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潮涌動中,一顆心在路上散文

秋潮涌動中,一顆心在路上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一】

秋潮涌動中,一顆心在路上散文

或許是因爲自己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懂得了用心和欣賞的緣故吧,感覺北方的秋天還真是越來越美了。深濃的秋意感染着此刻的思緒,給眼睛和心都盛滿着浪漫的詩意和色彩的斑斕。

秋天,成了我最不捨得錯過的季節,總是怕匆忙間的自己還來不及欣賞,就與這一季精彩失之交臂了。於是,它讓我愈加明白了時光的短暫,也更教會了我要去珍惜。

我眼裏的秋天,是果實的累累飄香,是絢爛色彩的堆積層疊。像是誰不經意間打翻了七彩魔瓶,那般隨意又瀟灑的塗抹和勾勒,便繪出了一幅幅瑰麗萬千的生動畫卷。

秋天,在我的眼中是立體層疊的。充滿着無限質感和想象。看,山巒疊嶂不正如滿溢豪情的水手麼,推開了萬千層色彩的波浪。

是的,我是如此的熱愛着這個季節。它的美麗,總是讓我身不由己的沉醉。這份詩意的沉醉在蔚藍又空靈的晴空裏,在高高低低的山巒河套間,也在驚歎滿眼的視線裏。

在這份美麗的誘惑下,如果不出去走走,也真是憑空辜負了這一片大好秋光了。

【二】

要去的地方是承德興隆縣的塔西溝。據說離著名的霧靈山景區也僅僅幾十裏地的距離。我們周邊的人幾乎都知道,興隆的山是極美的。突兀俊秀,亦是挺拔俏麗別有一番滋味的。

週六早早地就起了身,隔着窗戶往外望。看上去一切都是溼漉漉的,是因爲半夜裏的那場雨。往集合地點走着的時候,便忍不住在心裏暗暗祈禱着:千萬別再下雨了,否則一切計劃就真泡湯了。

望望天,感覺依舊陰得深沉。不下雨看來都是有些奢侈的願望了,就更不敢再奢望天晴了。

等一行二十二人的隊伍終於坐上車,浩浩蕩蕩地朝那裏進發的時候,我的心又一樣充滿着興奮和期待了。

一路上先是穿過了薊縣縣城。

薊縣,古稱漁陽。春秋時期稱爲無終子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唐朝設薊州,而今是隸屬於天津市的一個縣城。縣城雖小,旅遊景點倒是真不少。加上這幾年旅遊熱,但凡能開發的山山水水,也都被他們資源利用了。已然成了一個旅遊的小城,吸引着天津和北京這些大城市的遊客們。

不過也真別說,私下認爲家左近的這些景點,還是比較喜歡薊縣的。這裏無論山水,都帶着幾分靈秀之氣,俏得有形、有款的。這年頭,什麼都講究個獨特,講究個韻味。想想景也如人,不一定非要有多好看,但必要有那份靈秀脫俗的韻致吧。不像我家鄉的山,產的是石頭,少的是韻味。而且因爲連年開發,山也大抵失掉了本來的面貌,也許不久將來的某一天就真被夷爲平地了。相信到那時候,曾經的真實存在就真得只能是記憶裏的滄海桑田了。

一路上隔着車窗看窗外的風景。映入眼裏的秋色也是賞心悅目的,美得讓人驚歎。

最惹眼的是那漫布視線裏的紅色。不是楓葉,而是大片大片的火炬樹。不知爲什麼,楓樹在尋常的路邊並不多見。倒是那皮皮實實的火炬樹,在路邊、在山腳,密密匝匝一長一片片的。

那一樹樹炎炎的紅葉,真像是正烈烈燃燒着的火把,也真算是對得起它“火炬樹”的名號了。

而白楊樹的枝幹雖然依舊是灰白的,那葉子卻也如醉了酒般微醺着。像是有一支畫筆正蘸了素淡的黃,一道道抹過那綠色蔥鬱的枝頭。

看到樹木們的美麗,忍不住又要讚歎造物的神奇了。看眼前這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油畫,不正是它們最曼妙神奇的作品麼。

