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鄉情的作文示例

關於鄉情的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篇一:濃濃的鄉情

關於鄉情的作文


  ——記一次班隊活動“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今天,我們班舉行了一個名爲“濃濃的鄉情”的主題隊會。  
  支持人正準備閃亮登場,卻被鄧貴陽搶了風頭,朗誦起詩來,別看他緊皺眉頭,眼裏卻頗有笑意。“……”一陣美妙的琴聲打破了教師的寂靜,原來是彭愛寧在彈古箏,那聲音悠揚而深遠,令人聽了如癡如醉。終於到我了,我打開我的書法作品,幾個漂亮有勁的大字映入大家的眼簾,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讀起來。“吾——愛——巫——山!”這四個字表達了我對家鄉的喜愛。同學們最期待的節目來了,那就是管樂演奏,劉衡霄和魯卓越拿着樂器走上了講臺,劉衡霄的中音薩克,聲音低沉;而魯卓越的高音薩克,聲音高昂。兩種不同風格的樂器合在一起吹,聲音時高時低,動聽極了!  
  最後,我們又採用了“擊鼓傳花”的玩法,就是一個人敲着鼓,全班同學輪流傳花,鼓停了,話在誰手上就歸誰表演,這種玩法十分有趣。一時間,整個教室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叮鈴鈴……”下課了,我依依不捨的走出了教室,今天這次主題隊會別開生面,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這些美好的回憶,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篇二:家鄉情


  我的家鄉在長勝河畔,那是一個美麗的村莊.村子被一條彎彎曲曲的大堤包圍着,堤外面是一望無際的沙洲——那就是我向往的桑樹園。當春風徐徐吹來的時候,在那光禿禿的桑樹枝上長出了一片片嫩嫩的、綠綠的葉子,在葉子與枝條之間綴滿了一個個橢圓形的青色的桑葚子。  
  春雨沙沙地下着,桑樹貪婪地吮吸着這春天的甘露。漸漸地、桑葉長大了桑葚子也慢慢地成熟了,顏色從青到淡紅。從淡紅到深紅,最後簡直成了“黑棗”。  
  桑園裏摘桑葉的叔叔阿姨不管工作多麼忙,也要品嚐幾個桑葚子,因爲成熟的桑葚子,實在太好吃了。摘一個桑葚子放進嘴裏一咬,感到像蜜汁一樣甜。吃過桑葚子,嘴裏、嘴脣上都染滿了紫紅的汁水。  
  熟透的桑葚子甜津津的,大人喜歡吃,我們小孩子更貪吃。每逢桑葚子成熟的季節,我一定要同媽媽到桑園裏去。在桑園裏,成熟了的桑葚子多麼誘人,我嘴裏嚼嚼這個,手伸向那個,眼睛又盯上了另一個,東攀西摘,弄得滿頭大汗,有時用手擦一把臉上的汗,竟成了大花臉,逗得小夥伴們哈哈大笑。  
  人們喜愛桑葚子,但人們更喜愛在微風中搖曳的桑葉。因爲那是蠶寶寶的美食,蠶寶寶只要吃了這又嫩又綠的桑葉,就會使又黑又小的蟻蠶長成白白胖胖的蠶“姑娘”。結成一隻只銀白色的繭子……養蠶是農家致富之路,而桑樹則是蠶家致富的“搖錢樹”。  
  我愛家鄉的桑樹,更愛家鄉辛勤勞動的人們。


篇三:青山清水親鄉情


  總愛回想古州城,不僅僅那裏是生我養我的故鄉,更因爲那裏有難忘的青山清水親鄉情。  
  故鄉在太行山的邊緣,那是被羣山的荒涼所包圍的一方春光四溢的樂土。既有溪流瀑布魚米果香,又有百鳥乳燕的呢喃啁啾。  
  太行山邊緣的青山,連綿起伏,蜿蜒盤旋。小時候,我總愛在黃昏看它融身遠方天地蒼莽中的影像,出奇的坦蕩卓然,堅毅與樂觀。天地`,落日,青山,一種凝重神奇的組合,震撼一顆少女的心。許多年過去了,我仍禁不住地思念它,似乎它們已成爲自然造化中永恆不滅的精華。而唯有它們,才能更確切地解釋那塊土地得性格  
  。  
  溪流微波,皓月當空,這些我都被深深的吸引。樹影婆娑,遍地野花,她們的側影倒影在水中,覆蓋了蕩蕩的清水,清水的微波,清水的明月和落日,清水的濃陰和微雨,我都曾被深深的吸引,而爲之陶醉。  
  古州的人家民風淳樸,各自都有美的情感世界。到了秋天,看着那壓得沉甸甸的枝頭,如若繁星的紅棗,蘋果。。。。。。真誘人眼讒呀。淘氣的孩子,爲了攀摘它不知摔了多少跤,但是不被誰笑話,只有摔痛的哭聲讓許多好心人不忍,總會有好心的大叔大嬸們抱着扶你起來,親暱的哄啊哄啊,摘一把把紅棗給你。時過境遷,想起來自己真像個天之驕子,享盡了人間的善良與慈愛。  
  古州青山的品格,清水的意境,親鄉情的溫馨,它們把一方土地組合的絢麗而且豐滿。雖然多年過去了,我仍然嚮往它,讚美它,讚美它那決不會被流逝的歲月磨滅的魅人風光,更崇敬故鄉篤誠淳樸的人民。  
  啊,青山清水親鄉情,讓我魂縈夢牽的古州城。


篇四:濃濃的鄉情


  曾有人對我說過:“ 嘴脣吻到的地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腳步踩痛的地方,是我 日思夜想的地方。”  
  那是故鄉!是故鄉的情!故鄉的音!故鄉的淚!故鄉的純潔!故鄉的高昂!故鄉的貧窮啊!我的思緒因你而飛揚!  
  ——瞬間的悲涼,何時我可以再踏故土的征途,再探那泥窪的小路;何時我可以再見那親切卻又靦腆的過山風,輕輕梳理我紊亂的思緒;何時我可以再品那溫蘊而又清香的綠茶,透過山石聆聽淙淙的流水……  
  想起祖祖輩輩的心血和汗水都全部澆灌在這片貧瘠的山樑,而我卻在城市裏揮霍幾多情殤?……  
  一切只是冥想,卻是那般的遙遠……  
  又是陰雨連綿的夏日,就在午後豁然開朗了來,蟬兒傻傻地再次拉長了那不知疲倦的歌喉。窗外的柳樹還是那樣嫋挪多情,只是葉間掛着像星星那樣剔透的露珠。故鄉,有曾經——許許多多的曾經瞬間從腦海中翻閱……  
  愛恨交織,在燈紅酒綠、膨脹慾望的城市逃亡,似乎我聞到了一切故鄉的味道:那是籬笆斜斜蔬疏疏,田地宛轉纏綿,房舍炊煙裊繞的味道。那是旱天祈雨、收穫大豆、苞谷、洋芋的味道。那是濃濃的香音、地地道道的土話的親切的味道。  
  多少次,倚在迷茫的窗口眺望,望那片片金色的麥田,而後卻是近在咫尺的牆壁。  
  多少次,蓬勃在心坎上的鄉愁,看那富足卻貧窮的土地,而後只是一陣心酸的割捨。  
  多少次,渴望用雙手撫摸奶奶那慈祥的面孔,兒時依偎在懷抱中的溫暖,而後只是空虛。  
  罷了,就讓那說不清,道不盡的鄉情清苦追憶,就讓那生長童年浪漫的搖籃隨我的思緒送走那縷縷情懷……  
  片刻,心隨樂飛……  
  聞笛一曲……  
  悠揚纏綿,久久不能平靜……


