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千年聖潔(1)

千年聖潔(1)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千年聖潔(1)

  一個人,走了千年;
  一朵花,開了千載。
  誰能跨越千年而美麗?
  是周敦頤,人們仰慕千年的蓮花君子,人們讀了千載的文學家和哲學家。
  中國思想史上,他的地位如禪宗的慧能,如西方的馬丁.路德。老子以五千言而成爲道家的鼻祖;周敦頤卻以一篇只有兩百多字的《太極圖說》和不滿三千字的《通書》,被譽爲理學開山。
  真正有大智慧大學問的人是不用多說話的。
  二
  命運是人的影子。
  在古代的讀書人中,周敦頤是幸運的,他生在文人的黃金時代。他誕生的那年,剛剛繼位的北宋真宗皇帝就做了一件令天下讀書人興奮的大事:追封孔子、顏回爲國公。接着,自撰《勸學詩》,詩曰:“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讀書的時代就是太平盛世。王夫之的《宋論》開篇就說:“宋興,統一天下,民用寧,政用義,文教用興,蓋於是而益以知天命矣。”他認爲北宋延續百餘年,可以與文景、貞觀媲美。其時,趙宋王朝已經完成了太祖趙匡胤的開創階段和太宗趙光義的統一階段。真宗打理天下的法寶也是從祖宗那裏繼承來的,以文黜武,重用儒臣。於是,攻讀經史、講求學術,成了士人的唯一出路。
  這樣一個有着雍容氣度和開放胸襟的時代,一個人文淵藪所在的時代,天下讀書人怎不萬分珍惜呢?
  彷彿是上蒼冥冥之中的安排,周敦頤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讓後來的讀書人無限羨慕,無限神往。周敦頤是這時代的寵兒,他又將爲這時代增添絕代風華。
  或許這就是中國文化的一次選擇,一種有意安排。
  我曾在故宮博物館見過明人王會的《濂溪故里圖記》,那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麗圖畫,喚起我可居可遊、可行可望的愉悅心情。周家的屋後有石山圍繞,山勢從西至東,逐步隆起,遠遠望去,像一條匍匐不動的無足大蟲,故謂之豸嶺,又名道山。山的盡頭涌出一股泉水,從石竇中噴瀉而出。山頂有一小寨,石頭壘成,人們說是安心寨。這方水土就這樣寧靜之中透着一種剛烈!
  後來,我到湖南道縣,在周敦頤故居徘徊,見門前一條溪流,清清澈澈,波光粼粼,導遊說這就是濂溪。水邊有濯纓亭、濯足亭、釣遊橋,是周敦頤小時嬉戲的地方。看來,一個人成了大器,他經歷過的所有物什,都被罩上了神聖光環。人們憑弔也好,紀念也罷,總想從中找回什麼,總盼望從中悟出點什麼道道。我來這裏尋找什麼呢?
  周敦頤生在書香仕宦世家。父親飽讀詩書,在廣西做縣令,母親是龍圖閣學士鄭向的妹妹,知書達禮。周敦頤在父母的寵愛裏,在無憂無慮中度過了童年。他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對什麼都感興趣。
  周敦頤15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了。孤兒寡母一籌莫展的時候,舅舅鄭向將他們接到了京城。一見周敦頤,鄭向立即喜歡上了這個聰慧的孩子。鄭家的子侄均以敦字爲輩,於是,鄭向也用敦字爲敦頤取名。可能是周敦頤從小爲人、治學都很誠實,或者是他的舅舅希望他淳厚誠實,故取名敦實,因後來宋英宗做太子時被賜名爲宗實,爲避諱,才改名爲敦頤。在鄭向的指點下,周敦頤攻經讀史,“行誼早聞於時”。後來,朝廷給了鄭向一次封蔭子侄的機會。已做杭州知府的鄭向沒有推薦自己的兒子,而是推薦了外甥周敦頤。於是,沒有進士資歷的周敦頤做了分寧縣主簿,一個主管祭物的衙門小吏。
  這份勝似骨肉親情的寵愛,如歌如詩,爲周敦頤的仕宦前程鋪下了第一塊基石。確實,鄭向也沒有看錯人,後來周敦頤回憶說,舅舅對他一生影響最大。鄭向是在刻意培養一代英才,在不經意間成就一段歷史。


  周敦頤是個終身實踐者。他在湖南、江西、廣東做了三十來年的地方官,要退休了,還寫《石塘橋晚釣》:
  濂溪溪上釣,思歸復思歸。
  釣魚船好睡,寵辱不相隨。
  肯爲爵祿重,白髮猶羈縻。
  讀這詩的時候,我深深感到,“爵祿”是周敦頤的衣食所資,更是他的事業所在。生命不息,怎可輕易放棄?
