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1

讀了那麼多年的書,我認得了不少漢字。但如果讓我說說關於文字的故事,那可真是一言難盡、說來話長呀。下面,就讓我來給你簡短地介紹一下吧。

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爸爸不知道從哪兒拿來了盒識字光盤,上面寫着“洪恩幼兒教育”的字樣,讓我在飯前聽。每當爸爸在廚房裏做飯,我坐在客廳裏邊玩邊看或者聽識字光盤上內容。一打開電視,上面便顯示出一個個漢字,它們有的內部緊湊,外部放鬆;有的方方正正,毫不放鬆;有的外形奇特,實質普通……電視上跳躍的畫面,一幅幅的圖,讓我明白了漢字並不是毫無生氣、枯燥無味的。

學到一定的程度時,爸爸就在牆上貼上自己打印出來的一個個漢字紙片,然後讓我認。那時的我,對漢字充滿了好奇,自然十分努力。所以我很快把光盤看完了,但在認生字卡片晨,卻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因爲我在認詞語時,爸爸總會讓我讀上一遍再認,於是,對於我不認識的字,我總是勉強把它記住。有一次,爸爸讓我認“學習”,我不認識“學”字,只記得“習”字前是“學”字,所以當爸爸把“溫習”二字拿出來讓我認時,我不認得“溫”字,就想當然地認爲“習”字前一定是“學”,所以就把它念成了“學習”。爲此,爸爸媽媽總笑話我扎辮子的都是媽媽。

後來,經過我的努力,到幼兒園結束時,我終於認會了很多漢字,基本上能自己看書了。我便想方設法地去認字。每次出去散步,我總在那兒一蹦一跳地,你可別奇怪,我在地上那些地下管道蓋上的字呢。現以,我已經可以讀十餘萬字的小說了。

雖然現在光盤已經不在了,但學習漢字的決心依然在我的心中。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2

從懵懵懂懂,到現如今的了卻世事,語言文字陪伴了我已十餘年了。但初識過程中的那份欣喜與熱情,仍在心中迴盪,不曾消亡。

記得有一次與爸爸去辦事,在一輛公交車上我看見了一句話:路遙知馬力。便叫爸爸往那看,道:“爸爸,‘路遙知馬力’的下一句是‘日久見人心’嗎?”“嗯,答的不錯,但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聽着,我不禁搖了搖頭。平日裏學東西,背書哪次不是囫圇吞棗?雖有着對語言的熱愛,卻沒有足夠的想去了解的慾望。除了知道,我並沒有其他的任何的想法。想到這,我不禁感到些許遺憾。“我給你一個情景,看看你能不能總結出來它的意思。”爸爸見我老半天沒反應,笑着道:“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俗話又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才貌雙全,德才兼備。雖招人待見,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爸爸講着講着,放慢了行進速度,側目看着我。我心想:嗯……前面兩句是對立的,且兩者之間爲轉折關係……經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便可以分辨。日久……日久……“哦,我知道了!”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全然不顧周身一衆不知所然雲裏霧裏的陌生人。“是不是指時間久了可以看出人性的好壞?”“答對了,我兒子真聰明。”爸爸欣喜地回答道。我也高興極了,蹦蹦跳跳地跟爸爸走了。

雖然最終圓滿的解決了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問題。但我的心中卻產生了一個疑問。我們學習語言文字,目的在於什麼?是在於比誰被記得多嗎?抑或是,比誰熟記的詩詞文學多?現在看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能夠靈活而熟練地運用這些我們所熟背熟知的知識,而並非單純的背記。若真是那樣,便與“死讀書,讀死書”別無一二了。

傳統文化的傳承在與語言文字的運用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與全身心的投入。不只是兒時初識時的激動,更是現如今我們所需要做的。我們正處於學習的黃金時期。所以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努力學習,發揚中華文明!

我常這樣勉勵自己。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3

我們家的成員是來自於廣東省,江蘇省和湖南省等不同的地方。而各個地方都有着不同的方言。所以在我們家,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方言彙集在了一起,由此鬧出了不少有趣的笑話。

平時在家,一般都是我和老爸說長沙話,爺爺說廣東話,奶奶講江蘇話。先來說說長沙話吧!一到吃飯時,我經常大喊到,“呷飯了!”而爺爺卻會說,“sei fan,sei fan。”一開始我根本弄不明白爺爺說的是什麼,後來問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粵語中吃飯的意思。想想也真是挺神奇的,光是中國就已經有了這麼多種不一樣的語言。再來談談稱呼吧!過年時,慧姐和伯伯從廣東趕回來,我聽着慧姐叫伯伯叫做“爹地”,覺得有些奇怪,這又是什麼呢?原來這就是粵語中爸爸的意思。更有趣的是奶奶的江蘇話,一次,奶奶的侄女從江蘇回來,一進門,開口就喊娘娘(niang)。我還以爲自己走進了古代電視劇呢!最後終於搞清楚,原來娘娘在江蘇話裏是姑媽的意思。