篇五:鄉情交流會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美好的感情。這不,我們班就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情交流會。  
  晚上,我打開電腦,查到了許多關於描寫思念家鄉的古詩,並讓媽媽幫我選了幾首比較好的,反覆的讀背,然後,認認真真的背誦給媽媽聽,在背誦的時候,我感到我彷彿就是那位詩人,正在異國他鄉,淚眼朦朧的遙望着自己的家鄉……  
  第二天,的第二節課是語文。鄉情交流會開始了。首先是一、二兩組,他們唱的是《七子之歌》,聽着,聽着,大家跟着輕輕哼起來,聲音越來越大,最後成了大合唱,我們好像感到流浪海外的赤子想念自己的家鄉,恨不得馬上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最好笑的是馮玉川、徐欣背誦時,他倆上臺時我們本以爲他們能表演一場好節目,可是當詩背到一半時他倆卻忘詞了,我們被逗得哈哈大笑。  
  登上講臺的同學,有信心十足的“老手”;也有膽顫心驚的“新手”,真是形態萬千,有的面紅耳赤,有的抓耳撓腮。一會兒,輪到我們組做準備了,我既高興又緊張,心裏不停的說“我們一定行,一定行!”終於,輪到我們組上臺了,我的心情格外緊張,我連續做了幾下深呼吸,頓時放鬆了許多。我背誦的時候儘量使自己的表情自然,口吃清晰。我背第一句是“枯藤老樹昏鴉”接着宋淑卿背誦“小橋流水人家”,再是劉藝涵背誦“古道西風瘦馬”,然後伊天背誦“夕陽西下”。最後我們一起背誦“斷腸人在天崖”。臺下頓時響起了一陣陣掌聲,這時,我的心情十分輕鬆,同時有一份甜甜的喜悅。  
  鄉情是一杯酒,思念越久越醇香;鄉情是一首歌,從古唱到今,從未停息。

篇六:鄉土鄉音鄉情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以前從未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但是有一次我在二姨家住了幾個月,才深深地感受到離家之苦、別鄉之痛。  
  我對家鄉有着真摯而深厚的感情:我愛這裏的山山水水,愛這裏的一草一木,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家鄉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的。草坪上,淘氣的小草弟弟探出小腦袋,打量着這個美好的世界;山坡上,桃花杏花匯成一片花的海洋。村東的小河匆匆地趕着路,發出“丁冬丁冬”的音響,像在演奏一曲歡快的歌謠。  
  家鄉的夏天是美麗無比的。爭奇鬥豔的花朵個個散發出迷人的香氣,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現出優美的身姿。挺拔的大樹撐開綠色的大傘爲人們遮廕庇日。一羣小朋友在樹下快活地玩耍嬉戲,老人們拿着蒲扇悠閒地坐在樹下喝茶乘涼,聊着一天中最有趣的話題。樹林裏一隊同學正在興高采烈地採集標本。各種各樣的樹葉裝滿了他們的書包,也裝進了他們的心裏,留下深深的印記。  
  家鄉的秋天是笑聲朗朗的。看着拖拉機載回的一車車大豆和玉米,人們的心裏樂開了花。他們的臉上寫滿了豐收的愉悅,嘴裏不住地誇着社會主義的好政策,有說不完的甜蜜和幸福。樹上的葉子枯黃了,落得滿地,成了一塊塊金色的地毯。踩在上面發出沙沙的足音,帶出了孩子們的歡歌笑語。紅紅的柿子掛滿了枝頭,真像一個個紅燈籠。  
  家鄉的冬天是銀裝素裹的。雪花落在樹枝上,落在房頂上,落在街道上,落在山坡上,成了一個白色的世界。大人小孩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享受着天地給予的恩賜。  
  看不夠家鄉的美景,品不完濃濃的鄉情。故鄉啊!在我眼中你永遠是最美麗的。


篇七:那一份濃濃的鄉情


  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到山的那一邊的縣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裏的這一邊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愛的,活躍的,當春天的溫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時,田野裏的土變得鬆軟無比。奶奶牽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聞着清香的的泥土氣息,那種融化的在大自然的力的感覺,是在城裏永遠體會不到的。這時候要是有鄉親經過,就會聽到親切溫柔的呼喚:“琳琳,這裏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個夠,別回城裏就忘了呀!”是啊,這就是我祖祖輩輩生活的家鄉,此刻我不僅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賜,更重要的是,我在家鄉的懷抱裏,感受濃濃的鄉情。  
  “一日之計在於晨”,隨着聲聲雞鳴,各家各戶陸續打開了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務,便挽着一大籃衣服相邀到小河邊。這時,搓衣聲、說笑聲,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歡樂。  
  奶奶澆菜的時候,我便蹲在菜地裏,用稚氣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勞。奶奶到小河邊擇菜,我便在河邊跑來跑去撿石子,和在河邊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裏挑着走。這時候一邊是菜一邊是我,奶奶臉上放射這次愛的光芒,祖孫喜洋洋的回了家。遇到鄉親們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會得到一些小動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鰍,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魚;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聞着,真舒服!  
  有時,鄰居家的大嬸見我在屋外玩,塞給我一個剛煮熟的紅薯,因爲我人小個矮,小狗、小雞經常會更我搶食,我東躲西藏,急得哇哇叫,這時大嬸吆喝着給我解圍,趕跑了小狗、小雞。我舒心的笑了,捧着溫熱的紅薯,心裏更是溫暖無比。  
  上小學的時候,我離開了小村莊,我的心似乎遺落在村裏了,我忘不了家鄉,更忘不了那一份濃濃的鄉情。


篇八:鄉景鄉情


  終於來到了久別的家鄉。一下車,一陣花草的清香便撲鼻而來。沒有城市裏的大樓擋住視線,沒有汽車揚起的嗆人的灰塵,也沒有大街上的嘈雜……陽光直射下來,照在身上,暖暖的,鄉村是這麼寧靜而又漂亮。  
  樹林   ※ 田野  
  去村子的路,是由青石板在樹林中鋪成的,上面黑一塊,綠一塊,那是石板上的青苔,再加上下過雨,稍不留神,便跌倒了。  
  雨後的樹林裏飄散着樹葉的清香。在樹的根部,還長着一朵朵白色的蘑菇,點綴着整片樹林。樹林裏迴盪着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和蛐蛐的歌聲。陽光透過樹枝和樹葉,在地上形成了一塊塊金色的斑點。  
  繼續踏着石板鋪成的路,穿過樹林,啊!眼前就是鄉村的象徵——田野!  
  整個田野就像一張網格狀的綢子。一塊塊翠綠的菜田間夾着一條條褐色的小路。漸漸走近了,就看到了那一顆顆綠寶石般的蔬菜嵌在一塊塊田裏,葉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顯得格外奪目。在田野的旁邊,還有一大片油菜,那金燦燦的油菜花在太陽的照射下微微擺動,彷彿在向我們點頭。  
  山   ※   水  
  站在田野的這邊,向那邊望望,起起伏伏、綿延不絕,山!這纔是真正的大自然的傑作!沒有一點兒人爲的破壞,整個山油綠油綠,沒有一點兒裸露的地方。起伏的綠色綿延不絕,像一隻只綠殼的烏龜趴在地上,像一條綠色的長龍把我們圍了起來,天上朵朵白雲的雲影在山上移動。  
  “嘩嘩”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尋着聲音找去,眼前出現了一條河。鄉村的河比城裏的更清,更淨,更綠,水面上沒有任何的垃圾。田野、大山、天空倒映在水裏,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畫中還隱約可以看到河底的鵝卵石。幾滴水濺來,畫碎了,原來是幾個孩子在小河裏捉魚,小孩子們那麼開心,眼裏閃着光,仔細地尋找魚的蹤跡。他們已經捉了一籃子魚了,那一條條魚閃着銀光,在籃子中一次次躍起。鰓微微翕動着。  
  人   ※   雞  
  越過田野和小河,就來到了我的老家。用磚砌成的房子,青石鋪成的院壩,木頭做成的柵欄,鄉土氣息是那麼的濃!  
  剛跨進院子,大爺爺就滿臉笑容地迎了出來。大爺爺把我們領進門坐下,茶倒上了,花生、瓜子擺上了……大爺爺和我們親熱地聊着,一家人是那麼的融洽。
  不知什麼時候,院子裏出現了一羣雞。一隻老母雞走在前面,咕咕地叫着,後面還跟着一羣小雞,嘰嘰地叫着,老母雞啄一下地面的食物,小雞們也胡亂啄一下;老母雞四處瞧瞧,小雞們也跟着四處瞧瞧。有趣!  
  累了,我就躺在翠綠的草地上,仰望着天空,聽着鳥、牛、雞混合着的叫聲……我突然覺得,鄉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篇九:我的嘉定家鄉情


