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以戰爭爲話題的作文素材

以戰爭爲話題的作文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以戰爭爲話題的作文素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戰爭爲話題的作文素材

【襄、樊之戰】

我們這一站將走近宋、元的一次着名戰爭襄陽、樊城之戰。襄陽、樊城依山傍水,控制着南北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蒙古軍想南侵必定要奪取襄、樊之地。

蒙哥去世後,忽必烈匆忙從鄂州北歸,奪取了大汗之位,即爲元世祖。他在平定了阿里不哥之亂後,他採納了謀臣意見準備南下攻取襄陽,繼而奪取江南地區。1269年,忽必烈派遣丞相天澤親自督軍,以阿術、劉整爲元帥率大軍圍攻圍襄陽、樊城。

蒙古大軍針對襄陽、樊城的防備措施以及宋軍擅長守城和水戰的特點採取了在兩座城外修築碉堡圍城,長期圍困的策略。蒙古軍先在鹿門山(今換被襄樊南)、白河口(今襄樊西)建造堡壘,切斷南、北宋軍之間的聯繫;在漢水中築造實心臺(今東敵臺),絕斷宋軍水道;在灌子灘(今襄樊南)設柵欄,絕斷起東西往來;從萬山一直到百丈山(今湖北襄樊南)建築峴首山、虎頭山一字城,聯繫各堡壘,集合十萬兵力將城池團團圍住。另外,封鎖漢水,把守通往襄陽、樊城的水路要道。同時建造船隻訓練水軍。蒙古軍多次擊敗前來救援的宋軍。當時,南宋丞相賈似道掌管朝政,昏庸無能,由於曾經與忽必烈密約各地稱臣,所以不派得力將領趕往救援。襄、樊被圍困了三年,賈似道一直密而不報告,甚至有人敢提起蒙古大軍攻宋的便遭到貶斥。

駐守江陽的呂文煥多次出擊都沒有擺脫困境。1270年,張世傑奉命率軍援救襄陽、樊城赤於灘圃(今襄樊東南漢水中)被蒙古軍擊敗。七月,宋派夏貴率領5萬水軍、3000戰船乘大雨漲水之際,攜帶糧草救援襄陽,在新堡(今湖北襄樊南)遭遇蒙古伏兵,慘敗而歸。第二年二月,呂文煥率領1。5萬步騎,上百戰船突圍,被蒙古萬戶張弘範所擊敗。後來,李庭芝奉命督軍救援襄、樊,但是將領范文虎卻不聽從指揮,聽命於賈似道,限制了救援行動。

1271年十一月,蒙古正式建國,國號元。建國後,元軍加緊了攻打襄、樊的步伐。1272年,阿術、劉整奉命猛攻樊城,不久攻破樊城外城。宋軍退到內城,被元軍重重圍困。當時,城內雖然糧食不缺,但鹽、薪、布帛等奇缺。李庭芝無法調遣范文虎的軍隊,就派張順、張貴帶領3000人乘輕舟滿載物資援助襄陽、樊城。五月二十五日黎明,經過殊死激戰宋軍終於抵達襄陽城下,張順戰死。外援的到來極大地鼓舞了襄陽、樊城軍民。張貴潛入襄陽後,派人聯繫郢州守將范文虎,相約龍尾洲會師。後來張貴率軍出城接應來支援的宋軍,但由於叛徒的出賣以及范文虎的失約,軍隊在龍尾洲遭到元軍伏擊。宋軍被元軍重重圍困,經過奮戰,全軍覆滅,張貴受傷被俘,慘遭元軍殺害。此後,襄陽、樊城就與外援斷絕了聯繫,只靠漢水上的浮橋互通聯繫。後來元軍燒燬了兩城之間的浮橋,切斷了兩城之間的聯繫。接着元軍兵分幾路配合回回炮集中攻打樊城。1273年正月,樊城被元軍攻破,宋守將都統範天順力戰不屈,自殺身亡;統制牛富率領數百人與元軍巷戰,身負重傷後也投火自盡。元軍佔領樊城後又轉攻襄陽。同年二月,宋襄陽守將呂文煥投降元軍。樊城和襄陽兩大軍事重鎮相繼失守,決定了南宋滅亡的命運。

張順、張貴是怎樣率軍衝破元軍重重阻攔進入襄陽城中的?

