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情懷隨筆散文

情懷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一句鄉音,一抹鄉愁,都在遠方搖拽思鄉的清夢。女孩遠嫁他鄉,離開養育的故土,踏上黑色的土壤,總有一抹淡淡地鄉愁,在心中飄蕩,回眸那份僅有的思鄉之情!

情懷隨筆散文

家鄉的身影總在鄉愁中,點燃心中那份淡淡地思念,夢中的故鄉,在向我召喚,遊子的心聲在守望家的方向。沂蒙山的歌謠唱響在祖國的大地,勤勞的蒙山人民沒有忘卻那份艱辛的苦難,只有用純樸的情懷,孕育這方土地。沂蒙的煎餅:散發着馨香,肩負孕育生命同奉獻的責任。那一張張圓圓的煎餅,滾動了多少的真情!流傳在樸實的沂蒙兒女身邊,養育了生命的色彩,趕着時代的步伐而前行。

記得小時候,母親整天趴在鍋屋裏,滾動那塊圓圓的球體,讓它在熱量的蒸發下,慢慢地轉變一張張香甜的煎餅,供我們食用。在那個年代裏,沒有磨面的機器,都是母親早早地起牀,用石碾把地瓜皮子推的粗粗的,再用清水泡一夜,第二天天不亮,母親就會趕着星辰的餘暉,來用石磨在推一遍,等石磨吞掉粗粗的地瓜皮子,就會吐出一層層波浪的細磨,白色的磨糊,在石磨強大的擠壓下,扭曲的流出純情的糊狀,趕着啓明星最後的笑臉,迎着晨義最燦爛的笑意,母親推完磨,就忙活在緊張的烙煎餅中。

那是用耙子在熬子中,大轉圈的來回轉,母親燒熱了熬子,然後把勺子呈上,放在燒熱的熬子上,用耙子從裏面開始轉圈,火還不能停。就用一勺子地瓜皮子的糊狀,烙成一張張的煎餅,一早上下來,烙那一蓋連子,熱乎乎的煎餅,在熱氣的蒸發下,散發着馨香,在那個年月裏,煎餅的香甜,跟着我們空缺的肚量,會吃上好幾個母親烙的煎餅,散發着馨香的韻味,供我們的成長。那一張張的煎餅裏,有母親的'汗水,跟幸福的笑臉,在看着我們幼嫩成長的笑臉裏,跟母親烙的煎餅一樣欣慰。

母親烙的煎餅,跟鄰居家的大娘們烙的不一樣,因爲母親烙的熬子是冷熬子,烙的很薄,吃起來會很脆香的,我喜歡吃母親剛烙出來的那一張,香甜脆,還熱乎乎的。在冬天,外面的寒風呼呼的喊叫,而母親的鍋屋裏,會很暖和的,看着母親用歲月的梭子,掄起那一勺勺糊狀的地瓜糊,也拉開孕育生命的食物,那是一張張旋轉的年輪,在母親的耙子中,勾畫着對未來的希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那一張張滾動的生命,養育我們的成長的奠基石,鋪陳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上。

母親的煎餅,跟着時代的步伐而行,慢慢地有了機器的轟鳴聲,地瓜皮在機器的轟鳴中,磨成了粉面,母親就送走了耙子的時代,用粉面來烙煎餅,粉面是用水浸泡然後過出水來,再用面袋子裝上,用繩子把口繫上,用石頭擠壓後,要等一個下午,就會把裏面的水過出來,然後母親就用滾煎餅,完成那一張張拖着夢想的餅裝。有了滾煎餅的誕生,母親就少了石磨的辛苦,多了用手的煎熬。把麪糰滾動,在熬子的周圍來回滾動,跟地球一樣的轉動,完成那一張張充滿生命力的煎餅,在蒸汽的帶動下走完一程,一張成熟的煎餅,在母親那雙勤勞的雙手中誕生了,那種讓生命沸騰的煎餅,跟母親的手臂一樣,在規劃着未來的憧憬,夢想着塵世的繁華,可在它的誕生與共勉中,走完一程的風景!在母親的臂膀中散發馨香,可在我們焦急的神態中把它一口口的吃掉,成爲我們胃中最豐盛的食物,供養我們的成長。

