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蝸牛的作文

關於蝸牛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篇一:蝸牛蝸牛向上爬

關於蝸牛的作文


  我是一隻蝸牛。四年級時,我的數學成績在向下滑。五年級我的數學成績在走上坡路。我想讓我這隻蝸牛重新向上爬的應該是那一堂課……
  在那個清爽的早晨,數學試卷發下來了。陽光明媚的早晨馬上改成可怕的黑風暴!很明顯,81。這不是我的成績!
  第二節課評卷。我無心聽課,成績那麼差還哪有心情聽課呢?歐老師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點了我的名字讓我回答問題,我心裏一驚,我沒聽課,怎麼知道答案?但還是站了起來,順着同桌的提示,我還是正確的回答了問題。歐老師卻好像渾然不覺同桌幫我,讓我坐下,還說:“你看!昊禹能把這麼深的問題輕鬆解決,真是厲害啊!”(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問題好像是弱智的計算題)。我想:額?歐老師竟然會這樣誇自己?太好啦。於是我開始專心聽課,歐老師竟然連續四次提問我,似乎有些巧合,大大表揚我,我心裏像吃了糖似地,美滋滋的。
  評完捲進行小測驗時,歐老師再到我身邊,輕聲地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昊禹,這次考差了下次再來嘛!失敗乃成功之母!還有,也許向上走很困難,但總還是要慢慢走,堅持不懈走下去。只要走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歐老師這番話讓我樂觀起來。她叫同學馬上把作業本發下去。我馬上打開我自己那本。在100分三個數字後面寫着,“拖着沉重的腳步向上走,也許會很辛苦,但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昊禹,加油!”那本子至今我還留着。
  歐老師這番話讓我覺得這堂課更加豐富!更加精彩!這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一堂課,這堂課是我數學的轉折點。也永遠忘不了歐老師。
  蝸牛蝸牛向上爬,蝸牛蝸牛向上爬,雖然困難重重,雖然揹負着重重的殼,卻還是要一步步地往上爬……


篇二:小蝸牛


我家有一隻很可愛的小蝸牛,而且它吃起菜葉和黃瓜來很快,一會兒的功夫一片菜葉已經被它咬得不成樣子了。下面就讓我們見識一下這隻小蝸牛:
我剛把這隻小蝸牛買來時,它只有一丁點大。但是,它很貪吃,只要你給它菜葉和黃瓜吃,到黃昏再去看它時,你就可以看見那菜葉已經被它咬得傷痕累累,黃瓜片中間也被咬了一個很大的洞。我想它一定是太餓了,於是把它吃過的拿出來,鮮美的食物再放進去,這時候, 我萬萬想不到的是,它居然不吃了,真是好心沒好報啊!
還有一次,我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突然看了小蝸牛一眼,看見它沒有食物吃,就去爲它弄了兩片菜葉和一片黃瓜片放在裏面,想不到它便毫不猶豫的慢慢的爬過來, 已很快的速度張開嘴巴。我一看,發現它的嘴巴有它的身體那樣寬。
我把這個收穫告訴了媽媽,媽媽她觀察後,直誇我觀察認真呢,我很高興!


篇三:蝸牛


  今天下午,老師讓我們去樓下捉蝸牛。  
  我到了樓下,便捉了起來。很快,我捉到了一隻蝸牛,我目不轉睛地盯着它,只見它一動不動的縮在殼裏,我想讓它出殼,就撿了一個瓶子,把水倒在蝸牛身上,很快,蝸牛出殼了,我把蝸牛裝進瓶子,倒了一點水在瓶子裏,再找來幾片葉子,給蝸牛一個潮溼的環境,我開始仔細觀察起來。  
  我看着蝸牛,它的頭上有兩對觸角,一張小小的嘴巴,眼睛長在觸角上,就象兩根小木棍。我發現了一個祕密,蝸牛爬行時,會留下白色的黏液,這是爲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家裏,我在《十萬個爲什麼》中找到了答案。原來,蝸牛留下的黏液可以助於爬行,提高它的速度。  
  通過這次觀察,讓我增長了知識,我非常高興。


