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百畝中庭半是苔散文欣賞

百畝中庭半是苔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迴。愛閒能有幾人來?

百畝中庭半是苔散文欣賞

小院迴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爲誰零落爲誰開?

——王安石《浣溪沙》

春日,萬象更新,綠野方叢,這是一個美麗妖嬈的季節,百花燦爛,草木清心,和風清涼。我說,人間四月就好像趕赴一場青春盛宴,年華雖已老去,心卻如草木長青,年年依舊。春日多生命,也多柔情,多少秋冬封存的筆墨,隨着鶯飛草長,門前流水,籬外閒花,又開始了四季的流轉。

人生有許多事無法預料的,我們都想安穩的渡過一生,卻總逃不過轉展與漂泊。其實,流轉與安守本是一體,也唯有經歷了顛沛流離,方知安穩的不易。人心難懂,有時候拽在手裏的往往覺得不如人意、隨意虛度,而那些觸不到,求不得的又往往使人心力憔悴,滋生惆悵。茫茫人世,光怪陸離,與其說是我們在安排人生,莫如說是無情光陰逼迫着我們步履闌珊,接受既定的事實。

有一種相識叫“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有一種重逢叫“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春。”深信,每一次相遇皆是遠別重逢,就像江南年年相似的花與景,不管分別多久,又曾幾次駐足,甚至未曾相逢,初見時亦是倍感熟悉。凡塵三千,俗世飄渺,雖有萬水千山不曾涉足,卻總有幾條小巷,幾條長廊,幾條小徑,封存着我們走過的痕跡,也許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無需遠途跋涉,看他鄉靈山秀水,生活在各自的小城、小山、小村裏,今生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村頭那迎人送客的路口,但我們依舊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平淡真實,與世無爭。

“門前流水斜還直,籬外閒花白復紅。”于山中有農屋,門前流水悠悠淌過,籬外閒花靜靜開,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我們想要的原本簡單,只是被內心的慾望燃燒過剩,被城市的風煙薰染太深,模糊中用幸福安寧的日子,換取了燈火闌珊處的聚散別離,殊不知苦盡甘來,想要追尋的也不過是初時的那份簡單與平靜。王安石的一生是幸福的,雖出生平凡,但寒窗十載,勵精圖治,總算雲開見日。他半生仕途,官至宰相,推行新法,雖然失敗,但隱居山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亦算是不負百姓,只是衆生紛紜,風雲莫測,亦非他所能掌控。世間事,由他人評判,總免不了失之偏頗,對錯早已無關緊要,但求無愧於心。

歲月有情,但更需要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與抉擇,所以未來事,未來路,安好與否,有天時也有人力。山林秀美,日子清平,簡單隨和,也唯有那些決心捨棄凡塵煙火的人,能夠與之相守,安度年華,與草木長青,同日月長存。春天,總讓我回想起山中歲月,對它的牽掛勝過愛情的山盟海誓,愁腸寸斷。每年的三四月,是山裏最具姿色的時節,那漫山遍野的綠,成片成片的紅,猶如出嫁的女子,美到讓人心醉,讓人癡。兒時,總喜在三月花開時上山割草,放牛,讓牛兒隨意漫步,靜享綠草,而我則躺於綠野花叢,聽鳥鳴,聞花香。萬物有情,山中牛羊亦通靈性,我夢遊他鄉時,他們亦不遠去,待夢中醒來,日漸黃昏,相約走在鄉間小路上,更多的是似良友間的親切,而非人與動物的貴賤差別,那種親切勝過塵世中無數擦肩而過的相逢,牛羊不語,卻懂得默默相守,風雨無情,亦知道不離不棄。山裏的日子樸實平淡,那時的我似乎也還感覺不到,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情畫意,在與山石爲伴,牛羊爲友的日子裏匆匆渡完了童年。