過了薊縣地界,車子開始一路翻山越嶺,迴旋,上升。從這個山頭輾轉到另一個山頭,越攀越高。忽地就看見書着“青松嶺”這三個字的界石正矗立在路邊,被安放在蒼蒼莽莽的高山上。

哦,原來是到了青松嶺!怪不得眼裏的山又險又奇的,特別有味道。

相信好多同齡人都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那部電影——《青松嶺》吧,就是在這裏拍攝的。

感覺這裏的山貌和薊縣又是不同了。山巒起伏、流水潺潺、怪石林立的,讓人感覺很是險峻。但青松嶺於險峻之外卻又不失一份秀美。另外這裏還盛產着紅果、優質梨、板栗、核桃等,是遠近聞名的花果之鄉。

電影《青松嶺》後,又陸陸續續在這裏拍攝了《花開花落》、《烽火少年》、《到青山那邊去》、《笨人王老大》、電視劇《青松嶺後傳》等20多部影視作品。隨着影視劇的播出,更提升了青松嶺景區的知名度。

但,今天我們可不是奔着它來的。目的明確,心亦不可太貪。因此,路過時我只是靜靜欣賞着窗外的一切擦身而過,內心裏並沒有太多的波瀾起伏。

估計是要進一步開發利用這裏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吧,窗外正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各種建築機械搭建在崇山峻嶺間,忙着修路和隧道。那番頗爲壯觀的景象,讓這片原始的山嶺間也開始瀰漫了現代的繁華氣息。

沿着顛簸的山路,司機師傅頗爲淡定的勇往直前。可是那路卻真是看得人揪心。

路不單單是盤山路,又是土路,還多了好多硬生生的“胳膊肘兒”彎,自然顯得極其險陡。身邊是深不見底的高谷深淵,車子一路顛顛簸簸,七彎八拐地扭着秧歌。一車人忐忑着,等終於駛上了平坦的路面,纔算都鬆了一口氣。那顆始終懸着的心,也終於落了底。

【三】

待車子穿過了青松嶺,離興隆縣城就又近了許多。

塔西溝離興隆縣城也就幾十裏地的距離。那是驢友們鍾愛的一處原生態,同車就有人已經不是第一次來了。但塔西的山山水水不同季節來都有着不同的韻味。聽來過的驢友們說,塔西的春天因山花而旖旎,盛夏因樹木而蔥蘢,因溪水而活躍靈動;而塔西的秋光也是迷離又嫵媚的,那是一份歸於田園的寧靜詩意;那裏的冬景就更是韻味獨具了,因爲白雪的覆蓋和點綴而愈顯了它的生動靈秀和浪漫。其實,這次去後又多了一個感覺,覺得那裏的人也是極淳樸熱情的。

那家開在村頭的農家院,簡單樸素卻也讓人感覺舒適整潔。到那的時候,雖然已時近中午,但一羣人的興致卻是極高的。稍事休息,便排了一條長龍,前後腳相跟着朝山裏進發了。

雖然已是深秋,路邊溝子裏卻依舊溪水潺潺。水寬些的地方,能看見農婦們正端了盆子,蹲在潺潺的溪邊洗洗涮涮。

越往山裏走,住屋越顯得零散疏落,沒了什麼規矩。那些隱在山溝裏、叢林間或立在坡畔上的房屋,大多顯得素舊古樸。以至於回來後的印象裏,總也抹不掉老屋留下的那份滄桑和凝重。

老屋兀自站在歲月的煙塵中,如一個空了許久的巢,卻依舊不畏寂寥,始終心懷溫暖和期待地守望着。那份固執又有些盲目的堅持,實在讓人覺得有幾許酸楚和無奈,不得不承認那是一種落寞又尷尬的堅持。