篇四:探索蝸牛的祕密


  星期天的上午,媽媽帶我們到農村去玩。一路上,鳥兒叫,花兒香,好美呀!可小培可不會享受這般美景,瞧,他正在油菜地裏鑽來鑽去地找蝸牛呢!我一看,也來勁了,跟着他一起找起了蝸牛。
  我們找呀找呀,找到了許多蝸牛,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聚會”,然後數了起來:1、2、3、4-------一直數到了41個!“有41只蝸牛!”我們興奮地大叫起來。我在觀察蝸牛時產生了疑問:“爲什麼蝸牛在爬行時,地面上總會留下白色的痕跡呢?蝸牛是益蟲嗎?它會游泳嗎?------
  我們趴在地上,認真觀察,並用草葉去觸碰它們,後來我們又把蝸牛帶回家,用水、用鹽做實驗,然後再上網查找有關資料-----
  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可真有趣!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篇五:我是蝸牛


  我是個蝸牛,吃飯慢,做作業慢,考試做題的速度慢,就連睡覺的速度也很慢。  
  先說我吃飯慢吧。別人吃飯只需要15、20分鐘,我卻要“吃”掉50多分鐘,甚至1個多小時。就連早飯的一杯牛奶,幾片面包,我也要花上半個來小時。有時,學校的午飯很好吃,我吃完了還想盛一點,到講臺上一看,飯桶早就被別人擡走了!  
  我做作業的速度也慢得像蝸牛。別人只要用20分鐘就做完的作業,我要從七點一直做到十點。  
  我考試的速度就更不用說了。就說今天的語文考試吧!我一節課才做了一面。所以,我考試的時候,經常來不及檢查,甚至有時還來不及做題呢!  
  我睡覺的速度就更慢了。你也許會問:“睡覺怎麼慢法?”讓我告訴你:我上牀後要在牀上躺好幾個小時,才能睡着。你說我慢不慢?  
  因爲慢,我不知道被爸爸媽媽“收拾”過多少次,不知道吃過多少苦,但我依舊改不掉“慢”這個毛病。  
  我真是個蝸牛!要是我再背上一個重重的殼,我不知道我會有多慢啊?  
  最後告訴你一個小祕密:我在寫這篇作文的時候,也非常地慢,花了一個多小時呢!

篇六:蝸牛


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在院子裏玩耍,突然,我看見一個小小的東西在緩緩地爬着,走近一看,啊!是一隻小蝸牛。
它身體軟軟的,身上揹着個“房子”,兩個小眼睛長在觸角上。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它爬到了陽臺上,我連忙用樹葉幫它搭了一個窩,怕它被太陽曬傷了,可是,誰知它從窩裏爬出來了,我這才清醒過來:“它身上不是有個殼嗎?它可以躲在殼裏呀,我何必還要幫它搭窩呢。”想到這裏,我便把給它搭的窩毀了。當我再去看它時,發現它身邊又多了一隻比它大一些的蝸牛,這可能是它的媽媽吧。
這時,太陽光更加猛然了,但它們還是沒到殼裏去,於是,我決定把它弄進去。當我小心翼翼地碰碰它的一隻眼睛時,它只是把這隻眼睛的觸角收了進去,留着另一隻東張西望。接着,我又把它身體上的各個部位都碰了一碰,它才害怕地躲進了殼裏。
小蝸牛真是好玩,眼睛還不如筆尖的小黑點那麼大。我興趣濃厚,便回到房間,查了查百科全書,知道它們是軟體動物,因爲蝸牛的殼太重了,所以爬得特別慢;它們喜歡陰暗潮溼隱蔽的環境,晝伏夜出,今天我看到的這兩隻蝸牛大概是迷路了吧。
這是一次特別有趣的發現,雖然時間長了些,但是我還是十分喜歡的,因爲我知道了蝸牛的祕密。


篇七:小蝸牛——卷卷心


  說起小蝸牛,大家都認識。它有一座螺旋的小房子,一刻不離的背在它的後背上。它半透明的身體,軟軟的,黏黏的,看着就讓人心疼。我家就有這樣一隻小蝸牛,我叫它“卷卷心”。
  “卷卷心”喜歡呆在陰涼潮溼的地方,它總是趁我不注意的時候爬到我家吊蘭的葉子上。有一次,我故意把它放在陽光明媚的地方,可誰知道它竟然一刻也呆不下去,趕緊往有陰影的地方爬去,最後當它到達目的地時累得把頭縮進小房子裏睡覺了。
  “卷卷心”還很淘氣呢!有一回,我心愛的小汽車壞了,我正忙着修理,忽然發現一個小部件不見了,我很着急,滿屋子亂找,最後竟然是在“卷卷心”的後背上發現了那個小部件。我把它臭罵一頓,它卻又把頭縮進小房子裏了。我想:它該不會和烏龜是親戚吧?於是,我又叫它“縮頭蝸牛”。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喜歡“卷卷心”了?如果你也想和他交朋友就來找我吧!


