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青銅葵花》讀後感作文

《青銅葵花》讀後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青銅葵花》是一本情節逼真,讓讀者很感動的書,彷彿身臨其境。下面是關於《青銅葵花》讀後感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青銅葵花》讀後感作文

  《青銅葵花》讀後感作文1

肅穆的青銅和暖心的葵花是怎樣一個融合,會有怎樣奇特而令人震撼的故事,從孩子的視角訴說着一個充滿堅韌的力量的、溫情的村莊。在村莊裏有落魄不幸的藝術家,有倔強善良的孩子青銅,有堅強樂觀的葵花,有純樸勤勞的村民,他們一同住在這個小小的大麥村裏,體味着生活的心酸苦辣、親情大愛。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實際上是在我讀初一時,偶然看到同桌有這本書,被這本書的書名所吸引,在我13歲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一股冬日的暖流,帶着特有的溫度溫暖着我,給我力量,給我美的感受。第一次看這本書我看到的是一個小家庭的幸福,爲他們所受的苦而耿耿於懷,甚至我還想如果沒有災難,沒有死亡,該是多麼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在看完書後死死記牢的仍是那些幸福的場景,而不是那些另人悲痛的事,我想着應該是我爲什麼要去看第二次的原因。

第二次看書是在高三的時候,那是突然要寫你讀過的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因爲我只記得書中那美的場景,美的親情。但對全書的內容忘的差不多了,我第二次把書從頭看了個遍,青銅的孤獨,葵花悽慘身世,親人的離世,大麥村遭受的洪澇、三月蝗,隨着一頁一頁書的翻開,那些情景好像重新在我腦海裏翻騰着。我似乎明白我爲什麼如此記得那書中的美,因爲苦難,是苦難給了書中的人打擊,但他們身處苦難的從容,讓人不得不忘記他們所受的苦,就好像他們一直都是幸福的。

在我所生活的環境裏,幾乎所有身邊人都在想方設法的告訴我,你會成功,你會成爲某某人,你會很快樂。生活中沒有苦難,這是別人想給我表達的最多的意思。父母老師不會提前告訴你失敗的痛苦,不會告訴你失去親人的痛苦,不會告訴你如果你一無所有的痛苦,苦難是不屬於老師所教書本範疇,父母用盡全身力量去爲孩子阻擋苦難,可就是忘記培養孩子承受苦難的能力。當你周圍所有人都希望你生活在一個美的世界裏,那麼你面對苦難時的驚慌可想而知,當一個又一個擁有成人體魄的'大學生,相繼因所謂的苦難的折磨而離世,我們不得反思,是該持續對快樂瘋狂的吸吮?還是學會面對苦難?

人們永遠都傾向於快樂,若有一種人生道路,道路上四周都是令你快樂的,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去,因爲人都有種惰性不會想這條道路是通向苦難還是幸福,況且萬一不是苦難呢,如今的我們不再是一個一個單獨的個體,人們很容易就能找尋到令自己快樂的東西,大多數的人尋找着一個又一個成功傳奇人物的故事,從中獲取一時的安慰。看着一期又一期搞笑綜藝節目,從中獲取一時的快感,瘋狂的吸吮養液、吸吮快樂。但人們總是避開那令人痛苦的東西,人生的失意、冷酷的人情、不公平的對待,社會告訴我們的事大多數人的做法,能少一事是一事,但我們不知不覺喪失自己的主導權,我們擔心着一旦打破常規有苦等着我們,我們習慣從別人身上獲取安全感,而不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苦難是人生最好的導師,苦難讓你走出作繭自縛,苦難讓你尋找真實的快樂,面對苦難的意識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傳達給你的,那就要自己從書中找尋。從內心深處能給你力量,讓你明白苦難的真正目的不是打敗,而是成就你,有血有肉的你。正如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管你的年齡大小,都不要只接觸快樂文學,那些悲痛也值得體驗。

