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欣賞《挽秋》(精選8篇)

散文欣賞《挽秋》(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你知道寫散文的精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散文欣賞《挽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散文欣賞《挽秋》(精選8篇)

散文欣賞《挽秋》 篇1

看着即將遠去的秋,再次體會郁達夫筆下的清、靜和悲涼。

秋,是你給了我豐碩的收穫,我爲此而沾沾自喜,那是你臨別的禮物嗎?你腳步姍姍而去,留下我不捨的眷戀。

田野裏,曾經流光的金色早已褪去,被勤勞的.人們收入倉中,或掛在房檐。果園裏,一個個紅紅的笑臉,也早已被人摘下,放在水果店的櫥窗裏。

踏出門,欲尋找秋的蹤跡,白霜伴着青霧送來浸骨的寒涼,跳出東山的陽光,驅散了清晨的氤氳,柳葉在陽光中紛飛,如蝴蝶翩翩而舞。

隨着暖日升空,幾朵白雲已被微風撕成碎縷,給人“霜日明霄水蘸空”的視覺享受。

披着正午的陽光,漫步在山樑、小崗,尋一處衰草,躺在上面,看天外雲捲雲舒,羣山起伏激盪。秋風搖落一樹的黃葉,蓋在我身上,沉沉地睡去,夢中依舊徜徉在金色的原野,“喜看稻菽千重浪”,依舊行走在紅葉如火的楓林,重溫着昨日的時光。

幾聲南飛的燕鳴,把我從夢中驚醒,那是秋天告別的聲音嗎?看着落日熔金、暮雲合璧,秋風拂起衣袂,那是秋天的纖纖玉手嗎?我欲挽住你,卻和你擦肩而過。“無可奈何花落去”是秋華零落的憂傷,“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心中無限的嚮往。

暮色低垂,秋夜已拉下了帷幕,明月別枝,驚起數只烏鵲,幾聲哀鳴迴盪在幽幽山谷。遙望寒空冷月,想着“斫去桂枝影婆娑,灑下清光應更多”,沐着月色清光,願與你擁衾而眠,相敘着最後的纏綿。

秋,匆匆而來的冬天,把你擠到了邊緣,我願一生都生活在你的時光裏,暖陽朝來暮往,雲高氣靜,白露凝衣;處幽靜之閒深,明月照懷、繁星依天;卻無奈原野蕭條,雲煙無依,秋去而心傷。

秋,你只是生命中一季,一切收穫終會耗盡,一切榮譽終會淡去,我欲挽住你,卻只挽住一絲離愁別怨!

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散文欣賞《挽秋》 篇2

如果說二師的天氣春如四季,那麼二師的風景則是四季如春,當然,圖書館附近除外。

圖書館的附近,幾乎展示了校園所有的秋色。黃葉紛飛,凌亂的飄落,隨意灑在那片枯草地上。深紅的、淡黃的葉子,像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用自己凋零的身影,演繹着校園的秋意。我放慢腳步,用心感受這份秋意;我彎下身,是想拾起這一地秋意,無奈卻觸發了滿心的蒼涼。我知道我必須剋制這種情緒,因爲我不想就這樣結束了我的這次獨行。收拾好心情,繼續前行。

不知道從哪裏飄來了一陣悠揚的笛聲,雖算不上“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但對於我來說已經相當的悅耳動聽了。一直以來我都在自學笛子,技藝卻一直無法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我羨慕這個不知名的吹奏者。在我看來,吹笛子不僅僅是一種樂趣,更多的是一種釋放壓力抒發感情的工具。心境悲涼時,翻出一首樂譜,在黃昏裏,在微風中,獨自吹奏,吹出了笛聲,也催出了眼淚。曲罷悲盡,又收穫了一份心境。

