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忠義的作文(精選17篇)

關於忠義的作文(精選1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忠義的作文(精選1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忠義的作文(精選17篇)

  忠義的作文 篇1

古之忠義者,人皆稱之。縱觀史乘,令人嚮往矣。

忠,有廣狹之分;義,亦有大小之別也。孟子嘗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故知除暴君,救民於火海乃大義。置民不顧,雖盡忠於朝,猶非義者。此乃愚忠,不可取也。

夫曹孟德於亂世兀立,雄霸一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既而自立爲王,可予之“不忠”。然其稱帝治國,雖不及後世之安康,猶可謂解民倒懸,此爲大義矣。

唐高祖起兵晉陽,直趨長安。亡隋興唐,滅西秦,連誅夏、鄭二軍,威懾四海。既而天下歸一,烽火漸息。至太宗時,國泰民安,蠻夷歸之,謂以“貞觀之治”。高祖亦爲不忠於君者,然後世未有以不忠之名責之,何哉?舍小義而取民之大義也。故唐所以盛極一時者,乃君以民爲貴。此大忠大義者,當永垂丹青矣。

故知義者皆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以民爲貴,方能成其名。

先是,蔚遲恭乃劉武周之偏將,以勇武忠義稱。至武周敗,困於介休,秦王惜其才,遣將諭之。蔚遲恭以受恩於上,欲弗降。任城王道宗及宇文士及勸之以大義爲重,勿以小惠困之。蔚遲恭感其誠,舉城降之。而後忠於秦王,累有戰功,雖萬金而弗易也。 又如魏徵,太子建成之洗馬者也,嫺於辭令。時聞玄武之變,痛心自責,欲以死明志。太宗語之曰:“忠於主上乃小忠,忠於社稷乃大忠,公以爲一己之私孰於社稷?”魏徵明曉大義,遂竭忠盡智以事太宗。既薨,太宗泣而嘆曰:“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由此可見其忠之至也。 此二子者,皆未忠於先主。然二者皆先社稷而後私利,造福於民,故雖累百世而無人貫之以不忠也。

由此觀之,忠者乃以大義爲先,民爲先,社稷爲先矣。民生凋敝,存亡絕繼之時,當自請纓。如若楊氏驍將,馬革裹屍,爲民請命,雖亡猶存。然若主上昏憒,親奸佞而遠忠賢,則寧顛覆其政而不願偷生苟活。明崇禎帝剛愎暴戾,不念民之饑饉,反信讒而以寸磔之刑誅殺袁崇煥。其後軍心大亂,降者不計,終爲清所滅。此後世不可以不深思而戒之矣。

故知忠義者以民爲貴,自古而然也。

  忠義的作文 篇2

這個暑假,父親讓我看些名著,我的首選便是《水滸傳》。看了真覺得《水滸傳》不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中外聞名。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侮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想想當今社會,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書寫去實現。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只有真正能夠捨己爲民的人才能做到,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達到的高度。在我們看來是那麼的高不可攀。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就是一個真正的偉人;真正能爲他人付出的人。孟子曰:“生和義,定捨生而取義也。”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做到了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獲取得的東西。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能夠理解得到這些的。因爲他們的正義已被麻木被吞噬,奮鬥的激情像萬年冰川一樣的被凍結。那是他們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水滸傳》教會了我做人最重要的東西——忠與義。

  忠義的作文 篇3

花了將近2個月的時間,終於陸陸續續讀完了《水滸》。《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讀罷全書,伴着綴滿遺憾的結局,卻總使人神思涌動,心潮澎湃,在取捨之間鐫刻下“忠、義”,透散着人性的光輝。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晁天王去世,黑旋風衝動之下,違背軍令去殺史文公,犯下死罪,卻又毫無反抗,只問一聲 “哥哥當真要砍鐵牛?”,這還是忠。“忠”字底下是一個“心”字,它讓我們看到了這些人心中的誠摯!

