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端午節簡介】

中公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曆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很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固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國民過節的風俗仍是同多於異的。 時至本日,端午節還是中國人民中一個非常風行的盛大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全部熱天的開始,五毒蛇開端活潑,鬼魅魍魎也會猖狂,這些都會給人特殊是會給無所顧慮又無抵禦才能的孩子帶來災害,必需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爲孩子消災防毒,因而,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因爲地域寬大,民族衆多,局部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溫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發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雷同的習俗。其內容重要有:女兒回外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吊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氣節鮮果等,除了有科學顏色的運動漸已消散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附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衝破了時光、地區界限,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端午祭正式被韓國申請爲非物資文化遺產,並已取得勝利,這對咱們中國人本國文明遺產的維護也是一次深入的教訓。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許多,這裏僅先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代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受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放逐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犯,痛澈心脾,然而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逝世,以本人的性命譜寫了一曲絢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庶民哀痛異樣,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往返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材了。人們見後紛紜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免得損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氣;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年齡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改邪歸正,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倡議,應徹底毀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搭救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殺身成仁,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部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留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日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蒲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破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修曹娥廟,她所寓居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批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明: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域,在新石器時期,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點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敬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出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涯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品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記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建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會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門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研討以爲,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概念。

袁學駿說,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從來就有數字重疊的概念,如正月正(陰曆一月初一)春節,仲春二日龍頭節,三月三日相傳是王 母娘娘的蟠桃會,此外還有七月七日七夕節、玄月九日重陽節等,這些節日都有其本身內涵,它們都和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文化嚴密相連。五月五日被當作節日來過和上述這些節日形成遲早相稱,在七八千年前就已造成。

“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認爲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依照《易經》等典籍記錄,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偏偏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氾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等,以驅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學駿說,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殺,可能有意在端午節,表白對國度民族的忠心。

袁學駿認爲,當初傳播下來的端午節時吃糉子、賽龍舟,是兩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後,後人在打撈屈原遺體時逐步演化的紀念方法。人們在江中撒米是爲了讓魚吃飽後防止吃屈原遺體,打撈屈原要用船,船多了天然構成競爭,於午節起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可能富國強民的好主張,但是不被國王採用,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悉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把劃劃子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十分敬仰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貨真價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籌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預備好的糯米跟棗分辨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當前,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而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旁邊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能夠吃了!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老是吃得良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愛好看賽龍舟了,多少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昂揚,使勁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豪情瀰漫,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局面無比壯觀、熱鬧。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獨特編織了一個熱熱烈鬧的端午節。

是競賽逐漸開展,至於龍舟,則更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