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華】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彙總五篇

【精華】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四年級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彙總五篇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1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八月十五日的月亮要比其他幾個月的月亮更加的圓,更亮。遠在他鄉的遊子們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全家回杭州過,我們吃了晚飯,就來到西湖邊,我們坐下來喝茶聊天,這時,帶着一圈金黃色的月亮也悄悄地升起來啦。他穿過一縷縷白雲,升到高空中,眼上一片金黃美麗極了。突然,就在那一剎間,月亮變淺了,變白了。它是那樣美麗,是那樣明亮。它照亮了整個西湖,整個杭州城。就像披上了一層銀白的輕紗,美麗極了。還有許多一閃一閃的小星星,陪伴在月亮左右跳起了舞。我仰望着月亮,看它就像一面玉盤。這時使我想起了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忽作白玉盤……”又見月亮倒映在水中,多像一顆巨大無比的珍珠,晶瑩剔透。

但我正看的入迷的時候,聽見爺爺親切的叫聲:“孫子快吃塊月餅吧。”這時我發現媽媽已經給每個人都準備了每個人喜歡的月餅。我的是豆沙味的,爸爸是紅豆味的,爺爺是綠豆味的。每個人拿着自己喜歡的口味都吃的津津有味,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中秋佳節。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2

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爲紀念太師聞仲的 “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爲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匈奴,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 拿胡餅指着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羣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月餅是圓的,且被賦 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 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爲月餅。市肆至以果爲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 《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我最愛中秋節了!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3

今天是中秋節,大街小巷都熱鬧非凡。我的心情同樣是很歡快的。

今晚秋風習習,我和大姑一起吹着那柔和的小風,觀賞這美麗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就像那個又大又圓的玉盤。沒有被地球的影子遮住一點,美麗的簡直不能用語言形容呀!六點鐘左右,月亮小姐帶着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們慢慢的從西邊升了起來。剛開始,月亮不是那麼的明亮,有點像一個嬌氣的桔子。時間慢慢的過去了,月亮從一個嬌氣的桔子變成了一個大大方方的小姐,高高地掛在了空中,讓大夥都來欣賞她這又圓又亮的面貌。這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個油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月亮也開始給大家講故事一樣,讓大家很快地進入了甜蜜的夢香中。

中秋節賞月,是我們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習俗。我覺得二零一三年中秋夜晚的月亮是我見到過的最大、最圓、最亮的月亮了。這讓我想到了一句古詩: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

賞完月後,我們又回家看了中央一臺直播的“中秋晚會”。啊!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看中秋晚會可真好啊!

這個中秋可真難忘呀!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4

在中秋節那天,我去了姐姐的姥姥家玩,我喜歡焚燒玉米皮,但這不是關鍵,我們把藏在玉米皮裏的蟲子收集在一個露露瓶子裏,我們先把幾條蟲子放在另一個露露瓶裏,然後用火燒,我們觀察它們,起初沒有異常,漸漸的,它們開始往上爬,可惜爬不上。有的縮成一團,有的不動了,你們是不是覺得很噁心,後面還有更噁心的。

姐姐把剩下的蟲在它們的瓶子裏放點菜,調料之類的東西,用火燒,漸漸的,水開了,蟲子肯定燒死了。現在,想想都噁心。

這個中秋節,是我最難忘的。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5

今天我們放假,不用去學校。因爲今天是農曆的八月十五,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媽媽告訴我,這一天,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要回到家裏與家人團聚。由古到今,也有很多著名的詩人,用詩詞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和濃濃的思鄉之情。其中就有蘇軾寫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理解的意思是:“蘇軾在中秋節的時候,一邊吃着飯、喝着酒,一邊想象自己變成孫悟空,翻個筋斗雲到天上去看看,玉皇大帝是不是和自己一樣在喝着酒吃着飯呢!”老師還教給我們一句很出名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意思是說:月亮有被雲遮住的時候,也有非常明亮的時候,有缺了很多很多的時候,就像彎彎的小船,也有圓圓大大的時候;人的心情也跟月亮的變化一樣,有悲傷的時候,也有快樂的時候”。我覺得這些詩句都非常的`美,寫的也非常的好。

媽媽還告訴我,每逢中秋節來臨的時候,很多在外地工作或者是上學的人,就是最想念家鄉的時候。因爲這一天,月亮是最圓最亮的時候,月餅也是圓圓的,人也團圓了,所以中秋節纔要取“團圓”的意思。如果可以回到家,全家人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一邊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餅,一邊賞月,我想那應該就是最幸福的時刻了。

我還記得媽媽以前給我講過“嫦娥奔月”的故事,我猜想,嫦娥如果真的在月亮上,當中秋節這一天的時候,她應該也會和我們一樣吃月餅吧。不知道月亮上過中秋節會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夠成爲一名飛行員,坐着宇宙飛船到月亮上去探查一下,看看到底有沒有嫦娥,看看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總之,我覺得中秋節是個非常有意思的節日。

“中秋”,是被人們一直都喻爲最有人情味,最具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古詩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裏,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加深切,尤其是那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的時刻。

每當到中秋節的時候,吃着那美味的月餅,欣賞着那象徵團圓的明月,眼前又會浮現出20xx年的那次中秋節。那次中秋節,我們一家四口來了次“跳繩大比拼”!“跳繩大比拼”先後分三場,分別是“熱身賽”、“加油賽”和“一決雌雄賽”。我和老爸一組,弟弟和老媽一組。最終,我們以2比1的優勢而奪得了這次比賽的桂冠!

每每想到這,我總會情不自禁地笑笑,然後,接着吃月餅,賞月亮,彷彿從月亮裏再次看到那次比賽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