  嘉定,有始於南宋的悠久歷史;有發達的古代農業經濟;有先進的現代工業文明;有聞名全國的名勝古蹟;還有古今傳頌的傑出人物。  
  嘉定始建於宋朝,縣史已有一千多年。經過歷史的洗禮,嘉定憑藉着頑強的生命力堅定地發展着。改革開放以來,嘉定抓住機遇,趁勢而上,迅速發展,在上海西部閃耀着璀璨的光芒。  
  嘉定人民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鬥爭中,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無數仁人志士爲了保家衛國和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拋頭顱、灑熱血,鬥列強、戰羣魔。嘉定博物館中至今還保存着抗擊外來侵略者的兵器,雖然已經鏽跡斑斑,但是從飄動的紅纓中我們似乎仍然可以聽到金戈鐵馬,激烈廝殺的叫喊聲。  
  嘉定的工藝品和土特產就像嘉定的名片,被嘉定人自豪地遞向遠方。名片上的內容從白蒜、王鴿、白蠶豆,到南翔小籠、嘉定竹刻、徐行草編、馬路葡萄,都享譽四方,承載着嘉定人的智慧和勤勞,傳遞着嘉定人的驕傲。  
  一九九三年六月,我降生於嘉定區華亭鎮。從小奔跑在鄉間小道的我對家鄉更是有一層特殊的情感。如果有人對我談起嘉定,我的言語就好似滔滔江水,延綿不絕。而如果問我到底喜歡嘉定的哪一點好,我就答不上來了。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更是一種依賴。  
  記得嘉定區教育局長毛長紅曾說:“昨日嘉定雲蒸霞蔚,今日嘉定生機盎然,明日嘉定必將屹立於民族之林!”  
  嘉定,是孕育我的搖籃;嘉定,是放飛我的天空;嘉定,是呵護我的港灣;嘉定,是我永恆的家鄉!


篇十:家鄉情


  我和海子是同村,我們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她總說我是她的影子,而我也認爲我是她的“跟屁蟲”。我們每次鬧起來總讓人哭笑不得,她很文靜,而我很活潑,又像是個男孩子,我媽就說:“你們兩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怎麼玩到一塊去了?”我也想不明白,但是我們的默契和那份純真的友誼,令人羨慕。  
  記得每到星期天,我去她家寫作業時,寫得很累了,我們在一起聊天時,她突然發現我頭上有一根半金色的頭髮,就當即用手,把我的頭摁在桌子上,用帶有命令的聲音道:“別動,我發現了一根銀條!”隨着我的慘叫聲,那根銀條已經光榮下崗了!每次都有這樣的快樂事,都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歡樂,那種感覺不言而喻。  
  海子高我一級,學習又特別好,所以每次我有不會的題,我會問她,她也很樂意講給我聽,我的英語不是太好,她很努力地幫我,有時我會用新學的詞語去嘲笑她,她說:“真是悲哀呀!收徒弟竟會取笑師傅了!”,我說:“這叫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說完,我們倆人便於工作哈哈大笑起來。  
   星期天,作業寫累了,我們會去散步,我們一起談理想,談未來,漫步在夕陽的餘暉中,她告訴我,她想做一名光榮的教師,漫步在三尺講臺,看着那些渴望知識的眼睛,心中就會有種莫名的感動和滿足,我說,我想像三毛一樣去流浪,踏訪名山大川,用筆去寫自己心中的渴望。天邊似乎也灑上了一層金色的浪漫。  
  現在,我們天各一方,她去上高中了,但是我們的友誼並未因此而中斷。電話線和信鴿把我們緊緊連在一起,我爲有這樣的朋友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那份友誼像一股不斷的泉水,在我心頭涌放。

篇十一:家鄉情


  “人生旅途崎嶇,起點站是童年,初生嬰兒第一眼看見的世界,便是生我育我的鄉土。”我的老家在一個小鄉村裏。  
  家鄉的一個四季都寄託着我的情。  
  聽,燕子和黃鶯在忘情地歌唱着。哦,那是家鄉的春。天空呈現出蔚藍色,天邊有一些白色的雲朵,千姿百態。太陽放射出金色的光芒,給麥田送來了溫暖,讓小草煥發了生機。那小喇叭似的牽牛花,向人們吹響了春的音樂;淡紅夾白的杏花爭奇鬥豔,微風吹來,一個接一個的麥浪滾滾而來,讓人一飽眼福。  
  當我還沉浸在春的芬芳中,家鄉的夏來了。 在夏風的吹拂下,綠色向我撲面而來,山綠如碧,水清如鏡。田野裏,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綠色,讓你在那一刻,看遍所有的綠。  
  夏天的綠完了,秋天的黃,來了。秋天 ,是金黃色的,是五穀豐登的。走在鄉間小路上,一片片金黃的落葉隨風而下。前走幾步,便會看見紅通通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和玲瓏剔透的葡萄……秋,又是瓜果成熟的季節。  
  隨着第一片雪花的落下,冬,來了。家鄉的冬,銀裝素裹。出了小屋,便看見滿地的雪。雪是純潔的,至高無上的;而這正代表了家鄉人的心靈,家鄉人的純樸。  
  感受家鄉的溫馨寧靜。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長長的身影可以入畫,長長的足音可以入詩。讓我把這醞釀了很久的思鄉之情傾瀉一點出來吧!讓我永遠地感受鄉情,永遠……


篇十二:魂牽夢縈家鄉情


  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出一首長詩,來描繪家鄉的變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彩色,點染出家鄉的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  
  家鄉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陝西省接壤,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爲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馬蹄形盆地,素稱南陽盆地。  
  。  
  家鄉是個人傑物靈的地方,古有四聖,醫聖張仲景,智聖諸葛亮,商聖范蠡,科聖張衡。這四人,是家鄉的名片。  
  家鄉有着它獨特的風光。“一山一水一恐龍”大概是最準確的概括了。家鄉的“一山”指的是內鄉寶天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爲“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一水”指的是淅川丹江,被國家確定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一恐龍”指的是西峽恐龍蛋化石羣,被譽爲“世界第九大奇蹟”……….無不讓每個南陽人引以自豪。  
  家鄉也曾經是漢代的古都,也是漢光帝劉秀的故鄉,漢光帝劉秀曾在這裏建立過都城。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昆陽之戰,光武挽狂瀾於即倒,王尋等百萬之衆,一時土崩瓦解。王莽政權的喪鐘,由此而敲響。光武以偏師徇河北,平王郎,降銅馬,艱難奠定中興之基。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爲漢朝中興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爲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爲一賢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諡號光武,即光紹前業之意,廟號世祖。  
  家鄉也很注重科技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南陽決策層審時度勢,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了“科技興宛,教育爲本”的經濟發展戰略。 在“科教興宛”大旗引領下,“十五”期間,全市共實施科技計劃1365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由2001年的39.8%增長到2005年的44.6%,應用性科技成果推廣率達到60%以上。我市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爲全國8個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之一,被中國林科院、農科院確定爲“科技興林示範市”、“科技興農”示範市。  
  這就是我的家鄉—南陽,一個歷史文化悠久,山水風光秀麗的地方。  
  我愛我的家鄉。