  周敦頤的生命過程,是爲學與爲人的過程。他爲學誠重,嚴謹求是;爲人忠信,正直清廉。
  比如他剛剛步入仕途,任江西南安軍司理參軍,就寫下“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贏得夢魂安”的聯語來表明清廉之志。好像命運故意要考驗他,一上任,轉運使王逵就要他去辦一個案子,並把處理意圖告訴了他。
  周敦頤看完案卷,找囚犯和證人進行了調查,然後報告王逵:“有囚法不當死。”
  王逵臉色慍怒,堅持要治死罪。
  周敦頤不看臉色,憤然說:“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爲也!”據理力爭,聲稱要掛冠而去。
  王逵氣得臉色發白。在南安州,誰敢如此不恭?別人巴結還來不及呢。周敦頤是新來的,剛剛插上翅膀,看上去溫文爾雅,怎麼這樣有性格,這麼是非分明?
  王逵畢竟有氣度。他調來案卷,思索再三,終於下令從寬處理了那名囚犯。王逵還向朝廷寫奏摺,檢討自己草率,說周敦頤敢於犯顏抗上,堅持皇道,是爲大人才矣!
  當輕風拂過竹林的時候,竹子會發出沙沙的聲響,但輕風過後竹林便變得寂靜無聲。周敦頤就是這樣不動聲色,只有在事情到來的時候才顯露出他的本性,表白他的心跡。
  因爲他不願做一個跟屁蟲,一個唯唯諾諾的官僚。他的心裏,始終燃燒着剛正不阿的烈焰。當官不爲民作主,不如回家讀書去!王逵欣賞他的,正是這些品格。後來,由於王逵的鼎力推薦,周敦頤被提拔爲湖南郴州桂陽縣令,“治績尤著”。
  不管做什麼官,周敦頤都留下了好的名聲。
  周敦頤到廣東的廣南東路做提點刑獄,第一站就到端州巡視。
  那時,端州的端溪盛產端溪石,石質堅實細潤,用作硯池,“發墨不損毫,書寫流利生輝”,最爲文人珍愛。自唐以來,端州百姓伐石作硯,形成一項傳統工藝。知州杜諮是個貪得無厭的人,他見採石有利可圖,就組織了一幫人濫採濫伐,欺行霸市。州官帶頭,各級仿效,百姓怨聲載道。
  周敦頤來了,杜知州小心翼翼地送上上等端硯,說是土特產。周敦頤不納,說我確實喜歡這些端硯,但人的品格比端硯更值錢。他向朝廷寫奏疏,參了杜諮一本,並下令不準濫採濫伐,“凡仕端者,取硯石勿得過二枚!”禁令既出,“貪風頓息”。
  政聲人去後。周敦頤的這道禁令,成了一份歷史遺存。中華民族很多的珍貴遺產,都是這樣代代守護下來的。
  周敦頤做南昌知縣時,度正的《濂溪先生年譜》記載說:
  南昌人見先生來,喜曰:“是初仕分寧即能辨疑獄者,吾屬得所訴矣。”於是更相告誡:勿違教命!不惟以得罪爲憂,又以污善政爲恥。
  度正的這段記載反映出兩種人的心態,一是興奮,“吾屬得所訴矣!”喊出了善良百姓苦於有冤無處訴的心聲。一是恐懼,“更相告誡:勿違教命!”這老小子厲害,大家小心,千萬不要去碰他。
  一個清官,就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人間百態。
  四
  周敦頤沒做更大的官,對於想做政治家的他來說,從政無疑是失敗的。但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周敦頤,卻值得稱道。
