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推薦】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四篇

【推薦】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四篇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1

仿生學是一門學問,就是仿照某一種生物,發明對人類生活有用的東西。下面我就來說說飛機是怎樣發明的吧!

發明動力飛機的人是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城的兩位修理汽車的年輕兄弟,哥哥叫威伯。萊特,弟弟叫奧維爾。萊特。

這對兄弟在發明動力飛機時,常常躺在地上,觀看天上翱翔的老鷹。他們非常羨慕老鷹,羨慕它們自由、愜意地在藍天上飛翔。他們常想如果他們也能長出翅膀,在藍天上飛翔,那多幸福、自由啊!

萊特兄弟學習了徳國飛行名將利倫撒爾寫的著作,利倫撒爾的一句名言深深印上他們的心坎:“誰要飛行,誰就得模仿鳥。”

萊特兄弟模仿鳥,製成了一架滑翔機,1900年威伯·萊特坐上滑翔機在空中飛行了一會兒。然而,滑翔機卻只能像風箏一樣依靠風力飛行,不能長時間在空中飛行。

於是萊特兄弟開始自己製造動力飛機,他們把滑翔機裝上馬達,裝上螺旋槳,把滑翔翼拆掉裝上動力飛機機翼。萊特兄弟把改裝後的飛機叫“飛行號”。可是不少人見了直搖頭,稱它爲“破鳥籠”。

1903年12月17日“飛行號”在空中順利飛行了8秒,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動力飛機的飛行。從此之後萊特兄弟深受啓發,繼續完善,改進動力飛機,最後威伯·萊特在空中飛行了5次,最短的一次飛行有12分鐘,最長的一次飛行竟長達78分鐘。

看來我們也要向大自然這位“老師”好好學習呢!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2

大自然給了人類許多啓示,它就是人類最早的“老師”。歷史上給了我們很多好的例子。因爲螢火蟲發光的啓示,科學家發明了日光燈;出於對馬兒在草原上奔跑的啓迪,科學家們發明了汽車;更因爲小龜可以在大龜的背上360度轉動,科學家們發明旋轉型戰車……

近日我也發現了些大自然的祕密。星期六的時候,我發現家裏有條大青蟲把它的屁股放進了螞蟻洞裏。一隻瘦小的螞蟻使勁地咬了大青蟲一口。可是大青蟲卻排除了一粒米粒般大小的大便,說:“小螞蟻,你還是放棄吧,你現在簡直就是給我抓癢癢而已,不知量力。”可是螞蟻還是不放棄,不停地咬來咬去……直到小螞蟻已經筋疲力盡了,可是大青蟲看起來還是不痛不癢。這時小螞蟻拖着疲憊的身體走了。我以爲小螞蟻就這樣放棄了。可是幾分鐘後,事情卻出乎我的預料,小螞蟻搬來了千千萬萬的救兵,這小小的螞蟻還真是聰明,居然還會叫救兵,看來它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的奧祕。上千只螞蟻連續的緊緊的咬着大青蟲,任憑大青蟲痛得上下翻滾,螞蟻們就是不鬆口。一不小心,大青蟲就摔進了水溝裏,掙扎了幾下就被水淹死了。小螞蟻靈機一變,把大青蟲當成了美餐,擡進了它們的'家——螞蟻洞……

從這件小小的事件後,我更加相信大自然的魅力是無窮,所以只要我們對生活處處留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樂於觀察,善於發現,就一定能得到很多啓示,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有趣。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3

學校的一棵大樹上,有一隻小蝸牛,它正在努力地爬樹。

每天下課或放學時,我都要站在那棵大樹旁觀察那隻小蝸牛爬樹。我擡頭望着那棵參天大樹,心裏想到:那麼高的樹,別說那隻小蝸牛了,連我都爬不上去!算了,就觀察一下吧!只見小蝸牛慢慢地爬着,就像一個不慌不忙的老爺爺。而且它經過的地方都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好惡心啊!就像一個人的唾沫一樣。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想,它要麼放棄了,要麼早爬到了頂端。可我定睛一看,天吶,不是我看錯了吧!我又揉了揉眼睛,看了又看,沒錯!蝸牛纔剛爬到樹邊!我大吃一驚,心想:照這樣的速度,一年才能爬上去吧!“叮——叮”,上課鈴響了,我不得不回去上課了。

上課時,老師講的半點知識我都沒聽進去,腦海裏一直在想:小蝸牛會不會放棄了?它會不會還在爬呢?漫長的上課時間終於過去了,我趕緊衝出教室門,揹着書包向那棵大樹跑去,我一看,小蝸牛爬到了離地面只有三指高的地方。看到這,我不禁又開始懷疑起它的能力了。哼!你就不要再勉強自己了。我搖搖頭,和同學走出了校門。

第二天,我又來到昨天的大樹下,那隻小蝸牛居然不見了。我仔細地尋找着,在樹下又找了一遍,還是沒有。小蝸牛去哪了?難道已經爬上去了?哎!可沒想到,我放學來看的時候,小蝸牛居然又出現了,這次它竟然爬到了大樹中間的枝條上了!到底怎麼做到的呀?這時我的心裏也涌起了敬佩之情,我也不禁想到了自己,平時總是碰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真是羞愧!它激勵了我,讓我也學會了堅持不懈。

我知道了,原來堅持不放棄,就是強大的力量。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4

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科學家們可以在生物中得到啓示,發明許多便於人類的東西,我們又可以在大自然中懂得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放學回到家。因爲今天練毛筆字,手上都是墨水,所以我就到水龍頭前去洗手。洗完手我又坐到沙發上看電視。半個小時過去了,“快寫作業吧。”媽媽說我。“我再看一會兒”。我答道。

突然,我聽到“滴、滴、滴……”的聲音,一開始,我還以爲是電視的聲音。我把電視關了,可聲音還有,我仔細聽,才知道了是衛生間裏的聲音。我走進衛生間,驚訝道:“原來是水龍頭沒有擰緊。”水一滴一滴滴在水槽裏,我趕緊擰好,水纔不滴了。看着浪費掉的水,我不禁自責起來,想:水就這麼浪費了,時間也一樣,我不能把一去不回頭的時間再浪費掉,於是我就去寫作業了。

看着水龍頭裏的水,嘩嘩地流着,流向水槽,一去不回頭。這啓示我時間分分秒秒在我們指間流逝,從我們身邊偷偷溜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很寶貴,它是金錢買不來的,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