山中的春天有許多趣事,也是樂事,美事。村落清貧,唯一的美味佳餚,除了過年時纔會有的肉便是山間的.野菜素食。春天是野蔥,魚腥草生長的最佳時節,野蔥炒臘肉,涼拌魚腥草,酸辣野蘑菇,還有許多說不出名的野菜野果,似乎是上天對山裏人獨有的垂憐與關愛,後來才知道,許多兒時吃過的野菜野果皆是良藥,山中年過古稀依然健碩下田種地的老人,一生健康少病皆是源於它們的慈悲。山裏的一天大部分是在地裏渡過的,每逢三四月,母親總會留給我們一些時間去挖野菜,那山野林深彷彿成了另一個集市,約上三兩良朋,揹着竹簍拿着鐮刀,去集市中買生活所需。等到新鮮竹筍出來時,山上山下,村裏的老人孩子都會加入其中,不具遠途跋涉,山路險峻,夜色漆黑去尋覓。山林有情,儘管每年村裏人都蜂擁而至,但它還是年年依舊,等候着村裏人的走訪,山中歲月,彷彿早已勝過城市繁華。

山中也有寺廟,山裏羣山環繞,人煙稀少,但寺中香火卻從未間斷。每年的六月十九,是村裏人的大節日,爲了能趕上山看日出,村裏人會提前兩天把香燭貢品備好,在廟會的前一天晚上出發前往靈山,同時爲了能夠看到日落,鄉里人亦要趕着黑夜歸來。因爲山路崎嶇,加上夜黑風高,行路不便,小一點的孩子總是無緣,我有幸,雖然次數不多但總算與佛結下了情緣,看得了日出日落。風景雖美,但于山里人而言,更重要的是佛前的那幾柱清香,幾回叩首,因爲那代表着來年的風調雨順與一生安康,儘管其中許多人目不識丁,卻純潔善良,樸實忠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城市繁華還沒有感染到山裏人時,那村野山林何嘗不是一方人間淨土?

山桃溪杏兩三栽,爲誰零落爲誰開? 不管歲月如何安寧,日子何其簡單,總會有人爲了心中疑惑,踏遍萬水千山尋求答案,只是遠去之人,未必經受得起遠方風景的誘惑,待花開歸來,講經傳道,又有幾人還能依舊如初,日出聽鳥鳴,日暮看黃昏?歲月的強大就在於會篡改人心,從那些浮躁的靈魂開始,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直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但不管歲月如何強大,總有一些人它只能消蝕其肉身,無法磨滅其意志。也許那一個個緊接着離開的,原本就是守不住內心安寧的人,所以離去早已註定,只是時間早晚,而決心留下的縱使孤身一人亦可以無憂無慮。他留不住去人的心,他只能用心堅守自己,不隨波逐流,卻可以于山間放浪形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舊時回鄉,山中木屋多數已塌,人家本就不多的村裏,如今只剩下三兩炊煙。爺爺和奶奶一直留在山裏,守着木屋,池塘,田地,過着尋常日子,一生不曾去過太遠的地方,他們也曾聽人講述過外面的美好、城市的繁華,只是年輕的時候,山外的華美光景早已見過,煙雨江南,楊柳堆煙,小橋流水,也不過是尋常日子;燈紅酒綠,塵世喧鬧終敵不過平凡歲月,他深知市井浮華,不過水月鏡花,她亦不爲所動,願同夫君與山水久長時。

歲序匆匆,不經意間已奪取去年少芳華,也悄無聲息地帶走了身邊至親的人。深知,人生百年,聚散不定,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終有一天會在某個渡口離散,所以我期待的歲月沒有山盟海誓,地老天荒,也沒有你儂我儂,朝朝暮暮。不問花兒爲誰開,也不問愛閒能有幾人來,姻緣有定,歲月有序,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書中相遇,茶裏重逢。願有一天,筆下衆生平等,沒有貴賤之分,善惡皆有因果,功過是非留由後人評說。文字慈悲,讓那些在人世悲涼裏冷落的戲子重新登臺,演繹一段似水年華,了卻舊時遺願。此後生離死別,悲歡離合皆屬尋常,再不淚眼相別。每個人都可以悟得菩提花開;山石草木,沙礫塵埃,亦可修得人間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