  官位不高,擔負的責任就不大,就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歷史、現實和理想,而且在這種思考中多了一層人生的韻味。他不是老在一個地方爲官,在一個職位任職最長沒有超過五年。東奔西跑,讓他的眼界和胸襟更爲開闊。如果說慶曆六年(1046年),他收授程顥、程頤爲弟子,憑的是爲人和治學,後來他爲此取得理學開山的資格,那麼,在這十多年後,王安石想見他,則因爲風聞他是學富五車的思想者和坦蕩君子。
  嘉佑五年(1060年)六月,周敦頤從合州解職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職的王安石。度正的《濂溪先生年譜》記載其事說:
  先生東歸時,王荊公安石年四十,提點江東刑獄,與先生相遇,語連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寢食。”
  周敦頤在一個沒有星星的夜晚,應約造訪王府。
  這是兩位思想巨人的聚首。周敦頤的學問文章譽滿天下,而王安石號稱通儒。他們談文化,談哲學,談對宇宙最高本體的看法。可以想象,他們肯定有雄辯滔滔的駁難,有閃耀思想光華和智慧機鋒的對峙,有推心置腹的切磋,有毫不矯情的朗笑,甚至,也會默然對座,都在內心深處爲對方的深刻弘博而驚羨。
  王安石說:“無者,形之上者也。自太初至於太始,自太始至於太極。太極生天地,以名天地之始。有,形之下者也,有天地然後生萬物,此名萬物之母。母者,生之謂也。”
  周敦頤說:“無極而太極,而陰陽,而五行,而萬物。”
  王安石對年長自己四歲的周敦頤肅然起敬,聽得入神。這次聚會,周敦頤和王安石都從對方那裏得到了新的啓悟,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加充實,也更爲自信。他們的生命,從此放射出奪目的光華,這種光華不在於官高位顯,而在於人格的強健和思想的高度。
  這次聚會,使兩位思想巨人成了心心相印的朋友。而心的碰撞,就要產生絢麗的火花,就要影響中國文化的走向,就要影響中國政治的走向。
  果然,幾年後,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得到了宋神宗的賞識,朝廷決定任用王安石推行新政,變法自強。王安石的新法是針對國家財政窘迫和人民生活困苦而來的。在變革過程中,新政遇到阻力,王安石與以司馬光爲首的舊黨展開爭鬥。舊黨的勢力很頑固,王安石獨木難支。周敦頤站出來了,還有很多有見識的大臣站出來了。周敦頤發動同僚支持新政,讚揚新政是“數百年無有難能之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只是那一夜長談的燭光,燃亮了史書。
  有趣的是,出生湖南的周敦頤選擇在王安石的故鄉江西終老,在江西的山水間尋幽策杖漫步,傾聽天籟;而兩度爲相的王安石從王朝激烈的政治漩渦中退下來後,選擇了江寧(南京)駐下生命的晚秋,居家憑欄小憩,細數落花。當然,他們兩人的心境是不一樣的。
  智者在寂寞和寧靜中尋求生命的永恆。

  五
  車流如織。
  走高速公路從永州濂溪書院到江西廬山,只花了十個來小時。而治平二年(1065年),周敦頤從江西虔州調任永州時,差不多走了一年,當然,他是走走停停。
  我追尋着周敦頤的足跡。廬山風景如畫,有瀑布,有書院,有寺廟,有遺蹟。山下不遠,有周敦頤的故居,名曰濂溪書堂。
