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2017年寒假讀一本好書徵文600字

2017年寒假讀一本好書徵文6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導語:一本好書就象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給我們諸多啓示。下面是2017年寒假讀一本好書徵文600字,歡迎參考。

2017年寒假讀一本好書徵文600字

  篇一:2017年寒假讀一本好書徵文600字

寒假裏,我閒着無聊,便隨意翻開了一本書,沒想到,剛讀了幾行,我就被這本書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

這本書的名字叫《魯濱遜漂流記》。它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從小就希望出去探險,有一次,他在一次航海中,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只有他一個人活了下來。他被海浪捲到了孤島上,一個人在島上生活了28年,他把沉船上的東西運送到了島上,給自己搭建了帳篷,還中了大麥,馴養了狗、貓、羊等動物。主人公魯濱遜憑藉自己的毅力和聰明才智,戰勝了害怕危險的心理,在孤島上成功地生存下來。後來,魯濱遜成功地從野人手中救下了一個俘虜,並給這個俘虜取名叫“星期五”,因爲這天是星期五,從此以後,“星期五”就成了魯濱遜的僕人和朋友。28年後,魯濱遜和“星期五”發現了一艘船,終於離開了孤島。

讀了這本書,我被故事的情節深深吸引和感動,我被魯濱遜的這種堅強的毅力所折服,自古以來,古今中外,有無數的人因爲堅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而在各個領域取得很大的成就,他們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是我心中不朽的豐碑,張海迪、桑蘭、海倫·凱勒……正因爲他們有着堅強毅力,他們勇於和生活的不幸做鬥爭,正因爲他們有着堅強的毅力,他們可以微笑着面對生活,正因爲他們有着堅強的毅力,他們用凡人難以理解的心情書寫了不平凡的一生,他們的精神激勵着世人,使世人在困境中不斷地前進。

想到他們,再想到我自己,想到自己有時候做事情半途而廢,缺少堅持不懈的精神,我自慚形穢。記得有一次,在手工課上,老師讓我們做一個模型,我在用剪刀把形狀刻出來的時候,剪刀不小心把手刺傷了,我頓時覺得做模型太難了,於是就停了下來。可是,一下課,我看到同學們都做得很漂亮,我當時就覺得特別的後悔,心想:如果我剛纔堅持一下,堅持吧模型做完,該多好啊,也不用現在羨慕別人了。可是現在後悔又有什麼用呢?

《魯濱遜漂流記》支撐着我,魯濱遜的堅持不懈的精神鼓舞着我,這種不畏艱難的堅強毅力激勵着我,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未來有多少的荊棘和坎坷,我都要踏踏實實地笑着走下去!

  篇二:2017年寒假讀一本好書徵文600字

寒假期間爸爸給我買來啦我夢寐以求的,我沒幾天就把看完啦。《水滸傳》主要講述了太尉高俅原本是個無賴,因爲會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雲直上,無惡不作。

他的獨生子高衙內橫行霸道,爲了霸佔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林沖的漂亮妻子,他誣衊林沖帶刀進八軍機重地白虎堂圖謀不軌,把林沖發配充軍,還想在野豬林半路把他殺死,幸虧花和尚魯智深仗義相救。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宋江等衆多好漢,共108人,最終都因爲種種不同原因而被逼在梁山落草爲寇,揭杆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濟貪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羣衆的神勇鬥志,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其中的李逵給我的印象最深,他是一團火,一團抗爭的烈火。在他身上,永遠體現着性格的徹底自由與無拘無束。他不是神化的孫悟空,他只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現實中桀驁不馴的人。

一切的封建束縛他都不放在眼裏。他要用他那兩把板斧砍盡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將自己對於社會、制度、正義不得伸張的不滿淋漓盡致地揮灑在李逵身上,同時又寄託了作者對反抗和自由的熱切向往。我想,李逵未免是激進的。但在社會文明的今天,人們是否被處處是規條條是律的社會磨光了個人主體思想的棱角,在其中個性不也是被磨平了嗎?我對李逵的讚揚,並非讚頌他處處違規犯律,而是欣賞他在嚴酷的社會中依然保存着人心最底處的激進思想,他沒有成爲時代的奴隸,沒有套上社會的枷鎖,他要反抗時代的不平,這正是他的可貴之處。可現在的人們,精神與思想的無拘無束似乎被條條框框束縛了,被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所消磨。社會的文明,人的精神與思想理應進入更爲人性化的深層境界。人的社會不能沒有規定、條例,人們理應遵守,但人們本應在叱吒千里無拘無束的思想境界中開拓更廣闊的空間,讓精神理想超越古人,卻沒想到反讓古人當了自己的模範。李逵反抗與自由的思想精神永遠都昭示着人的行爲可以有所依託、管制,但人的精神與思想決不可消沉、低迷與戴上世俗的枷鎖。

  篇三:2017年寒假讀一本好書徵文600字

一位少女未到花季便在集中營悄然死去,一本在黑暗中寫成的日記卻永遠傳下來。她的希望、她的勇氣和她的溫柔的悲傷永遠地打動着全世界青少年和父母的心,這就是《安妮日記》。

安妮.弗蘭克1929年6月12日生於一個富裕的猶太家族,她自幼備受父母的寵愛,過着幸福的童年時光,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臺執政以後,弗蘭克一家就離開了德國,流亡到荷蘭,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下來。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德國佔領了荷蘭。安妮一家四口在一個小閣樓裏藏了25個月,日子過的提心吊膽的。弗蘭克先生的公司職員汪丹先生一家三口以及一名牙醫杜瑟來和他們一起住。在密室裏,安妮所能結識的人是那麼的有限,像這樣一個正在成長期的少女,這樣一個正處在豆蔻年華的女孩,正是愛結交,好動,對世界,對生活充滿了憧憬的年齡,我們彷彿能看見她那雙渴求知識的眼睛而她幾乎是沒有同齡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齡人的樂趣。她所活動的空間也是如次的狹小,幾乎見不到陽光,見不到小鳥和綠葉,彷彿是與世隔絕。在這樣的環境中,同時還要受到戰爭的威脅,時時處在一種恐懼之中。

日記中,安妮多次描寫到阿姆斯特丹被轟炸的情形,她躲避的那棟大樓也差點受到襲擊。他們躲避的每個人也是每天在膽戰心驚中度過。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中,他們還要面臨來自食物的威脅,這是法西斯,戰爭給人類帶來痛苦和災難的最有力的證據。

面對着戰爭,面對着種族歧視,面對着如此特定的環境,她比同齡人要顯得早熟。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快樂年代,她卻開始了更深沉的思索。她有着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智慧,在很長的時間裏安妮都在思索着關於青少年的問題,並寫到對父母,密室成員的看法,個人意識的逐步增強以及成長中的種種問題,並勇敢的自我批評,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安妮最後在集中營悄然死去。她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每個讀過安妮日記的人,都會對安妮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如果安妮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那麼誰能說她長大後,她就會成爲一個出色的作家?戰爭就這樣扼殺了一個含苞欲放的花蕾。這殘酷的戰爭!

安妮生前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她的願望終能得償。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啓迪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