煎餅的種類很多,時間長了,母親就會放上玉米麪烙二合面的煎餅。母親烙完煎餅就會把煎餅疊成四方行,讓它整整齊齊的擺放在盆子子裏,等待我們來品嚐它的暗香,餘留在舌尖上的那抹馨香,喚起那個時代的日月。

等大姐長大了,母親的烙煎餅的活就落在大姐的肩上了。大姐重複母親的工作,也在日復一日的烙煎餅,供養我們的生活,日月同輝,煎餅的馨香,永遠傳送在姐姐傳統的烙煎餅上,伴着姐姐年幼的肩膀走過春夏秋冬,春天的枝椏吐露春天的那抹嫩綠,煎餅的香醇永遠掛在春的指頭,夏天的燃熱,燒起那一片片的紅霞,在熬子上滾燙的汗水,打溼了姐姐的臉頰,紅紅地手兒,在滾燙着那份真情,流露蒸發的香甜,招搖枝頭的蟬鳴,吟唱千古的絕句,唱響在夏日的枝頭。秋的金黃薰染了一季的色彩,在滾燙的煎餅中散發金秋滿滿地收成,那聲咕咕鳥的催促,讓熬子上的香醇,更有了豐收的希望。冬天的雪晴,讓滾燙的熱量,踹滿了暖情,在熬子上烙出溫暖的情懷,品嚐那份散發香甜的韻味。

等大姐學會了烙煎餅了,二姐又成了母親的第二位接班人,二姐隨着母親踏過的足印,徘徊在熬子的周圍,用那瘦小的身軀,張啓煎餅的心門,打開少女憧憬的夢,烙着煎餅的心聲同唱一首,少女的歌謠。守着春天的花季,烙着少女的清夢,在煎餅滋滋啦啦的呼喊中,成就着那份樸實的少女夢。在煎餅中滾燙春夏秋冬的獨白,用煎餅的香甜,侵染一季的少女夢。北風呼嘯的怒喊,沒有讓滾燙停留煎餅的日夜,在星辰中滾動二姐青春的眸子,在煎餅的香甜中踏過一季的光陰年華。是煎餅的熱量富有那個年月的滄桑鉅變,讓那面黃肌瘦的臉龐有了紅潤的氣色,帶着成熟的笑臉,綻放在春天裏。

在家鄉的女孩子都要學會烙煎餅,而等我到了要學烙煎餅的年齡,母親一直不捨得讓我學,等姐姐們都走了,母親又回到她以前烙煎餅的工作中,到那時就有了饅頭的年月,煎餅的日月就少了,大家都沾染上饅頭的潔白,忘卻了煎餅的馨香,慢慢地煎餅就遺忘在那個年代裏。母親說:“三你也不學烙煎餅,等你出嫁時不會烙煎餅,可咋整呀!“我說:不會烙煎餅,那我們就不吃煎餅了。”母親嘆了一口長氣,回頭去做她自己的活去了,是呀!我不會烙煎餅可咋整呀!不能老讓母親給烙煎餅吃吧!可是我也想學它,可母親不給我機會,時間在隧道里溜走,我也成了一位不會烙煎餅的女子,沒有跟姐姐們一樣,在熬子窩裏滾動圓圓的地球,滾出一張張馨香的煎餅,留給自己一個樸實的形象!而是成了一名不會烙煎餅的姑娘。歲月踏着輕盈的步伐而來,煎餅留着暗香,在今日的街頭叫賣,家鄉的煎餅,成了沂蒙山的一道風情!走進了超市的櫃檯,走進了大街小巷的叫賣聲中,從人工轉變成機器的操作,可總也沒有母親烙的那份香醇與甘甜,沒有那份滾動的真情!在歷史的舞臺上,消失了那代人純樸的一面,同傳統煎餅的醇香。

在歲月的長河裏,滾動那份煎餅的情懷,是我們家鄉最富有的一幕,可這一幕巧手的烙煎餅的手藝,沒有給我帶來財富,可給我帶來舌尖上的香甜,時刻在召喚我對煎餅的馨香,而停留在我生活的十字路口,掛在舌尖上的故鄉!品嚐那一抹餘香的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