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描寫物散文大全

關於描寫物散文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竹根雕採藥老人

關於描寫物散文大全

竹根雕採藥老人,清宮造辦處制,高14.7cm,底徑12.1cm。

竹根色呈棕黃。作者以鏤雕、圓刻等多種技巧,將一位高挽束髻、長髯、清癯而強健的採藥老人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老人足蹬草履,藥鋤旁置,曲膝低首,目視下方,面帶微笑坐於玲瓏的山石上,似小憩,又似凝思。老人手扶的花籃中滿盛碩果,有壽桃、靈芝和仙草,隱寓“羣仙祝壽”之意。

這件作品刻工精湛,人物笑貌、衣紋無不帶有飄逸出塵之感。雖無款識,但無疑出自清宮造辦處的名匠高手,是清初的竹刻佳品。

濮仲謙竹刻松樹小壺

竹刻松樹小壺,明,濮仲謙制,高12.3cm,徑8.4cm。清宮舊藏。

壺呈天然樹樁狀。作者採用深浮雕技法,以一節老松樹幹作爲壺身,一側有枝沿樹身盤附而上蟠屈成柄,斷梗作流。壺蓋巧雕成枝葉狀,曲折如鈕且又與壺身枝幹相連。壺柄下方隱刻楷書“仲謙”二字款。

此壺制於明代萬曆、天啓時期(1573—1627年),是濮仲謙的衆多精品之一。作者根據材料的自然形狀,精心設計,巧鏤細刻,樹身蒼古老屈曲,滿布鱗皮,並配以枝葉,精緻古雅。乾隆皇帝曾多次爲濮仲謙所制的竹刻御題詩句,讚揚他刻竹圓潤、不留鋒刃的藝術風格。

朱小松竹根制佛手

竹根制佛手,明,朱小松制,高11cm。

此物深褐色,爲折枝式雙佛手,均呈仰立狀,枝葉相連。下承雲紋木座。枝端刻有楷書“小松”二字款。佛手雖只二枚,但高低錯落,轉側不同,指裂開合,變化精微。

佛手形體獨特,頗堪賞玩,而其名又合“佛祖之手”,寓意吉祥,因而在明清時成爲常見的`工藝題材。小松所制,對竹根的肌理善加利用,再施以構思巧妙的雕琢,攲正有致,秀逸清麗,是同類題材工藝品中的佼佼者。

據《南齊書》卷五十四載,齊高帝曾以竹根如意作爲賞賜品,竹根工藝當更早於此時,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以竹根製作,深合我國取法自然、窮通造化的工藝傳統。但其難度甚大,製作者不僅要具備熟練的技巧,更須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足夠的經驗,因此,非能工巧匠不敢爲之。

竹根雕松樹羅漢像

竹根雕松樹羅漢像,明代,高12.7cm,底徑16.1cm。清宮舊藏。

此像以圓雕技法刻成,分底座與羅漢兩部分。作者將一大節竹筒從中間截去一部分,留下底節和部分中節,刻成一棵松樹和盤石座。座下奇石疊錯,座上獨鬆依石聳立,蒼古遒勁,有如傘蓋。樹下座上,作者把一塊竹根圓雕成一尊羅漢。羅漢龐目深眉,朵頤豐顙,雙耳垂肩,左手撐地,右手撫膝,手中持一串念珠,袒肩露腹,盤膝曲肱席地而坐。他的右膝上有一小獅,昂首張口,蓬髮翹尾,左足上舉,按在羅漢的前胸上。羅漢目光下垂,觀看小獅,神情慈祥。

這件圓雕松樹羅漢像雕刻的是十六羅漢中的第八尊伐闍羅弗多羅尊者。

竹雕荷花香筒

竹雕荷花香筒,明代,通高23cm,底徑5.1cm。

器圓筒式,上下緣鑲牛角,並有花梨木頂託。下端頂託有凸榫,與器身插接,上端頂託以蠟粘接。香筒滿雕荷花,於方寸間經營安排,煞費苦心。花與葉的層次、位置、穿插、向背,繁而不亂,顯示出高妙的匠意。踞於荷葉上的小小河蟹成爲構圖的點睛之筆,刻劃生動細膩,增添了畫面的趣味。筒身雕鏤多至六重,與陰刻相配合,刀法圓熟,磨工精到,不露刀痕,具有明末竹刻的典型風格。此香筒的製作精益求精,卻不流於瑣碎賣弄,實爲難能可貴。

王易竹雕滾馬圖筆筒

竹雕滾馬圖筆筒,清,王易制,高13.9cm,口徑10.1cm,底徑10cm。

筆筒圓形,有三矮足。外壁減地浮雕一馬翻滾仰臥,奮鬣昂首,前足左曲,後足蹈空。旁立一騎士,意態從容。一動一靜,增強了畫面的戲劇化效果。筆筒另一面陰刻行書“生桃林之野,出頗黎之谷”10字,並行書題款:“嘉定王易撫趙鬆雪本,作於墨香小築之南窗,時年七十有六。”

此滾馬圖題材筆筒並非孤例,清初竹刻大家吳之璠亦有滾馬圖筆筒傳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兩相比較,構圖頗似,王作之技法似也源自吳氏之“薄地陽文”。而人物、駿馬的神態刻劃,吳作均更勝一籌。然而,此筆筒將浮雕與陽刻結合,增加了器表的變化,刀法亦工整流利,在流傳至今的清代嘉定派竹刻中亦不失爲優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