  我想,周敦頤來的時候,也是在這樣一個春意盎然的日子。有鳥的鳴唱,有花的芬芳,有泉的叮咚。周敦頤是讀書人,讀書人都是自然的赤子,是自然山水“精神家園”的營造者。周敦頤縱意遊覽,與廬山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親切交流,進行心靈的吸取與補償,進行精神的輸出與賦予。他到陶淵明的故居看了看,決定沿着蓮花峯的溪流走下去,走到水面寬闊的地方築屋而居。
  水面寬闊的地方離縣城不遠,從公堂回來,不需要走很遠的路程。
  這是嘉佑六年(1061年)的事情。
  周敦頤這次是以國子監博士身份來做虔州通判的。廬山在虔州境內,虔州即北宋時的贛州,是個大郡,管轄十縣。而通判是僅次於知州的要職,無論是上報還是下發文書,都必須知州與通判同署才能生效。
  周敦頤心情舒暢。在公務之餘,他喜歡到居室的溪邊漫步,這溪流與故鄉道州的溪流很相似,清清的,照得見人影,能找到兒時的影子。溪裏還有蓮花,像翡翠和瑪瑙。
  他一生都與蓮花有緣。出生的時候,正是蓮花盛開的時節。後來,不管到哪裏生活,居屋前面總有一池蓮花。現在,他又命家人在溪裏種蓮,“挖池種蓮”,一打開門,就見紅蓮和白蓮在碧翠叢中昂首。
  周敦頤置身荷塘,忘卻一切。他不明白,陶公何以愛菊?菊花淡雅,開在籬邊牆角,似有避世之意,故謂隱逸,隱者如菊,但有幾人能像菊花一樣甘當寂寞的隱者?牡丹常於名園大圃中抖現芳姿,被視爲宮廷花魁,故謂之富貴,凡夫俗子,誰不想富貴?還有梅花、蘭花、玫瑰……可最了不起的還是蓮花。頂風冒雨在水中,是積極進取的姿態,是不爲環境屈服而堅決與之爭鬥的姿態。古往今來,多少人有這種向上姿態?
  想着想着,周敦頤加入了滿塘的蓮花。天人合一,蓮花是他,他是蓮花。
  周敦頤與蓮的對話,是一種心靈的創造活動,它是文化的、哲學的、審美的、宗教的,而其結果就是一種充滿哲學智慧的生命情調和生活美學意趣的誕生與成熟了。
  周敦頤心動。於是,中國人就有了《愛蓮說》,有了君子人格的象徵: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嘉佑八年(1063年)五月十五日,周敦頤邀同僚餘杭錢建侯、沈希顏同遊羅田巖。沈希顏是書法大家,周敦頤一時興起,將《愛蓮說》交給沈希顏刻在羅田巖的懸崖上。
  《愛蓮說》就這樣公告於衆。
  從濂溪書堂出來,我驅車到羅田巖。羅田巖實際上是一座屬丹霞地貌的山,坐落在贛州的於都縣,貢水繞山而過,山上有華巖禪院,朗經誦佛之聲不絕於耳。
  摩崖石刻是羅田巖的一絕。崖壁上,有岳飛、文天祥、黃庭堅、朱熹等名人的題刻,不過大多已漫湮崩脫,模糊難識。找來找去,我沒有看到《愛蓮說》的影子。不遠處有濂溪閣,裏面有刻着《愛蓮說》的石碑,卻是後人的手筆。
  風雨侵蝕,逝者如斯。物質的東西灰飛煙滅,獨有這株蓮花,千年不敗,聖潔無比。
  不知怎麼,我忽然想起五代鹿扆爲哀悼後蜀滅亡寫的《臨江仙》:“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幾株蓮荷,在月照露冷之夜默默開放,伴隨着幾分寂寞與淒涼。在這之前,《詩經.陳風》也說:“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蓮的遭遇如此冷漠,如此淒涼。
  只有到了宋代,到了周敦頤,蓮荷便揚眉吐氣了。一百一十九字的《愛蓮說》,按朱熹的說法是:“聞道移根玉井房,開花十丈是尋常。月明露冷無人見,獨爲先生引興長。”從此,讀書人無不誦讀《愛蓮說》,“凡塾師童子輩傳誦者多”。一誦《愛蓮說》,塵埃百不幹!