少女都是愛幻想的,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少女。由笛聲聯想到笛子,再聯想到古箏鋼琴及所有的樂器,不知道我是否有資格說我喜歡樂器,因爲我無一精通,所以倍感羞愧。我對古箏的喜愛源於很久很久以前,每次看到它,一種典雅的感覺油然而生。只要我能用手輕輕的觸碰它,心中就會泛起說不盡的喜悅,道不明的`高興。對它近似癡迷。我總是幻想,會不會有那麼一天,在一處依山傍水的地方,和我的知心愛人合奏一曲【知心愛人】呢!他吹笛子,我彈古箏,形成一處亮麗獨特的風景。但幻想畢竟是幻想,生活終究還是生活。

小狗的叫聲把我從幻想中拉了出來,我蹲下來,企圖把手中的落葉當做食物把小狗哄過來,它們的瘋鬧聲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現在我也要用落葉來吸引它們的注意力。它們嗅了嗅我手中的落葉,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或疑惑、或惱火,然後跑開了。突然我就有了一種想法,我要養一隻可愛小狗,精心照料。我知道狗是最通人性的,長時間相處下來,它肯定能讀懂我的喜怒哀樂、哀怨心酸。

不知不覺,我來到了東區的三澗池,記得我上次來此湖邊,正值陽春三月,楊柳依依。我和兩個室友騎着租來的自行車,在湖邊玩鬧、拍照,用照片記錄歡笑,渴望着開心一刻總是地久天長。而如今湖邊楊柳依舊,沒有絲毫秋意,讓我不得不驚歎於它們的生命力。現在我一人立於湖邊,冷冷的晚風陣陣吹來,到我並不覺得冷,因爲對我來說最冷不過心涼。正如汪國真所說,外晴心雨,晴也是雨;外雨心晴,雨也是晴。而此刻的我則是外冷心暖,冷也是暖。

我終於明白思想可以在剎那間頓悟。風怎麼吹,我都不再追,飲盡傷悲,我含笑獨自歸。

散文欣賞《挽秋》 篇3

挽牽湖光秋色,留時光腳步止吻秋顏。——題記

流水潺潺,清風徐徐,楓葉正紅,落葉悠悠。

踏早秋清爽,賞中秋唯美,乘晚秋浪漫。

已是晚秋時分,雖然風有些涼,雨裹攜着些些的寒也稍顯的勤快,卻,依然抵擋不住晚秋獨有的美漢含蓄的怡,當太陽再次升起時,靜悄悄的秋色已然隨之而跳躍起來,秋風帶着陽光的問候邀請秋葉應景的愜意起舞,裝飾着顯的空蕩了些許的天空,鳥兒唱個不停;樹葉颯颯有聲;燦爛紗窗幻影幾寸;弦溫美景繞人靜侯綻放華年;寂寞放肆的搖晃而那流水岸一端究竟迷了誰的眼?

這歲月悠悠平淡墨滴,清茶,淡酒;秋風雨涼,時聞漏轉,早已落花成泥;雕琢飄逸染了誰的墨跡;隔空醉意傷了誰的筆;秋末的小說翻舊了誰的華年,一絲燭火氾濫過往不及的完美徒然山水之間,停步拾花飄搖的美麗。徜湖心落花吟,撫琴優揚只能委婉熬個秋,來回綿靜靜的躺在落滿秋葉的草地上,望着空中稀薄卻也閒適也還散慢的雲,聞着空氣中略帶枯萎的憂傷,不時偶有不知名的小鳥高空閒遊,也不時的輕啄草地私語,深吸一口氣,閉着眼,感覺好美,好美哦。想讓時間放過,請求時間停留,那夢中輕拂的秋衣輕盈而愜意,充實的色澤染了絲雲薄光,淋着花雨的舞蝶漫天幽香,忘返。

