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描寫春的散文

2016描寫春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初春的三月,萬物生靈都開始夢想着她的今天和明天,她們嚮往着春天,因爲只有春天,她們纔有希望,有希望,才能從夏走向秋,從秋走向冬,再從冬走到春。

2016描寫春的散文

——題記

  致春

久違的候鳥在窗外鳴唱,正想小歇的我被這些可愛的精靈所驚擾,可我並不生氣。看着那頑皮的孩子停棲在窗欄上,時不時擺弄着清脆的歌喉,晃動着玲瓏的腦袋,無知地觀察着我屋內的景象。

它正在梳理羽翅上的新毛,而我正注視着它並不嫺熟的動作。瞧,它發現我了!那黑眼珠兒睜地圓溜的,就如同發現了令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過使我無奈的是,它感興趣的對象是自己。它是那樣的乖小,像是不懂世俗的天真無邪,而看它好奇的眼神,我似乎只好輕笑。

大概是放書的聲音響了些,它驚慌地逃離了,我趕忙跑向窗口,只可惜晚了一步,它的身影從我的視野中消失了。

現在,重新映入眼簾的,是窗外煥然一新的淡雅的春光。世界就如同改變時光的機器,讓萬物的變化如此巧妙。

太陽掙脫了雲層的禁錮,初露的陽光驅散了瀰漫的陰霧,原先霸佔着天穹的幾片黑雲也沒了影,幾縷白緞依着太陽在空中浮蕩。日光越強,我不由得眯起了眼,最後乾脆直接閉上。只靜靜地感受陽光的愛撫,耳邊是風的細語。

所有的一切,招呼着我投入自然。大自然是毫無掩飾,容納萬物的懷抱,春即酒,陶醉了我,迷濛時,被擁入其中。這一刻,只剩下了柔柔的雲,柔柔的風,倏忽間,天地都變得柔和了。

冬的冷冽我已無法感到,而在嚴冬飽受風霜襲擊的孤獨的樹枝,目睹了無數脆弱的生命的逝去,卻保留着韌勁存活了下來。那份高傲未曾與柔美的畫面衝突,因爲冰冷的心在溫暖裏開出了美麗的花,那麼需要認真的看,就能發現枝間疏疏的細葉,此時,再到遠點去,不難注意整棵樹都泛起淺綠的光暈。

初春的畫面,更加柔美了。

早春的太陽來自土壤,花園的一角,金燦燦的報春友人在參加着迎接新年的儀式,陽光下的演員們唱着無比幸福的禮讚,愉悅地共舞,舞裙閃着金光,裙襬隨風飛揚……

鳥兒的身影或啼鳴,總會分散我的注意,就像燕兒在空中掠過一道華麗的弧線,只留下一串唯美的歌,待人回味。

  人勤春早

早春二月,陽光暖和了許多,風還是涼意未消,人們仍穿着經冬的棉衣,身體也是蜷縮着伸展不開,戶外遊玩的人並不多。林間很少看到飛鳥,河裏的水溫潤了很多,清澈而靜流在瘦瘦的河牀上,乾枯的水草在微風中瑟瑟地搖晃,岸畔的柳條略顯得有些泛黃,我知道春信已送達此處。

二月看春柳枝黃,三月聽春鳥鳴澗。由於工作的不便也難得去山裏走走,被關進辦公室的心緒不甘寂寞地飛進視野裏的遠山。隱約看見山上的果農開始抖擻精神,忙着給果樹追肥、剪枝,爲今年的豐收做着準備。忽然感悟到:進入自主農耕時代的農民朋友爲農事操勞忙碌,從未讓別人催促或監督,卻能隨着節氣和時令的變化安排着四季的活動。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年復一年,播種着希望,經營着企盼,收穫着幸福,到了翌年春節才能閒下來盤點收成,走親訪友,老少團聚,喝酒娛樂。只要春節一過,馬上又重複上年的農事勞作。當然,經商的,打工的,求學的,當兵的……也都從節日慵懶清閒的氣氛裏走出來,奔赴各自的軌道,無需催促,很快村子裏的青壯年大多已背井離鄉,留下的多半是老年和小孩,於是有人稱其爲“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下來的老農經營着自家的田地,打理着全家的吃喝花銷,五味雜陳的生活在裊裊炊煙裏升騰,在粒粒糧食中發酵,在悠揚的山歌裏傳頌,生生不息,世代傳承。

經濟模式多變,社會分工多樣,打工潮的涌動,使傳統的農村漸漸新潮起來,物質和文化的內涵也變得豐富多彩,名車樓房落戶大山,洋酒海鮮搬上餐桌,現代化、信息化的小東東在村子裏司空見慣,就連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也發生了變化,甚至已與祖輩恪守的老套路形成了顛覆。

人流和物流的涌動在城鄉之間、八方之中產生了劃時代的變革和進步,農民朋友的幸福感已經在他們的吃喝穿戴和音容笑貌中顯現出來,時空被穿越,地域被忽略,差異被同化,模式被打破,一切的一切正隨着時代的節奏演繹成一曲幸福交響樂。

大地正孕育着春華秋實,農民在譜寫着豐收樂章。勤勞的回報,美好的夢想,祖祖輩輩追求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勤勞致富,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麗日藍天,物華天寶,很快這裏的萬畝桃樹就會綻放出豔麗馥郁的花朵。

  春來依舊長芳菲

記憶之於文學,有如酒麴,可以把五穀雜糧變成醇香的美酒。

“美麗南譙”採風活動,讓近百名文藝家們大飽眼福,一路行來,山水園林展現着南譙的古老、美麗、清新;經濟發展彰顯着南譙的精神、速度、富庶。

我們懷着敬畏自然、關愛生命、眷戀土地、敬仰人文的精神情懷,希望可以用樸素、清新、流暢的行文將所見所聞所思絮絮道來,令更多遠離故鄉的遊子,讀起來會覺得心靈相通,悅目怡心。遊子雖在天邊,迴歸談何容易,可作家會用紙筆再造新的故園,令讀者用眼睛消彌今古常新的鄉愁。

於是我們這羣人或徜徉於晚秋的水墨南譙,賞楓葉聞菊香,擬作辛勤的採茶人;或漫步於靜謐肅嚴的山峯隘口,讀碑文品秀水,化身神勇的武士;從紅色根據地的革命前輩身邊走向憨厚淳樸的田野農婦面前,從古樸親切的老街凝視秋日靜美的雙洪公園。參天的古樹,深邃的幽谷,潺潺的溪水,一個人立於一座嶄新的城面前,立於一座綺麗的山面前,穿越在古道落英和新城靈秀的畫面更替裏,神遊於醉翁飲酒與美麗南譙的豐饒中。

千年滄桑卻也有詩意的美,新城發展如同火紅的楓葉,在心中紮了根,我們已融化在這片土地裏。世界變動不居,逝者如斯,不捨晝夜。誰也留它不住。那麼我們就用腳步和眼睛,用藝術作品,將祖先們不畏艱險,在這塊土地上流汗、流血;將新一代南譙人和美麗南譙新城新貌,將這份最美麗的感情,在我們的文學裏永葆青春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