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端午小學作文

端午小學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小學生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小學作文

  端午小學生作文1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每年的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到鄉下去和爺爺奶奶過端午節,到了鄉下那裏的天藍藍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包糉子是奶奶的拿手絕活,首先她把糉葉放到熱水裏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材料 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糉葉捲成的“小鬥”裏,再用一張糉葉包一下,用線紮好,就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籃子糉子包好了。然後,再把它們放到鍋裏煮熟。

這時,我就專門盯着鍋,沒多長時間,從鍋裏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嫋嫋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啊!我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打開鍋,拿了一個來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燙到嘴了,爺爺看着我這樣着急的吃着糉子,笑着說不要着急慢點吃,可是,我怎麼不着急呢?那麼好吃的糉子。看來我的饞嘴還沒變呢?

記得有一次,也是端午節。奶奶照樣也做了非常多的糉子,我和弟弟比賽吃糉子,那糉子滾燙滾燙的根本沒法吃,但爲了好吃的糉子,爲了贏,我豁出去了,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兩根烤焦的火腿長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非常悠閒的唱起歌來了,這下可把我氣壞了,我看了看籃子裏的糉子只有一個了,我拿着最後一個糉子慢慢的吃,這時弟弟看看裝糉子的籃子,啊!糉子已經吃完了,哈哈!勝負已定。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小學生作文2

“糉子香,香櫥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叉在大門上”。讀了這首兒歌,大家都知道寫的是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娃娃節等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不僅和五緊密相連,就連來歷都有五條

傳說呢?有屈原說、龍的節日、迎濤神說、惡日、夏至說。其中紀念屈原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鈞《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死後被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年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般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間,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民間端午節的習俗也不少,有吃糉子、喝雄黃酒、賽龍舟、掛菖蒲、艾葉據說吃糉子原來是爲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喝雄黃酒是爲了驅妖辟邪;賽龍舟原來是小舟打撈屈原的屍體,後因爲人們像競賽一樣,所以演變成了今天賽龍舟的習俗。總之,都是爲了寄託人們對屈原的哀思之情。每逢端午節,我們家也不例外,都要一起吃糉子。每當媽媽包糉子時,我都會催促媽媽動作快點。當糉子一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肉糉吃起來,啊!真香。端午節就是這樣一箇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端午小學生作文3

我家在農村,農村的端午節大約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那時,我聽媽媽說,家裏的鴨蛋從現在起就不賣了,要留着做包蛋;還要在菜園裏種一小塊蔊菜,過端午節好吃。

從昨晚開始,我家爲了過端午節就正式忙碌起來。先是媽媽安排爸爸,必須在端午節的凌晨起來割艾蒿,說那時的艾蒿纔好,有藥性。然後安排我,要我早上起牀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掛在大門的兩邊,說這樣好辟邪。怎麼都有說法啊?我好想睡懶覺,現在看來是睡不成了。不過,比爸爸半夜起來割艾蒿好些。

今天早上起牀後,我按照媽媽的安排把艾蒿掛好了,以爲可以出去玩了,我還沒有走出院門,媽媽就大着嗓門把我喊回去了,說是今天事情還很多,要我幫忙,就不準出去玩啦。我只好在家等早飯吃了。

吃過早飯,爸爸上街買家裏沒有的東西去了,我就成了打雜的了。只聽媽媽說:“快去,把菜園裏的蔊菜拔回來”、“快去,把包蛋洗出來”、“快去,剝幾顆蒜出來”、“快去,用白酒兌雄黃,把院子周圍灑一圈,一會兒吃飯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個來回,當然,媽媽比我更忙,終於把午飯準備齊了。

看着一桌子豐盛的菜餚,媽媽把這些菜的講究一一道來:端午節吃蔊菜“打積”(肚子裏一年來積累的不好的東西),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灑雄黃酒是爲了保咱家不進蛇和蟲蟲螞蟻之類的東西……

端午節的一頓飯居然有這麼多的內容,難怪媽媽那麼重視。等媽媽說完,我趕緊拿起筷子吃起了蔊菜,好打掉我身體裏不好的東西,少生病。不知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