篇八:蝸牛的友誼


"救命啊,救命啊!"米米仍然在呼救,這個時候,一直和米米作對的小蝸牛娜娜聽到了求救聲.娜娜心想:米米平日裏老和我作對,這回他落水了,我纔不救他呢!可是,見死不救,是不是太小心眼啦呀?算了,我必須救米米,他太可憐了.
"米米,別害怕,我這就來救你!"娜娜大喊到.娜娜把一根繩子放進水裏,說:"米米,抓住繩子,我拉你上來!"米米回答,說:"好,謝謝你了娜娜!"米米奮力游過去,抓住繩子,而娜娜正在用力地把米米拉上來.
"謝謝你了,娜娜!米米說"我以前老是和你作對,你現在卻還能來救我,真真是太感謝你了.""我們以後是最好的朋友了."他們說完後,都笑了。


篇九:螞蟻、蝸牛和小鳥


  在美麗的森林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小動物,他們和睦相處過着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森林裏發出一片嘈雜的爭吵聲,仔細聽原來是小鳥在譏諷螞蟻和蝸牛。它打心眼裏看不起蝸牛和螞蟻,認爲他倆只會慢吞吞的爬啊爬啊.於是它提出了一個很無理的要求:要和他倆進行一次馬拉松比賽。森林裏的很多公民都認爲這太不合常理了,可蝸牛和螞蟻竟欣然答應了!
  比賽規則是這樣的:在兩天內,圍着森林跑兩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終點的就算獲勝。 一開始,小鳥飛的很快。她飛着玩着,得意的竟飛錯了方向,到達了另一片茂密的森林。
  而螞蟻呢?跑一會兒就會停下來看看周圍有代表性的物品,似乎把它們當成了一個新的目標。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再看看蝸牛,他一刻也不休息,只是堅持不懈的一直往前爬,最終也和螞蟻一起到了終點。這場比賽,只有小鳥失敗了,螞蟻和蝸牛並列第一!
  賽後,森林中的各大媒體紛紛前來採訪螞蟻和蝸牛。螞蟻說:“我首先把一個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開始時,我奮力向第一個小目標奔去,到達後,再奮力向第二個目標奔去......這樣就會有新的動力”
  蝸牛說:“我只是堅持不懈的爬,每當遇到困難時,我都在鼓勵自己,直到取得勝利。”
  當鳥兒疲憊的飛回來時,她沉默了,似乎在想:要想成功,就要像螞蟻和蝸牛一樣堅持不懈,只有一直給自己定目標,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篇十:小蝸牛


我養了一隻小蝸牛,他非常非常的可愛,它的殼是褐色的,帶一點黑色的斑點,小蝸牛有一對長長的觸角,觸角頂上有一對大大的眼睛。
小蝸牛喜歡吃蔬菜,比如說蘿蔔、黃瓜、西紅柿等等,蝸牛還喜歡在潮溼的環境下生活,所以我總是給它澆澆水,小蝸牛便伸出頭來,好像在說:“謝謝,謝謝。”
我希望小蝸牛跟我度過整個夏天。

篇十一:蝸牛的收穫


  蝸牛沒有翅膀後,就下決心,今後一定要一心一意地做完自己想做的事。
  一天,蝸牛決定與其它昆蟲賽跑。蝸牛本來是跑得很慢的,誰知蝸牛第一個跑完前三圈,然後開始跑最後一圈。蝸牛心想:我本來就跑得很慢,怎麼會跑在別人的前面了呢?哦!原來是有人在幫我作弊。後來,蝸牛不想再讓別人來幫它了,就使出渾身的力氣往前跑,想自己拿個“第一”。這時,別的蟲子開始奮起直追了,蝸牛一看情況不妙,就趕緊使出殺手鐗“連滾帶爬”可是顯然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得了個倒數第一。第一名是步行蟲、第二名是象甲蟲......。
  雖然是倒數第一,但蝸牛還是覺得有很大的收穫:因爲生活中原本就充滿了挑戰,通過努力戰勝了自己的不足,也就證明自己是個勝利者。


篇十二:認真的“小蝸牛”