篇十三:鄉情


  我是個孩子,在巨大的城市裏迷了路,無助,迷茫。記憶裏總有一縷陽光—— 夢一樣的地方,撥動心絃。  
  長大後故園像隔着紗帳一樣在回憶裏出現。知道害怕失去是徒然。而閃在腦海裏一幕幕那麼美,於是,苦也是甜。磕磕絆絆走出了童年,沉沉的鐵鎖鉗着軀幹,浮華與喧囂,富貴名利與勾心鬥角。只有在回望故鄉時,心靈纔會漸隱着喜與悲的觸動,纔會接受古樸原始的洗禮。  
  不會想胭脂水粉融入六朝秦淮,悲怨感傷充斥太湖雁蕩,經不起吶喊。只是沉湎的江南。不會想大風催發高亢的歌,黃沙流入奔騰的河,經得起馳騁,躺不下心緒的西北。只愛故園,山,墜着盛夏的翠 ,裹着童年的歡,本本色色坐落在心田;水,漫過軟軟的泥,躺過小小趾間,彎彎淺淺流入思念。人,彎在整齊的玉米田,笑聲迴盪在碩果累累的園。山 水 人,簡簡單單,交織出了巴掌大的地方,握起來,卻是我整個砰然的心臟。  
  愛的那麼戀,是把根紮在那裏;把甜美的童年灑在那裏,把心靈所有的情繫在那裏。於是撩起思念,觸動情懷的不是一排排整齊麻木的梧桐;不是一株株嬌豔難近的玉蘭。是踏滿童年泥腳印的板栗樹核桃樹的枝幹,是青的脆的梨兒接着紅的黃的杏兒。顫顫地站在枝頭,愜意於果實入手的一霎,那帶着綠色翅膀的“精靈”,是最能打動人的尤物。  
  孫犁說它如菜花的色味,淡淡散着香。餘秋雨說它莽莽蒼蒼,忽焉若有再顧若無。可望而不可即時,故鄉早成了遊子割心的痛。  
  我只是個孩子,沒有前塵隔海那般惆悵,但那村頭青的紅的棗壓滿枝頭的棗樹;那甘醇香沁大娘家釀的高粱酒;那早出晚歸,辛勤勞作的親人們。夢裏夢外,觸動心靈。  
  人生一世,處處關情,舉頭望月時觸動了,憑欄凝望時觸動了。點點滴滴的鄉情觸動心靈,於是點滴成線,成片。迷路的孩子望見蔚藍的天空,走出迷茫的日子。


篇十四:月寄鄉情


  明鏡 的月亮懸在天空,溶溶的月色使我感到心曠神怡,望着深藍的天空,我陷入沉思。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望月遐思,對月詠唱。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在萬籟俱寂的深夜,驀然醒來,望着一輪明月,纏綿而渺遠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李白的《靜夜思》,寥寥20個字,撥動了多少客居異鄉遊子的思鄉之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送嬋娟。”  
  蘇東坡把自己悲歡離合的淒涼感傷情緒,和月的陰情圓缺作比,盼望與自己遠方的親人共賞明月,更激起人們感情上的共鳴。  
  望着明月,我優遊遐思,幻想的翅膀飛啊,飛啊……驀地,一顆星星閃爍着星光,把我從夢幻中拉回現實來。  
  大地像一張碩大無比的宣紙,溶溶月光透過枝葉,在宣紙上留下斑駁參差的黑影……  


篇十五:鄉情


古人說:“水是吾鄉清,月是故鄉明。”思鄉是客居他鄉的人對故鄉的依戀。故鄉是一杯醇酒,讓我沉醉一生。  
鄉情總是離不開童年的回憶。童年時的所見所聞在一個人大腦皮層中形成最初的溝回,打下最深的烙印。  
我外婆家門口有一條流淌不息,流水潺潺,汩汩有聲的小溪。  
  (溪水清澈見底,我常在溪邊看着水中的它們,快看)小溪裏蟹將軍在決鬥,小魚小蝦(在旁邊吶喊助威,我也總在一旁爲他們加油鼓勁)在嬉戲。平時,我總是在小溪裏抓魚,而且每次都滿載而歸。小溪的水清涼甘甜,路過的人不免都會過去洗個臉,喝點水,在小溪邊休息。這條小溪還是村裏的生命之源。洗菜,洗衣服都是在這條小溪裏進行的。  
  夏天,小溪更是我們的天地!  
  夏日,酷暑難熬,我們都紛紛條入小溪快活的游泳。 脫掉褲子,甩了涼鞋,在小溪中盡情玩耍、嬉戲.笑聲一漾一漾,正像這溪水.    
可往往正玩的起興時,天公不作美。“轟隆隆”悶雷滾動,下起雷雨來了。雷雨來的快,去的也快。雨後,空氣特別清新。小溪上架起了一座美麗的彩虹,爲小溪增添了不少光彩!  
  我常在夢中又見到了故鄉的山水,見到了我依戀的夥伴……

篇十六:濃濃的鄉情


  我的家鄉在重慶市涪陵區,那兒是媽媽出生的地方。我從小長在深圳,生活的還不錯,不求吃的,不求穿的,都有,但是總是缺少着什麼。還是喜歡老家的。老家不大,也沒有像深圳那樣繁華,但是這一座小城市卻散發着一種在大城市找不到的味道,我非常喜歡這種味道,這是是一種獨特的味道,這獨特的味道中,是家的味道,很美很美,這就是深圳缺少的東西。   
  我的外婆家,是兩排房子,中間一條路。我非常喜歡這裏,這裏幾乎每一家的人我都認識,還有好多都是親戚呢。有時候我瘋了,玩野了,知道累了,離哪兒近,就進去,喝兩杯水,歇息歇息,接着玩。有時候真的瘋了,外婆找不到人,也懶的找了,知道我會回去,可是肚子不饒人,總會餓的啊,每家的吃飯時間不同,吃飯的問題也解決了,真好,我喜歡這種感覺。在深圳可體會不到的滋味哦。   
  外婆家那兒,還有一座石橋,石橋的左右邊,可以遠遠的望見遠方的田地,很美。在深圳,爸爸媽媽帶我去瞧見過大海,在這裏,我又見到了另外一片大海,一片綠色波濤的大海。這片美麗的大海真香啊,是花香,是菜香,彷彿就在眼前一樣。這是我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美麗的綠色大海。我經常在這兒,聞着綠色海洋的清香,欣賞着這美麗的綠色大海。下面的流水聲與風的沙沙聲,好似在情意綿綿的對話。我喜歡這小河,看着上面的鴨子,遊動着,看着一片樹葉,被河水一點一點的送去遠方。我還喜歡把一片一片的花瓣扔下去,就想在下這“花瓣雨”一樣。美麗極了,我太喜歡這座小橋和這綠色海洋,和這美麗的小河了。   
  外婆家是靠這最裏邊,靠着一座小山,小山可好玩了。上面有許多水泥桶,到現在我都還不知道到底是做什麼的呢,我只知道這是我的遊戲王國。我經常和表哥表姐他們一起在這裏捉迷藏,從這個洞裏鑽到那個洞裏,簡直就是一個大迷宮。還記得一次,我藏在一個不起眼的水泥桶裏面,想讓他們怎麼也找不到。等了好久,太陽一點一點下山了,他們怎麼還沒找我啊,我心裏有點沒耐心了,還有一點擔心,最後忍不住還是出來了。啊!他們都不知道玩了多少盤了,以爲我回家了呢,真是氣死我了啊。我們還經常在小山的水泥同上吃燒烤呢,自己準備好材料,去外婆家的柴房裏,拿了柴就燒烤了,我們烤了火腿、雞翅、羊肉串、土豆等,自己烤的也好好吃,還能享受烤的樂趣呢。晚上小山還是我們的天地,我們喜歡在上面放煙花,看星星,還記得以前放了一種煙花會有一個降落傘出來,我們還比賽找呢,最後還是沒找到,畢竟天太黑了。不過煙花真的好美,煙花沒了,可是坐在水泥桶上,數星星,看月亮,寂寞的時候星星陪着也很不錯哦,可是我壓根就沒有寂寞的時候,呵呵。   
  這就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只要提到我的家鄉,就想起那座小山,那座小橋,那片海洋,還有那條小河。這些都是我的好朋友,陪伴我的好朋友,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家鄉的那些美好回憶,永遠在我的腦海裏。家鄉,是你給了我家的味道,我愛你!


