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春聯四年級作文

春聯四年級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下面給大家分享了春聯的四年級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春聯四年級作文

  春聯四年級作文1

春聯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每到春節佳季,家家戶戶都貼着春聯,火紅一片。

春聯,據民間傳說,是一次朱元璋想微服出訪想得新"傳紙條方發",請聽我細細道來:話說一次將近春節的時候,朱元璋突然有了一個新奇的想法:何不微服出訪,與民同樂?說做就做,朱元璋馬上就收拾東西打包袱走人,但又轉念一想:羣臣若是沒見着天子,一定鬧得天下大亂,眼下只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想。"經過長時間的燒腦的冥思苦想後,朱元璋還真想出一個辦法。朱元璋立即命人拿來筆,隨手抄起兩張紅紙分別寫道:"過年不愁回鄉去""開春奏來民間情"又寫了橫批:與民同樂。貼在召見羣臣的武朝門上邊。就出巡去了。朱元璋走得倒?灑,留下滿朝文武大臣在武朝門外乾着急,左等右等就是見不着皇上。在這關頭,也不知誰喊一聲:"看那張紅紙上的對聯,萬歲爺那是要我等回鄉過年!平日裏也就三天假期的文武羣臣聽此消息,各個奔走相告,啓程返鄉。

朱元璋回宮以後,聽說自己無意問創造了春聯,就立刻下旨,每家每戶一到春節勿必在門前貼春聯。爲了實查春聯的普遍性,朱元璋第二年又悄聲無息的微服出訪。進入城中,朱元璋看到滿城紅紅火火的春聯,都是對自己歌功誦德的,這樣讓朱元璋十分稱心如意。夕陽西下,隨從怕朱元璋有什麼閃失,就勸朱元璋趁早離開,但太祖像被誇上天似的,仍然意猶未盡。但當朱元璋看到一個大門光禿禿的,心情大變,從眉開眼笑變到一愁莫展;從心情的高峯跌落到萬丈深淵,但又怕暴露身份,只好奈着性子叩門。這家的主人是個屠夫是個暴燥性子,殊不知是萬歲爺所以也毫不示弱。朱元璋打聽到後告訴屠夫:我是萬歲爺,既然你沒文化,那我我就提筆御賜一幅!說着便寫下: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切斷是非根。寫好賜給屠夫後便回宮。第二年,朱元璋再次經過這裏,發現屠夫仍然沒貼對聯,就叩開門斥問道:我去年已經授你一聯,爲何現在還不貼上?屠夫畢恭畢敬的`回答道:既然是萬歲爺親筆寫得,應該供在廳堂之中!朱元璋聞之大喜,賜屠夫三十兩銀子。

我們中華青少年,各個都應該發奮圖強,不能沉迷與物質,不能讓祖輩的智慧和文化斷送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

  春聯四年級作文2

迎新春,過大年,貼春聯是家家戶戶最高興的事。今天上午10點,民進全國“迎新春,送春聯”書法家在花東社區現場寫春聯,送祝福給社區居民。9點30分,我和爸爸就來到了花東社區了,和社區的叔叔、阿姨一起把桌子排成兩排。

10點鐘,書法家志願者一到場,大家便圍了上去。我和爸爸就忙開了,爸爸去找放墨水的盤子,我把紅紙一張桌子放一打,不一會兒東西全齊了。這邊倒上墨,那邊鋪上紙,志願者們分工配合。“給我來一幅,聽說你們要來,一大早我就來等了。”住在花東二村的李奶奶笑呵呵地說。“多給我寫幾幅,家裏的大門,小門我都給它貼上。”書法家們忙着寫,社區居民排隊拿,然後放在地上,樓梯上涼曬,一派熱鬧景象。

“三羊開泰日,萬事亨通年”,一幅幅喜慶的春聯,剛寫好墨汁還沒幹,就被居民一“搶”而空。

“書法家們寫的春聯就是好,詞好、字也寫得漂亮,也讓我們節省了一筆開支。貼上他們寫的春聯,顯得更有年味了。”三村的張大爺激動地說。

參加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送春聯到社區活動同時把志願者精神、書法藝術和溫暖幸福送到千家萬戶,希望花東社區每年都能舉辦這樣的活動。

  春聯四年級作文3

春節前夕,我“奉命”要寫春聯和福字,便在灑滿金粉的紅紙上飛快地寫了起來“向陽花木三春秀,得意馬蹄一路風”,寫着寫着,不經想起一事:爲什麼要寫春聯呢?“好像傳說中是朱元璋強制要求全國的百姓貼春聯的,那就對了,朱元璋是個迷信的人”,我正想着,筆一歪,一個福字寫砸了,便不再想了,專心寫起春聯和福字了。

寫完那“堆積如山”的春聯和福字,我坐在沙發上,努力在腦海中搜尋關於春聯的歷史,許多記憶碎片身我涌來:“太宗曾掛兩門神尉遲敬德與叔寶之像”,“最早的門神是神荼鬱壘,”“春聯的前身是桃木符,桃木符本用在驅災避邪,後在符上寫字,即爲春聯前身”。我搖了搖頭,還是沒有頭緒,春聯的前身是什麼,爲什麼後來簡化成春聯?春聯又是怎麼普及的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又開始了查證。

春聯的民俗起於宋,盛行於明,據明代記載,朱元境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如傳說中記載的“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策行出觀。”

雖然朱元璋酷愛春聯,但是第一幅春聯卻是蜀後主孟昶寫的,孟昶在桃木符上題了十個大字“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十個字開創了春聯的先河,自孟昶題桃木符以後,文人學士們便羣起效仿,把題春聯當成雅事,於是題春聯之風漸漸流傳。

但是到了宋代,“春聯”還是被稱之爲“桃符”的,但對聯卻不再限於題寫在桃木符上了,楹柱上也題,稱爲“楹聯”。宋代以後,宜春帖多用聯語,有的集詩經古語,有的集唐宋詩句,後至明清,就變成了在紅紙上題字了。

原來我筆下的春聯有這麼大的學問呀!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