而,我們呢?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可以解釋爲義氣:爲了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也可以解釋爲捨生取義: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爲正義而犧牲,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個個心存大義:魯智深爲金氏父女報不平,拳打鎮關西是義;武二郎爲施恩出惡氣,醉打蔣門神是義;李逵爲替晁天王報仇,冒死去殺史文公是義;宋公明爲楊雄、石秀二人,舉寨攻打祝家莊也是義!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甚至很多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在公交車上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寧可犧牲自己而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也相信有一部分人能做到一個“義”字,但是,能與坐在“忠義堂”上的那些忠、義雙全的人想並頭的人,或許,還很少吧……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三十六顆天罡星,七十二顆地煞星——一百零八個忠字,一百零八個義字,一百零八具靈魂帶給人一百零八次感動與沉思,然後陷入深深的回想,夾雜些許自省與慚愧……耳邊環繞着的卻始終是那“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啊”.

  忠義的作文 篇4

自從劉關張桃園結義後,關羽便成爲劉備忠實的兄弟,事事聽從劉備,忠於劉備。關羽也因其忠義流傳古今。

劉關張自從下邳分別後,關羽敗於曹操,曹操愛惜關羽是個人才,便派張遼前去說降。關羽豈能向曹操投降?但張遼說:“兄今既死,其罪有三。”關羽聽自己有三罪,便問張遼自己有哪三罪。張遼說:“當初劉使君與兄弟結義之時,誓同生死;今使君方敗,而兄即戰死,倘使君復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復得,豈不負當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劉使君以家眷託於兄,兄今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負卻使君依託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藝超羣,兼通經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爲義?其罪三也。”此三罪分別是說關羽乃不忠不義之人,關羽乃何許人也,怎能忍受不忠不義之奇恥大辱?但降了曹操,恐世人誤解,便約法三章:“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不降曹;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足以看出關羽乃忠義之士。

後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之後,得知劉備已投靠袁紹,便要去投之,曹操捨不得這個人才,便想用權力,金錢,美女來誘惑關羽,使其留住。關羽不爲所動,掛金封印,帶上二位嫂嫂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在古城會見到劉備。

也難怪關羽被後世人奉爲神了,雖然他武藝沒有呂布強,但忠義之心可謂天下無雙。

  忠義的作文 篇5

長髯飄飄,面如重棗。取一長刀,誓與君共生死!

——題記

鏡頭一

戰火橫飛,硝煙漫天。望望身邊精緻的住宅,我卻長長嘆息。望屋外,翠竹綠柏,小橋流水,水中時有魚遊。鳥鳴枝間,清脆動聽,我卻提不起精神。

忽有人報,曹公又贈予我幾大美女。唉,即使有好物相伴,卻身處曹營,又有何可期盼?如今大哥投袁紹,三弟不知去向,我又如何安下這心?我堂堂關雲長,卻處於這般境地,叫我進退兩難。我雖身處曹營,心卻仍念劉備。回想起來,我兄弟三人是在桃園結過義的,我怎能爲這功名利祿失了對大哥的忠誠?我關雲長又怎能做不忠不義之人!

鏡頭二

前幾日又逢曹軍,其失魂落魄,必是在赤壁被打得招架不住,我奉命守華容道。

曹軍人馬不多,若被我一攻,必全軍覆沒。這時我卻念起其恩來了。想當初曹孟德使我住豪宅,還將胯下赤兔馬相贈,我本就於心不忍,曹公卻又親自來求情,我又怎能狠心將其殲滅?我願遭哥哥責罵,也不願欠曹公人情。罷罷罷,今日且放走他,也算報當日之恩了!

長髯飄飄,面如重棗。千里尋兄,是忠;放走曹操,是義。手起刀落間,是他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尋兄弟的那份忠心。紙頁翻飛間,讀懂的是那份義,是那份豪邁。一刀刀落下,夾雜着“誓與君共生死”的怒吼。

讀三國,讀關羽,讀懂的是那份忠義。

  忠義的作文 篇6

濟困扶危,赤膽忠心鄄城縣呼保義,鄆城宋公明這一切的聲響都是互相叫喊着一個名字宋江。一個兄長眼中孝字爲本的孝子賢孫賢弟,一個很多人 眼中以德服人的聲望之人,一個官府眼中水泊白蔻仁的跋扈之輩。

施耐庵筆下的忠義的宋江,他心裏填滿分歧想忠君報國,又感慨報國無門,想伸張正義,又不必被冠以不孝叛逆之名。他在最關鍵的忠君與仁義的難題上做者艱辛的選擇。

宋江是仁義的。呼保義的稱呼非他莫屬。救晁蓋濟武松三打祝家莊這一幕幕悲壯劇迄今記憶猶新。生死之交一碗酒是他的人生信條,急人所急是他辦事規則。更是這一切塑造了他在一百單八將中的崇高威信和影響力。此後,位居天罡,掌管地煞,何其榮譽;塊狀吃葷,大碗飲酒,何其盡情;劫富濟貧,替天行道,何其威風。

