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幸福家庭主題徵文1500字

幸福家庭主題徵文1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是每個人的冀望。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幸福家庭主題徵文1500字,歡迎閱讀借鑑!

幸福家庭主題徵文1500字

  【幸福家庭主題徵文1500字1】

家庭、幸福、和諧——多少溫馨美好的字眼兒!充滿着神聖的詩意,令人想往。俄國的一位文豪曾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今天站在這裏,我要自豪的告訴大家,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家庭的幸福是源於和諧。

我的家庭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是一個極普通的家庭。在我的家庭概念中,我認爲有三個層面是奠定家庭和諧幸福與否不可或缺的天然情結,那就是父母,公婆和獨立生活的小家庭。這三個層面在我看來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鏈條。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在家中排行老大,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我的家庭並不富有,也沒有顯赫的社會關係,但我感到很溫暖,很幸福。因爲我們有非常善良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間互相關愛。爸爸媽媽沒有多高的文化,對我們從不講大道理,他們所擁有的就是勤勞的雙手和一顆善良的心,與人和善,助人爲樂。記得小時候的一天深夜,鄰居家的馬走失了,那個年代一匹馬可算是一個家庭的值錢家當了。當女主人帶着哭腔跑到我家說明情況後,爸爸二話沒說,穿上衣服就出門了。結果三天之後我們纔看到爸爸,蓬頭垢面,腳上的布鞋都磨破了,終於把馬找了回來。那時的生活條件很艱苦,誰家也不富裕,但只要家裏來了客人或做點好吃的,媽媽總要給鄰居家的老人和孩子送去點嚐嚐。父母的言傳身教,舉止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我們經歷了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使我們也變得善良起來,懂得了關愛別人就是在關愛自己的深刻道理。

我的公婆都是中級知識分子,公公是醫生,婆婆是教師。從我結婚的那天起,媽媽就告訴我,要真誠的對待家中的每位成員,要孝敬公婆,與之和睦相處,因爲他們也是你的親人了。公婆一家待我很好,我覺得很幸福。公公婆婆爲人善良實在,他們經常教導我們,年輕人要以事業爲重,並主動承擔起家務勞動,從無怨言。看到我們在工作上有了成績,哪怕是點滴的成就,公婆都喜出望外,愜在心頭。應該說這些年我沒有辜負父母、公婆的期望,在事業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獲得了許多榮譽。多年來我在工作崗位上曾獲得全國財政系統“十佳教師”、縣“勞動模範”、“十大傑出青年”、“個人三等功”和“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的取得是與他們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我從心眼兒裏感激他們,爲擁有這樣的家庭而自豪。

我的愛人也是一位醫生,女兒現在高二了,可以說是一個比不上足比下有餘的和睦小家庭。愛人在單位鑽研業務,一心撲在患者身上,在家裏力所能及,從無半點非分之想,他待人以誠,重情感。我的女兒很懂事,而且有愛心。今年五月的汶川地震,那些慘不忍睹的場面深深的震撼着她,當看到電視上可以短信募捐的信息後,馬上給我打電話:“媽媽,我也想捐點錢,你說我該捐多少?”我告訴她:媽媽支持你,這奉獻的不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愛心,但愛心是不能報銷的,應根據你自己的實際能力。女兒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捐了三十元。並且決定每天節省五角錢,兩個月就能解決這筆支出。看得出女兒長大了,成熟了,我很自豪。

我們與公婆不在一起居住,父母也不在本鎮,但我們以家的理念相互牽掛,相互溝通。在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我深有體會,他們缺的不是錢,更不希望我們浪費,他們要的就是一種天倫之樂,一種和諧美滿的家庭氣氛。正象那首歌唱的那樣:要《常回家看看》,這一點我們做到了,老人高興了。其實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寂,天下父母同一心,他們的所期所冀都在兒女和內孫外孫身上,他們本無所求。

家庭是什麼?家庭是一個接力棒,是一種文明的傳承和幸福的承載,傳承着過去、現在和將來,傳承着古老的人倫與遺風,傳承着溫馨與詳和。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感受,是用愛鋪墊的坦然,是給予與回報的愜意。幸福就象無價的美玉,一旦與心靈組合,就會產生和諧的意念。

和諧是什麼?和諧是一種美,一種力量,和諧是一支歡樂的歌,一條幸福的路,和諧是一部真善美的交響樂,和諧是文明的象徵。

沒有家庭就不會有社會,沒有和諧就不會有幸福。祝願我們每個家庭都幸福美滿,祝願我們的身旁和整個社會都充滿和諧溫馨的局面,祝願我們每個家庭都能在和諧中感受到溫暖和幸福。謝謝大家!

  【幸福家庭主題徵文1500字2】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庭基本情況和孩子成長的經歷。我們全家共四人,我現在是一名退休教師,老伴是企業退休職工,還有兩個女兒。

三十多年來,我秉承“子女強,則家強,家強則國強,少年強則中國強”的理念,以培養“身心健康,一專多能”的二十一世紀新型人才爲目標,與家人互相關心、互相促進,傳承了“崇文尚德、文明和諧、科學教子、自強不息、樂於奉獻”的楊氏家風,共同創建了以弘揚傳統美德爲特色的幸福家庭,最終以“知識改變了命運,激情成就了夢想”。兩個女兒從小學到大學,年年都獲“三好學生”;大學期間年年都獲一等獎學金,年年都獲綜合素質測評全班第一名;兩個女兒在大學都是班上第一批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都獲山東省優秀畢業生。大女兒英語博士畢業後,去年,年僅32歲就已晉升爲大學副教授。小女兒在小學就獲“德州市十佳少先隊員”;中學獲“德州市首屆十佳中學生”;大學獲“全校十佳團員”、“山東省優秀班幹部”。小女兒在小學曾獲教育部頒發的“宋慶齡獎學金”,大學獲“國家獎學金”和“宋健獎學金”。去年以過硬的專業實力和出色的綜合素質,保送爲濟南大學英語碩士研究生。