看,這就是我與語言文字的故事,怎麼,你還不覺得有趣麼?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4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語言文字體現一個人的修養。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紐帶,是人與人之間交通的橋樑,是人與人之間共同的結晶。作爲小學生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們要說好普通話,寫好標準的中國文字。

簡簡單單的筆畫構成了千千萬萬神奇的漢字,賦予了神奇的語言的與衆不同的魅力。“一字值千金”這句話說的真沒錯,就如我以前讀過的文章中說把“烏魯木齊”寫成“鳥魯木齊”,就這一點之差,使18萬元的物品成了一堆廢品,18萬元就這樣付之東流了。古人有“一字值千金”之說,現在看了這個“一字值千金”之後,才覺得在寫文字時一定要認真,否則不但會鬧笑話,有時還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有些同學認爲這一撇一捺的根本就不算什麼,錯別字一大堆。現在,我就深刻體會到“一字值千金”的重要性。我們如果小時候就這樣不規範的寫字;不重視錯別字的重要性;不認真的讀書,那麼以後會犯嚴重的錯誤。所以請大家都不要小瞧我們中國文字的規範標準。

“太姥山”是我福鼎的一座名山。但是,“太姥山”的“姥”可考倒了遊客們。記得我曾經去太姥山,想一覽名山的風采。路上,我聽着遊客們絡繹不絕地稱讚太姥山。其中,一個年輕小夥子的話語讓我哭笑不得:“這太姥(lao)山真奇特。”過路人聽了笑得前俯後仰,年輕人疑惑不解。原來這太姥山的“姥”讀mu,而不是讀lao。是多音字。這位年輕人爲他的不標準語言羞愧地低下了頭。標準的讀音多麼的重要啊!

想必大家都看過《漢語橋》吧!有些外國人能把中文說得比中國人還好!連外國人都能說好中文,何況我們呢?

文字是我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密不可分爲什麼還要把文字讀錯,寫錯?絕不可以讓錯誤誤導人們,不要被錯誤矇蔽雙眼,可不要將錯誤發揚下去。語言文字它們可不是一個個僵硬的符號,而是有着獨特性格的小精靈!所以,我們要寫好文字,說好標準的普通話!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5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正如這句話中所說的一樣,書中的知識是無限的,只要我們努力探索、研究,就一定能發現書中的顏如玉,書中的'黃金屋。

從上小學一年級起我就開始讀書了,《小哥白尼》把我帶入了無限神奇的大自然,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奧祕;《海底兩萬裏》又引領我來到無窮浩翰的海洋,去探索無限神奇的海底世界……讀書是一個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快樂享受的過程。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們舉行了一場知識問答賽之搶答賽,小蘭姐是提問者,小紅姐和我是答題者,“第一題,”小蘭姐報題了,我們全神貫注地聽着,“清代國王的家族叫什麼名字?”“愛新覺羅。”題目剛報完,我就回答了。“正確!”小蘭姐說,“繼續,人的五臟有哪些?”“心?肝?脾?肺?腎。”我又一次搶答成功。姐姐們有些驚訝,特別是小紅組,瞪大雙眼看着我,“最後一題,”小蘭姐又報了,“八國聯軍攻打中國是哪八國?”“英?俄……”小紅姐結巴了,我找準了這個時機,說:“英、俄、日、法、德、美、意、澳。”“恭喜,你獲得了冠軍”,小蘭姐爲我喝彩,而小紅姐的嘴卻成了O型,我跑過去,拍着她的肩膀,大人般模樣地說:“唉,看書看得少啊!” 小紅姐衝着我嘟嘴“哼”了一聲,“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明天開始也要多看書,絕對超過你的知識量,咱們下次再比,我就不信不能贏你。”

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品德修養,還能得到許多道理,所以我們要珍惜、利用大好時光,使讀書成爲生活的美好旋律。多讀名著、勤做筆記、觀察多彩人生、充實豐富的經歷,在語言文字中獲得無窮的樂趣。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6

從孩童時的咿呀學語,到上學時的認字,再到現在的讀書、寫字、看報,語言文字與我無處不相逢,它在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記得小時候認字,我把“傍晚”讀成了“旁晚”,還會把“國家”讀成“玉家”,把“回家”讀成“口口家”,媽媽至今還把這些事情當做笑話來笑我,每次我都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但是這也讓我知道,語言文字作爲一種交流工具,是多麼重要。