張順、張貴奉命援救被圍困的襄陽城。臨行前他激勵將士說:“此次救援襄陽,任務艱鉅,每個人都要抱着必死的決心,如果你們之中有些人並不是出於自願,那麼就請趕快離去,不要影響了此次行動。”當時3000水兵精神振奮,表示誓死完成任務。救援開始,張順二人集結船隊連成方陣。每艘船上都設有火槍火炮,並準備了強勁的弓弩,進入元軍的重圍。船隊到達磨洪灘,遭到滿江元軍的阻攔,無法通過。張貴率兵猛攻,先用強弓射向敵艦,之後用大斧砍殺,衝破重重封鎖,終於勝利抵達襄陽城。但張順卻在此次戰鬥中不幸身亡,幾天後,襄陽軍民在水中找到他的屍體,只見他還身披戰甲,手執弓弩,怒目圓睜,襄陽軍民非常敬佩他,將其安葬之後立廟祭祀。

【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勢如破竹】

三國末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奪取魏國政權以後,準備出兵攻打東吳,實現統一全中國的願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們商量滅大計。多數人認爲,吳國還有一定實力,一舉消滅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夠的準備再說。

大將杜預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寫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杜預認爲,必須趁目前昊國衰弱,忙滅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實力就很難打敗它了。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張華徵求意見。張華很同意杜預的分析,也勸司馬炎快快攻打吳國,以免留下後患。於是司馬炎就下了決心,任命杜預作徵南大將軍。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成六路水陸並進,攻打吳國,一路戰鼓齊鳴,戰旗飄揚,戰士威武雄壯。第二年就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國一員大將,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聽到風聲嚇破了膽,紛紛打開城門投降。司馬炎下令讓杜預從小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此時,有人擔心長江水勢暴漲,不如暫收兵等到冬天進攻更有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現在趁士氣高漲,鬥志正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就迎刃破裂),一舉攻擊吳國不會再費多大力氣了!”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衝向吳都建業,不久就攻佔建業滅了吳國。晉武帝統一了全國。

【如火如荼】

春秋時代末期,吳國國王夫差連續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雄心勃勃,又繼續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征服晉國。

可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抄了吳王的後路。他帶領軍隊一直打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佔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這消息給吳王夫差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驚,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商量對策。大家說,現在退回去等於兩關打了敗仗,還會兩頭捱打;如果能打敗晉國,就等於在諸候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踐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經拿定,當務之急是儘快征服晉國。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

一天傍晚,吳王下達了命令。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每一萬人擺成一個方陣,共擺三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頭的都是軍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個大夫負責。每項一個方陣由一名將軍率領。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稱爲中軍;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衣服、紅簡直就像深不可測;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半夜出發,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剛剛顯出亮色,吳軍鼓聲大作,歡呼之聲震天動工地。

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那三個方陣和聲威氣勢,簡直都驚呆了:那白色方陣,“望之如荼”——像開滿白花的茅草地;那紅色方陣,“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陣,簡直就象深不可測的大海。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爲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爲,就以國羣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爲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爲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一夫當關】

故事:《史記》載:公元前207年劉邦入咸陽,“守函谷關,項羽至,不得入。”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形勢,由此可見。古代,還有幾個與函谷關有聯繫的成語故事。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乘魏國空虛而引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

【出奇制勝】

戰國時期,齊國將領田單用火牛陣出擊燕軍,使燕軍大敗。這就是孫子兵法勢篇中“凡戰者,以奇勝。”

【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爲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爲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說着,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擡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爲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爲,就以國羣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爲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爲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馬革裹屍】

東漢馬援自南方還軍,故人多迎勞他,號稱有計謀的孟冀也向他祝賀。馬援說:"你怎麼也同一般人一樣呢?方向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我想自請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牀上死在兒婦女婢中呢?"見《後漢書·馬援傳》。後以"馬革裹屍"等指爲國而戰死沙場。清張貸《西湖夢尋·嶽王墳》:"但恨和一成,國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馬革裹屍報君父,是爲嘆耳!”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的鉅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一個將軍一躍成爲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