說到這裏,兩個女兒獲得如此成功,大家殊不知她們在小時候卻曾有一段非常不尋常的經歷和表現。當時,我因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以及對理想的更高追求,把兩個女兒分別送到了農村父母家和岳母家寄養,使兩個女兒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留守兒童”。而意想不到的是,幾年後,大女兒成了一個無法無天、整天胡鬧的“小瘋子”。岳母擔心的對我嘆息道:“這孩子是不是精神上有什麼毛病?是不是去大醫院看一下”。小女兒成了十足的“野丫頭”,上樹爬牆、偷錢打仗、整天不回家,稍不如意就離家出走。母親失望對我說:“我看這孩子沒指望了,說不定長大會惹大事。”兩位老人的話讓我感到非常的震驚,讓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也讓我深深的內疚。我不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老人,而釀成這樣的惡果。我愧對一個父親的稱號,愧對一個教師的職業。這樣下去,不僅會毀了女兒的一生,也最終會毀了自己的人生。我在愧疚之後,下定決心,要以最大精力、最大的財力、最大的耐力,憑藉我的教學優勢,促進兩個女兒快速轉化。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通過環境育人、言傳身教、家風傳承,最終使兩個問題的女兒成爲兩個高才女兒。在兩個女兒的轉化、成長、進步中,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做法和經驗。

  一、創建“五園家庭”,實現環境育人

古時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現代有“基因、環境、機遇”人生三要素之說,都強調了“環境育人”的重要性。我爲了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才,同時也爲了培養更多的優秀少年兒童,我傾盡全部積蓄、採用科學的方法經過十幾年的時間逐步使家庭形成了“五園之家”,即生態園、感恩園、才藝園、書香園、生活園。在生態園裏,不同時節,走進我的家中,都會有不同的景色映入眼簾。春天來臨,滿園芬芳,有盛開的桃花、杏花……酷暑之際,這裏卻清爽怡人,沉甸甸的葡萄,盛開的荷花,清涼的噴泉……金秋時節,瓜果飄香,有黃澄澄的柿子,紅豔豔的小棗,笑開口的石榴……這裏生態環保,樹葉雜草喂兔子,兔子糞便又成爲植物的肥料,人和動植物和諧相處。在生態園裏,讓女兒感受生態文明給人們帶來的幸福,學習怎樣創建生態文明家園的方法。全國著名書法家田書明來後揮毫題詩讚曰:家園二分方,醉夢遊畫廊,滿目紅綠色,盡染老鴛鴦。在感恩園裏,有幾百幅國史、黨史,尊師孝親、古典詩文的圖片資料,通過這些圖片資料對女兒進行感恩教育,使她們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家鄉開始再到感恩人民、感恩黨、感恩祖國。在才藝園裏,這裏有全縣書畫名人作品幾十餘幅,是一個“書畫小世界”。這裏還有先進的發球機,乒乓球檯,還有各種樂器及電教設施。在這裏,女兒學習琴棋書畫、學習打乒乓球等技能。在書香園裏,有近萬冊圖書供女兒閱讀,使女兒暢遊書海。“讀好書,好讀書,寫好書,做好人”,已發揮出書香園的特有功能。在生活園裏,女兒自己動手,學習做飯,學習生活用具,品嚐自己勞動成果。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不僅學到了生活生存本領,提高了身體素質,還開發了智力。

近幾年來,許多報刊雜誌、媒體、電視臺對我創建“五園之家”環境育人的做法,多次給予專題報道。

  二、以身作則樹形象,傳遞人生正能量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兩句名言揭示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爲了給孩子樹立良好形象,在和孩子的交往中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三十年來,從生活節儉、勤奮學習、愛崗敬業、責任擔當、業餘生活各個方面給孩子做出表率。三十年來從不吸菸、喝酒、玩不正當遊戲。爲了激勵女兒上進,我設計了家庭風采榜。我把全家的照片、事蹟都展示在牆上。通過讓女兒每天看到父母的事蹟和自己的進步,不斷向更高的目標奮進。06年,我退休後沒有放棄每一天的學習。幾年來,寫讀書筆記上百萬字,撰寫教學管理論文幾十篇,已整理成《教學與管理文集》,還學會了駕駛、使用計算機等技能。這種自強不息,終身學習的精神給兩個女兒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兩個女兒小時候曾成爲留守兒童的經歷和教訓,我特別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爲了關愛留守兒童,我深入農村東辛店鎮一干就是三年。爲了關愛留守兒童,我在自家辦起了“家庭課外輔導站”,動員女兒和老伴一起上陣。這種熱心公益,樂於奉獻的精神,使兩個女兒深受啓發和感動。她們在寒暑假,雙休日仿效我的做法也深入學校和社會做一些公益活動,兩個女兒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公益活動並擔任志願者。《光明日報》曾以“關愛留守兒童的教師之家”爲題,給予專題報道。我的家庭也曾獲全市”“關愛之家”稱號。“身教重於言教”已成爲我的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我把這種無形的正能量,潛移默化的傳遞在兩個女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