一個晴朗溫和的秋夜,柔和而穩定,溼潤的微光成就了涼意,從縫隙中射出金色的紅光。寧靜的金色繞着圈的包圍着,一時煩惱的波濤在唯美的巨浪下被拋擲到了具有浮力卻看不到的海面上。又有時而被憂傷所喚起的清風,將我的靈魂得意洋洋地載去深色的海洋裏,就算在幻想之中,我也難以抵達那裏,因爲秋風的叛逆,不斷地把我刮回來,漫美抵制了昏覺,判斷的堅持警策了月色的熱情,好一幅線條柔和的寫生,看不穿執筆皆枯的秋水;賞不盡落筆唯美的畫;飲不及楓葉一盞;吻也醉了的秋月絲念,包含着一絲溫情透不過、眼淚冶不了的惜秋挽秋之情懷,不想被喚醒在寄秋思倚秋依的月色裏,就讓我遺忘,忘記時間會溜走;忘記秋暮霞光會逝;就如此的一直到天明吧。

拿出你的調色板,用最新鮮、最漂亮、最明潔的色澤來調,最甜蜜的色澤來畫,用最柔和的濃淡來差別唯美,看不見移動的身影,聽不到走近的腳步,只有秋香氣息越來越濃,越來越深。眼睛彷彿看到了果實的源泉,從光彩奪目的漣漪中借來了光芒燃燒綠波。描個秋景來憶,塗個秋色來賞,就算描的再深塗的再濃也無法截個圖來填補亦光明或暗淡的'歲月的流逝。惋秋那蒼白的小精靈隨着黃昏薄暮的浪漫時刻,把星光閃爍的藍色旗幟降到窗格上,那隔膜的憂傷彩虹始終住在金色的溪谷裏,逐秋。

想要努力抓住秋衣遠去的裙角,卻,又怕,那貪婪的撕扯只會碎煞了絲柔秋影。秋風在藤蔓中耳語:早起的蜜蜂是善良的精靈放逐在羣美燦爛中尋求着安逸;歌唱的鳥兒是天堂的音符漫妙在淡描的憂傷中婉音繞秋;秋雨敲碎了幹卷的憂傷換花成泥;秋夜月色默吟風景冷漠孤獨着被寂寞誘拐;秋月守候夢的衣裳漫天淚水滾燙了靜靜長夜,拾怡。

百感交集戀秋。

月醉倒影暗夜長。

幽色着思優絲秋雨。

憂鬱古箏淡清淡思緒。

婉秋情請晚秋小憩片刻。

遨遊秋畫高山流水間靜謐。

枕秋暮吮流水暢享思抒繞紙。

手中的筆怎樣勾勒那偷走的容顏悲哀?

纖指撫琴如何才能表達那偷走的憂揚瞬間?

唯美而淡憂的枯萎不會爲誰而改變。

那場浪漫而傷感的花雨落幕的瞬間不會爲誰而停留。

指尖醉落的孤寂。

掃塵潔靜的紛紡。

淋花雨。落秋色。

時間就是個小偷,偷走的愜意如何挽留那美麗的縱容。

晚霞墨軒。

賞心悅目。

奔放的人流,璀璨的花香;叛逆的凋零;昨日的憂傷創造琢磨的模樣,泛白的情緒輪番的拜訪,如何推開那扇心窗,才能放掉這個詩意濃郁的秋天,才能放走那顆已偷走的心呢?

散文欣賞《挽秋》 篇4

暑假將盡,暑氣漸收。季節上的“立秋”已經是20幾天前的事了,我一個人去公園裏散步,飄落在地的焦黃的樹葉在秋風中嘩嘩作響。擡頭看天,秋高氣爽;舉目看樹,枝葉搖弋。“蓋夫秋之爲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情隨景動,不禁想起歐陽修的《秋聲賦》裏的句子來。

