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淌在心底的那一抹暖散文

淌在心底的那一抹暖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北方的元月,該是寒風刺骨,空氣清冷,該是荒蕪和蒼涼,或是漫天飛舞的大雪。然而,這個冬季,卻出奇的暖。就像衣架上掛着的那條酒紅色圍巾,你不由得就想走近,想去撫摸。於是,輕輕取下,很柔軟,再次繞在脖子上。

淌在心底的那一抹暖散文

屋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窗毫無顧忌地擠進來,落在長長的圍巾上,那四個黃色的字:“家鄉之音”,頓時燦爛到發光,那種金色的光。心情忽然暖到極致,有種小幸福充溢着內心。

那些瑣碎,在腦海裏上躥下跳,一張張歡喜的、惆悵的、熟悉的、陌生的臉,鮮活地,毫無層次地浮在眼前,還有那件紅色小馬褂,更是在腦子裏晃來晃去。從牛皮袋裏取出,“家鄉之音民間公益團隊”兩行白色的字,很顯眼,我莫名地笑了。此刻,無論是無意識的笑,還是那件小馬褂,意義都很特別。放在牀上,鋪平,按皺褶的走行,整理至原來的模樣,放在衣櫃的最深處。看着靜靜躺在那裏的紅褂子,我在想:它的一地心思,多久,纔會去抖落。

家鄉之音,偶然結緣。這都源於郝主任,源於GSLS文化沙龍這個團隊,曾慶幸過,也曾想逃離。可來之這個集體的暖,會讓你的心慢慢靜下來,友情被時光打磨,被歲月浸染,你終究放不下……

索性,乾脆鋪開紙筆,打開心,讓陽光住進來,讓所有的心事隨着筆尖而走……

說實在,起先並不認識石頭,第一次看見他的模樣,還是百公里徒步大賽的那張照片,感覺沒什麼特別。在後來,知道他是家鄉之音的創始人,每天在爲宣傳家鄉文化奔走,還有,就是他的“夢迴北疆系列報道”,不由得對他多了幾分敬重。現在,能沉下心,不求回報,踏實做事的人,大概少之甚少。

家鄉之音文友見面會活動的前一週,他專程回來,GSLS的大部分羣友碰面,爲這次活動準備。這才真正見到“這塊石頭”,中等身材,胖胖的.,鼻樑上架着眼鏡,憨厚的樣子。這網名,真夠名副其實。

其實,無論是家庭、還是單位,或是這種公益組織,依然是能者多勞。比如:“郝主任、劉園、木子、白露……”一切事務都在他們頭上。石頭既不必說,感覺他就是每天風風火火、忙於奔波。我的事既然不多,打打下手什麼的,這也恰好吻合了我一貫的做事風格:“力所能及,盡力而爲”。

臨近的幾天,天氣一直不好,老天爺變得那麼隨心所欲,陰沉沉的,或是雪,或是雨。大概忘了這是冬季,不,是二零一七年春天,所以,這樣的天氣狀況,很是特別。

我是那麼期待,期待一場大雪紛飛;期待漫山遍野潔白一片;期待這個冬天所有裸露的荒蕪被遮蓋;期待又是一個瑞雪兆豐年。然而,這一次,我是那麼怕雪來臨,內心默默祈願:你等幾天再來,八號過去,等遊子們平安歸去,那時,我會張開雙臂,擡頭,任由你肆意飛來。

好在七號這天,小雨,至少比起雪來安全了許多,心,終於踏實了。接下來是佈置會場,然後,等待,等待他們平安回家。

當紅色的圍巾掛在胸前,紅色的小馬褂穿着身上的時候,還是有幾分竊喜。儘管在這個季節看上去有些臃腫,但還是能看到他們無法掩飾的喜悅。我把自己身份定位爲家鄉之音的義工,能爲家鄉之音文友見面會盡力,這份殊榮很是驕傲。