殊不知這剛好是施耐庵爲他譜的輓歌。宋江終究還當擔了一個鄆城小吏的人物角色,在他的內心深處,透着的是對大宋王朝忠貞報國的理想。敢笑黃巢不老公是宋江留到望江樓的詩,看起來忽視朝廷的狂言,實則他報國無門之哀嘆。卻不知道他忘了,在爛掉的趙宋王朝裏,哪有一個鄆城小吏的生存條件,可悲呀,嗟嘆呀!可伶梁山一百單八將盛極一時,最終卻落個個屈死的悲哀結局。

忠與義的交錯,使宋江放下了之前緊握的刀槍;忠與義的交錯,使宋江選擇了招安;忠與義的交錯,使宋江選擇了官府的毒酒;忠與義的交錯,釀出了鄄城縣的悲劇

宋江完成了他的重任,他在忠與義的交織中,迷途了自身,在忠君與仁義當中最後挑選了忠君一條看起來幸福卻無出頭之日的路面。

宋江離開了,也許,他仍然會笑對朝廷,仍然沒什麼憎恨,單交給歷史時間與大家的確是無窮的感嘆和缺憾啊!

  忠義的作文 篇7

“常山趙子龍在此!”一句鏗鏘有力的話足以令百萬敵軍膽顫。這就是我最崇拜的英雄——趙雲。

趙雲驍勇善戰,銀槍一挑,敵軍將領已身首異處;他果敢忠義,獨自帶着嬰兒,也不懼對方的幾萬雄兵;他報國心切,即使病倒在牀,心中也涌動着沸騰的熱血。

今天,我坐在趙雲身旁,與他公論何爲忠義。如今的趙雲已經老去,兩鬢斑白的他眉宇間依舊透露着從前的颯爽英姿。他依靠在牀頭,吟起一首小詩:“趙雲征戰數十年,不爲已身榮光多。只爲報嘗義與忠。”我爲他倒了一杯茶,遞給他,問道:“何爲忠義?”他抿了一口茶,輕聲笑道:“你覺得我做到忠義了嗎?”“當然!”我不假思索地應聲答道,“在劉備毫無棲身之地甚至去借荊州時,你不僅沒有撇下主公去投奔勢力強大的曹操,還與劉備共度難關。難道這不是忠?”趙雲對我豎起大拇指,道:“沒錯,這是我對主公的忠。那你可知,我的義在哪?”“在長阪坡大戰中,你孤身一人去救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跳井自盡後,你不懼艱險,獨自一人帶着阿斗殺出重圍,這難道不是義?”趙雲不語,只見他起身下牀,搖搖晃晃地走向窗邊,我連忙去扶。“沒錯,”他說,“這就是義。現在你知道什麼是忠義了吧?”他衝我擺了擺手:“今天說了這麼多,我也累了。”

趙雲說的我一頭霧水,直到走出了茅屋,走回到我的房間,我才恍然大悟——與主公同甘共苦,不畏強敵,不屈敵將,這就是忠;與兄弟肝膽相照,不懼刀山火海,互助互敬,這就是義。

我一驚,睜開眼,我還躺在牀上,耳邊還回味着忠義之理。呦,如此真實的一個夢!

  忠義的作文 篇8

“讀史使人理智,讀詩使人聰明,演算使人精細,哲理使人深入,倫理使人有涵養,邏輯學使人善辯。總之,常識能塑制人的性情。”不錯的,正如培根所說的這樣,只有一直學習,能力使人聰慧亮智。

從前,我並不愛看史書,總以爲這是大人才看的貨色,是單調無味的東東。

而《資治通鑑》給我的感到卻是不一樣。它是由司馬光編撰的,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它的主旨是“鑑前世之興衰,嘉擅矜惡,棄是舍非”,盼望臣主吸取治國教訓。一方面,它把歷史上的君主依照他們的才幹分爲創業、守成、陵夷、復興、治滅五類;另一方點,《資治通鑑》器重事實,凡關係到國野興衰、國民戚休的皆非常關注。

不是每篇都懂,其中我最愛好的是《關羽功五關斬六將》,道的是關羽護迎劉備的妻子往找劉備時,因爲帶着劉備的妻兒被曹操的卒包抄在一座洋山上,起初關羽取曹操商定二條。在此期間,曹操天天對他噓冷答熱,照料他,可關羽並沒有搖動;後來,聽到劉備還活着並投奔了袁紹,於是關羽分開曹操去覓找劉備了。關羽如許忠義啊!曹操多麼誠信啊!