  讀《愛蓮說》的時候,我年紀尚小。傍晚斜陽,小荷才露尖尖角。荷塘邊,母親領我誦讀《愛蓮說》,一聲聲,有如天籟。母親在我心裏種植的蓮花,一生一世,香遠益清……
  六
  在無錫蘇家弄,我拜謁過東林書院。東林書院的名字總是令人想到秋林古色的氣韻。門前的對聯曾經深深地鍥在我的心底,鍥入了我們民族的政治文化史: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對聯是明代顧憲成寫的。顧憲成曾領着一班文化人走進東林書院,進行悲壯的文化遠征。後來,皇帝不滿意他們,將他們一個個殺頭,將東林書院夷爲廢墟,不許存留寸椽片瓦,連院內的樹木也被砍伐一空。當然,有很多經典,包括周老先生的《愛蓮說》《太極圖說》和《通書》都在焚燬之列。
  東林書院曾是周敦頤的學生程顥、程頤的弟子講學之地,“吾道南來,原系濂溪一脈”。
  押赴刑場的時候,東林黨人高歌“十年未敢負朝廷,一片丹心許獨醒”。
  要殺頭了,還要喊皇帝萬歲,這就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這就是儒家士人嚴守道義、堅持真理的殉道精神。在他們之前,或是在他們之後,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想道德追求,多是一幕一幕的悲劇結局。造成悲劇結局的原因,各個時代雖不盡相同,但悲劇結局的現實,竟使知識分子的“宇宙意識”,往往通過民族意識的形式,表現爲浩然正氣、錚錚鐵骨。
  這正是周敦頤倡導的精神。

  周敦頤寫《太極圖說》,寫《通書》的時候,廬山之麓的濂溪書堂,是他在生命的調色板上隨意的勾畫。沒有浮躁,沒有喧鬧,他一個人,孑然四顧,只有蓮花悄悄開放。天物無我的境地,周敦頤神思恍惚地和每一朵蓮花作最親切的交談,交談中思想卻遨遊在另一片高遠的天空。奔騰馳騁的激情,生氣勃勃的靈性,化作了一道道思想閃電……
  他一共寫了三千多字。但後世解讀這三千多字的著作,至少超過了他原著的幾千倍以上。
  就是這三千字,讓多少人捨生忘死,前赴後繼?比如前面說的東林黨人,比如文天祥、辛棄疾……
  這三千字,如在漆黑的夜晚,突然亮起了一堆篝火,遠逝“千四百年”的儒學被重新照亮。
  在這三千多字裏,周敦頤向世人展示了“心性義理”體系。這個體系,將中國文化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從而出現與理學交錯發展的格局。周敦頤的“心性義理”主要是性命、道德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是宋明儒學的主題。自佛教傳入中國,佛家爲了解決佛性問題,開始借用孟子的心性術語,超脫儒學淑世淑人的教化目的,而賦予“心性義理”以本體論上的意義。周敦頤重提心性義理之學,且得到宋儒的讚賞與支持,其思想根源主要來源於佛教的啓示,是數百年來儒佛衝突的真正化解。這種新儒學精神,既不同於孔孟原始儒學,也有別於漢唐儒家經學,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在中國中後期封建社會的最高表現,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發展的完備形態。
  周敦頤對早期儒家思想的全新闡釋,解決了中國文化中儒、佛、道三種主要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衝突問題,使人們有可能像對待自然一樣對待文化,人們在將高貴的精神奉獻給各種教派的時候,從文化上保全了自身的貞潔。
  如果說佛學的所有思辨其旨歸於成佛,道教的一切說教其用心在於成仙,那麼,以周敦頤爲開創者的理學對“天人合一”的種種論證,其最終目的便是爲了窺聖道,做聖人,以涵養“聖人氣象”的理想人格,或者說君子人格。
  周敦頤之所以要把“天人合一”作爲自己哲學論證的主題,其直接用意並不在於建構哲學本體論本身,而在於對自我真善美高度統一的自由人格的理想追求。儘管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這種道德追求帶有悲劇色彩,但由於他們受個人覺解的“宇宙意識”的驅使,從個人的人生位置上看到了自我的社會價值,因此,處處“以仁爲己任”,尊“道”不趨“勢”,逐漸積養成執著於事業、爲真理而獻身的浩然正氣。
  我想,這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一個精神源泉。
  七
