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隱藏在美麗大山深處六百多年的土樓羣的散文

隱藏在美麗大山深處六百多年的土樓羣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南靖土樓並不太遠,我早就很想去了。這個週末,媽媽突然心血來潮說要帶我去參觀土樓。我不敢相信地問:“真的嗎?”媽媽說:“那當然,你不是老早就想去了?”“耶!”我高興得快要跳起來了。

隱藏在美麗大山深處六百多年的土樓羣的散文

我本來覺得很近的呢,其結果沒想到我們先坐動車,然後又轉了好幾趟車,轉了“九十九道彎”,“翻了九十九座山”,經過幾個小時的崎嶇山路的驚險顛簸,才終於到了風景如畫的南靖土樓風景區。說真的,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進大山,當然也是第一次領略那蜿蜒崎嶇的山路。那真是山高,坡陡,彎急,開車的高手“酷”得硬是“橫衝直撞”,好幾次都嚇得我涼了背脊。不過,還算是很“刺激”的體驗哩!

門票:大人100元,學生憑學生證50元,包含三個景區:田螺坑土樓、裕昌樓、塔下村。

買好了門票,我們首先去第一個景點“田螺坑”土樓,也就是“四菜一湯”。之所以叫“四菜一湯”,是因爲田螺坑土樓共有五座土樓,其中四座是呈圓形或橢圓形的,一座是長方形的,它們圍在一起,看起來就像是擺在桌上的“四菜一湯”,很有意思吧?從檢票口進去後剛好是處於高處,能一覽下面的五座土樓,還真的像“四菜一湯”擺在那的呢。太形象了。呵呵!

我們跟着遊客們一起走下臺階,開始去逐一參觀各個土樓。我們走進大門,兩旁都是好多人家賣的土特產:有茶葉、香菇、玩具、土樓紀念品,還有賣靈芝的呢。他們真是靠山吃山呀。另外還有許多客家餐館。真是星羅棋佈,看得令人眼花繚亂。參觀完五座土樓之後,給我感覺就是都有些大同小異,只是有的土樓形狀不同,大小有些差異而已。

走出土樓,我這纔開始認真地打量起面前這綿綿起伏、層巒疊翠、鬱鬱蔥蔥的大山來,這麼美麗而神祕的大山,好似望不到邊際似的,給人以無限想象與遐思。俯視底下,只見綠油油的茶樹和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農作物,還有那像梯子一般節節高的田地,一塊是綠色的,一塊是金黃色的,宛如一副美麗的畫卷,而我們就處在這美麗的畫中。

遊覽完田螺坑土樓羣之後,我們走到村口準備坐車到第二個景區。運氣真好,剛好來了一輛景區的旅遊觀光車要到下一個景點:裕昌樓。我們趕緊招手,司機便讓我們上了車。車上有一名導遊,他拿着話筒滔滔不絕地爲我們介紹起裕昌樓的歷史:“裕昌樓也稱爲“東歪西斜”樓,始建於1365年,處於元末明初期,距今已六百多年曆史。它原先是由劉、羅、張、唐、範五姓合建,高五層,每層有54個房間。但現在只有劉姓18戶人住在裏面。裕昌樓三樓和四樓的柱子朝順時針方向傾斜,五樓的柱子又朝逆時針方向傾斜,因此被稱作爲“東歪西斜”樓。”導遊還介紹說,“那裏的每家在一樓廚房挖了一口井,而且只有1.5米深,井水冬暖夏涼......”

經過幾十分鐘的.山路盤旋繞行,就到了一個停車場。我們下車經過小橋流水,就到了裕昌樓。這個六百多年曆史的土樓果真名不虛傳,好高大呀,外牆周圍有許多小方形的洞口,還有被燻黑的痕跡。我正納悶着。導遊介紹說,這是由於以前的居民使用柴火煮飯導致的。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去想看看那只有1.5米的井,我轉了一圈之後,並沒有發現哪裏有井,於是跑去問問導遊。他說在一樓人家廚房裏。那裏的客家人非常好客,正邀請我們進去參觀。我走進去看見牆角邊有個小小的井口,我往下一望,居然就望見井底了,哈哈,太不可思議了吧?這裏的井居然這麼淺啊!我用水瓢舀了一些裝進水瓶裏,然後喝了一口,呵呵,那井水真的好清涼,好甘甜的感覺,比買的礦泉水還要好喝呢。

參觀完已六百多年的“裕昌樓”,接着趕往第三個景區“塔下村”,還要坐車幾十分鐘呢,然後還要轉電瓶觀光車纔到。那裏是一個夾在兩座山凹裏的小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