每當我照鏡子的時候,都會看到這樣一個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又黑又亮,眉毛不濃也不淡,最大的特點是鼻樑高高的,看起來很帥氣,就像個小超人。  
我有一個特點就是做事很慢,穿衣服很慢,收拾書包很慢,寫字也很慢,因爲這件事,媽媽常常生氣,說我像個小蝸牛似的。可雖然我是個慢性子,但是我特別認真。  
有一次,老師讓我們寫最喜歡的小動物,而且是真正見過的,這樣好寫。可是我沒見過我喜歡的猴子,只是在電視上看過,但是我還非常想寫猴子。媽媽說:“你沒見過真的猴子呀!你還是換一個小動物寫吧。”但我還是堅持寫猴子,因爲我喜歡啊,爲什麼就非寫見過的卻並不喜歡的動物呢?後來,老師指導我寫的小猴子也很好啊!  
這就是我,一個做事有點慢,但是非常認真又有主見的小男孩啊!


篇十三:蝸牛歷險記


從前有一隻蝸牛住在一所幼兒園旁的樹林裏,那裏有許多蝸牛.蝴蝶.蜻蜓等小動物。
在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它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不能老待在樹林裏呀!我要到從來沒有去過的幼兒園裏去玩一玩。它爬呀爬,爬到了幼兒園裏的遊樂室,裏面有滑滑梯.鞦韆.翹翹板.海洋球.積木.蹦蹦牀 。蝸牛想了想說:“我先玩什麼呢?”它一看滑滑梯離得最近,“那我就先玩滑滑梯吧!”它用了很長時間才爬上滑滑梯,站在滑道上把身子縮進殼裏,順勢滑了下去,“啊!真快呀!”難怪小朋友們都愛玩滑滑梯,它可比我爬的速度快幾十倍呢!接着它又去玩鞦韆.翹翹板,結果都因爲體重太輕而沒玩成。它又到海洋球裏和蹦蹦牀上試了試,沒有沉下去也沒有蹦起來。蝸牛不知不覺的睡着了。
等它醒來後,發現已經是第二天了,而且被裝在一個塑料袋裏,它心想:這下可完了,怎麼辦呢?蝸牛並沒有慌張而是冷靜的思考怎麼逃走,到了下午小朋友們放學了,它也被帶了出來。小朋友們來到樹林裏玩耍,它被放在草地上,蝸牛想:機會終於來了!乘小朋友們不注意就溜了出來。它趕快爬走,它終於回到了安全的家。蝸牛興奮的說:“我今天真幸運啊!”它跟夥伴們講了這兩天經歷,夥伴們羨慕極了,可是它們沒有一個趕去。


篇十四:觀察蝸牛


  今天終於下雨了,下課的時候,我去捉蝸牛,因爲我在書上看到過:“蝸牛一般都是在下過雨之後就會出來。”剛到小花園,就發現一大堆蝸牛在那散步呢!還有些蝸牛乘着下過雨,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不一會兒我就逮到了四隻蝸牛,嘿嘿,只能怪它們逃跑速度太慢了。
  忽然,我發現蝸牛走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透明的粘液,這又是爲什麼呢?書上說:“蝸牛爲了保持平衡,就會分泌出來粘液,使自己在爬高時不會掉下去。”
  蝸牛有時候被我輕輕一碰,就連忙把身體縮進它溫暖的家——小小的殼裏。我笑它真膽小。
  事後,我本來還想在捉幾隻的,可是它們好像知道了我的來意,每個都跟我玩起了捉迷藏。
  蝸牛的速度雖然慢了一點,但他還是很努力的去嘗試,這種精神值得讓我學習。


篇十五:蝸牛


  蝸牛背上 “沉重”的殼,顏色是黑乎乎的,很堅硬,形狀有點像蘑菇,頭上的觸角一動一動的,它的嘴巴像捉迷藏似的悄悄地藏在裏面呢!
  蝸牛喜歡吃什麼呢?我試着把饅頭、蘋果、菜葉和桔子放在蝸牛的四周,蝸牛爬過兩種水果和饅頭,選擇了菜葉,我就知道蝸牛最喜歡吃菜葉了。
  蝸牛最喜歡白天睡覺,晚上活動,睡覺的時候它就把頭和足縮進殼裏,這樣可以安心睡大覺。這裏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如果想喚醒它,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放入水中。
  蝸牛喜歡潮溼陰暗的地方,有時躲在樹葉下,有時鑽入鬆軟的泥土,有時躲在草叢裏休息。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呢?讓我來告訴你吧!對於農民伯伯來說,它是害蟲,它會吃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損壞莊稼。對於藥物學家來說,它是益蟲,因爲他全身都是寶,可以用來做許多藥物。