古時候的人那麼有情有義,那麼老實取信,那麼現在的人呢?

斯嘉麗,在美海內戰後,她擯棄了母疏學給她的誠信美德,靠着本人的美貌、機警、才教拼命地賠錢,可是不誠信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當初,星羅棋佈的樓房將爾們此此隔離,僅隔一扇防匪門的咱們卻猶如隔着難以超越的太平洋,更不用提誠信了!

再說說這個“忠義”吧。何謂忠義?忠口,有義氣。該始梁山上一百零八將是何等的義氣;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弛飛三人成替有福同享,有難共應的惡弟兄。看看昨天,一些己爲了點金錢好處背離大家的國度。日自己之所以能入進中國,並一步一步滲透中國,不是果爲他們強盛,而是由於諸多的賣邦賊、叛徒、漢奸!他們是官族的敗種!幫兇!望瞅現在,沒想到這種事還有!一個大學傳授爲了區區20萬元,竟然將中國兵器基地的地點售給了本國我,這讓心坎充斥暖血的我們怎能不憤慨!忠義,不是一句心號而是舉動,要用行爲去證實!

撥啓面前的謙室陰鬱,讓我們沉丟誠信跟忠義,興許這就是《資亂通鑑》給奪我的啓發吧。

  忠義的作文 篇9

在一個大深山裏,有一位老乞丐和一隻小猴相依爲命。他們有飯共吃,一起玩耍,一起生活了三四年。

有一天,老乞丐得了重病。那隻小猴又蹦又跳,到了郎中的家裏,硬是把郎中拖了出來,給老乞丐治病。

但最後,老乞丐還是死了。小猴面容悲痛,雙手捶胸,用樹葉把老乞丐的屍體蓋起來,然後,它就去集市上要飯。它要的是錢,也要一些水果。

過了幾天,小猴到了棺材店,把討到的錢往櫃檯上一放,指了指一副棺材。店主明白了,就給了它一副棺材,並幫小猴把棺材搬到了老乞丐的屍體旁。

小猴把老乞丐放入棺材,找了很多柴草把棺材點燃,又將討來的水果投入火後,然後自己也跳入火中自焚而死。

一個人和動物都相處得這麼好,那我們人與人爲什麼不能呢?

  忠義的作文 篇10

中華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歷史上出現了多少捨生取義,堅良死節的忠臣?他們爲着追求光和熱,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東漢末年一位名叫吉平的名醫,忠於漢室,與漢國舅董承等人共謀誅曹。他打算在爲曹操送藥時下毒,卻不慎泄漏了天機。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滿階,仍只是痛罵曹賊,直至撞階而死。

南宋末年,在蒙古軍隊的打擊下,面臨着亡國的威脅,文天祥毅然肩負者抗元的重任,號召四方的豪傑,下定決心抗元到底。但由於勢單力薄,被元軍俘獲。他面對敵人的高官厚祿的勸降,仍不爲所動,只求亦死而不求苟生。  顯然,文天祥也是一位典型的愛國主義英雄。他死後,留下了許多愛國詩文,其中《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在獄中所作的《正氣歌》以及死後從其衣帶中發現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都已成爲氣壯山河的絕唱,成爲民族精神的瑰寶。而文天祥也成爲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項羽爲有愧於山東父老自刎於烏江之畔。嵇康爲義決然與山巨源絕交。蘇軾被扣於匈奴後,寧死不屈。  屈原看楚國大好河山被吞噬,失望跳入江中。

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

這就是“捨生取義”!爲了義,“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爲了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現在,在和平的年代裏,“義”並不代表捨棄生命,而是正義的替身,是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新時代一顆璀璨的明珠。

讓正義在我們身邊永垂不朽!