篇十七:想象中的田園鄉情


  一條條小河宛如藍色的緞帶纏繞着一望無際的綠色原野,遠處的一座座造型古樸、色彩和諧的小屋,一派美麗動人的田園鄉情!一座座古老的風車,風車的風葉像張開的翅膀,迎風轉動,與野草、野花構成了獨特的景緻,更爲這童話般的世界增添了一絲神奇的色彩!一對對色彩鮮豔、精緻絢麗,象徵着甜蜜愛情的木鞋!還有那華麗的鬱金香傾倒無數情人……  
  鬱金香飄香的季節,嬌豔嫵媚的女孩的笑容如花傳芬芳……平緩的山坡上鑲嵌着一塊塊粉紅色的蕎麥田,路邊鋪着碧綠的青稞地,圓木建成的圍欄順着彎彎曲曲的小路,一直通向遠方的原始森林,藏式吊腳樓錯落有致的分佈在路旁,煮奶茶的淡藍色煙霧色中,牛羣、羊羣時隱時現……整個氛圍呈現着一種中世紀鄉土意味!  
  鄉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山區小集鎮,頗有特色。全鄉主要佬民爲內地移民的漢族,爲適應環境,長期以來他們在房屋建築、飲食等方面都已經具有明顯的藏區特點,但日常生活習俗仍然保持着漢族的習慣,形成獨特的的民風、民情、民俗。遊人如果到當地的農家做客,通常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品嚐酥油茶,喝一碗青稞酒,再騎上主人家的高頭大馬去山間牧場一遊,就能充分領略到這裏的田園鄉情!  
  幽幽湖邊,風車、綠草、小房子,多麼愜意·紅紅火火的鬱金香花田,陣陣芳香;風車悠悠轉!這是夢嗎?高高的建築也是一種藝術,古典、優雅,像一幅濃郁的油漆彩畫!到處瀰漫着綠色,連空氣也飄着青草香味,四周一片綠油油的,綠色的驚豔,風車也停了下來,陶醉在美景中!  
  哇塞!真是太美了!真希望這是真的該多好!


篇十八:默默鄉情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
  親情,給予了我太多,太多,以至於我早已忘卻了兒時的美好。五歲,一個還在夢想着奧特曼的小女孩,早早地離開了那僻靜的農家小村,離開了那田野間老牛的長吟與潺潺的流水。
  忘卻了,忘卻了天真的笑容,忘卻了黃昏的炊煙,忘卻了葦塘裏的嬉戲,時間將我帶入成熟,也讓我脫離了幼稚,記憶的殘渣,消融在芳草悽悽的家鄉的土地裏,一去,便再也沒有回來。
  如今,我回歸這片美好的土地,腳步卻比以往沉重了許多,許多……  葦塘已空,枯萎中埋葬了我的笑容;炊煙依舊,卻薰黃了整片天空;老牛的長吟隨風而逝,靜默在無邊的曠野中.一如當年的情景,在我看來卻是一片空白.這片我深愛着的土地,不!深愛着我的土地,默默地注視着我,頓時,我感到無比的慚愧.
  "還站着幹什麼,快進屋。”一邊的親戚在向我招手了。我挪不動步,有一種力量死死地纏住了我,而我的腳下,僅僅是一片稚嫩的小草。嫋嫋的炊煙已經升起,伴着夕陽一同捲入黃昏。似乎,永恆的黑暗即將來臨,我被這無形的力量壓得喘不過氣來。“過不了幾天,咱就得搬家了。”親戚說。這話,五歲時,我已經聽過了。我並沒有問緣由,我知道,這片土地早已不屬於人類,它早已被人類摧殘得體無完膚了,這樣的鬼地方,誰還會留戀?
  它已不屬於人類,那麼,它屬於什麼?


篇十九:鄉情


  無庸置疑,我對家鄉這片土地是摯愛的。
  波巒起伏的山峯一座連着一座,鬱鬱蔥蔥的杉林把村子圍了個圈兒。信步山林,一股股幽深的氣息迎面撲來,還夾雜有泥土的清香。小鳥在枝頭上歌唱,蟋蟀在草叢中彈琴。野花遍地是,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撒在田野裏,像星星,還眨呀眨的。一陣微風吹來,心境頓時有種從未有過的飄逸。
  當太陽敲醒沉睡的東方,家家戶戶的屋頂上冒起了陣陣炊煙。砍菜聲、劈柴聲、狗叫聲,一時齊發,村子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晰晰瀝瀝的雨中,鄉里人開始了耕作,攜着心愛的菸斗,吆喝着牛兒,拄着犁在田間的一隅,來回遊動,任憑那柔柔的細雨打在他歪斜的斗笠上。
  陽光金子般直瀉下來,像靜靜的瀑布流向古樹,濺起的光斑像雨點一樣灑了我一身。木樓前的古樹下,聚集了三五成羣的老人,有的靜靜的坐着,有的小聲的說着話,有的在下棋,老人們構築着村莊簡單的生活畫卷。
  慢慢的太陽消失不見,只能看見天邊還殘留着一點離去的痕跡。狗在路頭靜靜地候着勞動歸家的主人。路邊老黃牛慢悠悠的晃着步伐,彷彿在欣賞美景,它勞作了一天,該歇歇了。鄰居有的在河邊召喚自家的鴨子,有的在攔小雞進圈。
  路上的行人漸漸稀少,天空暗下來。沒有了小孩的歡笑聲,偶爾會有幾聲雞鴨叫鳴,遠處還會傳來一聲狗叫。屋裏人或躺或坐,緩解一天的疲勞。吃過飯,大人們商量比劃着,明天地裏種什麼,用多少種子,多少化肥。也有鄰居家的大叔大嬸過來串門,彼此說着自己的收成和下一季的打算,豐收的幸福寫在臉上。
  漫天的星光灑向這片土地。田埂間的小草已有了幾分睡意,身上披着幾滴露珠。村旁的小路總是那麼歡快:蛐蛐在唱歌,青蛙在伴樂。迷亂的聲音交雜在一起,猶如動聽的旋律,奏着迷人的鄉間鄉情。
  夜,已入深沉,一切都進入夢境。我站在門外,望着星空,許個願:我摯愛家鄉這片土地。