不改的鄉音,揮不去的鄉愁,伴隨着每個在外的遊子。望着他們風塵僕僕,笑得舒心而陌生的臉,我在腦子裏竭力搜尋着那些網名或是筆名,還有他們的名字,幾乎無法聯繫起來。當那條酒紅色圍巾掛在他們胸前時,那一句“親不親故鄉人,深不深故鄉情”,瞬間濃烈,而且在心裏漸漸蔓延。

我在張望,期待着她的出現,許久了,想念,想一起聊聊。腦子裏她的模樣,溫婉,笑常掛嘴邊的臉越發清晰。她的散文,是我喜歡的那種,不僅僅是文風、語境這些,更是她書寫的村莊、村子裏的叔叔、嬸嬸、姨姨姑姑以及鄰居,甚至那些雞狗牛羊,都會出現在她的筆下,以一種活靈活現的姿態,像精靈一樣,穿透我內心。於是,我的思緒,會跳躍,會回到故鄉,故鄉的一草一木,故鄉的山山水水、還有故鄉的那些玩伴便會明亮;會回到我們一起待過的學校,有那些可愛的老師,等等,許多。

所以,不由得會喜歡她。這不僅僅是,喜歡她嬌小漂亮的模樣;更喜歡她的真性情;喜歡她敢於直面自己內心世界;喜歡她敢於把親情、友情、愛情躍然紙上的勇氣;喜歡她無論走得多遠,無論飛得多高,都不忘故鄉的情懷 。

人常說:經歷就是財富。

我常把這種農村的所有,當做我精神世界的另一種驕傲。這一點,我們出奇的一致。心的相通應該是世間最美的昇華,於是,我常常會停歇在蔣殊小院,安靜地地翻閱她的足跡。就像回到故鄉的小院,回到那些窯洞裏,因爲那裏有熟悉的泥土芳香,有親人、有忘不掉的記憶。這不僅是我,幾乎相同經歷的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難捨的情結。

她的出現,和我想的一樣,被圍堵,還有她的《陽光下的蜀葵》。人們簇擁着,沒來得及喝口水,開始一個個簽名。我就站在她不遠的地方,透過擁擠着人羣的縫隙,長久地打量,她的秀髮及肩,她的臉,始終笑掛嘴邊,婉約一朵青蓮,淡然恬靜。

直到後來、忙碌過後,我們才說上話。

主持人念她的名字—蔣殊,念她講述的題目:我爲什麼書寫這片土地,臺下掌聲四起。雖然題目字面看不到鄉音鄉愁,但卻包涵着十分厚重的鄉情。聽着她不疾不徐的講述,那些雞飛狗跳、那些鄰居吵鬧等等,那是她的經歷。還有她的夢想:一個小院,有雞有狗,滿院的蜀葵……當然,會有更多,關於村子以外村子的文字和故事,關於蜀葵的故事、關於鄉愁的故事。

對其他嘉賓,我只是先前看石頭髮過簡歷,詩人、書法家、媒體資深人士、著名攝影家、記者等等。直到主持人郎朗讀出他們的名字,我才竭力記住他們的模樣,平凡中透着不尋常。於是,不由得會輕嘆這片紅色熱土,孕育這麼多優秀兒女。

我認真地環視在場的每一位嘉賓,當然,那些可愛的攝影人,常常會阻斷我的視線,於是會很努力地,左右搖擺,皺起眉心,才能看到他們的樣子。有的氣定神閒,有的笑容可掬、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左顧右盼……種種,唯一相同的是他們胸前的紅圍巾,是會場一道亮麗的風景。

忽然間,覺得石頭很偉大,在做一件很不平凡的事,他的這次活動不僅圓了自己的夢,也圓了我的夢,圓了在座的每位遊子的夢。

那條刺着“家鄉之音”四個字的紅色圍巾,就像條紐帶,聯繫着你我。即使遠在異鄉,淌在心裏深處的依然是來之故鄉的那一抹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