  忠義的作文 篇11

愛國是高於一切的美德,因此我們中華民族纔出現了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愛國英雄。

愛國是一種責任,也是每一箇中國公民的最起碼的道德,作爲一個學生,就更不能喪失了愛國的精神。我們總說愛國,可是誰又去行動了呢?我認爲愛國並不是做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來,而是從身邊的小事來做起,比如愛護花草、保護環境、珍惜水資源等等。善待自然和愛國一樣,一直被人們所推崇,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所以我們要齊心協力把我們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變得更加美麗。除了保護環境,還有很多愛國的體現,以和待人,尊師敬道。

在今天的社會,沒有了戰爭,沒有了流血犧牲。但我們還要繼續發揚129愛國運動的精神,把一切的激情投入到學習當中,任何難題都害怕持之以恆的毅力。作爲學生目前我的愛國就應該體現在學習上,努力學習就是愛國的體現。

  忠義的作文 篇12

“三國”人物裏面,我覺得以忠義、武功和高傲著稱的,只有關羽。

說關羽是“三國義絕”是超有理由的。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三國演義》裏說,關羽殺了顏良和文丑回來後,曹操把一件新戰袍送給他,他謝過曹操,把新戰袍穿在舊袍的外面。曹操問關羽:“將軍爲什麼這麼節儉?我有的是衣服。”而關羽卻回答:“某非儉也,舊袍乃劉皇叔所賜,某穿之如見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舊賜,故穿於上。”你看,關羽多重情義呀!

不僅穿袍這件事表現出了關羽的忠義,曹操送馬這一情節也可以表現出關羽的忠義。曹操極喜愛關羽,不久又送了關羽赤兔馬,可送馬進的情景卻是這樣的:曹操將馬送關羽,關羽再三拜謝,說:“我知道這匹馬可以目行千里,今天我幸運地得到了這匹馬,假如我知道我哥哥在哪兒,便可一日見面。”曹恍然大悟。

關羽的性格只有高傲和英雄,不相信?往下看。

我們先說他的“英雄”。關羽這個人呀,的確是英雄,他是個武力英雄,也是個仁義英雄。他武功非比尋常,在好幾次戰鬥中都表現出色,比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真是“忠義慨然衝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呀!

說他是仁義英雄,在“關雲長義釋曹操”這一回裏就說,曹操對關羽求情,說:“曹操我兵敗到這裏,現在走投無路了,希望將軍以以前的情義爲重。”關羽是個義重如山的人,想起往事,又看見曹兵個個心驚肉跳,不忍心,就放曹操回去了。

還有一回,是第三十五回,是這樣說的:張飛打下了零陵,趙雲打下了桂陽,只有關羽沒有立功,關羽性格高傲,非常不服氣,就帶了五百人馬直取長沙。關羽在長沙遇到了黃忠,在交戰中,關羽欲用“拖刀計”欲砍黃忠,卻見黃忠因馬失前蹄而從馬上掉下來,關羽沒有一刀砍下去,而是命黃忠換馬再戰。

關羽的確是個英雄。說完英雄,咱們講他的高傲。

關羽的高傲,可以說是“三國”之最了。說他高傲的事,也有一大堆,比如明知有危險,也要“單刀赴會”。就連關羽之死也和他的高傲有關。就是:有一次呂蒙把荊州包圍了,關羽逃到了麥城,呂蒙派諸葛謹去說服關羽。諸葛謹到了麥城,跟關羽說:“你們只有一座孤城了,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你們不如投降孫權吧!”關羽說:“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說完便把諸葛謹逐出了麥城。

呂蒙見說服不了關羽,就讓朱然領五千精兵埋伏在小路邊,又叫潘璋引六百兵馬等在旁邊的小山上,然後對朱然說,先放關羽過去,再去追他。剛好關羽也想衝出去,王甫說:“君可從大路走,小路有埋伏。”關羽聽了說道:“我早知道小路有埋伏了,但我哪裏怕埋伏呢!”說完下令:馬步軍官,嚴裝整束,趕快出城。後來果然在小路上遇到了朱然,只三個回合,朱然詐敗回走,關羽繼續向前走,走到小山前時,又遇到早準備好的潘璋,朱然又從後面殺來,關羽腹背受敵,就這樣被抓住了。這全是關羽的高傲惹的禍。