秋天的色彩最爲豐富,也不僅僅是色彩豐富,它還更爲飽滿和充實。秋天是內斂而厚實的,它不像春天那樣花哨和喧鬧;秋天是穩重的,它不像夏天那樣浮躁和膨脹。四季出行,秋天是更適合一個人行走的季節,不像春天裏那樣宜於一大幫子人成羣結隊說說笑笑地一路走去,集體分享着快樂、美麗和芬芳。秋天還是一個能夠啓發人多思的季節,一個人在秋天的野外,揀一個僻靜處,或行走或佇立,沉思遐想,會獲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前面迎面走來一羣六七十歲的老人,他們走得東倒西歪,但高聲大語,說說笑笑,滿載着晚年的幸福和快樂,享受着時代賜予的美好時光。再往前走,出現在眼前的是秋樹掩映下的廟宇、亭閣和廊橋,它們在夕陽和秋風裏隱隱約約、載浮載沉。目之所見幻化成了心之所想,所見和所想,相依附又相脫離,依附和脫離之間留下的是一個廣闊的思想與情感的空間,這空間是屬於秋天的,此時的思想和情感因秋天而生髮,帶着秋天內斂、飽滿和實在的特點。

也曾經青春年少,也曾經勵志,也曾經英姿勃發,走過春天的喧鬧,走過夏天的浮躁,左手《古文觀止》,右手挽秋,到如今終於發現,原來用生命去閱讀和行走是人生的終極定位。晚上,一個人在月色籠罩的塘邊行走,“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無”和“有”是相對的,在中國的智慧裏“無”便是“有”。熱鬧是沒有了,但孤寂卻留了下來,並且孤寂就是充實。繁華和熱烈終將成爲過去,而孤寂會留下來成爲常態。“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歷史會記錄下“一世之雄”,但面對着人生人們往往卻會朝着另外一個方向去思考,去編織人生的浪漫與風流。總是想起蘇東坡夜遊承天寺的事情來:“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這樣的率性隨意,當然是受着心靈驅使的,尋張懷民是因爲“念無與爲樂者”。夜遊和尋友,又分明透露出的是一種孤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個個孤獨的個體就這樣佇立在各自的生命裏隔着時間遙相詢問着,但得到的迴應依然是詢問。詢問是孤寂的期許,孤寂是人生的.永恆。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孤獨與寂寞並不僅僅表現爲外在的獨自存在的形式,更是一種內在的情懷和思想。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悚然者何?是驚厥和由這驚厥引發的秋天的思慮。然而“人爲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爲槁木,黟然黑者爲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這樣的思慮是不是太頹喪了些?頹喪也是人生的常態體驗,但令人感到頹喪的是世間的俗事,是勞形之案牘,而不是內在的精神情感,不是完整的人生。“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人生的秋天還是會有所昂揚勃發的。

散文欣賞《挽秋》 篇5

清晨起來,推開窗門,微風迎面而來,輕輕拂起我零亂的髮絲,有些慵懶,有些倦怠。我輕觸到風的涼爽,聞到初秋的味道,淡淡的愁緒在這清涼之中氤氳。

是這樣一個淺淺的秋,在週日的清晨,悄然的走進我的心間。

窗外,沒有更多凋零的痕跡,依然延續着夏的盎然。一片片蔥籠在季節的交替中,怒放着生命的本色,用最濃墨的色彩,悄無聲息送走夏的炎熱,迎來秋的靜美。

夏已深,卻把驟雨留在初秋的清晨。雨如注,驅趕着夏末的狂燥,也流露着離去的無奈,這樣的澎湃,這樣的直白。季節的舞臺,總要更替着不同的風景,它們一步步踏着時間的軌跡,不偏不離的前進,不曾停止,也不曾改變。

雨漸漸收斂,變得細密而纏綿,似那萬般柔情的少女,在風中輕輕吟唱,蔓延着柔柔的情愫,訴一季的憂傷,漾着似煙似霧的悽美。煙雨霏霏,輕抹微塵,溫婉的拭出一幅幅水墨丹青。