踩着腳下大大小小的碎石,一路往山裏走。又正碰上農婦斜跨着一個裝東西的兜子,手裏揮着一隻鞭子,趕了一羣山羊往山上奔。

那一大羣山羊,大大小小的,總有幾十只吧。無論大小,每一隻都生得膘肥體厚的。山羊是以白色爲主的,卻也有個別黑色和深灰的。夾在羊羣裏毛色油亮水滑的,顯得特別惹眼。大多的山羊頭上都長了一對角,如熟透了的兩枚長辣椒。下巴上又生出一撮稀稀疏疏的鬍子,確實顯得有些滑稽老成。我忍不住暗暗發笑,極自然地就想到了小時候聽過的那些故事裏每提起山羊便總是伯伯或者爺爺,估計一定也是因爲下巴上那一小撮鬍子惹的禍了。

在我瞅着這羣山羊還在發愣的時候,它們已經如潮水般迅猛地超過了我。沒一會又把我遠遠甩在後頭,尋不見了一絲蹤跡。想必那趕羊的婦女每天追着這一大羣山羊跑,腿腳也早是被鍛煉出來了。匆忙間的行走,竟感覺不出一絲氣喘。

羊羣像一股嘩嘩啦啦流過的水,可真是顯得有聲勢。在我們忍不住讚歎羊羣經養得乾淨肥壯的時候,農婦半開玩笑地說:看着好,就乾脆買兩隻帶回去唄。

這麼大老遠的帶兩隻羊回去?有沒有搞錯!呵,真是佩服了她這份想象。

我們笑着,終於不置可否地搖搖頭。估計要是真帶兩隻回去,那這一路上也就真有熱鬧可看了。老虎拉車——誰敢啊!

繼續往山裏走,踩着腳下大大小小的石子。看得出這山裏多得是石頭,不用摸也確信。不禁又想起我們當地流傳着的一個嗑兒。要形容誰說話不厚道不可人信,便往往會說:這人靠不住,他要說北山上有石頭,你也得親自去摸摸。其實要真是那樣,說明這人這次說的還真是實話,因爲我們當地的北山上只有石頭,不摸也罷。

一羣人一路嘻嘻哈哈歡快着,感覺越是往高處走,景色越是美了。

這沒有雨,天已是一片淨藍。有幾抹雲飄着,是那樣的白,也是那樣的悠然自在。

因爲不是雨季,溪流便顯得有些細瘦。卻也是那樣的清,清可見底。忍不住瞪大眼睛尋找,看那水裏是不是會有魚。可找來找去倒還真是應了那句話:水至清則無魚。

想想水至清則無魚,那麼人至察當然也是無徒了。生活中,誰也不會喜歡跟死板又苛刻的人交往。還是鄭老先生的那句話說得好:難得糊塗。人生一世就是要逐漸學會用糊塗的態度待人處事。此糊塗非彼糊塗也,它實在是人生一種難得的境界。

溪流追着我們一路歡歌,像我們此刻的心情那般歡快躍動。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裏,總會收穫最輕鬆和純粹的快樂。

當溪流一點點匯聚,越聚越多成了一潭的時候,還隔得老遠便能聽見轟鳴的水聲了,感覺還真是挺有集小流足以成江河的氣勢的。

越往裏走,便越發現了景色的亮點。不僅峯是那樣的秀美,石頭也是那樣的奇異。溪水旁邊正有一塊大石頭平躺在水邊,光滑無棱,名曰佛印。遠遠望去還真宛若一隻攤開的手。石頭上有幾個窩窩一字排開,每個窩又都剛巧能容下一個人穩坐。往那大石頭上盤腿一坐,雙手合十斂神靜氣地吐納天地萬物,便似乎感知到了充盈在天地間的那股神奇的意蘊了,而那意蘊漸漸匯聚,成了一股隱於心中的禪意。

