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白馬寺的作文

關於白馬寺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4K 次

寫作文要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着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覆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關於山西白馬寺的作文應該怎麼寫?

關於白馬寺的作文

  關於山西白馬寺的作文篇一:

洛陽白馬寺的景觀是被我們早已列入“十一”黃金週必遊之地。早晨,我們離開古都開封,向另一個古都洛陽開去,路上車量川流不息。在高速路上我們遇到了兩次堵車,都是因爲五六量小車追尾。外婆和大姨都在不停的提醒:“慢點,安全第一!”兩位舅舅開車都特別專心,直到中午我們才安全的到達洛陽的白馬寺。

在歷史悠久,負有盛名的白馬寺景區門口我們排隊等候,也見到不少外國遊客,都想一睹爲快!此時,我真的體會到了遊人如織的感覺了。

隨着人流進了入票口,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右邊的放生池。放生池上有一座三石拱橋跨池南北,池子周圍有雕刻的石欄環繞,池水清澈見底,水中的游魚自由自在,往來翕忽;池子左右兩側,綠草茵茵,中心設花壇,形成一種風格自然的人間淨土。

往左拐就是白馬寺山門了,只見“白馬寺”蒼勁有力的三個大字像磁石一樣吸引了衆人的眼球。白馬寺山門,爲牌坊式歇山頂,上以灰色筒瓦覆蓋,有三個門洞;三門洞皆以灰磚、青石券石砌成。我們輪流在這裏駐足留影。

寺門前有兩尊石馬,相傳這是宋代時候的石馬。它們身材粗壯、高大,眼睛炯炯有神,看得出這是兩匹威武英俊的良馬,當年爲了紀念白馬馱經的功勞就在寺門前精雕細刻了這兩尊石馬。雖然經歷了多年的風雨,卻仍然露着那股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彷彿在思念着當時那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的日月。看到它們,我心中讚歎道:洛陽白馬寺真是名不虛傳。

進入白馬寺山門,在寺院東南角、西南角各有一座方形角樓,東樓懸鐘,西樓架鼓;這就是白馬寺的“晨鐘暮鼓”之處,這“晨鐘”這“暮鼓”之聲,敲醒了人世間一些人的迷夢,也給人門帶來了吉祥如意。據說:每年元旦,中外朋友都要聚集於白馬寺來聆聽“馬寺鐘聲”,用108下鐘聲消除心中一切煩惱。

院子正中間還有一個九層鼎,遊人到此都會用一元的硬幣往鼎裏投,只要投中,代表一言九鼎,你說的話是很有分量的。我聽導遊這麼一說,趕緊從兜裏摸出一元硬幣往裏投,第一次沒投中,落到對面的地上了,我趕緊跑過去撿起來重新又投,這一次投的那個真叫準呀,正好投到最上邊的一層,此時,我滿懷喜悅,似乎感到自身價值在徐徐上升。

帶着愉悅的心情走進了天王殿。入門就看到殿正中的彌勒佛像,他笑容可掬、赤腳打坐、右手手持念珠,左手手握布袋。我不由得想到:平時人們一看到滿臉笑容,慈眉善目的人就會說,看某某多像一個彌勒佛,整天笑呵呵的!原來彌勒佛這麼平易近人,深受人們的愛戴和敬仰,我敬畏的舉了三個躬。然後,環顧四周,殿內兩側供奉着四大天王像,分別爲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東方持國天王。他們各自所持法器,分別表示:風、調、雨、順。其造像栩栩如生。

接着,我們又一一的參觀了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白馬寺的主要建築。

出了寺門,我們向各個展廳走去,我們參觀了印度館、泰國館……風格各異的.雄偉建築,金碧輝煌的宮殿,讓我們大飽了眼福。

這次白馬寺之旅,不但使我瞭解了中國宗教燦爛的歷史文化,還知道了西方宗教文化融入和傳播的淵源。見證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

  關於山西白馬寺的作文篇二:

今天,我們一家來到了嚮往已久白馬寺,到了山腳下,進入平安門,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階梯,彎彎曲曲的山路,令人嚮往的林蔭小道……一切都是那樣誘人。

白馬寺山生態區建設是晉城市“6688”城市構架中60平方公里城市生態功能區建設的核心區域,也是晉城市北出口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鋪開了白馬寺山沉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計劃投入15億元建成以白馬寺山生態區爲城市綠心,主城區、北石店區、巴公區、金村區四周環繞、衆星捧月、環狀向心的生態園林城市;白馬寺山森林公園是白馬寺山生態區建設的主體,位於晉城市區北部4公里處,總面積1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054。8米,最低海拔728米,相對高差326。8米,森林覆蓋率65%,綠化覆蓋率82%,是晉城市北部的一道綠色屏障。

邁着輕盈的腳步,走到半山腰,看到昂首闊立的白馬,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白馬脫繮的傳說:一個窮苦少年因家境貧窮,以給老財主砍柴爲生,在一個冬季,少年砍完柴,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老人在一旁挨凍,他忘記了老財主的狠毒點火來爲老人取暖,又在河裏盛了些水,燒熱後給老人喝,老人很感激他,便送了他一匹紙馬告訴他如果這匹紙馬吃到千年穀草就會變成一匹神馬,少年回家後,突然狂風大作,下了一夜的暴風雪。第二天,財主不顧風雪,威逼着少年進山打柴。少年想起了藏在懷中的紙馬,但千年穀草又去哪裏找呢?突然,他想到山上的白馬寺裏有一尊千年古佛像毀壞了,他清楚地記得佛像的骨架是用穀草紮成的於是他立刻來到寺院,從佛像裏取出一支穀草。懷中的紙馬一下就張口吞了下去,搖頭擺尾,突然就成了一匹雪白的駿馬,進山爲少年馱炭而歸。財主得知後,就想將神馬佔爲己有,於是同家丁合謀半夜前去盜馬,結果被白馬踢翻在地。少年從睡夢中驚醒,躍上馬背,與白馬一騰空而去,馬鈴被財主扯落,散了一地,變成了搖之即響的馬鈴石,白馬繮繩拖過的一條山樑至今寸草不生。

登上山頂,廣場中央有一座九龍壁,長20米,寬18米,雙面雕塑,座爲須彌居樣式。頂爲瓦脊斗拱樣式。

廣場南面的山上是唯一遺存的白馬禪寺古代建築“景公塔”。據說清康熙三年,甲辰三月,有一官名景文魁,慨以俸金修復早先失毀的白馬寺塔,且更盛於前,故名“景公塔”。到了白馬寺山上。大毗盧殿佔地1134平方米,是白馬禪寺最大的殿堂,殿內七重懸塑,主塑五方佛、五百羅漢、八十八佛、八十四大悲咒像、羅漢柱、五層八角亭柱、十二圓覺、二十四諸天、釋迦本身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靈山會、楞嚴會、龍華會、華嚴會、三身佛、三世佛、極樂世界、琉璃世界、藏像千手觀音、千鉢文殊、密宗護法金剛、以及大型密宗金剛座等。塑像大的高三米,小的僅餘寸,共一萬餘尊。實屬國內罕見的工程。這體現的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勤勞樸實的精神嗎?

這就是白馬寺,一個藏於繁華的隱者,一個使人安寧的地方,從白馬寺山上往下看,晉城市到處高樓聳立、車水馬龍、人山人海,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我的家鄉---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