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祭祖的作文

關於祭祖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關於祭祖的作文

作文一:祭祖

臘月三十是辭舊迎新,閤家團圓的日子。姥姥家也不例外,只是比城裏多了一個環節,那就是祭祖。姥爺、姥姥都爲這件事早早地起來忙活着。

姥爺從櫃子裏拿出一卷卷得很寬很厚很工整的紙,打開來掛在廚房的後牆上。紙上用毛筆寫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姥爺告訴我,上面寫的都是郝氏家族已故人的名字。今天也讓他們回家過個年。紙的下方擺了一張桌子,這就是供桌,上面擺了五朵既漂亮又鮮豔的供花。靠近供花的地方擺了五個小吃碟,裏邊分別裝着糖、桔子、蘋果、煙和糕點。說時遲,那時快,我的手已經伸向了糖碟,還沒拿到就被姥姥拉了回來:“別動,桌子上的東西可不能吃,這些都是供品。”姥爺拿出一瓶好酒分別倒在供桌上的兩個高腳杯裏,同時又放上了兩盒煙。桌子上還有饅頭、一對魚、一對神蟲。這些東西都是用面做的,可精緻了。

這時候,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的媽媽和二姨又把裝滿了香噴噴的美味佳餚的五個碗,五雙筷子擺在了桌子上。其實,最醒目的還是擺在供桌上那對棗紅色的大香爐,做工很精緻。它們是用來燒香的。只見姥爺拿了一些燒紙在供桌前點燃後,磕了三個頭,我們也緊隨其後,這就是祭祖。

祭祖的規矩很多也很麻煩,但是,在城裏是很難見到的。所以我喜歡在姥姥家過年,特有意思。


作文二:祭祖

清明節到了,這幾天一直下着綿綿的春雨,真是“清明節時雨紛紛,路上行上欲斷魂”。這是個祭祖的日子,爸爸媽媽和我祭祖前買了一圈鞭,一些紙錢和一些香就出發了。

路上,我們在車上看到了繁華美麗的大街,川流不息的汽車,在郊外還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我們在車上,都能聞到看味。車開了一段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劉八臺墓園。

下了車,在墓園門口看到了許多賣鞭、紙錢、花的小地攤,有很多人在那裏選購,走進墓園,就感覺即安靜又嚴肅。一排排潔白的石碑整整齊齊地站着,還有一些墓塔、墓亭,點綴其中,有些人已開始舉行儀式了。

我們把紙錢、香拿了出來。我們在老爹墳前把紙擺好。我搶着要燒紙錢,一千張“一百”和一千張“五十”被我點燃了,希望老爹能得到這些錢,好好的享用。我們也趁着這火點燃了香,我拿着它,對着老爹的墳鞠躬了三次,心裏也對老爹說:“求老爹保佑我,讓我考上好大學,讓我長大後,財運滾滾來。”最後我拿出了鞭,點燃了引子,一剎那間,鞭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祭祖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它能讓我們想起曾經活着的親人,想起他們的愛,永遠地記住他們。


作文三:祭祖

星期六上午,媽媽帶我去參加一個祭祖活動。

祭祖的地方在新鄉衛輝市“比干廟”,“比干是幹什麼的呀?”我問媽媽,媽媽說:“比干是一個人名,他是我國商朝的一個宰相,因爲他敢於直言進諫,被商紂王剖腹挖去了心肝,他的後人爲了紀念他,每年都舉行祭祖活動。”

我們去的時候祭祖活動已經開始了,人非常多,人山人海。媽媽帶我走到祭祖活動的前邊,我看到很多牌子,牌子上標明有印尼代表團、韓國代表團、日本代表團,還有全國各地代表團。儀式非常的隆重。

媽媽帶我去“比干墓”參觀,墓前有孔子的劍刻碑。媽媽帶我去看“板柏”,“板柏”象徵比干的正直。又去看了“開心柏”,樹幹中間都裂開了,樹幹裏有一個“心臟”的形狀,好象是比干被剖腹挖去了心肝的情景。廟外新建了“比干紀念館”,很大很大。

參加這個祭祖活動,我知道了許多歷史知識。


作文四:祭祖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那就是清明!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清明那天村裏的每一戶人家都要去祭拜祖先,那天還要做清明果。我們家星期

天就要去祭拜祖先!