大石的旁邊還立着塊石頭,也是光潔挺拔的,像一扇碩大的門。攀上去四望,高高低低的一切便盡收眼底了。立着的那塊石頭又正與遠處挺拔在山頂上的一塊大石遙遙相望,似情侶彼此間殷殷的期待與守候。

站在石頭上,不由地張開手臂呼喊。回聲纏繞于山林溝壑,那盡情的姿態也真是“山高我爲峯”的狂妄和肆意了。

溪流汩汩,繞過石頭從底下穿出,一路窸窸窣窣,大石也沒能阻擋它們的歡快和逍遙。

通過一條窄窄的架在溪上的小石橋便開始拾級而上了。腳下是先人們砌好的一層層石階,都是差不多一般大的長條石。

踩着腳下滿布落葉的每一層石階。落葉是去歲的,也有今秋的`。一絲敬佩之情竟是油然而生。想想今天的自己沿着臺階往上走,還感覺氣喘的有些腿軟,而那些先人們卻要在本沒有路的山上開鑿出路,再把這一塊塊長條石鋪到腳下爲後人提供便利。這份付出的艱辛,得需要多大的耐力和堅持啊!

此刻的行走間,安靜地看歲月從容葉落無聲。而腳下沉默着的每一塊階石,也似乎成了一種對過往無聲的告白。

【四】

因爲到了深秋,山裏的景色更是有了明顯的變化。樹們大多給自己穿上了一件件綵衣。紅的、黃的、稠的、淡的,除了那些常綠的松樹和柏樹們還依舊裹着一身墨綠的衣裳,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從容和淡定。

越往山上去,林子顯得越密。從以前的高高低低的灌木,變成了挺拔的油松。樹枝上還掛着零零落落的松果,而地面上卻落了厚厚一層的松枝兒。腳踩上去好像是在質感的堅硬上又多出了一層柔軟,像鋪了一張碩大無比的褐色毯子。

不知誰喊了那麼一嗓子:呀,這樹下有蘑菇!

這一句倒真是吊開了衆人的胃口。大家都變得興奮異常,貓下腰瞪大眼開始一絲不苟地在樹下撿蘑菇了。還真別說,沒一會就有人撿了小半袋子。個個都是圓乎乎的頭兒,深褐色的,看着肉就肥厚。

因爲看別人收穫頗豐的,我也對撿蘑菇充滿了信心和熱情。可是不知道是怪自己眼神不好看不見,還是該怨自己的運氣實在太差。腰貓的都快到地上了,手也是小心翼翼地不斷翻開樹下積得很厚的松枝兒。在這個動作被重複了大約有n次之後,才終於發現了一小堆新生的蘑菇。嫩嫩的、小巧的,煞是可愛。趕緊把它們一個個撿到了袋子裏,心也因爲這小小的收穫而開出了花。其實,這點蘑菇並不是想爲着吃,根本還不夠塞牙縫呢,不過是想當做此行的一點紀念罷了。

前面的人又開始吆喝了:不撿了,趕緊走吧。

一聽人家急着趕路,自己也不能搞自由主義瞎耽誤工夫。山高林密的,要真是掉了隊纔算慘了。深山裏行走,即使能聽見不遠處傳來的說笑聲,卻也怎麼都看不見彼此的身影。這境倒似乎真應了王維詩句裏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了。

何況撿不到蘑菇,卻還有那麼多的野山果呢。一嘟嚕一嘟嚕的紅就掛在不太高的枝頭上,走到近旁才知道那是熟透了的山楂。歷來都不太敢吃山楂,因爲酸。吃不了幾個,牙就酸了軟了,不敢再嚼東西。但不是我不能吃就代表別人也不能吃,於是看別人採山楂的時候,自己也興趣高漲地跟着採。

其實根本用不着費啥事。山楂都熟透了,只要晃晃樹幹,立刻就會稀里嘩啦下一陣緊密的山楂雨。落到身上,也砸到腦袋上,咚咚的還真顯得挺硬實。

歷來吃上都比較挑剔,不喜歡大魚大肉,就喜歡這些土生土長的原生態。老玉米,毛豆花生,家裏長得大刺的黃瓜,樹上的香椿葉,地裏生的能吃的野菜……一水兒的原滋原味真是讓我愛不釋口。也許是平時不常吃的緣故吧,就覺得吃起來特別有味道。

