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描寫南京石頭城的作文

描寫南京石頭城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7K 次

南京石頭城想必不少朋友都去過吧,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描寫南京石頭城的作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描寫南京石頭城的作文

  描寫南京石頭城的作文1

南京還有個地方叫石頭城,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呢。我呀帶着好奇的心從網上查看了一些有關石頭城的資料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啦! 南京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中段幾塊突起的紅色水成岩,酷似醜臉,故稱鬼臉城。原爲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爲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裏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誌.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裏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關於石頭城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據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滅了越國(都城吳,即今蘇州),楚威王設置金陵邑,並在今清涼山上築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爲秣陵縣。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夕,出使東吳,與孫權共商破曹大計。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他看到以鐘山爲首的羣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爲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讚歎,並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遷移到秣陵(今南京),並改稱秣陵爲建業。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因而石頭城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孫吳也一直將此處作爲最主要的水軍基地。此後數百年間,這裏成爲戰守的軍事重鎮,南北戰爭,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石頭城以清涼山西坡天然峭壁爲城基,環山築造,周長“七裏一百步”,相當於現在的六裏左右。北緣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開二門,東開一門,南門之西爲西門,城依山傍水,夾淮帶江,險固現時勢威。城內設置有石頭庫、石頭倉,用以儲軍糧和兵械。在城牆的高處築有報警的烽火臺,可以隨時發出預報敵軍侵犯的信號。至南朝時,石頭城作爲保衛都城的軍事要塞的地位依舊未變。 古代長江繞清涼山麓東去,巨浪時時拍擊山壁,將山崖沖刷成峭壁。唐代以後江水日漸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後,石頭城便開始廢棄,故中唐詩人劉禹錫作《石頭城》一詩云:“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詩人筆下的石頭城,已是一座荒蕪寂寞的“空城”了。五代時期(924年)。石頭城上興建了第一座寺廟——興教寺,以後這裏就成爲寺廟、書院集中的風景名勝區了。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譽中外。 如今,我們漫步在石頭城下,不僅赭紅色卵石牆基清晰可見,而且還能看到歷代在巖牆上增砌的城磚。據地質學研究,這裏的岩層是距今大約1億年到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的浦口組地層, 在清涼門到草場門之間的城牆下面,有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石壁,長約6米,寬3米,因爲長年風化,礫石剝落,坑坑窪窪,斑斑點點,中間還雜有紫黑相間的巖塊,怪石嶙峋,遠看隱約可見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猙獰的鬼臉,被稱爲“鬼臉城”。南京民間中有關鬼臉城的傳說很多。相傳這塊岩石原來猶如刀削一般,光滑如境。如今在鬼臉城西側確有一處清亮的池塘,從水面的一側可以看到鬼臉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稱之爲“鬼臉照鏡子”。這一神奇的傳說,吸引了無數的中外遊人。現在石頭城遺址已被列爲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爲人們踏青覓翠、發思古之幽情的好去處。

南京石頭城位於南京城西北的清涼山後。古時爲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東漢建安十六年(212),孫權在金陵邑原址石頭山上築城,故稱石頭城。城基因就自然山岩鑿成,中段有幾塊蕩紅色砂礫岩因經古時長江水沖刷而凹凸不平,有如獸面,故俗稱鬼臉城。石頭城周長約3000米,南面開2門,東面開1門,西北因緊靠長江,故不設城門。當時,石頭城爲孫吳水師的總部,江泊常有上千艘船隻。城內建有石頭倉庫,用來儲存糧食、兵器等物資。城西最高處還建有孫吳的烽火臺。據說一旦發現敵情,在烽火臺一舉烽火,半日內即可傳遍長江沿線。石頭城地勢險峻,自古就有“石城虎踞”之稱。以後由於長江河道逐漸西移,石頭城的軍事價值有所減弱。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二年興建城牆,此處石頭城便成了南京城牆的一部分。如今石頭城已是聞名中外的歷史古蹟,也是南京重要的旅遊勝地之一。