篇二十:鄉情


  闊別家鄉多年了,可時常還會做起思念的夢……
  故土是最令我難忘的地方,在那裏度過的童年時代雖然短暫,但卻是一個金色的夢,給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急切地尋覽那夢中的情景時,美好的夢境卻“悠‘地飄然而去,只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花瓣……
  我的童年是在威海度過的,在它的身旁飛舞着一條透明的”玉帶“------東江。那日夜奔流的江水,總是飄蕩着幾葉小小的扁舟,它們是那樣普通、平凡,就像製作使用它們的人一樣默默無聞。
  至今,我的腦海裏仍浮現着這樣一隻小木船:深褐色,寬兩米左右,毫不裝飾的流線型的船懸微微向兩端上翹,顯得小巧靈活。一篙、一櫓、兩槳,小船穩穩地蕩起來,兩岸的稻田、白的棉地……微微地晃動着,宛如一副副美麗的水彩畫。
  很多這樣的小船在江上挖沙、捕魚、渡人……
  離我家不遠有一條小溪。炎熱的夏日,小溪便成了我和小夥伴的樂園。脫掉褲子,甩了涼鞋,在小溪中盡情玩耍、嬉戲。笑聲一漾一漾,正像這溪水。
  水清清的,淺淺的,剛沒過膝蓋,溪底那細軟的沙石輕撓着我們的小腳丫。在水中輕輕挪步,蕩起幾圈波浪,水便從兩腿間癢癢地淌過,好遐弈!
  水裏還有一些小小的黑點呢!原來是園腦袋細尾巴的蝌蚪!遊起來,就像一個個活潑的”小逗號“。於是,溪水就成了一首總也流不完的詩……
  難忘啊!這船,這山,這水,還有那採莓子的山村姑娘……



篇二十一:鄉情


  闊別家鄉多年了,可時常還會做起思念的夢……
  故土是最令我難忘的地方,在那裏度過的童年時代雖然短暫,但卻是一個金色的夢,給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急切地尋覽那夢中的情景時,美好的夢境卻悠‘地飄然而去,只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花瓣……
  ☆小船的夢☆
  我的童年是在威海度過的,在它的身旁飛舞着一條透明的玉帶------東江。那日夜奔流的江水,總是飄蕩着幾葉小小的扁舟,它們是那樣普通、平凡,就像製作使用它們的人一樣默默無聞。
  至今,我的腦海裏仍浮現着這樣一隻小木船:深褐色,寬兩米左右,毫不裝飾的流線型的船懸微微向兩端上翹,顯得小巧靈活。一篙、一櫓、兩槳,小船穩穩地蕩起來,兩岸的稻田、白的棉地……微微地晃動着,宛如一副副美麗的水彩畫。
  很多這樣的小船在江上挖沙、捕魚、渡人……
  ☆清清的小溪☆
  離我家不遠有一條小溪。炎熱的夏日,小溪便成了我和小夥伴的樂園。脫掉褲子,甩了涼鞋,在小溪中盡情玩耍、嬉戲。笑聲一漾一漾,正像這溪水。
  水清清的,淺淺的,剛沒過膝蓋,溪底那細軟的沙石輕撓着我們的小腳丫。在水中輕輕挪步,蕩起幾圈波浪,水便從兩腿間癢癢地淌過,好遐弈!
  水裏還有一些小小的黑點呢!原來是園腦袋細尾巴的蝌蚪!遊起來,就像一個個活潑的小逗號。於是,溪水就成了一首總也流不完的詩……
  難忘啊!這船,這山,這水,還有那採莓子的山村姑娘……


篇二十二:鄉情


  天空中飄落一絲飛雪,用手去接,雪花觸手即融,擡眼望向天空,灰濛濛的,心中不免添了幾分落寞。忽而想起了那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詩來形容我此時此刻的心情,應該是再恰當不過了。
  轉眼已是春節,家家戶戶忙着走親訪友,爆竹聲聲,震耳欲聾。雖說有家人陪在我身邊,但那種鄉愁仍然不曾減退。“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想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裏的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時常想起家鄉的那條弄堂,又長又深。小時候的自己總喜歡與小夥伴們在弄堂中穿梭,嬉笑聲彷彿現在還回蕩在耳邊。還有夏日裏老老少少在村頭乘涼,我與姐妹們一起猜謎,追跑??????好像這一切盡在眼前,可是驀然回首,轉眼已是百年。
  我不是巨蟹座,可是我這個人總愛回憶過去。有人說這是現實生活不如意,也許是因爲太過孤獨,可在旁人看起來似乎我過得很幸福,是我不懂得滿足。他們也許並不懂,小時候雖然住得房子並不是最好,可是那裏有我的夥伴,有我的老槐樹,還有那清澈的河水,生活得有滋有味。剛來到城市時,我好像是一隻被關在鐵籠裏的小鳥,想飛,卻怎麼也飛不出去。日子久了,我的棱角也磨平了,我開始學着適應,因爲人總要學會長大,不是嗎?有時候累了,眼前總會浮現家鄉的影子,然後我咬緊牙關,重新振作。
  “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只有我的流浪者,在孤獨的路途上,時時微笑地想起它來。”


篇二十三:濃濃的鄉情


  今年,我們全家去鄉下老家去過清明。沒想到,幾天時間,我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樸實無華的小山村。
  揉揉朦朧的睡眼,一縷溫暖的陽光照射在我的臉龐上,伸一個懶腰,輕輕地、懶散地爬起來,奮力舒展着四肢。哦,新的一天來臨了!我三下五下除二套上衣服,悄悄檫了把臉,隨着一聲“吱呀”的拉門聲,我走出了院子。一擡頭,看見爺爺拿起扁擔正準備去挑水呢。我歡樂的跳到爺爺面前,甜甜地叫了一聲“爺爺”。爺爺笑眯眯地摸了摸我的頭,溫柔地說:“起來啦,跟爺爺挑水去!”“好”我俏皮地朝爺爺笑了笑。
  沐浴着黎明悠悠的清風,我們踏上了那條熟悉的鄉間小路。那水桶隨着搖擺的節奏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像一支動聽的樂曲,在這原本靜謐的山村上空迴盪,別有一番情趣。曙色正濃,我作了兩個深呼吸,陶醉在晨曦的清新中。
  路邊一家農戶門前,左邊掛着一串黃澄澄的玉米棒子,右邊吊着一串紅豔豔的幹棗,讓人看了直流口水。這時,迎面走來一位老鄉,肩上也挑着擔子,鐵桶聲音很沉,與爺爺的鐵桶聲融匯成一首別有韻味、節奏鮮明的“鄉村交響曲”。聽着這美妙的韻律,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親切。因爲在這裏,沒有競爭的壓力,也沒有城市中鋼筋水泥的冷漠,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祥和。
  走過幾條曲折的羊腸小道後,一條冰河出現在我們眼前,“千里冰封”,好似一條銀鱗巨龍在山間蜿蜒盤旋。放眼望去,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爺爺扶着我,走在冰面上,滑滑的。不遠處有一口“冰井”,是人們爲了打水,專門在冰河上打的一口“井”。爺爺放下扁擔,提起兩隻桶,往“井”裏一舀,桶裏立刻裝滿了水。爺爺身子望下一蹲,將擔子往肩上一架,沉沉的擔子被挑了起來,那動作十分嫺熟。順着小路,我們又往回走。
  只聽見“喔喔喔”聲聲雞鳴,一羣雞出現在前面的山坡上。那羣雞中大部分是母雞,白的、黑的、花的,各色各樣,在地上一啄一啄地吃食。一隻公雞守在一旁,觀察着四周,好像在爲母雞們站崗。那公雞真漂亮,墨綠色的尾巴間夾雜着幾根紅黑相間的羽毛,全身橙黃,雞冠通紅,昂首挺胸,好不神氣。
  幾對麻雀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呀!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鄉村的讚歌。
  我突然產生一種強烈的慾望,朝着對面的大山大喊一聲。陣陣悅耳的回聲激盪在我稚嫩的心靈中。我的心裏頓時涌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坦蕩,我感到自己已經融進了大山,融進了山村,融進了這濃濃的鄉情之中。