總之,我介紹的就是關羽的英雄是怎麼樣英雄。現在,我知道了,關羽忠心耿耿,武力非常,高傲自大。英勇成就了他,高傲使他落敗。但他還是一個超級大英雄。我喜歡關羽。

  忠義的作文 篇13

“仗義疏財,忠肝義膽”“梁山呼保義,鄆城宋公明”這一切的聲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個名字——宋江。一個父兄眼中“孝字爲先”的孝子賢弟,一個衆人眼中“替天行道”的俠義之士,一個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頑劣之徒。

施耐庵筆下的“忠義”的宋江,他心中充滿矛盾——想忠君報國,又感嘆報國無門,想伸張正義,又不要被冠以“不孝”“反叛”之名。他在最核心的”忠君“與“仁義”的問題上做者艱難的抉擇。

宋江是“仁義”的。“呼保義”的稱謂非他莫屬。“救晁蓋”“濟武松”“三打祝家莊”這一幕幕悲壯劇至今歷歷在目。“生死之交一碗酒”是他的人生信條,“急人所急”是他做事準則。正是這一切樹立了他在一百單八將中的崇高威信和地位。從此,位列天罡,執掌地煞,何等榮耀;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何等暢快;劫富濟貧,替天行道,何等威風。

然而這恰恰是施耐庵爲他譜的輓歌。宋江畢竟還擔當了一個鄆城小吏的角色,在他的骨子裏,透着的是對大宋王朝忠貞報國的志向。“敢笑黃巢不丈夫”是宋江留在望江樓的詩,看似輕視朝廷的狂言,實爲他報國無門之嘆息。然而他忘了,在腐朽的趙宋王朝裏,哪有一個鄆城小吏的生存空間,可悲呀,可嘆呀!可憐梁山一百單八將盛極一時,最後卻落得個屈死的可悲下場。

忠與義的交織,使宋江放下了曾經緊握的刀槍;忠與義的交織,使宋江選擇了招安;忠與義的交織,使宋江選擇了朝廷的毒酒;忠與義的交織,釀成了梁山的悲劇……

宋江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在忠與義的交織中,迷失了自己,在“忠君”與“仁義”之中最終選擇了忠君——一條看似美好卻無出頭之日的道路。

宋江走了,或許,他依然會笑對朝廷,依然毫無怨恨,單留給歷史與我們的卻是無盡的感慨和遺憾啊!

  忠義的作文 篇14

話說關羽率荊州軍與孫權軍隊正在荊州城外戰鬥正激烈時,卻忽有小校報傳來消息:“荊州已被敵人奪去了,將軍暫往麥城,從長計議爲妙!”關羽父子聽聞後大驚,遂殺出重圍夜走麥城。

而此時呂蒙正坐在荊州城內,探子報曰:“關羽父子二人向麥城方向逃了。”呂蒙撫掌大笑:“關氏父子命休矣,吾已派人在小徑處設伏,只等來報。”

話分兩頭,且說關羽父子縱馬疾馳,不多時,就進入了呂蒙設下的伏擊圈,只聽得一聲炮響,絆馬索應聲一拉,關羽父子便連人帶馬撲在地上,衆軍漢一發上去,將二人五花大綁,押回了荊州。

呂蒙聽聞拿了關羽關平,心中大喜,立馬命人將父子二人押解上堂,只見呂蒙大喝一聲:“關雲長!吾素來愛才,若汝今日肯降,吾王定會加官封侯!”關羽盯着呂蒙,怒目圓睜,大喝:“休想!我關雲長堂堂八尺男兒,與劉玄德、張翼德桃園結義,誓死相隨!”

“吾聽聞你三人共破黃巾之亂,卻未料黃巾才破,曹操、孫權又起,你與張翼德拼死一戰才保全了劉玄德。昔日曹操愛才,故未殺汝,汝卻在打聽得劉玄德下落後,過五關斬六將尋得他。”呂蒙笑對關羽的憤怒,緩慢道出關羽的故事,“因此赤壁之戰時,汝於華容道放走曹操,以報不殺之恩,想來你關羽也是有恩必報之人。”

“成王敗寇,如今荊州已被汝等小兒奪去,你說這多廢話有何用!不如痛快賜關某一死!”關羽面色悽楚,駐守荊州本意是爲將功贖罪,未想荊州淪陷,今日不死,他也再無顏面面對大哥!