  周敦頤是在哪一年的哪一天到嶽麓書院登壇講學的,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兩度到嶽麓書院講學的朱熹更是對周敦頤推崇備至,對周子之學進行概括和總結,進行繼承和發展。他專門爲周敦頤及程顥、程頤、張載、邵雍、司馬光作像贊,稱他們爲北宋理學六先生,在嶽麓書院闢專門的祠堂祭祀他們,更尊周敦頤爲理學的開山始祖,“道學宗主”。在湖湘學人千百年來的頂禮膜拜中,他們的光澤點點滴滴浸潤到湖湘大地,浸潤到神州大地。
  因爲周敦頤,嶽麓書院便變得高貴起來。
  因爲周敦頤,湖湘文化便變得高貴起來。
  因爲周敦頤,中國文化便變得高貴起來。
  這高貴,首先是源自王朝統治中心的認同。
  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潼州轉運判官魏了翁爲周敦頤請諡寫了一道奏疏。魏了翁是理學家,他在奏疏中說,周敦頤的學術宗旨在於“嗣往聖,開來哲,發天理,正人心”,而它的實用則在於治國治民的“功用所繫,治理所關”。
  魏公真是一矢中的。以至後來,不管朝代如何變更,皇帝是否換位,抑或外族入主,都對周敦頤褒榮有加,其官學地位始終不變。
  周敦頤生於湖南邊陲之地,學不由名師,官不過知府,著作字不滿三千,所在又多邊遠障塞之處,然而其影響深遠,“功在孔孟之間”,確實是中國學術史上的一大奇蹟。早在北宋,周敦頤就贏得了同時代學人的尊敬。黃庭堅說他:“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短於取名,而惠於求志;薄於徼福,而厚於得民;菲於奉身,而燕及煢嫠;陋於希世,而尚友千古。”蘇軾寫詩讚揚說:
  世俗眩名實,至人疑有無;
  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
  坐令此溪水,名與先生俱;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
  因拋彭澤米,偶似西山夫;
  遂即世所知,以爲溪之呼。
  先生豈我輩,造化乃其徒;
  應同柳州柳,聊使愚溪愚。
  稍後於蘇軾、黃庭堅的著名學者胡宏對周敦頤的學術進行了系統的評述,他在《通書序略》中說:
  今周子啓程氏兄弟以不傳之妙,一回萬古之光明,如日麗天;將爲百世之利澤,如水行地;其功蓋在孔孟之間矣……
  《宋史》本傳在轉引了黃庭堅的品評後,概括了周敦頤的學術和人品:
  (周敦頤)博學力行,著《太極圖》,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終始。……又著《通書》四十篇,發明太極之蘊。序者謂其言約而道大,文質而義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於學者也。
  本傳概括了周敦頤學術的特點。周敦頤沒有顏子一樣的學行,更沒有伊尹一樣的事業,但都有“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的修養,有“厚於得民、燕及煢嫠”的德政,這就做到了學與行的統一,博學與力行的統一,學術理論與品德修養的統一。
  偉人身後的名譽,纔是比較真實的再現。
  凡源遠者流必長,根深者葉必茂。周子之學,凡事必推究至天人心性,而求其究竟至極之理,其理論基礎深厚,猶源遠根深,而其影響之遠大,猶如流之長,葉之茂。於是乾隆說“治統源於道統”,所謂“爲國家者,由之則治,失之則亂”,把周子之學與封建統治的生死存亡緊緊聯繫在一起。
  八
  周敦頤坐在了蓮花之上。香菸繚繞,木魚聲聲,他還想說什麼呢?
  千百年,千百年了,閱盡人間千萬色,還是蓮花顏色好。
  太陽出來了,太陽照在荷池,荷池一片燦爛。太陽不會重複,每天都是新的。你心靈的太陽是不是新的?
  新的太陽要靠別出心裁的鑄造。
  周敦頤用心血和汗水鑄造了智慧的太陽,照耀着人生的不倦旅程,照耀着歷史的隆隆腳步。
  此時此刻,沐浴新的太陽,我想到了昇華和超越,想到了理智和激情……
  (選自《誰與歷史同行》)
  作者以周敦頤“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贏得夢魂安”的仕途清廉生涯作基礎,寫他如何與王安石、程顥、程頤等巨儒進行思想藝術交流,並以其《愛蓮說》作鋪墊,自然渲染和宣揚了其“天人合一”“心性義理”的哲學思想,“聖人氣象”的理想人格,“廉於取名,而銳於求志,薄於徼福,而厚於得名”的高風亮節。


  一個人,走了千年;
  一朵花,開了千載。
  誰能跨越千年而美麗?
