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四年級清明作文彙編5篇

四年級清明作文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清明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清明作文彙編5篇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1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都趕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親戚和朋友,有的人買菊花和美酒;有的買紙錢和香和燭。可就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節就是怎麼來的,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然而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就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而且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就是多種多樣的,就是說不完的,然而今天就講到這裏吧!從去年開始,清明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日,便於人們有的時間去祭奠親人。清明節真就是來之不易啊!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人,可現在爲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禍,那是我六歲時候,我再玩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速度太快了,只聽啪一聲,我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哇哇大哭……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果然,清明節下着傾盆大雨,在路上,把我全身淋得溼漉漉的。

好不容易到了爸爸的老家―鯨頭,來到之後,我就和姐姐們一起玩,一起看電視,雨越下越大,彷彿在哪都能聽到雨聲和風聲,在演奏一曲春天的讚歌。

到了掃墓的時間了,大家撐着花花綠綠的雨傘,走在掃墓途經的路上,一聲聲歡笑迴盪在天空上。

到了墓地,大人們在拔雜草,掃泥土,忙活了大約15分鐘,爸爸說:“姝瑤,過來植樹。”我聽了,趕快拿着樹苗來到爸爸挖的大洞前,把樹苗放在洞裏,扶正,只見爸爸一把一把地把土挖進去,我也試着挖挖看,沒想到手上的泥土一拍掉,就出現了一道道土黃色的“線”。我正在發呆,爸爸又在另一邊挖了洞,我把另一棵樹苗種了下去,只聽見姐姐說:“我可沒見過種樹這麼簡單的。”

種完了樹,大家去拜了祖宗們,就撐着雨傘下山了。我走在滑滑的泥土路上,想:希望清明植的這兩棵樹,帶着我的心意茁壯成長!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就是一年裏那個悲傷的`節日‘清明’,今天的眼淚猶如下雨一樣,不停的流,心情不禁難過了起來。

今天我會老家祭奠那以去世的親人,當我們來到他們的墳墓面前,總會帶上一些菊花放在墳碑上,再帶上一些他們喜歡吃的食物。我小的時候一直以爲這不是什麼重要的事,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是每年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站到太爺爺的墳墓面前,我並沒有哭出來,而是冷靜的站在那裏,但心裏其實很難過。一直到家人把香點着,我纔回過神來和家人給太爺爺磕頭。

晚上,我們回到家以後,沒有一個人說話,接着,媽媽慢悠悠的走進房間,父親低着頭,讓人看不到他的表情,也安靜的回去了。只有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我一聲不響的走到陽臺,看着夜空,慢慢的回憶那些已去世的親人們,因爲人們都說:“人去世會變成天空中的一顆星星,我也想看一看我的親人會是哪一顆星星。”我不知不覺得流下了眼淚。

每年都有清明節,每年都有不同的悲傷,這悲傷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在思念中我明白了,燕子能飛回來,小草也有復甦之時,可失去的親人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未至,我已魂歸故里。天堂裏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兒在這裏掬一抔黃土,敬一盞清茶,遙寄一份思念,訴說幾句衷腸······

曾幾何時,父母在,無論那個家是多麼簡陋與普通,我們都會感到一種溫暖與依靠;父母在時,總覺得“死”是離我那麼遙不可及的東西,父母離開後,突然覺得死離我是那麼近,一夜之間的事,便做陰陽兩隔。我摯愛的雙親已長眠於此,下一個,會是自己了麼?

父母在時,回憶過去總是充滿了童趣和溫情;父母離開後,這種回憶卻成了我再也不願觸及的痛。越想逃避,愈發清晰,似額頭的皺紋,鐫在心底,隨歲月的流逝,愈來愈深。

多希望,忙碌一天回到家裏,喊上一聲“爸、媽!”還能有那慈愛的應答、噓寒問暖。多希望,還能陪您嘮嘮家常裏短,追憶兒時趣事。可一切成空!現實越無法實現,內心越痛苦掙扎。

人世間,很多事、很多人、很多情。當我們擁有時並不太在意,甚至覺得是順理成章。只有當我們失去後,直至無法挽回,才覺得倍感珍惜,這是怎樣的一種痛啊!然而,然而,這種撕心裂肺的痛卻爲何總要那一道道痛徹心扉的傷來詮釋?

一年一度清明雨,幾度夢迴故鄉,父母音容,恍若如昨。每每夜夢中驚醒,那影響卻已被四周的黑暗吞噬,淚水早已浸溼了枕頭,胸口滿是令人窒息的痛。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天堂裏的老爸、老媽,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