暑假,我和家人去了美國,在異國他鄉,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連接意義。同我們一起旅行的,還有幾位年紀大的家人,他們在國外語言不通,也不習慣吃當地的食物,所以,我們只好去唐人街吃飯。來到唐人街,遠遠看見一個大門樓。門上盤踞着兩條巨龍,威武極了,門店上方都有大大的紅燈籠,漆成紅色的大柱子,還掛着大大的繁體字招牌,看到這些建築就彷彿回到了中國。特別是走進門店,服務員都說着流利的中國話,家裏的老人到了這裏才暢快起來,話也多了起來。我們有一次來到了一個湘菜館,這裏的老闆40出頭,告訴我們,他的老家就是湖南的,但是他從來沒有回去過。他告訴我,雖然他沒有回過湖南,但是他從小跟着父母學會了湖南話,聽到我們說的湖南話,他覺得特別親切,彷彿我們就是他的親人。每當他思念祖國的時候,他就和來自中國的客人聊聊天,瞭解祖國的發展情況,他覺得,這樣也算是他回到了中國。聽着這一席話,我十分感動,語言文字就是我們中華兒女的紐帶,不管走到哪裏,擁有相同的語言和文字,我們就是一家人。

現在,我越來越覺得漢語是多麼的博大精深,加上一個偏旁,就換了一個讀音,換一種讀音,它又變成了另外的一個意思。現在的中國越來越強大了,我希望能把中國的語言文字推向世界,我希望我與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一同並進,走向世界!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7

小時候,還沒有上學,媽媽就教我背誦一些古詩詞,就算是媽媽給我講解過這些詩詞的大意,我也只是一知半解。當時的我並不知道爲什麼要背這些,權當“任務”去完成。

一年級暑假的一個傍晚,全家去露天泳池游泳,天漸漸黑下來,泳池邊的路燈突然亮了,就在那一瞬,看着池中的光影,我不禁吟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身旁的爸爸媽媽被我驚呆了,都表揚我引用得很貼切,桔紅色的燈光確實像夕陽的餘暉,池面一半是燈光照出的“晚霞”,一半是初升的月亮映出的朦朧。這該就是爸爸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三年級,爸爸送我一套蔡志忠先生的國學漫畫,我最喜歡其中的《論語》,經常拿出來翻看。後來去南京旅遊參觀夫子廟時,我對媽媽感慨道:“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現在我想對孔子說,吾現見剛者。”媽媽問我從何得知此語,我說是《論語》,媽媽問我可以寫出來嗎,我真就一字不差地寫出來了。媽媽告訴我,這段話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無欲則剛”,媽媽說她看到的是“無慾”,而我看到的是“剛”,媽媽的話我還不太懂,但我覺得有趣,記在了心裏。

這時我發覺,以前,我把背詩當成任務,後來,我把背詩當成興趣;以前,我覺得這些詩書都無用,而如今,我看過的、背過的詩書,早已是我言行、身體的一部分。

南京歸來,媽媽送我一本楊伯峻先生註解的《論語》,媽媽說,每個人對《論語》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我看過蔡志忠先生理解的《論語》,現在可以再看看楊伯峻先生所理解的《論語》,有一天,我也會有自己的《論語》。我認爲,我已經有了自己的《論語》,隨着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我的《論語》會不斷的被修訂。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詩書,縱使我達不到才華橫溢、出口成章,至少也可以引經據典,落得個語言優美。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8

我國的文字很獨特,從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字,有着幾千年的歷史。每個字都像是一個性格獨特的小精靈,如看到“星星”,彷彿眼前有一片閃閃發亮的星空;看到“哀”字,人們就覺得很悲傷;看到“淚”字,就認爲自己被打得哭時一定會掉小水珠;看到“興奮”二字,就覺得人很高興;看到“飛”字,就有一種飄浮的感覺……

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了,自我從老家茶陵轉到長沙讀書後,我越來越發現語言文字與生活、學習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少一筆或多一筆,整個字的意思就變了,甚至還會讓人產生誤解,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上次,我們語文課中學了一篇《一點值萬金》的文章,在烏魯木齊市場,花了18萬元從日本購進1000卷重10噸的塑料包裝袋,貨剛運到,運貨的人發現“烏”字多了一點,變成了“鳥魯木齊”,結果慘遭18萬元人民幣的損失。從這故事中,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領會與掌握好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來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至關重要。

記得我剛來長沙讀書的那年,語文老師佈置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作業:預習語文第1課,用普通話讀給家長聽。一直在株洲茶陵老家長大的我,在語文課堂上,雖然老師要求我們用普通話回答問題,但我一般都說家鄉話,我對普通話沒有什麼概念。到了長沙,大家都說普通話,我無法轉變過來。因此,無論姑姑怎麼要求,我都不肯用普通話讀課文。首先,姑姑和周老師溝通,再與我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脣槍舌戰後,我才用“塑料普通話”勉強完成了那一次預習。現在回憶起來,感覺自己太不懂事:我也知道,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是自身良好素質的表現,也是和人們交流的重要橋樑。以後,對於不會讀的字,我一定要先查字典,且及時寫上注音,糾正平時那些不正確的發音,讓大家能聽得懂我的話。