“如今並非劉玄德之天下,汝何苦執着於他一人,汝若爲吾所用,他日必能成就輝煌大業!”呂蒙搖頭,最後試圖勸降關羽。

“我關雲長一生忠義,當日桃園結義便立志追隨大哥,豈會爲你三言兩語所動搖!今日唯求一死!”關羽眼神決絕,話語間絲毫不留退路。

呂蒙嘆曰:“吾素聞雲長忠義,今過見如此。”下令速斬。

次日,見二屍首懸於城門上,殘陽如血,雄極悲壯!

  忠義的作文 篇15

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趙雲是一個接近完美的人,他不但有關羽的忠誠,還有張飛的勇猛。在“趙子龍單騎救主”這一回中最能體現趙雲的忠誠和英勇,長阪坡之戰中,他爲了找尋劉備的兒子阿斗,不惜冒着死亡的危險,隻身闖入敵營,七進七出,在曹操軍中往來衝殺,如入無人之境,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在很多回中,趙子龍不但在戰場上馳騁風雲,在計謀上也常常有妙計。關羽被殺害以後,劉備傾舉國之兵,東吳報仇,趙雲站出來指出孫權是私仇,曹魏纔是國仇。劉備不聽,一意孤行,最終火燒連營七百里,元氣大傷。還是由趙雲把他接到了白帝城,纔有了“白帝城託孤”。這也看出了趙雲的忠誠和英勇。

忠誠,使得曹操和孫權都心生感嘆;英勇,劉備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難怪曹操說 “吾若得這員大將,何愁天下不得乎?”趙雲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常勝將軍。

  忠義的作文 篇16

歷史中的人物數不勝數,而唯一豪傑印在我心中,他雖敗死麥城,但他卻成爲我心目中的英雄——關羽。

他,是一個影子,代表了忠義兩字,他一心追隨劉備,不被利所動,他在與曹操對戰時不得已投靠。曹操授他壽亭侯之位,美女金錢無數,可他仍對劉備忠心,得知劉備去向後,過五關斬六將,繼續爲劉備效力。這是忠。在火燒赤壁後,他堵住曹操的路,不忘曹操往日對他的恩德,破生死狀,寧自己殺頭也要放走曹操,報答曹操,這是義。關羽,雖然有些缺點,但古往今來,又有哪個人是十全十美的呢?他敗走麥城,被吳軍所擄,但他不願認賊作父,寧願罵賊而死,也不棄主投敵。一個人,能在生死之間依然堅守原則,那麼他便是豪傑。他雖然死了,但他的靈魂卻留在了我們後人心中。

他論武藝,比不上呂布,論謀才劃策,比不上諸葛亮,但他卻以忠義贏得了天下人的尊重。

  忠義的作文 篇17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風風火火闖九州啊每當我耳畔響起這首歌的時候,梁山好漢們的赤膽忠心、俠肝義膽的英雄形象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

  赤膽忠心、精忠報國

忠字,讓多少人離開那白髮蒼蒼的雙親,離開自己的摯愛,離開自己聰明伶俐的孩子,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甚至被御賜毒酒害死,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爲防止李逵造反也讓他喝下毒酒,這就是對祖國的忠;武松在擒獲方臘的過程中,痛失一條手臂,這也是對國家的忠。一個忠字貫穿這部小說的始終。可以說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人能做到一個忠字,一心只爲祖國,有的在歷史上留下清名,有的雖無名卻也活在人們心裏。

  高義薄雲、捨生取義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從四面八方來到梁山,相聚一堂,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還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他們不怕死嗎?非也!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被無情與冷酷打敗,他的靈魂與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融爲一體。

我清楚地記得《水滸傳》中,虎背熊腰,生性魯莽,率直忠誠,重情重義,手持兩大板斧,戰場上作戰勇猛,人送諢號黑旋風的李逵。他粗心膽大,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使那些喪盡天良的奸佞小人聞風喪膽,讓老百姓過上安寧的日子。在現在生活中,義何嘗不在我們身邊,爲朋友兩肋插刀,竭盡全力,是小義;爲國家爲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是大義。我們中華民族就是一個重大義的民族,多少革命者用自己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換來了蒸蒸日上的祖國。

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性格分明,本領高強,但都忠心不二,俠肝義膽,爲我們完美的詮釋了忠與義的深刻含義。讓我們爲他們喝彩,以史爲鑑,讓自己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不求名垂青史,但求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