篇十六:有趣的蝸牛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觀察蝸牛。回到家,我放下書包就到樓下花園裏捉了五隻小蝸牛。
我把蝸牛放在桌子上,仔細的觀察,我發現:蝸牛的身體非常軟,像一堆泥。還有它那翠翠的硬殼,那是它的家。每當遇上危險的時候,它就把頭縮進去,避開危險。它還有四隻觸角,上面的兩隻很長,是它的眼睛,下面的兩隻很短,是它的鼻子。我說的這些你一定不知道吧!最有趣的是蝸牛的爬行,我沒想到蝸牛的爬行這麼慢,我現在終於明白,爲什麼要用蝸牛來比喻動作慢的道理了。
聽說蝸牛能負擔一塊橡皮的重量,我不信,就用它來做了一個試驗。我先用手摸它的觸角,讓它把觸角縮進殼內,再把一塊橡皮放在它的殼上,我躲在一邊觀察。一會,蝸牛把它的頭伸了出來,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橡皮也掉了下來。通過這個試驗我知道了:什麼事情都別聽別人說,要自己動手做。
小小的蝸牛還真的幫助我增長了不少的知識呢!


篇十七:蝸牛與小鳥


  蝸牛和小鳥是鄰居,小鳥每天叼來蟲子喂孩子,蝸牛很羨慕小鳥可以飛。
  一天,小鳥正要出去叼蟲子,蝸牛叫道:“小鳥兄弟,能否教我飛翔?”小鳥說:“不行啊,你是在地上爬的,再說你身上還有殼,不適合飛翔。”蝸牛想:今天不行,我明天纏,明天再不行,我再纏,一直纏到小鳥答應爲只。就這樣小鳥每天不答應,蝸牛就明天纏,弄得小鳥不得安寧。
  一天,蝸牛像往常一樣纏着小鳥,還沒等蝸牛說完,小鳥就答應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鳥說:“我已經把我所有的本領都交給你了。”蝸牛說:“我以後不會來纏你了。”
  蝸牛想試試自己飛得怎麼樣,到懸崖上,向上飛,沒想到一直往下掉,結果摔壞了一條腿。


篇十八:豹子和蝸牛


  森林裏舉行了一次長跑比賽,選手是豹子和蝸牛,你們一聽名字就知道冠軍是豹子,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想錯嘍!是蝸牛得了第一,我給你們講講吧。  
  比賽開始了它們各自站到起跑線上,裁判說:“各就各位,預備,開始!”豹子在賽道上開始飛奔,可蝸牛還在起點慢慢的爬,豹子就想:蝸牛爬的那麼慢,我還不如先休息一會,等一等它呢。於是,它便坐在一棵樹旁邊休息起來,一不小心就睡了過去。不一會,蝸牛就爬了過去,看到豹子在睡覺,就想:我不如趁這個好時機超過它呢,蝸牛便加快腳步,朝終點奮力爬去。不一會蝸牛就爬到了終點,這時,豹子忽然醒了,不知道蝸牛現在到哪了?就急急忙忙地朝終點奔去,可是已經來不及了,蝸牛一經爬上領獎臺,舉起了獎盃,豹子慚愧的低下了頭。  
  我們可不能像包子學習,因爲它太驕傲了。


篇十九:蝸牛


  在我所學的兒歌中,我最喜歡《蝸牛與黃鸝鳥》,那優美、歡快而又催人向上的歌詞印在我的腦海裏中。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時,它揹着重重的殼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當黃鸝嘲笑它時,它卻胸有成竹的說:“等我爬上葡萄樹,葡萄就熟了。”
  我深深地被蝸牛的精神所感動,蝸牛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怕別人的譏笑,自己不怕失敗,不怕艱難險阻,頑強向上,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我要像蝸牛學習。