  是周敦頤,人們仰慕千年的蓮花君子,人們讀了千載的文學家和哲學家。
  中國思想史上,他的地位如禪宗的慧能,如西方的馬丁.路德。老子以五千言而成爲道家的鼻祖;周敦頤卻以一篇只有兩百多字的《太極圖說》和不滿三千字的《通書》,被譽爲理學開山。
  真正有大智慧大學問的人是不用多說話的。
  二
  命運是人的影子。
  在古代的讀書人中,周敦頤是幸運的,他生在文人的黃金時代。他誕生的那年,剛剛繼位的北宋真宗皇帝就做了一件令天下讀書人興奮的大事:追封孔子、顏回爲國公。接着,自撰《勸學詩》,詩曰:“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讀書的時代就是太平盛世。王夫之的《宋論》開篇就說:“宋興,統一天下,民用寧,政用義,文教用興,蓋於是而益以知天命矣。”他認爲北宋延續百餘年,可以與文景、貞觀媲美。其時,趙宋王朝已經完成了太祖趙匡胤的開創階段和太宗趙光義的統一階段。真宗打理天下的法寶也是從祖宗那裏繼承來的,以文黜武,重用儒臣。於是,攻讀經史、講求學術,成了士人的唯一出路。
  這樣一個有着雍容氣度和開放胸襟的時代,一個人文淵藪所在的時代,天下讀書人怎不萬分珍惜呢?
  彷彿是上蒼冥冥之中的安排,周敦頤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讓後來的讀書人無限羨慕,無限神往。周敦頤是這時代的寵兒,他又將爲這時代增添絕代風華。
  或許這就是中國文化的一次選擇,一種有意安排。
  我曾在故宮博物館見過明人王會的《濂溪故里圖記》,那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麗圖畫,喚起我可居可遊、可行可望的愉悅心情。周家的屋後有石山圍繞,山勢從西至東,逐步隆起,遠遠望去,像一條匍匐不動的無足大蟲,故謂之豸嶺,又名道山。山的盡頭涌出一股泉水,從石竇中噴瀉而出。山頂有一小寨,石頭壘成,人們說是安心寨。這方水土就這樣寧靜之中透着一種剛烈!
  後來,我到湖南道縣,在周敦頤故居徘徊,見門前一條溪流,清清澈澈,波光粼粼,導遊說這就是濂溪。水邊有濯纓亭、濯足亭、釣遊橋,是周敦頤小時嬉戲的地方。看來,一個人成了大器,他經歷過的所有物什,都被罩上了神聖光環。人們憑弔也好,紀念也罷,總想從中找回什麼,總盼望從中悟出點什麼道道。我來這裏尋找什麼呢?
  周敦頤生在書香仕宦世家。父親飽讀詩書,在廣西做縣令,母親是龍圖閣學士鄭向的妹妹,知書達禮。周敦頤在父母的寵愛裏,在無憂無慮中度過了童年。他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對什麼都感興趣。
  周敦頤15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了。孤兒寡母一籌莫展的時候,舅舅鄭向將他們接到了京城。一見周敦頤,鄭向立即喜歡上了這個聰慧的孩子。鄭家的子侄均以敦字爲輩,於是,鄭向也用敦字爲敦頤取名。可能是周敦頤從小爲人、治學都很誠實,或者是他的舅舅希望他淳厚誠實,故取名敦實,因後來宋英宗做太子時被賜名爲宗實,爲避諱,才改名爲敦頤。在鄭向的指點下,周敦頤攻經讀史,“行誼早聞於時”。後來,朝廷給了鄭向一次封蔭子侄的機會。已做杭州知府的鄭向沒有推薦自己的兒子,而是推薦了外甥周敦頤。於是,沒有進士資歷的周敦頤做了分寧縣主簿,一個主管祭物的衙門小吏。
  這份勝似骨肉親情的寵愛,如歌如詩,爲周敦頤的仕宦前程鋪下了第一塊基石。確實,鄭向也沒有看錯人,後來周敦頤回憶說,舅舅對他一生影響最大。鄭向是在刻意培養一代英才,在不經意間成就一段歷史。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