青銅葵花是一本痛的文學,又是一本愛的文學,書中小人物看似平穩幸福的生活暗藏着危機,但你又覺得他們以一種很平凡的姿態渡過一次又一次苦難,我只記得她們那安靜而溫暖的日子,苦難讓她們成長,讓她們幸福,然而我從她們的苦難與幸福中感到寧靜,我也是一個極普通的人,會經歷悲歡離合、人情冷暖,但我是大千世界的渺小的一個,也像許多大麥村的一個平凡人,以平凡的眼光去對待苦難,苦難也就平凡了。

  《青銅葵花》讀後感作文2

我用了半個學期,終於把《青銅葵花》這本感人的書讀完了。《青銅葵花》的主角是青銅和葵花。青銅與葵花的路很坎坷,經歷過超乎人想象的風雨!

這本書講了,一個啞巴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的故事,葵花的媽媽在她2歲的時候去世了,媽媽死後,她又和他的爸爸相依爲命。上天給了他們不同的命運,讓女孩和男孩變成了兄妹。葵花和她的爸爸從城市來到了大麥地,但是好日子是過不長的。葵花的爸爸因失足不小心掉到水裏淹死。

後來遇到了青銅一家,因此葵花被收養了。他們遇到了很多的風風雨雨,但是他們憑着自己的意志堅強的活了下來。

因爲家庭的經濟原因,青銅和葵花互相讓着去上學。經過了一個遊戲之後,決定讓葵花去上學。一天,葵花的老師說:“明天下午,有人來幫我們照相,需要交錢!”這件事葵花一直藏在心裏,但最後還是被青銅發現了 。他們爲了幫葵花交那照相費,而更加地幸苦去工作。青銅一邊放牛一邊採着田裏的蘆花,因爲青銅要編100對蘆花鞋去賣。賣鞋時青銅快要冷死了。有一位滑稽的客人把蘆花鞋看成鴨子,最後那位客人把100對鞋子都買走了 。他們終於爲賺夠了錢爲葵花照相了。

曹文軒寫了許多,葵花和青銅一起度過的危難,有火災,水災,蝗災,等等,但是他們並沒有被這些災難打敗,而是更加努力的幹活,他們從不抱怨上天的不公平。

青銅是一個純真、善良、樸實的少年,他將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葵花當作比親妹妹還要親的人,而葵花也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小女孩,總不會說家裏條件不好。

青銅家裏非常窮,葵花又想照相,於是,青銅就去蘆蕩裏採摘蘆花,編織成蘆花鞋去賣錢。他採集蘆花是非常苛刻的。袋子裏裝着的,必須是最上等的蘆花。他要挑那些蓮鬆的、銀光閃閃的蘆花。他要用很長時間,才能 採滿一袋蘆花,有一年冬天,外面下着鵝毛大雪,家裏人讓青銅到鎮上買幾個熱包子吃,可他把錢省下了,從懷裏掏出雙冷雙硬的大餅,啃起來。還有一次,他的蘆花鞋賣完了,但還人想買,於是,他就把自己腳上穿的第101 又蘆花鞋賣了出去。那人想多付一些錢給青銅,但青銅只收了他該收的錢,赤着腳跑在雪地上,那雙腳被雪擦得乾乾淨淨,但也凍着通紅通紅的……

葵花似乎本來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每次青銅的家人講起葵花總是特別的自然,彷彿葵花就是他們的孩子。

我最感動的地方是,當青銅喊出了“葵花”時,我合上書,想,這種兄妹情是在是太偉大了,哥哥爲妹妹所做的事情是那麼的感人。

那麼我自己呢?哥哥每次幫我做事的時候,都是全力以赴,有時候,他會突破自己的極限,但是我絲毫不理解他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我啊!直到我看完這本書,我才理解,原來,哥哥爲妹妹做的,都是全力以赴啊!

當然,我學到的不僅僅是這些。讀了這本書,我就要學習葵花那種樂於助人的精神!