篇二十:蝸牛


  我家有一隻大蝸牛,它是我費了半天的時間才從花鳥城裏找到的。  
  回到家我就開始仔細地觀察它。它的殼上有五彩的條紋,一頭尖尖的,旋轉着向另一頭膨脹開來,蝸牛就是生活在膨脹的空間中。此時蝸牛悄悄的從殼裏鑽出來,四處張望,我開心地跑過去,對着蝸牛看,蝸牛也好奇地對着我伸伸觸角。我伸出手碰碰它的觸角,觸角飛快地收了回去,過了一會,它又慢慢地把觸角伸展出來,偷偷地看着我。看着它這膽小的樣子,我不盡哈哈大笑起來。在我的笑聲中,蝸牛感到了危險的到來,它就趕快向對面的牆壁爬去,那肉色的、軟綿綿的身體靈活極了,它把身體豎着拉得長長的,觸角也伸得高高的,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牆壁。我發現它有逃跑的跡象,就抓住它的殼把它從牆壁上拉下來。  
  蝸牛真有趣,我非常喜歡它。


篇二十一:蝸牛,你太可惡了


  今天早上,我穿好衣服就去陽臺上,看看辣椒苗、孔雀草和不知名的小花。結果,我見到了這樣的一幕——辣椒苗被可惡的蝸牛啃了葉子,只留了一些根。  
  我心裏無比惱火,比“火冒三丈”不生氣。我想:死蝸牛竟然啃了我最愛的辣椒苗。等會兒買了殺蟲藥噴在苗上你一碰就死!哈哈哈哈!
  以前我還覺得蝸牛不吃人們種的辣椒葉,而現在,把許多辣椒苗的葉子給啃得乾乾淨淨,連根也長出了小毛,顏色都有了太太的變化了。所以,蝸牛是最讓我討厭的害蟲。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決定見到一隻蝸牛就踩死一隻,不管大的還是小。如果在附近有石頭,我一下就砸死它,反正我見一隻就除一隻,因爲蝸牛實在是太可惡了。  
  蝸牛,你真可惡!!!我一定要讓你儘快滅絕,不啃人們種的菜!


篇二十二:我發現了蝸牛的祕密


  星期天的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着爺爺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爲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裏?”一連串的問號便在我的腦中浮現。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着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祕密,爲什麼不親自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於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一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採取“用各種食物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找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面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便給吃光了,這下可斷定,蝸牛是大害蟲。接着,我又進行第二個實驗:“蝸牛爬行爲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首先把它抓上高處,等它的頭伸出殼來時,去摸它的大盤,可是我的手還沒摸着它,它又縮回去了,心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真有點泄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事情還沒做成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麼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從我的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最後,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裏?我把一片白菜葉放在一隻蝸牛面前,只見那隻蝸牛先伸出一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一對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想:大概一對是眼睛,另一對是鼻子。可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我又取了一片樹葉子,再拿來個差不多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隻蝸牛面前,由於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眼睛可派不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小觸手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這下,我又發現了一個祕密:大觸手有眼的作用,小觸手有鼻的作用。
  通過這一連串的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祕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並學着解決問題。


篇二十三:蝸牛


  科學課上,老師提到蝸牛,我很好奇,很想養一隻。隔壁好朋友知道了我的心願,從鄉下的外婆家幫我捉了一隻。蝸牛靜靜地趴在荷葉上,灰色的殼,正面看象一隻小海螺,很可愛的。有一次,我把蝸牛拿起來,它的身體馬上就伸得很長,殼上面的小洞隨着張開,小眼睛新奇而驚恐地四處張望,好象在說:“真奇怪,我怎麼來到這裏了?”蝸牛爬行很慢,但很有趣,象波浪一起一伏,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粘粘的東西,被陽光一照,五顏六色的。蝸牛也是個“膽小如鼠”的傢伙,一碰觸角和身體,就會馬上縮回去。別看蝸牛膽小,倒是個“大飯桶”,兩片青菜葉,不一會就啃出兩個大洞。蝸牛會吃也特別會拉,我還得不停地要給它清洗“住所”。蝸牛給我帶來了許多的快樂,所以我給它取名“可樂”。