星期天的一大早奶奶開始準備供品。七點整,小爺爺就到了,小爺爺今天特地從紹興趕來的!七點十分我們就出發了,我們一共去了十二個人。先是去龍塘灣,那是太太公的祖墳。

我們一下車就看到一座高大而挺拔的山聳立在我們面前。我們要爬五十分鐘的山,在一路上我看到了兩座小房子但是都是一半大一半小的,好像是被野豬拱翻得,有可能!爬了將近十分鐘我看到了一個湖那個湖裏的水非常乾淨,淨如翡翠綠綠的還有許多蝌蚪在水裏游來游去非常自在還想在自己的家裏一樣,這個湖裏的水是喝的,因爲我看到一根很粗的自來水管從湖的一個洞裏通往山下的那個小村子,怎麼小的湖要給那麼多人喝好不容易啊,這麼多水是從哪裏來的呢?爺爺說是從山頂的那個泉洞裏流下來的那個泉洞很深很深人摔下去要很長時間才能摔倒低。啊!這麼深啊!怪不得村裏的人喝也喝不玩!

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鐘到了竹林我們要從竹林裏穿過去才能到達墳前在穿過竹林的時候我發現有許多有刺的樹枝如果一不小心就會被刺給颳去,一定要穿上外套,不穿的話連肉都會被刮破所以一定要小心,,過了十分鐘後終於到了墳前,這裏已經五?六年沒來了所以已經是樹的天下,大男人們都拿起鋤頭去“斬草除根”又過了十分鐘終於都準備好了,奶奶把供品都擺好我們就開始祭拜,爺爺開始燒紙錢一陣風吹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時間過的真快有是四十分鐘過去了,我們該下山了,我們收起供品下山到了山下已經是十一點了,到家就馬上吃中飯了!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作文五:祭祖

除夕祭祖,是我國流傳至今的傳統風俗之一。一方面是源於“百善孝爲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

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過去,祭祖儀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舉行,身穿盛裝的同一姓氏宗族參加,儀式較爲隆重。而現在,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團年飯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龕面前擺起美酒佳餚,進行拜祭。


作文六:祭祖

每到佳節,尤其是春節,中國人都有一個習俗:祭祖。今年我們回到四川,爸爸也特意安排了一天去祭祖。

那天一大早,我就起來洗漱。因爲今天我們全家要坐汽車從中江縣城到廣福鎮,然後和舅爺爺(我爸爸的舅舅)他們會合,再乘車去石龍的一座山上祭祖。

坐汽車之前,爸爸害怕我暈車,所以就給我貼上“暈車貼”。從中江到廣福,汽車開了一個多小時,一路上,我透過車窗往外看,有綿綿的羣山,綠油油的草地……,爲什麼到了冬天北方的草地都是黃色的,而四川這邊卻是綠色的呢?因爲南方氣溫較高、空氣潮溼。

到了廣福,我們先在舅爺爺家吃了午飯,就拿上祭品乘車到爸爸的出生地??石龍鎮。去石龍的路是一條土石公路,這裏剛下了雨,所以一路上泥濘不堪,很不好走,但空氣很清新。我們的祖先在石龍一個名叫花果山的山上。花果山並不高,漫山遍野都是蔥蔥郁郁的樹。山路不好走,剛走幾步,地上的泥水就濺到了褲子上。爬上山,我看見了很多墳,數也數不清。在許多墳面前,還有剛燒完的香、蠟,冒着餘煙,說明來祭祖的人很多。

終於到了爸爸的奶奶的墳前。爸爸有些激動,因爲他“見到”了從小疼愛他的奶奶。我們把祭品拿出來,舅婆婆說:“要先點蠟,後點香。蠟要6根,香要9根,蠟放右邊,香放左邊。”聽了舅婆婆的話,我知道祭祖還是很有講究的。點上了香蠟,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一邊燒,一邊祈禱。燒完紙錢,就給祖先磕頭,然後放鞭炮,再把酒灑在墳上,寓意是請祖先飲酒、過年。我問爸爸曾祖母的墳爲什麼修在這裏,爸爸指了指很遠的一座山頂上的三棵樹說:“這個墳正好對着那三棵樹,從三棵樹的之間能看見很遠很遠的地方,寓意她子孫後代的前途都會很好。”

祭完所有的祖先後,我們就開始下山了。山下的風景很優美,一層層的象梯子一樣的地裏長滿了小麥,彎彎曲曲的小河流着清清的河水,挺拔的樹長的很茂密……。我不由自主地讚歎:四川的風景可真迷人。舅婆婆聽了後笑着說:“這是因爲今天我們祭祖了,祖先很高興,所以讓小草小花對我們‘微笑’。”舅婆婆說完後,我們大家都笑了起來。