篇二十四:悠悠茶韻,濃濃鄉情


  五柳先生有詩曰: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從古自今,福者享茶,祿者用茶,壽者飲茶,喜者樂茶。自神農氏起,中華茶文化淵遠流長。而說起安溪的歷史,實際上也是一部茶的歷史。  
  “一縷純香捧與君,甜了友誼醉了心……”伴着清風香露,伴着明月瑤琴,優美的旋律越傳越遠,鐵觀音的香味也飄滿全國各地。人們用清香甘醇,潤喉生津等等來讚美觀音茶。在閒暇的午後,坐在綠蔭樹下,手捧一本小書,邊讀,邊小口小口地品着茶,頓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一陣清風拂過,茶香入鼻,這樣的午後,這樣的感覺,宛如仙境,好似在雲層穿梭……  
  正是這種優良的品質,安溪的茶葉發展,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愈演愈烈。而商業競爭,自然破壞,使得許多茶農不得以使用農藥來防止蟲害,保證茶葉的鮮香亮綠。因此有了喝茶等於喝農藥的駭人之語。關於農藥,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就專門作了詳細的解析。在《土壤的王國》一章中,卡遜這樣寫到:“殺蟲劑在繼續使用着,確實頑固的殘毒在土壤中積累起來,這一點幾乎是無疑的:我們正在向着煩惱前進。……‘如此有效的,但卻爲人瞭解甚少的工具’所帶來的危害:人類方面所採取的一些不當處置可能引起土壤生產力毀滅的結果,而節肢動物卻能安然無恙。”無疑,農藥不僅給人類的健康帶來危害,也給腳下的熱土帶來危害。  
  當我再次端起茶杯,細細地品嚐時,同樣的午後,卻品嚐不出曾經的感覺。手中的茶杯不願放下,貪婪地聞着杯中餘香,一種失落感涌上心頭。茶,仍舊是香的,卻少了一份純真感,多了一份商業的味道。農藥的使用,保證了茶葉的產量,“外表”,同時,也破壞了茶葉的“內涵”。  
  茶,之所以香,除了茶農的辛勤付出,對於土地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談到:“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攘,下者生黃土。”而雷切爾。卡遜又認爲,農藥可能引起土壤生產力毀滅。所以,使用農藥是矛盾的。六朝時期,人們除採摘野生茶而外,有以茱萸,枳子之屬冒稱爲茶的,所以晉人張華,劉琨等人非常強調要飲用“真茶”。放於今日來看,我更願意這樣解釋“真茶”,所謂真茶,乃自然純真,綠色無公害之飲品。  
  望着空空的茶杯,多麼想念曾經的自然感覺,想念曾經的土地。多麼希望,人們在發展的同時,也能想想自己踏的這片土地……


篇二十五:鄉情,一份依戀


  濃濃的鄉情,在每一個遊子心中都是一份依戀。
  心海中,一片記憶的風帆漂過,滿載着鄉村的氣息。母親慈祥的笑容,不斷地在眼前閃現;父親憨厚的表情,也在心海里盪漾起一絲絲波瀾。
  離開了故土,宛如失根的浮萍,無土的種子,再也找不到所要歸屬的方向。
  忘不了童年時小夥伴們在溪邊嬉戲的歡愉,忘不了老黃牛發出的哞哞叫聲,忘不了鄉村雞犬相聞的和諧之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每每讀到此句,心中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慨……
  幾許傷感,幾許憂鬱,淡淡的涌上心頭,我才發現,故鄉是我永遠無法忘卻的幸福和憂傷!

篇二十六:濃濃的鄉情


  記憶中我的故鄉,很偏僻,但卻很美。一條清清的河上架着幾座低低的小木橋,幾塊突兀的石頭伴着幾聲婉轉的蟲鳴。穿過故鄉歲月的痕跡,總有一些新的氣息夾雜在斑駁的回憶裏,沉澱在往事的剪影中。噢,我的故鄉,是用懷念串就往事的痕跡,模糊後它又漸漸清晰起來,在心中那塊陽光燦爛的方地裏演繹着新的顏色,升騰着感動……
  故鄉的天很藍,少了城市尾氣的污染,也少了高樓森林。一下子,天是那麼廣闊,我彷彿清朗了許多,連雲朵也不那麼妖嬈的炫麗多姿,變得純樸起來,還有那屬於陽光的風,風中總有一絲讓人不易察覺的甜味,倘若你中午時分在野外休息,那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清涼的風吹得你人清氣爽;陽光也最溫暖,照得你全身暖融融的,這是鄉村的風景。就算是下雨,故鄉的天空也會散發一種惆悵的灰色,雨聲彷彿也是優美的旋律,或許在窗邊聽聽雨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故鄉的水很清,是一種特有的清。蜿蜒曲折的小河彷彿把鄉村環抱起來。記憶中,我常與表叔到河邊釣魚,河底有許多五彩繽紛的鵝卵石,小魚小蝦常躲在其中。它們很滑,用手是抓不到的,所以只好用蚯蚓來釣魚。我坐在河邊,看着魚兒在水中盡情的舞蹈,可它們就是不上鉤。表叔早就沒耐性了,下河涼快去了。不會游泳的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清澈的河水環抱着他。太陽將最後的一抹餘輝撒向大地,我收起魚杆回去了。我沒有釣到幾條魚,卻釣回滿滿的一桶家鄉的晚霞。
  故鄉的油菜花很美。立春過後,地裏的油菜花全開了,黃豔豔的,一大片一大片地燦爛着,把整塊田野佈滿不留一點空隙。撲面而來的清香,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最喜歡輕風拂過,那些花兒宛如盪漾在海岸的細細的波紋、滾動着、跳躍着,仿若掬不住的水,仿若閃爍着陽光色彩的細緞,每一朵花彷彿在對我微笑,我經不住誘惑,倒在一片花海里。
  故鄉的人很純樸。在家中,每一個親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親切,在飯桌上,他們時不時的給我夾菜,問我有什麼需要,他們少了那種客套,卻多了一份溫馨,鄰里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你來我往,現在都市生活就是缺乏這種情感,或許,這就是難以割捨的一份鄉情。
  現在我已經不常回去了,但心中卻常常飄蕩起那份濃濃的鄉情……


篇二十七:體現鄉情


  夜了,我閒來無事,漫步來繁華的街道上,最近心裏總是有股消不去的愁,卻不只是爲了什麼,閒暇時,總是泛起悲愁之感。
  累額,就近找到了一個長板凳坐下歇息,眼前不斷來往的人羣,不禁感嘆大都市的繁忙,擡起頭來,仰望着漆黑的夜,只有這一輪明月靜靜地掛在空中,心想也只有這孤寂的明月也、與我相伴,分享我的惆悵。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突然不知是哪兒飄來的歌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正想要抱怨這歌聲,忽然間,我心中一怔:原來我的愁是思鄉之仇,不由得有了“談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的感嘆,我想家了。我的故鄉,你還好麼?
  再擡頭望望這論明月,眼中有些溼潤,腦海中浮現了那遙遠的故鄉——一個典型的北方城鎮,周圍散佈着一些古樸的農莊。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留下了我的親朋好友,留下了我的童年,留下了我的鄉情。
  記得兒時頑皮,總喜歡到田間與夥伴們玩耍,一直到深夜也不願離開。玩累了,就躺在野地裏,望着夜晚裏的滿天繁星,月亮與這星空相依相襯。月光灑落麥田間,微風拂過,吹起層層麥浪,彷彿身處於銀色的海洋。而海洋中的我們,數着天上的星星,一顆,兩顆,三顆……縱向把那數不完的星星數完,卻總是被大人們的呼喊聲打斷,被領回家睡覺,第二天依舊如此,樂此不疲。
  而現在,月亮依舊是那月亮,卻少了滿天繁星,孤零零地掛在黑夜中,而離鄉的我又何嘗不是這般寂寞,興中的愁更加濃了,繚繞在眉宇之間,揮之不去啊!
  夜又深了些,是回家的時候了,站起了身,緩緩融入了人流之中,走在路上,身邊不全經過忙碌的行人,彼此陌生,偶爾有一兩個熟人相遇,也不過是彼此之間打個招呼,便匆匆離開了,也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
  哎,輕輕地嘆了口氣,這又讓我記起了故鄉的人,也許是那故鄉人互相熟悉,也寫是那故鄉人的淳樸,每個故鄉都懷着一股好客的熱情,即便是在這黑夜又怎樣?夏夜,吃過晚飯的鄰居們喜歡相聚到廣場上,吹着陣陣涼風,互相絮叨着家長裏短:而冬夜,鄰居們喜歡聚到一戶人家裏吃大鍋飯,孩子們的打鬧聲,婦人們忙碌的身影,丈夫們談古論今的樣子,繪成了齊樂融融的畫面,溫暖着每個人的心。
  那一幕幕溫馨的畫面。充滿了我的腦海,讓我的愁稍微淡了些,一陣寒風又將我帶回了現實,卻帶不走我的鄉情。又走了快些,不想忍受孤獨的寒冷,想聽聽那故鄉的聲音。
  夜更深了,我回到家,拿起電話便撥通了老家的電話,只說了句:“我想家了”
  “孩兒啊!過的咋樣?……”傾聽着親人的思念,無言以對。
  望着明月,淚劃過臉頰,這一輪明月下,我的故鄉,你還好麼?