篇二十四:有趣的小蝸牛


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我和同學一起到菜地裏捉了幾隻蝸牛,把它們養在陽臺上的水池邊。一有空,我就會去觀察蝸牛。  
蝸牛的背上馱着一座房子似的硬殼,腦袋隨時可以縮進殼裏,非常惹人喜愛。它的頭上有兩對觸角,高高的翹起來的那一對,頂尖上有兩個小鼓包,那就是它的眼睛。我仔細觀察,發現它先伸出觸角,再睜開眼睛,要縮回腦袋之前再閉上,可見它是有眼皮的。較小的那對觸角在嘴邊,像肉須一樣,也許是探測地形的工具吧!
蝸牛喜歡吃菜葉,只要我拿菜葉放在它們身邊,它們就立刻大啃起來。蝸牛吃菜的時候,不停地用細小的牙齒嚼着。我拿放大鏡仔細觀察,發現它們有許多牙齒,大概有上百顆呢!  
蝸牛的行動很慢,它沒有手足,只是肚子貼在地上。行走時,從尾部開始,皮膚一道道像波浪一樣不斷地往前推進,脖子伸的很長,觸角一顫一顫的,像個老頭,十分有趣。  
蝸牛休息時也很有意思,把頭往殼裏一縮,便高枕無憂了。我往它身上潑水,它就伸出頭來活動。  
小蝸牛真有趣,我真喜歡它們。我還要繼續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期待着更多新的發現。


篇二十五:蝸牛


  今天我與媽媽去了鄉下,我一個人在田間的小路上散步。走着走着,一隻正在緩慢爬動的小動物進入了我的眼球。
  仔細一瞧,原然是一隻小蝸牛。我突發奇想,我想與這隻小蝸牛一起散步。於是,我慢慢得走着,生怕這隻小蝸牛跟不上。當我走了幾步,回頭一看,那隻小蝸牛竟離我這麼遠。
  我在它後面推了推,可它仍是那樣慢慢地爬着。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在說:“我已經盡力了!”
  蝸牛它雖然爬不快,但是它仍舊爬着。爲的就是能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爲的就是能完成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是怎麼樣完成這些目標的?蝸牛它靠自己的努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我們要學習蝸牛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生活常給人以啓示,然而,生活卻不會主動把"啓示"送上門。生活按照它自己的模樣和規律進行着,每個人都有權利從它那裏獲得啓示。它給每個人以機會,而問題在於我們自己能不能從中去發現"啓示"。勤于思索的人,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在辛勤尋找啓示的人——帶着懸而未決的問題去找,懷着種種疑團去找。思索生活本身,思索生活中的種種現象,你纔會受到生活的饋贈。


篇二十六:蝸牛與黃鸝鳥


  有一戶人家門前有一棵葡萄樹,這棵葡萄樹剛從綠綠的草地上探出了小腦袋,它要呼吸新鮮空氣。  
  一隻蚋牛揹着它那重重重的殼呀,慢吞吞地往葡萄樹上爬。葡萄樹旁邊有一棵白楊樹,樹上有兩隻黃鸝鳥,嘰嘰喳喳地在笑它:“這葡萄還沒成熟呢!你現在爬上來幹什麼?”蝸牛笑着說:“鸝兒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來它就成熟了!”黃鸝鳥說:“那你什麼時候才能爬上去呀?”蝸牛沒有說話,只管一個爬呀爬。  
  九月份,葡萄成熟了,蝸牛也爬上來了,它樂喜喜地吃了個飽,黃鸝鳥看見了,說:“你可真能行!”  
  蝸牛雖然很慢,但它也能撲上高高的葡萄樹。


篇二十七:可愛的蝸牛


  科學課時,老師說:“今天我們來觀察小蝸牛。”於是,我來到花壇旁,拿一根小棍挑了挑土,終於發現了好幾只蝸牛,它們正躲在殼裏。我趕緊抓了一隻,放在盒子裏。我仔細地觀察,發現蝸牛揹着螺旋狀的殼,螺線是右旋的,殼是褐色的。這是,小蝸牛好奇地探出了腦袋,伸出了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那對長在頭上,觸角頂端還有一對針尖大小的眼睛。短的那對長在臉上。蝸牛沒有足,有的是腹足,像吸盤一樣,可以牢牢吸住任何東西。我把蝸牛放在一根細細的毛線上,它也不會摔下來。  
  蝸牛蠕動得很慢,爬行後留下一條溼溼的痕跡。這是蝸牛排泄的粘液,用來保護腹足。  
  蝸牛吃的是一片片嫩綠的葉子,儘管把一塊香甜可口的糖放在它面前,它也紋絲不動。  
  今天的觀察真有趣,讓我認識了一個小昆蟲的特點。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東西,我們應該細細觀察,認真思考。