細雨濛濛,雨淋着樹葉,輕輕濾去葉脈裏收藏的豐盈故事,無關欣喜與悲傷,無關甜蜜與苦澀,以一種潔淨的姿態,搖曳在另一個季節的入口。

風吹葉舞,雨過花落。

驟雨過後,合歡花枝頭的最後一朵花吹落。秋的情愫也在此時緩緩地傾吐出來,花朵離枝的悲壯瞬間無從體會,唯有那一片落紅,深藏着對枝頭的眷戀,對季節的不捨。

此時,吹着初秋裏送來的陣陣涼風,心莫名的悲傷起來。有多少的人,多少的事,便是從這樣的秋日裏走進,然後又悄然地離去,像遇見一場煙花的'美麗,瞬間的綻放,終生的沉默。或許每一個人都要經歷過一場青春,看一場花開的燦爛,看一場花落的寂然,時光漸逝,流走的青春,深藏的卻是心中的那份美好。張愛玲說,一個懂得懷舊的人,亦是一個懂得珍惜的人,但願我是那個懂得珍惜的人。

四季更迭,俗世輪迴,當季節的風不可逆轉地吹送着初秋的涼意,我且記下光陰裏留下的種種美好,溫暖我時而蒼涼的日子。

與季節同行,深深淺淺,願共挽一簾淺秋。

散文欣賞《挽秋》 篇6

這會是晚秋的最後一縷餘溫吧,12-17度,立冬以來最暖和的一天。秋,深情回眸,伴着片片飛舞的落葉,依依惜別。天氣預報說,明天下午冷空氣就來啦,最低溫度有可能降到4度。感覺得到秋真的不捨,因爲並沒有看到滿眼的蕭瑟;我也真的想挽留,依然固執地穿着秋裝,將美麗的秋葉夾入書本小心收藏。眼見着我愛的樹,枝葉日漸消瘦,我知道再捨不得,秋終究還是會走的,能像這樣從從容容,不急不慌已該知足;其實秋的深情、秋的神韻早已銘刻在記憶深處,永難遺忘……

今天是十五,夜空中那圓圓亮亮的一定還是秋月。起風了,不大,樓下的銀杏、梧桐發出沙沙的聲響,一定是準備啓程的又一批葉兒在和樹和依然留守的同伴悄聲告別,彼此道聲珍重,然後準備完成人生最後的'一次旅行,沒有遺憾,我發過芽,曾是你的一片綠葉,還在秋天的畫布上留下過絢麗的一抹;更不會悲傷,只有快樂地飛舞,落葉歸根,這是最美的歸宿……

散文欣賞《挽秋》 篇7

總有一種心結解不開,總有一絲輕愁揮不去,乘秋高氣爽,風柔水清,在無邊的天際,把孤獨擱下,一捻輕塵,在丹桂飄香的季節與你相遇。從此,種下一枚相思豆,在金秋裏發芽開花,把流年的歲月薰成桂香。

秋風輕拂,將滑落指尖的溫柔凝聚成一場秋的相思,在生命的里程中茁壯成長。相思的餘音在寂靜的午夜砰然躁動,雖相對無言,卻是終身難忘。

因爲有緣,總能遇見;因爲喜歡,便多了一份心思,有了一份夢想。生命因你添了七彩斑斕,真的願與你默然相依,執手紅塵,在你我的生命裏塑一個永恆。

感謝秋裏相遇。你似丹桂清香,又如金菊靚麗,似水的柔情牽動着我在朝朝暮暮間思念,把對你的'絲絲情意,傾灑在雋永的香墨中,在秋夜的星空下編織成夢,把思念綻放成春花在秋裏凝聚,一心只想用墨綠記住那場有緣的相遇,驅散那無份的淒涼。

寄在秋雲邊的思念,真的不想被風吹散,只想用一溪清澈的秋水,收藏你月色般的柔情。

靜坐於孤燈下,任秋雨飄落,風沙迷茫,把滿腹心事堆沏成文字,在月圓月缺中望斷秋水,心中滋生着對你的無限期盼,而相思依然在心間。浮世紅塵中,願趟過唐風,越過宋雨,在青燈的陪伴下爲你等候……

夜未央,瑤琴憑欄撫笛一曲《相思淚》,有誰知滿是斷腸愁。點點燈火,廖若晨星,訴不盡無言的相思,愛的音符牽動着情的心絃,把對你的相思,在風月中放飛。

明月多情映人笑,秋風無意斷相思。秋風破,相思你怎知?可憐我那斷腸的思念,如秋水悠悠,付東流?