在南京石頭城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稱。清涼山上,名勝古蹟隨處可尋,有“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及“掃葉樓”等。石頭城在清涼山後,南北全長約3000米。城基遺蹟爲赭紅色,內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處爲17米,系自然山岩鑿成。中段幾塊突起的紅色水成岩,酷似醜臉,故稱鬼臉城。此城原爲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加磚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頭城爲應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長江險要,爲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交通:乘遊4路,6、21、23、60、75、91、302路車可達。

  描寫南京石頭城的作文2

江蘇省的省會南京是著名的石頭城,它坐落於江淮平原、紫金山麓、長江之濱,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六朝古都,奔騰不息的長江穿城而過。古城牆是南京的象徵。南京古城牆修築於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歷經21年才建成,現存21.351公里,被列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對象。城牆上有2000多座碉堡,24個城門,如今保存比較完好的有中華門、玄武門、中山門、挹江門……其中,中華門最爲雄偉險要。這些城牆和城門記載着南京悠久的歷史。雨花石是南京的'瑰寶。這些雨花石奇形怪狀、五顏六色。泡在水裏,個個珠圓玉潤,呈現出各種奇特的景象:有的像烏龜殼,有的像旭日東昇,有的像一幅水墨山水畫……難怪雨花石被稱爲“天賜國寶”!南京許多的古蹟和石頭有關。

位於江寧牛首山南麓的“南唐二陵”是兩座著名的石墓,埋葬着兩位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詞人——中主李瑾和後主李煜,是彌足珍貴的南唐遺蹟。位於中山陵風景區的石象路神道,有6種12對石獸,分別是:獅、獬、駱駝、象、麒麟和馬。除了石獸之外,還有石望柱1對,武將文丞石翁仲8軀,分立道旁。這些石刻是明代皇陵石刻的經典之作。在這些古蹟中,最爲出名的是“石頭城”遺址。“石頭城”位於南京清涼山西麓秦淮河畔,原爲楚威王的金陵邑。

東漢建安十六年,吳國孫權遷都秣陵(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園內古城牆有一塊紅色的水成岩,因長年風化,好似一張鬼臉。在“鬼臉”城牆下,有一汪水池,好像一面鏡子。當夜幕降臨時,燈光打在城牆上,水池裏便顯出一張清晰的“鬼臉”,這便形成了南京一大景觀——“鬼臉照鏡子”。南京,因石頭而美麗,因石頭而古老,因石頭而神祕,真不愧爲名副其實的“石頭城”!

  描寫南京石頭城的作文3

石頭城公園建在著名的秦淮河畔。那裏風景優美,西臨古城牆,東靠虎踞路。

一進門就是橫跨燕王河的小橋,橋上常有來來往往的車輛與行人。橋下的燕王河,已經乾涸,河裏的幾塊大石頭上長滿了綠色的青苔。河邊幾棵鬱鬱蔥蔥的樹,使人心曠神怡。

走過小橋,順着小路步行100米左右,一片池塘就映入我的眼簾。這片池塘有個好聽的名字“鏡子塘”。“鏡子塘”因水平如鏡,池水清澈而得名。它的上方有一塊凸起的紅色巖塊,遠看酷似一張令人毛骨悚然的“鬼臉”。鬼臉的影子,倒影映在池塘中,自然形成了“鬼臉照鏡子”這一遠近聞名的景點,令人歎爲觀止。

繼續向前行進,來到一大塊空地。空地上可熱鬧了。大人們有的打太極拳,有的說悄悄話;孩子們有的滑滑板,有的溜旱冰,還有的放風箏……人們盡情歡樂,陶醉在空地給予的自然氣息中。

夏天的夜晚,可以來這裏吹吹和風,談談心;做做運動,散散步;看看星星,聽聽歌。這裏的一切顯得那麼幽靜、美好;那麼浪漫、溫馨,讓人流連忘返。

如今,石頭城已經成爲南京的代稱,字裏行間都散發着歷史的古韻。我愛石頭城公園,更愛我的家鄉——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