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推薦】春節小學四年級作文3篇

【推薦】春節小學四年級作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小學四年級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春節小學四年級作文3篇

春節小學四年級作文 篇1

上週六的早上,媽媽興沖沖地對我說:“辰辰,媽媽去買年貨,你願意幫忙嗎?”我高興地點點頭和媽媽一起出發了。

很快,我們就來到了農貿市場,市場裏一片繁榮的景象。這裏人們摩肩接踵,可真熱鬧。物品也是一應俱全,有賣肉的,有賣水果的,還有賣蔬菜的……我和媽媽精心挑選着喜歡的物品,看着看着,我們被一些色彩豔麗、品種繁多的花饃所吸引。看到剛剛出籠的棗花饃、金罐罐饃、老虎饃、鯉魚饃、蓮花饃……面前這些形形色色、千姿百態的花饃,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媽媽告訴我說:“這是晉城的花饃,是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團團的白麪,在他們的捏製下,能變換出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花饃。這些花饃既可食用,又可觀賞,是人們寄託美好心願的一種方式。”我聽得入了迷,心想:一個花饃,居然還有這麼多的文化內涵。我對媽媽說:“咱們就買這個吧,不僅好看而且好吃。咱們能多買幾盒嗎?”媽媽不解地問我:“爲什麼,咱們一大盒就足夠了。”我告訴媽媽:“這麼好的東西我們應該給長輩也帶些呀,還有社區的鵬鵬,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他和奶奶相依爲命,給他們家也買一盒,行嗎?”媽媽聽了連連點頭說:“兒子當了小記者,越來越懂事啦!”

我們滿載而歸,不僅拎着對花饃濃濃的情懷,也拎着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春節小學四年級作文 篇2

童年就像那晴朗的夜空,而童年發生的事,則像這就是夜空中那閃亮的星星。不管這就是讓你高興的,還這就是讓你憂愁的,經過歲月的淘洗,都將成爲你腦海中那美妙的樂曲,讓你無法不被它吸引。而最吸引我的還這就是過年時發生的趣事。今年,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堂妹一齊回老家——萊州過年。

農村過年時很熱鬧,家家戶戶包餃子,掛紅燈,有時還會有大戲看。在那裏能夠放炮仗,能夠和小妹妹爬窗戶去另一個房間,能夠和爸爸堆雪人,要明白,那裏的雪下得可厚了呢!還能夠和讀中學的小叔一齊抗議:“飯不好吃!”然後去買冰激凌或雪糕吃,並且還和店主砍價,買了很多氣球,吹得嘴都快腫了。而最讓我高興的這就是還這就是正月初三那天放炮仗的`事。吃完晚飯,大人們就張羅着要放炮仗,我聽了自然高興得不得了。我們幾個小孩就開始自我籌劃了,我們“私藏”一個打火機、一根蠟燭,免得到時候沒有火用。開始放了,有用手拿着放的,有放在地上放的、還有掛在曬衣繩上放的,這些煙花我都叫不出名字,它們在四周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引得圍觀者不時發出一陣陣讚歎聲。

我們小孩在放焰火棒,還把焰火棒插在堆好的雪人上,火光四射,十分好看。這會兒爸爸可忙壞了,一會兒點火放焰火,一會幫幫我們,一會兒又扛起攝像機——他想把這個令人高興的時刻記錄下來。那裏多美啊:明亮的天空,火花在四周飛起,舞蹈,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不時還能看到別人家的焰火,大家的笑聲也出奇的悅耳。我們小孩看到大人們放漂亮的焰火,當然也不肯善甘罷休,一心要和他們比比看,我們用煙火棒在地上燙字,心想:“你們放得再好,第二天就看不見了,我們的燙字還能夠存上一段時間呢!”但這就是到了第二天字卻也看不見了,還這就是沒有比過大人,此刻想起來都不這就是個性服氣,唉!誰叫他們這就是大人呢?好看的焰火,小孩也不會放呀。不管怎樣,農村的新年還這就是讓我懷念了好一陣子。童年,人生中最完美的時刻,經常發生一些讓我們回味無窮的事,我們就應把握住這完美的時刻,不讓童年留下任何的遺憾。

春節小學四年級作文 篇3

年年春節,今年又春節。每逢春節,大家的臉上會都洋溢着喜悅與快樂,我也不例外。

每年春節我都非常開心。天天都盼着這節日早點到來。每年的春節人們都會拜訪親友。今天拜訪這家,明天拜訪那家,會持續上十來天呢!春節意味着新年的開始與一年的結束。在此時,所有的人都會增長一歲。小朋友都更要懂事些,不再像去年一樣頑皮。人們在訪問親戚朋友時,都會給未成年的小朋友一些壓歲錢,同時對方也會說出祝福的話。拿壓歲錢的時刻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事。大家還會買些小爆竹或煙花之類的去放,去玩,非常開心!在一聲聲的爆竹聲中,大家訴說着各自的新年願望。

這時勞累了一年的大人們也可以放鬆一下,在歡聲笑語中度過這美好的節日。除夕之夜,人們會早早地吃過年夜飯,然後大家齊刷刷地坐到電視前觀看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其中的小品會讓人笑得前俯後仰,歌聲動聽得使人陶醉其中。第二天早上,人們仍會談論那搞笑的小品,動聽的歌聲,好看的節目。節目中有些語段也會成爲人們生活中經典的常用語。

我們中華民族的春節真讓我難忘啊!團聚與親情,歡樂的種子瀰漫在了整個華夏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