斷橋飛雪,落花殘紅。天涯咫尺,相思無限。我終爲這場秋夢,染了一身的相思,惹了一世的情愁。願舍三世繁華,換取今生與你執手。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挽一場秋夢,孤燈月夜寫輕愁。

散文欣賞《挽秋》 篇8

十月,屬於秋的季節......

樹上的葉子早已枯黃,但竟還有大半掛在枝頭上。

夜幕下,昏黃的街燈中,看到的竟是一棵樹,一身金黃的燦爛。那一瞬間,我呆住了。

看到那童話一樣的金樹,嘩嘩地拍動着它的枝葉,我竟有一種想流淚的感動。

說實話,我一向以爲秋天,枯葉,只是代表着蕭肅、孤寂與落寞。“秋風秋雨愁煞人”,古人對秋天的描寫也大都於此。

“概夫秋之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 ……

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古書上也都這麼寫,秋――一個滿是淒涼的季節。

聽着秋聲,看着葉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場場的離別,也是生命的終點。淒涼,不捨與無奈揮之不去。我欣賞秋天的雲淡風清,我也沉醉於她的清雅脫俗,但同時也無可避免地陷進淒涼的情緒中去。

而今天,這種燦爛,忽然給了我一種堅強的感覺。

望着那棵樹,一個人,執着地近乎固執地站在那裏,帶着淡淡的微笑,在晚風中挺立。

原來,秋天也剛強,是堅持,也是忍耐。

今年的秋天來得很早,卻如二八女子姍姍的蓮步輕搖。那k麗的.黃葉依依地墜落。

夜晚,窗外有寥落的幾顆星,皎潔的月亮輕輕掛在枝頭,卻依有以往說不清的幽冷與淒涼。已是深夜了,隱約看得見雜草中那可愛的螢火蟲。那幾個棲息的螢火蟲中,又或許有人在做着夏天的夢?

這個秋天有太多的淒冷,這個秋夜又何嘗不是?空靈清涼的秋風一夜之間便拂了夜冷,搖了葉落,更是引出一陣陣菊花的淡淡清香,輕輕搖響那掛在窗前的紫色風鈴。

每到秋天,我總是這樣固執地借秋風斂去惆悵,可秋風卻不因我的違拗而收起她的悲涼。

古人的詩句中,好多是傷感、憂鬱又無奈的,讓如今的我們都能感受到它的悲涼。常慶幸自己不是古人,沒有那麼多的憂愁。

喜歡獨自在秋風中漫步,看那飄逸的風吹起我的髮絲,睜不開的眼睛緊閉,我用我真誠的心去感受秋天中的一切,我不怕“秋風秋雨愁煞人”,也不怕“留得殘荷聽雨聲”,即使那樣的悲傷又怎樣,即使那樣的孤獨又如何?我寂寞得如同一匹狼,孤傲地只肯站立在颯颯東風中看來去無言的‘蝴蝶’。

不嬌不豔,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塵,一顰一笑都動人心魄。我知道,這種感覺,惟屬秋天。

慶幸自己不是古人,是因爲古人多愁善感,但自己什麼時候也變得這樣了呢?我苦笑。多希望自己也能有古人的闊達,到了下一個秋天,可以多去感受那份專屬秋的清新寧靜,多去體會"秋風之性勁且剛"的豪邁,少去感懷"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無奈。

輕輕的,嘴邊勾起淡淡的笑痕,我伸開雙手,感覺到秋風從我的指間悄然溜過。

看見的,消滅了。

看不見的,卻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