還有,我平時寫作文時,也經常出錯,每次寫完之後交給姑姑檢查,出盡了笑話,如有時會少寫偏旁,有時只寫半邊字,還有時把原本是左右結構的字寫成了上下結構的字。姑姑說過我好多次了,我就是改不了。所以,我要聽姑姑的話,每天堅持認真練習一版字帖,讓自己寫一手好字,爭取在以後的作文或日記中,不寫錯別字。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既要努力做到說好普通話,又要寫好漢字,讓大家對我刮目相看。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9

媽媽說,我在兩三歲的時候,就每天纏着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等到大了一點,又開始纏着要給他們講故事。現在想來不禁有些好笑,那些故事頂多不過是幾篇童話而已,可憐的爸爸媽媽竟然被幾篇童話“騷擾”了這麼久。在那時,這些卻是一個孩子單純的、對語言的願望和喜愛。

我愛閱讀,喜歡一篇篇文章中那一脈脈情誼、一段段故事。那些深奧而又變化多端的文字,既能端莊齊整,又能隨性灑脫;既柔情似水,又傲骨錚錚。這些墨色的精靈組合起來成爲句子、文章的時候,就更加千姿百態、妙不可言了。“最是書香能致遠”,看看吧,讀魯迅時,感受到的是嚴肅中帶點詼諧,詼諧中又暗含諷刺;這些文字到了朱自清的手裏又能變個樣子,憂傷文靜地細細敘說着。字有靈,人類雖是它們的創造者,卻並不是人人都能領悟它們最深處的美麗。

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詞”。其實我是不懂得怎樣鑑賞、品析古詩詞的,那些意象、修辭我似乎都只是一知半解,但我喜歡詞的韻律,那其中包含的美麗清愁、悠遠清雅的情思,令人怦然心動。如果可以的話,我要去看看“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蘇杭,那是蘇東坡最喜歡的地方;我還要去看看黃州的月亮,道聲“明月幾時有”,是否真的“何似在人間”……與詞的相遇,是我生活中最美的部分。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倉頡造了字,於是天降下穀物,鬼怪都開始哭泣,原因是文字被創造之後,人明白了事理,它們就沒有那麼方便地橫行人世間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倉頡真是功不可沒。是啊,如果文字沒有出現,人們的生活將會何等枯燥乏味。遙想千年前的船伕撐着船篙高唱“山有木兮木有枝”的輕鬆快意,曹操登臨碣石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的豪情壯志;李太白微醺時吟誦“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抵萬錢”的自由狂放……那都是何等的幸福美妙。

我與語言文字一次次邂逅,都是夢、是詩、是生活中最精彩的。

我與文字的故事作文10

語言文字,是人與人溝通的紐帶。

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交往的橋樑。

語言文字,是人與人共同的結晶。

語言文字是一種神奇而又奇妙的東西,它能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喚醒那些本不該沉寂的東西!世界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各式各樣,各有色彩。漢文化尤爲博大精深、豪邁深情。

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悅耳、動聽的語言教我唱歌、吟詩、學習普通話。“扁擔寬板凳長,扁擔想綁在板凳上,板凳不想綁在板凳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粉紅牆上畫鳳凰,紅鳳凰,粉鳳凰,粉紅鳳凰,花鳳凰。”“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啊!好聰明的中國人,好優美的中國話,就像一條緊緊纏繞的中國結一樣,把五十六個民族牢牢的結合在一起。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又教我學漢字,每當我寫一個字的時候,我都會輕輕的感嘆漢字的神奇力量。“橫”、“豎”、“撇”、“捺”簡簡單單的筆畫,卻組成了成千上萬的文字。一個“喜”字,便讓我們笑灼顏開,一個“怒”字,便讓我們斐然作色,一個“哀”字便讓我們黯然失色,傷心不已,一個“樂”字便讓我們開懷大笑,快樂無比……!生活中的文字用處也不小,比如:家人分離,難免會彼此思念,我們便會用文字來表達思念之情。用文字來表達情感,與人溝通,讓別人更懂你,還可以和別人進一步做朋友,彼此瞭解更多一點。我們還能成文字中體會到抗日戰爭的困苦、成文字中瞭解到萬里長城的雄偉壯觀、大海的波濤洶涌、錦秀山河的重巒疊嶂……!文字給我生活抹上了五顏六色、畫出我的心靈軌跡,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美麗且不可缺。

語言文字帶給我快樂,讓我的情感得以抒發,讓我們的心靈淨如清泉,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是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的驕傲,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象徵,我願在語言文字裏遨遊,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