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北歸記散文

北歸記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時隔四個月,又來到了運城火車站,威風凜凜的關公像仍然傲視着山河故土,然而站在他面前的我,已經不是九月那個懵懂的少年郎,正如此時的運城已不復那時的炎熱,草木也不再是鬱鬱蔥蔥。唯一相同的,就是來往不息的人流和車流。

北歸記散文

檢票過後,就拖着行李箱上了車。十二點二十剛過,列車便緩緩啓動。一根根柱子飛速向後跑去,沒多久便遠離了我的視線,前方只看見一戶戶農家飄出的炊煙。視線轉回車廂之內,人們正熱烈地交談着,看電視的,玩遊戲的,聊天的,還有吃飯的,幾乎幹什麼的都有。也許自鐵路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是一個彙集萬方的場所,在這裏,每一刻都展現着人間百態,每一刻都上演着一幅幅衆生相的戲。

運城的一位大媽,正在跟同行的人訴說着兒子的成就,時而手舞,時而足蹈,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不遠處的一位大叔,從霍州上車,一上車就在打電話,聽得出來,與他通話的人是他多年未見的老友,久別重逢,自是激動不已,顯然這位大叔已經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運城的一位大媽,正在跟同行的人訴說着兒子的成就,時而手舞,時而足蹈,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不遠處的一位大叔,從霍州上車,一上車就在打電話,聽得出來,與他通話的人是他多年未見的老友,久別重逢,自是激動不已,顯然這位大叔已經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了;還有一直沉默不語的小夥子,眼紅紅的,到了太原就下了車,也許,這裏有他的傷心事吧。了;還有一直沉默不語的小夥子,眼紅紅的,到了太原就下了車,也許,這裏有他的運城的一位大媽,正在跟同行的人訴說着兒子的成就,時而手舞,時而足蹈,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不遠處的一位大叔,從霍州上車,一上車就在打電話,聽得出來,與他通話的人是他多年未見的老友,久別重逢,自是激動不已,顯然這位大叔已經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了;還有一直沉默不語的小夥子,眼紅紅的,到了太原就下了車,也許,這裏有他的傷心事吧。事吧。

還有帶了兩瓶清徐陳醋回忻州的大媽,一路上和我聊着醋的好處,樂此不疲;有位帶着孩子的婦女,因爲孩子不聽話而大發脾氣,孩子的哭聲使許多人的目光轉了過去;想要抽菸的大叔被制止,碰倒的水杯驚醒了熟睡的乘客,一大波乘客在這裏上車,又有一大波乘客在那裏下車,來來往往,熙熙攘攘,小小的車廂,就是一個濃縮的社會,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人性的善良,但也可能會有一些醜惡,無論是什麼,都是人世,都需要我們經歷一番。

視線再次轉到外面,從運城到靈丘,沿途看見了不少廢棄的舊火車站,殘存的磚瓦似乎在訴說着它們當年的輝煌,旁邊茂盛的野草在風裏搖擺,雖然已經枯黃,整體上顯得殘破不堪。閻錫山執政山西時建設的窄軌鐵路,以及我這次途徑的京原鐵路,都可以說是中國鐵路的歷史標杆,無數的列車在這些鐵路上飛馳而過,無數的人們乘着火車去往全國各地,時間就在火車的轟鳴聲中邁入了二十一世紀,邁入瞭如今的新時代。老照片裏的火車站,已經殘破,但那份時代的呼喚,卻從未停歇,也永遠不會停歇。

傍晚時分,路過襄汾,鐵路的旁邊,有一條很寬的河,我猜想那應該是汾河吧。在這樣的嚴冬,河水還沒有封凍,不停地向南流着,浪花濺起又消散,偶爾有幾隻鳥飛過水麪,像一幅山水畫。小時候常聽一首名叫《汾河流水嘩啦啦》的歌,歌詞中寫道:“汾河流水嘩啦啦,陽春三月看杏花,待到五月杏兒熟,大麥小麥又揚花。九月那個重陽你再來,黃澄澄的穀穗好像是狼尾巴。”,只可惜,此時既不是三五月,也不是重陽時分,看不到杏花開放,遇不見穀穗低垂,只有夕陽照着翻涌的河面,還有一聲聲火車的轟鳴聲打着節拍。也許明年的北歸和南行,我就可以目睹歌詞裏描繪的美景了吧。到了那時候,也許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吃過簡單的晚飯,已是晚上八點半,恰好到了忻州站。經歷了八個小時的長途旅行,有些疲乏,睡意漸起,卻在無意之中瞥見不遠處的路燈,這路燈立於街道的兩邊,上下各有一個,燈柱漆黑,在夜裏全然發現不了它的蹤跡。只見兩個燈彷彿飄在半空,猶如黑夜裏的螢火蟲,當這些“螢火蟲”一樣的燈排列起來時,柔光集列成陣,更是充滿了詩意,充滿了濃濃的古風韻味,不由得想起杜牧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了。也許,路燈的設計者也是深諳此道,否則也不會設計出這樣優秀的作品。吃過簡單的晚飯,已是晚上八點半,恰好到了忻州站。經歷了八個小時的長途旅行,有些疲乏,睡意漸起,卻在無意之中瞥見不遠處的路燈,這路燈立於街道的兩邊,上下各有一個,燈柱漆黑,在夜裏全然發現不了它的蹤跡。只見兩個燈彷彿飄在半空,猶如黑夜裏的螢火蟲,當這些“螢火蟲”一樣的.燈排列起來時,柔光集列成陣,更是充滿了詩意,充滿了濃濃的古風韻味,不由得想起杜牧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了。也許,路燈的設計者也是深諳此道,否則也不會設計出這樣優秀的作品。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們,也許真的很幸福。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們,也許真的很吃過簡單的晚飯,已是晚上八點半,恰好到了忻州站。經歷了八個小時的長途旅行,有些疲乏,睡意漸起,卻在無意之中瞥見不遠處的路燈,這路燈立於街道的兩邊,上下各有一個,燈柱漆黑,在夜裏全然發現不了它的蹤跡。只見兩個燈彷彿飄在半空,猶如黑夜裏的螢火蟲,當這些“螢火蟲”一樣的燈排列起來時,柔光集列成陣,更是充滿了詩意,充滿了濃濃的古風韻味,不由得想起杜牧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了。也許,路燈的設計者也是深諳此道,否則也不會設計出這樣優秀的作品。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們,也許真的很幸福。。

