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2016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爲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下面是小編收集分享的,希望大家會喜歡!

2016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2016珍惜糧食從我做起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請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時饅頭四處亂扔,雪白的米飯撒滿地面,剩餘的飯菜能到滿滿一垃圾桶。真是不忍目睹,那可都是勞動人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的成果呀!對於這種浪費現象,很多人已經司空見慣,會覺得無關緊要。的確,一個人的浪費看起來不起眼,但全校、全省、全中國的浪費就不一樣了。記得有這樣的調查報道,一個學校有1000多名同學,每人每天浪費50克糧食,那麼一天就要浪費200多斤,一個學年下來就有4萬斤,這麼多糧食,足夠一個三口之家吃上30年。如果一個人一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365粒,全國13億人可以節約2586萬斤。這麼多的米可以救濟4000多災民吃10年。這兒是一組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啊!

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爲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有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小事令我至今難以忘懷,一次,我和爸爸吃晚飯的時候,一小塊饅頭掉在了地上,爸爸毫不猶豫地低頭撿起,吹了吹灰塵放進嘴裏。我嘲笑了爸爸,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寶貝女兒,你知道這糧食是怎麼來的嗎?它是用我們農民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你可要珍惜啊……”我聽了爸爸的話,想起曾經學過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優越的生活條件更需要我們牢記上輩人的艱辛。此時此刻,我眼前浮現了一幅畫:天剛剛亮,我爸爸就在田間勞作着,才一會兒,汗水就爬滿了額頭,滴在了泥土裏。講到這裏,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糧食?它是農民用最勤勞的雙手換來的呀!我們學過了《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老班長爲了讓自己的傷員不餓肚子而犧牲了自己。試想,當時如果有一把米,對,哪怕只有一把米,老班長也許不會被飢餓奪去他寶貴的生命。同學們,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啊!

朋友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儘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珍惜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粒糧食,盡力做到:適量定餐,避免剩飯,減少浪費。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吧!我相信,有了我們共同的努力,就會有我們共同的美好明天!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2016珍惜糧食從我做起2】

一粒米,從播種到變成盤中的米飯最多也需要3072小時。而中國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足以供非洲貧困地區食用3年!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從中可以看到我們浪費糧食的行爲時那麼的普遍和驚人!

記得幾天前,我去某個餐館吃飯,忽然發現鄰桌點了大約6個菜,卻只坐了2人。我當時挺納悶:點這麼多菜,能吃完嗎?果不其然,不一會兒這兩人只吃了4個菜後便擱下了筷子。桌上剩下的兩道菜,他們就幾乎沒動過。我當時就和氣憤:吃不完,打包回去吃也行啊,毫不考慮適量點餐。看着那兩盆菜就這樣進了垃圾桶,我彷彿聽到它們在哭泣:”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地把我們種出來,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而你們,居然連一口都沒有吃,對得起辛辛苦苦把我們培植出來的農民伯伯嗎?"那一刻,我感到心情無比沉重。

這樣的一幕不光發生在飯店,在學校里居然也是常常能見到的。每當學生們在食堂吃完飯走後,餐桌上都會殘留下一團又一團的米粒和肉食。每當學生們用完餐,食堂收拾桶裏都會被填充得滿滿的。但在別的發達文明的國家,這樣的場面極其罕見。

記得去年我去日本旅遊時,剛進入餐廳就進入完全不同的世界。他們點餐時,總是點得很少,每個人都會把自己點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不會出現剩餘,沒有一絲浪費。不僅如此,吃完的餐具更是擺放得整整齊齊。餐廳的垃圾收拾處幾乎沒有剩飯剩菜。這簡直和國內的就餐環境和就餐習慣大相徑庭。

不浪費糧食便是創造財富,只要每人改變一點點,自覺養成節約的習慣。舉手之勞、日積月累,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時,我眼前浮現出一位老農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勞作的情景: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2016珍惜糧食從我做起3】

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回爺爺奶奶家。很多時候,姑姑和哥哥也回去。奶奶總是要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菜。

一大桌子的菜一次吃不完,第二頓,我們吃新鮮的飯菜,爺爺總是吃上頓兒剩下的。我感到很不解:現在爺爺奶奶每月的退休金可不少,幹嗎還要吃剩飯?我越想越糊塗,就去問爺爺。

爺爺對我說:“暢暢,你可不要小看這剩飯,你知道小小的一粒米是怎麼來的嗎?那是用農民伯伯們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你不是學過那首古詩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呀!”

“可是爺爺,一粒米並不值多少錢啊”。

爺爺給我講起了他小時候的艱苦生活:一大早,他和姐姐去火車站賣雞蛋,一整天下來,賺到的錢僅夠買一個饅頭。晚上在候車室睡一會兒,第二天接着賣。雞蛋一元錢三個,他們一個也捨不得吃,回家一算賬,總共才掙了三塊錢。爺爺說,“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好了,可也不能隨便浪費糧食呀!”

爺爺還告訴我:我們地球上可以用來耕種的土地其實是有限的,尤其在我們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僅1.2畝,中國有40%的城市人口的糧食需要進口。

原來是這樣!

想想自己,玉米棒子剛啃了一半,覺得不好吃,就不吃了;吃鹹鴨蛋,只吃蛋黃,嫌蛋清太鹹,直接丟進垃圾桶;喝八寶粥,把蓮子挑出來,邊說太苦邊扔進媽媽的碗裏……想起這些,心裏感覺虛虛的,我的臉不禁紅了。

我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珍惜糧食,從我做起,我們以後再也不要浪費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