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文化基因無法替換作文

文化基因無法替換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1887年冬天,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山谷中,一羣年輕人乘坐雪橇,一路歡歌: “衝 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快奔馳過田野,我們歡笑又歌唱,馬兒鈴聲響叮噹,令人心情 多歡暢……”就在那年聖誕節的前夜,皮爾·彭特先生寫下了這首《鈴兒響叮噹》的歌曲,作爲禮物,送給鄰居的孩子,聖誕節文化。歌詞中沒有耶穌,沒有聖誕老人,有的只是寒冬寂靜的夜空,雪橇穿越在漫天風雪中的清脆的鈴鐺聲,還有一羣一路歡笑歌唱、不畏嚴寒的年輕朋友們對 生活的美好憧憬。

文化基因無法替換作文

皮爾·彭特先生或許沒有想到,他一生中偶而爲之的作品,竟傳唱至今,延續了一 百多年,使生活在世界上無論哪個角落的人們,一旦聽到這首《鈴兒響叮噹》的歌曲,就會 感覺到聖誕節即將來臨的溫馨氣氛,感受到聖誕文化強大的親和力。 然而,對非信奉西方基督教的族羣來說,接受聖誕文化是一回事,而“聖誕化”又是另一回事。簡單地講,過聖誕節,就意味着認同了聖誕文化,而任何一個民族,只要你願 意,都可以過聖誕節,這和你的宗教信仰無關。聖誕節只是依附於“聖誕化”的一種文化習 俗現象,而“聖誕化”則包含了西方基督精神的基本要義以及皈依上帝的信仰,西方社會的道德價值觀和社會行爲準則,均以此基督精神和要義爲出發點,聖誕節短信《聖誕節文化》。

“中國化”和中國文化也屬 同理,好比一個外國人去中國參加“孔子節”尊孔祭孔,這隻表明他認同中國儒教文化,喜 歡中國文化,甚至會說幾句“子曰……” 什麼的,或比劃兩招太極八卦,然離修煉到中國 文化的“真經”,還差十萬八千里,但這並不影響他享受中國文化帶來的樂趣。四百多年 前,意大利大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深知只有先吃透“中國文化”,才能將基督的`教義傳授給上帝在中國的子民們。於是他刻苦研習四書五經,講究中國式禮儀習俗,甚至穿儒服,想用“天主”的概念偷換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就有的“天帝”,以達到傳播福音的最終目的。但在折騰了30多年後,仍未能用聖經征服古老中國的朝野上下,利瑪竇不得不歎服國學 儒道文化的博大精深,“撼山易,撼中國文化難!”最後病死京城,遺恨終身。

利瑪竇的悲劇就在於,他以爲讀懂了中國文化,有了中國情結,就自然“中國化”了,也就可以把他的聖經教義融入孔孟之道中塞給中國人,但他錯了,文化基因可以改良,但不能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