作文七:我家的祭祖大典

寒風刺骨,冰凍三尺。舉國歡慶,笑暖人間。回顧過去,零八奧運。展望未來,零九新潮。在這一年一度的春節期間,我的家鄉迎來了三百年一次的祭祖大典——認祖歸宗。 

祭祖大典在我的家鄉鄆城縣張莊村舉行,我作爲張氏第三十二世孫,也跟爸爸參加了這次祭祖大典。 

驅車前往家鄉,遠遠的就聽見一片喧鬧。來到家鄉,鑼鼓喧天,震耳欲聾,舞獅隊舞得熱火朝天,鞭炮聲響的沸沸揚揚,煙花在天空中綻放出豔麗的花朵,人們心中也都綻放出一朵朵鮮花。大家莊重的望着祠堂,迎來了祭祖大典。 

這次大典上十里八鄉的張氏子孫歡聚一堂,有的甚至從上海、北京等地特意趕來認祖歸宗。大典上,村委會的人進行了演講,講的詞彙雖不是多麼華麗,但那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卻寄託了全村人對祖先的尊敬與愛戴。張氏老祖,創業艱苦。遭遇戰亂,自山西移民;落戶鄆南,靠種田養口;稍有小本,便自立門戶。注重教育,後輩人才濟濟;文官倍出,武官奪魁;張氏老祖,業績輝煌;子孫拜上,永保安康。 

誦讀着祖先的偉大業績,我心中無比自豪。傾聽着祖先的坎坷歷程,我心中無比激動。 

在祠堂中,有一幅長達十多米的畫卷,是祖先留予我們的,畫中描繪了張家十位有功績祖先的面貌,我望着着惟妙惟肖的人物畫像,彷彿看到了祖先從落戶鄆南到自立門戶,到如今培養出着衆多優秀人才的全過程。 

祖先爲我們譜寫了如此輝煌的歷史,我們就要奮發向上,譜寫未來更加燦爛的業績。 


作文八:祭祖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吃完早飯,準備去墓地給先祖們上墳。爸爸連續打了好幾個電話,他約了大伯、大姑、二姑他們半個小時後到墓地集合。爸爸還把早已準備好的冥幣、元寶、年糕、酒什麼的,一大包東西準備帶到墓地去。

我因爲可以去鄉下透透氣,心情特別好,走到樓下的時候才發現天空飄着濛濛細雨,怪不得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能夠千古流傳呢。

通往墓地的小路上熙熙攘攘的都是來上墳的人,爸爸媽媽一路上都在和熟悉的人打招呼,平時難得見到的叔叔阿姨都碰到了。我問爸爸:“怎麼會有這麼多人來掃墓啊?那個柳叔叔不是在貴州嗎?他怎麼也回來了?”爸爸說:“現在清明祭祀已經成爲除了春節之外,又一個家人團圓的節日了。不管離故鄉有多遠,都不會忘記給先祖的墳頭添上一抹新土的。”哦,我擡頭看見一個正拿着風箏奔跑的小弟弟,心裏想,那些漂泊在外地的遊子就像那隻風箏:故土就是放線的軸子,而先祖就是連接兩端的絲線,風箏飛得再高再遠,也離不了堅韌的軸啊。

穿過接踵摩肩的人羣,終於到了我們自己家的墓地。大伯和姑姑們已經等在那裏了。爸爸他們神色肅然地把那些冥幣、糕點一樣一樣擺放在墓碑前,二姑眼淚汪汪的對着墓地說:“爸爸,你喝點酒吧,這是你最愛喝的酒。媽媽,你不是喜歡吃年糕嗎?吃點年糕啊……”接着大姑也開始抽泣起來,我也忍不住鼻子酸了起來,眼淚一個勁地在眼眶裏打轉。我跟着爸爸媽媽們對着墓地虔誠地鞠躬磕頭,大伯點了火把冥幣燒了起來,剎那間煙火嫋嫋,紙灰飛揚。我環顧了一下四周,一番祭祀過後,各家的墓碑前都是一片狼藉。我問爸爸:“爲什麼我們不像電視上一樣帶束鮮花來拜祭呢?鮮花比香燭紙錢更衛生,電視上說這樣的祭祀方式也更文明呢!”

爸爸驚訝地看着我,目光中透露出讚許的神色,他說:“好孩子,你現在能夠發現問題了,爸爸真的很高興,明年我們就帶鮮花來祭拜,也讓叔叔阿姨們帶鮮花來。其實無論哪種祭拜方式,只要能把這種故土情節傳承下去,把對老祖宗的思念之情延續下去就行了。”

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清明節很快就會過去,但我想我們對祖先的緬懷之情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