於是一邊在樹下撿山楂,一邊就忍不住往嘴裏放。新下樹的山楂,帶着那股子熟透了的新鮮勁兒,嚼在嘴裏雖然酸,卻也又有幾分甜。肉質肥厚面呼呼的,還真是挺細膩。忍不住吃了一個又一個,因爲沒管住自己,吃着吃着就又多了。那牙痠軟的感覺都不是自己的了,就更別提再咬別的東西了。

【五】

當我拎着那滿滿一袋子野山楂往回走的時候,這次郊遊也該算是告一段落了。

拍照、賞景、撿蘑菇、摘野果,感覺這次玩得還真是挺愜意的。估計同行的那些人,心情也是如我這般吧。

回來的路上不禁就有人感慨着發問了:想想這兒的人每天都在這麼美的地方生活着,他們是不是會感覺特別快樂和幸福?

也許不會吧。我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否定了。

想想每天都呆在同一個地方,即使那裏景色真美,也會因爲審美的疲勞而心生厭倦了。更何況我發現這裏的山民們生活真是好辛苦。他們用大揹簍去收山裏的那些山果和糧食,然後一點點揹回家。那是怎樣的一種艱辛啊!

他們不像此刻的我們,在自己家裏呆膩了,便可以跑到這裏來撿撿蘑菇,摘摘野果,放鬆一下緊繃着的神經。

對於不常擁有這樣日子的我們,這確實是一種放鬆,一種難得的享受。可是想想如果我們每天都是這麼過來的,每天都要去收山果撿蘑菇,然後再辛苦地用大揹簍揹回來,等着外面的人來買走以維持家庭的生計,我們還會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和滿足嗎?

記得曾經看過一段話,大致是說小學生寫作文一提到家鄉便是美麗富饒的。其實想想,真正美麗的地方往往並不富饒,而真正富饒的地方又早已被人爲破壞地失了那份自然的純美。如果能夠選擇,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讓自己生長在富饒的地方,遠離貧窮和落後。這樣我們纔能有條件在方便的時候,帶上一份遠行的衝動,一份美好的心情,到美麗的地方去轉轉。

說實話,看着眼前這一片美麗的風景,我既希望他們能在不久的將來得到開發和利用,發展旅遊業它們是有資本的。卻又怕它們終會一點點失掉本來的面貌,變得不再那麼美好了。不得不承認,對於一個貧窮落後的地區來說,被開發確實是造福一方的好事。但也必然承認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人羣的地方總是免不了污染和破壞,就像回來的路上路過的那片“十里畫廊”。

本來很美的景色,感覺挺迷人的。山是黛青色綿延入雲的,顯得異常靈秀生動。山下是綠草和潺潺的溪流。但那水邊出現的各色垃圾真是讓人倒足了胃口。看到這景象心裏便又忍不住糾結了,難怪連小孩子都知道說不能開發,一開發自然生態就被破壞了。

想想他們或許是從老師的嘴裏,也或者是從書本上得了這些常識。可這破壞究竟是自然給予的,還是人爲造成的?

其實美的東西都離不開人的欣賞,因爲被欣賞才具有了價值;但美的東西也更離不開人的重視和維護,因爲讓美麗恆久存在實在是一件難之又難的事啊!我們經常會說,地球是我家,維護靠大家。但如果這僅僅是一句用來宣傳的口號,就真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了。

相信誰都知道,容顏的衰老是因爲歲月的無情,是歲月奪走了這份美麗;那麼心靈原本該有的清澈和美好又是被什麼奪走了呢?

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的思緒忍不住又一次陷入了思考……

或許我只是在想:爲了這份美麗恆久的存在,我們究竟該去做些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