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必備】四年級上冊作文3篇

【必備】四年級上冊作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四年級上冊作文3篇

四年級上冊作文 篇1

我有許多玩具,比如:電子陀螺、毛絨熊、芭比套娃、積木、軌道火車……

今天我正在玩電子陀螺,爸爸不知從哪裏找來了一個紙箱子,裏面裝着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以爲是垃圾,剛準備把這個箱子連同裏面的東西一起扔掉時,爸爸趕忙過來把這個箱子搬回去,對我說:“這是我小時候的玩具,要不咱們舉行一次玩具大比拼吧!”“比就比,誰怕誰呀!”我毫不猶豫的應戰了。

我拿起我的電子陀螺說:“比這個,你有嗎?”爸爸在他那隻紙箱子裏翻了好長時間,才找出了一塊不倫不類的木頭和用一條柳枝和一根繩子綁在一起的東西。爸爸搖了搖左手上拿着的那塊木頭,說:“這就是陀螺。”我驚奇的張大了嘴巴。爸爸又甩了甩右手拿着的“柳繩”,說:“這就是鞭子。”

我忍不住走上前,仔細端詳起那些玩具:削成一寸多高把木頭,直徑也一寸的圓柱形,再把下面削尖,尖的地方釘一枚釘子,這

就是陀螺。而那條鞭子則使用一米長的柳條和一米長的繩子綁在一起,這就是鞭子。

我的陀螺全身都是紅色的,中間有一排小燈,上上發條後燈就可亮起來。轉的時候也只需上發條,比爸爸的高級多了。

比賽開始了,我上了三圈發條,輕輕一鬆,陀螺就開始轉動了。而爸爸得先用鞭子纏住陀螺的腰身,直到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頂端,用力一拉鞭繩,陀螺才轉起來,再用鞭子不斷抽打,越抽轉的越快。

過了一會兒,爸爸打累了,抽的慢了下來,陀螺也停了下來。這場比賽我贏了。

媽媽走過來,說:“通過這兩個陀螺就可以看出這是兩個時代的玩具,現在時代的進步,讓孩子們有了

更好的生活環境。是國家的繁榮富強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做一個有用的人,爲祖國的發展建設做出貢獻。”

我謹記媽媽的教誨,努力學習,爲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年級上冊作文 篇2

第一天

早上,我把5粒綠豆放進一個裝着水的一次性杯裏,把它(這隻杯子)放到陽臺上。中午吃好飯後,我來到陽臺上看綠豆怎麼樣了。只見綠豆沒有什麼變化,只是綠豆有黑線的地方冒出了一個小泡泡。

第二天

這天下午,我拿着放大境看,發現綠豆那條黑線那兒冒出了一點點兒小芽。我拿來兩個透明的一次性杯,拿上小刀跑到樓下花壇邊,掘出了一些泥土裝進杯裏,一溜煙就跑回家。我用小刀在杯子底上弄出幾個小洞,然後把綠豆小心翼翼地放了進去,一杯兩粒,一杯三粒,我又澆了一點兒水,就去玩兒了。

第三天

綠豆芽還沒從土裏鑽出來,我拿出一個量水度的小杯子,倒上多少不同的水,分別倒進兩個杯子裏。其實我是想看看水倒多好,還是少一些好。

第四天

綠豆芽從泥土裏鑽出了一點兒芽,我拿着放大鏡看,發現這個芽白裏還露出一點淡黃,樣子有點像女孩子頭髮垂下來到底的那個微微卷出來的地方。

第五天

綠豆芽已經長出一釐米多一些,形狀和昨天有一些不一樣了,好像微卷的短髮。

第六天

綠豆芽一夜之間居然長到了約三釐米,底間還有一點細嫩的葉子很可愛,我拿起杯子一看,發現靠近杯壁的地方有一條若隱若現的東西,我想應該是嫩莖吧?

第七天

綠豆的葉子已經約有1。5釐米了,綠豆直徑也已有五釐米左右,快超出杯子了。葉子有三四片了,淡青綠色,綠豆的莖也已經在杯壁的地方很明顯有幾條莖。

經過這七天的觀察,我終於親眼目睹綠豆是怎樣發芽生葉的'了。

四年級上冊作文 篇3

家鄉的戲是莆仙戲,你見過嗎?如果沒有見過,就讓我帶你去看看吧!

演戲首先要搭好戲臺,分爲前臺和側臺,大約有半個籃球場那麼大,佈置得像個大花轎,前臺是演員演戲的地方,側臺是樂隊伴奏的地方。

看看前臺,在一陣鑼鼓喧天之後,拉開了序幕,演員進入前臺開始表演,很好玩,不知道是演員跟着伴奏轉,還是伴奏跟着演員轉,演員舉手投足都有樂隊伴奏,節奏感很強。更好玩的是演員的臉譜,特誇張,塗上各種鮮豔的顏色,畫上各種奇特的圖案,聽我爺爺說,這些臉譜都是有講究的,大花臉代表奸臣,大紅臉代表忠臣,大黑臉代表公正無私,大白臉則代表居心叵測之人,還有鼻樑上塗畫一隻白蜻蜓的是“臭鼻公子”也就是花花公子。是啊,你看,好人壞人都寫在臉上,一看就知道。演員的說話也是很有特色的,大部分是以唱代說,聽說那各種各樣的唱腔也是很有講究的,演員真是個個身手不凡。

且看側臺,樂隊也不甘落後,陣容有十幾個人,有二胡、古箏、嗩吶,鑼鼓更是不用說了,連電子琴手風琴都用上了,吹拉彈唱個個都很賣力,與演員配合的非常默契,真是好聽!

每逢演戲的日子,十里八鄉的觀衆很早就會集在臺下等待開場,有時人山人海,但都是次序井然,大部分人是站着看戲的,如果天氣不好,大家習慣帶着雨具來。戲開始了,觀衆們便是緊跟着戲臺上情節的變化,時而歡呼,時而沉默,時而交頭接耳,時而長吁短嘆,完全沉醉在戲裏面,這一站就是二個多小時,直到戲散了才意猶未盡地回去。

家鄉的戲就是這麼深的人心,特別是老人們個個都是戲迷,幾乎百看不厭,對戲目如數家珍。在農閒時,茶前飯後都有講戲的習慣,講戲的會把戲的情節講得身如其境,把人物講的栩栩如生,說到動情處還會露一身手,唱一小段,把聽戲的小孩們逗的哈哈大笑。

家鄉的戲是真正家鄉的地方戲,家喻戶曉,每逢佳節就會演戲,是家鄉人生活中離不開的一部分,她充實了着一代又一代的家鄉人的文化生活,也在一代又一代家鄉人的手裏不斷髮揚光大,聽說《春草闖堂》、《狀元與乞丐》等等戲目還上過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呢。

朋友,聽到這裏,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上純樸的家鄉戲,喜歡上純樸的家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