篇二十八:抓蝸牛


  我家有隻小寄居蟹,它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海邊捉來的。  
  它樣子十分可愛,小小的身子卻揹着一個大大的螺旋貝殼。瞧它揹着個花花綠綠的大貝殼,看起來很笨重,可跑起來卻又那麼輕快。它膽子很小,我輕輕地拿住貝殼,讓它離開水面,它“嗖”的一聲,鑽進了貝殼,我拿着寄居蟹,靜靜地等它出來。它先伸出四隻小腳,然後伸出觸鬚,搖了搖,探測一下情況,覺得沒有危險,才把整個身子鑽了出來。可是媽媽的說話聲大了一點,它受到了驚嚇,又鑽回去了。我們只好把它放回水裏。好象是它覺得在水裏比較安全,很快把身子伸了出來,爬走了。


篇二十九:蝸牛


  第二天,奶奶就匆匆忙忙地趕去捉蝸牛,奶奶捉到了兩隻小蝸牛,而我在郵電新村也抓到了十幾只,媽媽還在花鳥市場花了三元買了一隻超大的蝸牛。回到家,我們三人都說:“真是滿載而歸呀!”  
  科學課上,我們觀察了蝸牛。然後,我就把這羣蝸牛養了起來。有一次,我把它們全放在地板上,讓它們比比誰爬得快。只見一隻只蝸牛慢悠悠地爬起來,而那隻又肥又大的蝸牛卻一步都沒爬。突然,我發現有一隻蝸牛的殼會不停地轉動,真算是動物界中的奇聞。別的蝸牛都爭得不相上下,有的轉起圈來,有的爬到了別的蝸牛的跑道上,還有的竟然爬到別的蝸牛背上,準備舒舒服服地搭便車。最後,許多小蝸牛得了冠軍。  
  還有一次,我放學回來看了看那隻養大蝸牛的盒子,大吃一驚。蝸牛不見了,後來,我左看右看,原來它是吸在盒子的上面了。真是虛驚一場。  
  這些可愛的小蝸牛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篇三十:蝸牛風波


  我不知道是誰讓養蝸牛的熱潮帶到了班上,也不知道小得微不足道的生命—蝸牛,有多大魅力吸引了我們。總之,一下課,幾個同學便紛紛把自己的“珍寶”—蝸牛,小心翼翼地拿到課桌上,如慈母般不停地撫摸着、照看着它們。這些小不點兒,還挺玩皮,不時探出腦袋,向“媽媽”們做鬼臉。“真可愛的小傢伙!”圍觀的同學異口同聲地發出讚歎,也心生養蝸牛的想法。我也在一旁蠢蠢欲動,恨不得生出一對翅膀,飛到樓下去捉幾個蝸牛。  
  天助我也。剛吃完飯,我和幾個同學便直奔綠化帶,成功地捉到許多蝸牛,還在附近精挑細選了幾片柔軟的葉子,做它們的午餐。到了教室,我以眼耳不及迅雷之勢做完作業,這才把蝸牛小心翼翼地放進我特意爲它突擊製作得新家——盒子裏。  
  剛進盒子,蝸牛害羞地緊緊蜷縮在“屋子”裏,一動不動。我也一聲不吭靜靜地守候在它旁邊,一眼不眨地注視着,希望能瞥見它的細微舉動。過了好一會兒,它才慢吞吞地探出小腦袋,一見四下沒有任何動靜,便大膽地挪了挪身子,繼而在葉子上扭來扭去,像是在跳優美而又熱烈地迪斯科,我親切地拍了拍它,像是受到了鼓勵,它表演得異常出色,舉手投足間宛如沉迷於自己世界的舞者。  
  此時此刻,我心潮起伏,自豪不已,看我有隻多才多藝的蝸牛,恨不得立即將此消息告訴大家,可就在這時,小蝸牛卻極不情願地縮了進去,整個身子剎那間似乎都僵直了。時間悄悄地溜走了,小蝸牛仍不動彈,那尖尖的“屋子”似乎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心裏也彷彿灌了辣子水,有說不出的辛酸滋味。我極不情願地把它扔進了垃圾堆。  
  唉,都怪我做事粗手粗腳,不然蝸牛就不會遭此厄運。我今後一定小心呵護和善待我們所生存的世界。  
  現在,每當我看到蝸牛弱小的身影在草叢中晃動,總是輕手輕腳地走到不遠處,生怕破壞它們寧靜地生活,因爲我知道:有時候,近距離地欣賞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