篇二十八:夏日家鄉情


  我家住在一個偏僻的農村裏,小小的村莊,沒什麼名氣,有很多人不曾聽過,可在我眼裏,它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我的姐姐很愛運動,在夏天的早上,經常邀我和她一起去跑步,我們起個大早,換上運動服,小跑着出了巷子口。夏天的晨風迎面撲來,十分清爽,在朦朧的陽光下,兩旁一排排低矮的土房顯得很美,比高大的樓房美上好幾倍呢。繼續往前跑,前面有一片竹林,夏天的晨風把它的頭髮都捋順了,隨風飄拂。我仰起頭,望向天空,這時陽光穿透雲層,天上的雲朵已經所剩無幾了,夏天的晨風竟把它吹散了。  
  晨跑後,回到家裏,每家每戶煮飯的炊煙,飄出煙囪,裊裊上升,微風吹過,扭曲成奇異的形狀,好似一個穿着白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下午,我和姐姐一起來到河邊洗衣服,炙熱的太陽肆意散發着自己的光和熱,不多一會,我們姐妹就汗流浹背。於是,脫了鞋子,趟進河裏,頓時一股涼爽傳遞全身上下,真是舒服。姐姐也到了河裏,我們一起戲水,用水互相潑灑,彼此身上都是斑斑點點的水滴,渾然不顧家人禁止玩水的叮囑。上了岸後,斑點就被太陽帶走了,我們避免了回到家後被發現可能面臨的責罰。  
  傍晚,夕陽籠罩着我們這個村鎮的時候,青蛙的鳴叫聲漸漸熱鬧起來。遠處一片紅色的晚霞,照映在人們的臉上,變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樹梢上披上火紅的綢緞,靜靜流淌的小河,河面上也映出了一層紅顏。  
  太陽落山了,黑黝黝的夜幕慢慢落下,天空中鑽出幾顆閃爍的星星。我和姐姐來到河岸邊,看見對岸有幾點微光,姐姐告訴我,那是螢火蟲,我拉着姐姐去抓幾隻,這螢火蟲沒我想象中的那麼靈巧,笨拙極了,我只用手輕輕一捧就抓了一隻。  
  這個就是我熟悉的家鄉,一個美麗的小鄉村,默默陪伴着我成長,讓我對她有着濃厚的感情,不能忘記。


篇二十九:忘不了的鄉情


  透過窗戶,看見那窗個那兩棵四季常青、高大挺拔的松樹時,就會讓我想起的故鄉的松樹林。
  我小時候,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住的小平房後面,有一座山,山上長滿了松樹。
  夏天,朋友常常帶我去松樹林抓蟬。我們分辨蟬發出的連綿起伏的歌聲,只聽這裏的蟬長一段,那裏應一聲。當分辨出“知了、知了”的聲音來自於那棵樹上,就爬樹把蟬抓下來逗着玩。如果運氣好還可以抓幾隻蝸牛,讓它們在“跑道”上賽跑。這常常讓我們玩的不亦樂乎,都忘了時間。
  松樹周圍是一圈水稻田,水稻長熟的時候,棲息在松樹上的白鷺們就會從松樹林裏飛出來,飛到水稻田裏,吃昆蟲、小魚、小蝦。它們早出晚歸,辛勤在田野裏吃可惡的害蟲,讓收成更好。它們與松樹林吃草的水牛、稻田裏捕食鴨子相處得十分和諧,互不干擾。在黃昏落日地照耀下,白鷺被染成了金色,飛成各種形狀又飛到松樹林。每當我在其它地方看到白鷺,我就會想起故鄉的松樹林。
  收割完稻子,田野上剩下這一困困稻草,故鄉的朋友有着“不浪費一點資源”的精神,用那些稻草編織成一個個鞦韆,掛在松樹粗壯的樹枝上,一邊盪鞦韆一邊看遠方的松樹林的白鷺與翠綠的松樹,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爸爸常常帶我去上散步,穿過鬆樹林,可發現松樹林中許多的鳥巢,我一邊走一邊數樹上的鳥巢。突然,我看見前面有兩排樹樹長得十分的茂盛,樹枝跨過了中間的路與另一排的樹的樹枝交錯在一起,好似一條隧道。我高興地喊:“爸爸,看,隧道!”
  秋天,松樹上的松針變黃了,落到了地上,變成金色的地毯。我和幾個小夥伴就會收集一些松針與松果,一些拿回家當柴火燒,一些則拿去烤自家種的黃豆豆莢,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裏放上松針,用火柴點上火。就開始拿着豆莢烤,考上五分鐘,豆莢就基本烤熟,一陳風吹過,豆香和着松濤送入我們的鼻孔,不由得馬上想吃幾片。
  我們住進新家的時候,長在窗外的這兩棵松樹才一米多高,如今,一晃十餘年過去,窗外的松枝已長到十幾米高。這讓久在異地他鄉的我,可以在非常想念家鄉的時候,輕輕推開窗戶,久久凝望松樹一會,讓我置身於家鄉的松樹林中。


篇三十:濃濃的家鄉情


  人其實跟樹是一樣的,都會有一條根,這條根就是家鄉。無論你身在何方,無論你遠在千里,你還是有根在你的身邊縈繞。
  說話的口音會改變,生活習慣也會變,你回到家鄉可能像是外地人,但我們的根不會因此撼動。家鄉情像是一條綿延而堅韌的透明絲帶,無形、無色,無論走到哪裏,他都會與我相伴。山,擱不住啊;水,挽留不住,一頭是我的故鄉,而一頭就是我的心。
  故鄉是思緒中的一把小提琴,偶爾你會彈奏起他,奏上一曲曲悠揚而又淒涼的旋律,這就是思緒時的安慰。故鄉是悲劇中的一把座椅,當你疲憊不堪之時,總會拿出他來,放鬆身心。故鄉是童年的畫卷,當生命之書在異國他鄉翻騰時,總能找到那童年時繽紛的畫卷。故鄉啊,你果然是遊子在落魄時的避風港,是傷心時的創可貼,是淒涼時無聲的安慰。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遊子也是這樣,雖然身在異國他鄉,卻情繫家鄉,又有多少才華橫溢的遊子用自己的文筆來抒發自己的思鄉情。我想,作爲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總不至於會忘卻自己的家鄉。應該是人走到哪裏,根就會飄到哪裏,在異國他鄉的生活雖然苦澀,但我想這根任會想原來一樣堅韌、純淨。誰都不會忘記自己在家鄉的土生土長。
  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