過了原平,火車朝着東北方向繼續前進,代縣,繁峙,五臺山,隨着一個一個站點的經過,時間也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離家的距離也在一步一步地縮短。塞北的夜雖冷,卻不能使一個回家的遊子之心冷卻半分,草木雖早已枯黃,對於遊子而言仍然是山花爛漫的春天。終於,一聲長笛過後,列車緩緩駛入靈丘站,看着火車站的燈光,真有點不敢相信已經到了家鄉。出站的那一瞬間,長舒了一口氣:日思夜想的靈丘啊,我回來了!

想起以前的一個廣告,廣告詞中說;“想起以前的一個廣告,廣告詞中說;“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而對於這次旅程來說,目的地無疑是重要的,但沿途的風景也不可或缺。北歸的路上,車子像一條長龍,時而漫步於平原之上,時而穿梭在溝壑之間,時而跨過滔滔汾河流水,時而穿過巍巍太白維山。我看到白鷺劃過遠河,成羣的羊從橋下穿過;看到灰濛濛的天空和太陽,看到黑夜裏的萬家燈火,但它們都不及家鄉的萬分之一。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而對於這次旅程來說,目的地無疑是重要的,但沿途的風景也不可或缺。北歸的路上,車子像一條長龍,時而漫步於平原之上,時而穿梭在溝壑之間,時而跨過滔滔汾河流水,時而穿過巍巍太白維山。我看到白鷺劃過遠河,成羣的羊從橋下穿過;看到灰濛濛的天空和太陽,看到黑夜裏的萬家燈火,但它們都不及家鄉的萬分之一。

到我停止敲擊鍵盤的一刻,我的第一次北歸之旅也正式結束了。然而也僅僅是第一次,未來的漫長歲月裏,不知還會有多少次南行與北歸。每一次都與前次不盡相同,因爲人是在變化的,心中的感受也是在變化的,由心裏流淌出的文字自然是不同的。但不同中也飽含着相同之處,那便是思鄉之情,這是古往今來每一位出門在外的遊子所共同具有的到我停止敲擊鍵盤的一刻,我的第一次北歸之旅也正式結束了。然而也僅僅是第一次,未來的漫長歲月裏,不知還會有多少次南行與北歸。每一次都與前次不盡相同,因爲人是在變化的,心中的感受也是在變化的,由心裏流淌出的文字自然是不同的。但不同中也飽含着相同之處,那便是思鄉之情,這是古往今來每一位出門在外的遊子所共同具有的情感。許許多多的詩人文學家都曾寫過思鄉的作品,而現在,我也用我稚嫩的文筆,來描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如果說我以前所寫過的遊子形象,只是讓心去遊歷了一番,那麼現在則是真正感受了,家鄉,始終是不能忘卻的記憶。。許許多多的詩人到我停止敲擊鍵盤的一刻,我的第一次北歸之旅也正式結束了。然而也僅僅是第一次,未來的漫長歲月裏,不知還會有多少次南行與北歸。每一次都與前次不盡相同,因爲人是在變化的,心中的感受也是在變化的,由心裏流淌出的文字自然是不同的。但不同中也飽含着相同之處,那便是思鄉之情,這是古往今來每一位出門在外的遊子所共同具有的情感。許許多多的詩人文學家都曾寫過思鄉的作品,而現在,我也用我稚嫩的文筆,來描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如果說我以前所寫過的遊子形象,只是讓心去遊歷了一番,那麼現在則是真正感受了,家鄉,始終是不能忘卻的記憶。家都曾寫過思鄉的作品,而現在,我也用我稚嫩的文筆,來描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如果說我以前所寫過的遊子形象,只是讓心去遊歷了一番,那麼現在則是真正感受了,家鄉,始終是不能忘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