火,城外的百姓進城了,小宮女元宵終於見到了她的家人。漢武帝以爲躲過了這一次災難,非常高興,以後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就流傳下來了吃湯圓、掛燈籠的習俗,因爲湯圓是元宵做的,所以湯圓也叫元宵。

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知識,而現在,元宵節已經成了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