在這個貧窮的家庭裏,葵花經歷了許多許多。

《青銅葵花》這本書讓人看的很感動。

  《青銅葵花》讀後感作文3

《青銅葵花》這本書講了農村小男孩與城市小女孩之間的故事,兄妹倆在他們所經歷的苦難之中感動我們。農村小男孩叫青銅,城市小女孩叫葵花,在大麥地村,青銅與葵花慢慢成爲了兄妹,他們一起生活、長大。

青銅和葵花,在文中他們之間雖非親兄妹,卻勝似親兄妹。就像青銅爲了讓葵花上學,放棄了自己上學的夢想;爲了讓葵花照一張像樣的照片,青銅在寒冷的冬天賣掉了自己的蘆花鞋;爲了葵花上下學的安全,他天天接送葵花······而葵花呢,爲了掙錢給奶奶治病,放棄學業,獨自一人去江南撿銀杏;爲了讓哥哥在別人面前自信起來,她想方設法教啞巴哥哥認字······從此種種看來,每一段都讓人感動青銅與葵花之間的兄妹情。

在文中那個生活艱辛的家中,沒有一人愁眉苦臉,每個人有說有笑,因爲他們總嚮往着,今後是美好的未來。我覺得不論什麼時間、地點,苦難與艱辛總不可避免,用不着平時爲自己的一點小挫折大驚小怪,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個面對挫折與苦難的堅強心態,這就是我對這本書的感悟。

葵花,是城市女孩,可愛機靈;青銅,是鄉村男孩,善良聰明,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兩個孩子成爲兄妹好像是上天註定。

青銅一直保護葵花,就像親兄妹那樣,不,他們就是親兄妹,葵花就像上天派來的天使,葵花知道青銅在想什麼,總逗青銅開心,自從葵花來到青通的世界裏,青銅的世界也有了炫麗多彩的顏色,青銅內向的性格也漸漸變得開朗。

葵花田就像葵花一樣,爸爸在的時候,葵花田裏的葵花一株株,長得皆很健壯,爸爸走後葵花田裏的葵花經歷一場大暴雨,風停雨歇時,只見一地的葵花,一株株皆落盡金黃的花瓣,一隻只失去光彩的花盤,低垂着,面 朝滿是花瓣的土地。青銅家無微不至的照顧,葵花田裏的葵花一隻只葵花餅上,擠滿啦飽滿的葵花子,再也沒有向着太陽。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城市,從此青銅遙望蘆蕩的盡頭,他好像看見了葵花,用盡平生的力氣,大喊一聲:“葵——花!”這時葵花田裏的葵花,花盤又大又圓,整齊刷刷的朝着正在空中滾動着的那輪金黃的天體……

自從葵花進了這個家門,大麥地,沒有一個瞎了眼的,都看的清清楚楚,青銅一家子,把心扒了出來,給了葵花。爲了讓葵花上學,他們家該賣的都賣了,還把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他們家爲了讓葵花過上好日子,不讓她在外面丟臉,個個都拼命賺錢。就連年紀已大的奶奶也出動了。奶奶一邊伺候菜園子,一邊到處撿柴火,有時天黑了,還不回家。可以看出,奶奶、爸爸和媽媽爲葵花是掏心掏肺的。

青銅對葵花的感情更不用說,那是付出一切代價的。青銅對葵花是好到極點,青銅什麼都讓給葵花,就連他渴望已久的上學,他也要讓給葵花。而且,爲了葵花的安全,不論颳風下雨,青銅一定要接送葵花上學、放學,青銅每天都要護送葵花的原因有兩個:1、因爲葵花還不太熟悉周邊環境,她小小人兒,獨自一人上下學,總會有點不放心。2、這樣可以防止嘎魚欺負葵花。記得有一次,大麥地鬧蝗災。有一天,青銅好不容易捕到一隻野鴨,於是,他就放到家裏煮了。他雖然很餓,但他卻沒有先吃,他要留給家人吃。所以,第一個喝道鮮美的鴨子湯的是葵花。青銅,我如果有你這樣的哥哥,我做夢都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