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爲師之樂樂在何處的散文

爲師之樂樂在何處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按照我們這裏過年的習俗,正月初五那天是不可“走親”,只許“訪友”。至於爲什麼,老人們也說不清楚,反正祖祖輩輩就這麼傳下來了。我想,大概也許是怕有些人春節貪杯,“喝壞了家風,喝壞了胃”吧。於是這一天就成了春節假期同學、朋友相聚的專屬日子,也成了學生們邀請老師聚談吃飯的絕佳機會。

爲師之樂樂在何處的散文

我當老師快四十年了,先後送過X屆畢業班,弟子逾千,自然這一天也不可能清閒。跟我交往最多的還是二十多年前,我當班主任時教過的那幾屆學生。他們剛上大學、中專的時候,沒有“經濟基礎”,這一天也就是到老師家裏拜個年、敘敘舊。人少了就在老師家吃頓飯,人多了怕老師家做飯的鍋小,乾脆見個面,喝杯茶,聊會兒天兒,然後找個理由走人。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半大小子、小姑娘,現在都已成家立業,他們都已步入中年,他們的孩子也大都上了大學。人到中年,這些人不乏在城市,在鄉鎮當局長、當鎮長、書記的,也有開公司做經理、當老闆的。有的當年考學時雖然名落孫山,後來死了心,幹了個體,打拼了幾十年也混得相當不錯,開的車比上班族能貴好幾倍,動不動就是奧迪、豐田、帕薩特。

他們初五的聚餐,真不是爲了吃點喝點。如今社會進入了國富民強的新時代,日子過得天天像過年,大魚大肉誰還稀罕?老同學平時誰忙誰的工作,有的一年不曾謀面,男生女生回家過年湊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嘮不完的嗑兒。如今這夥兒人與時俱進變得更講究了,白酒很少喝,大多數要喝長城乾紅,每次還留幾個滴酒不沾的司機,出完午飯十多個人開着車登山、滑雪、逛景點。

參加初五聚會的並非全是有一官半職或大款小款們,也有日子過得很一般的,但他們的孩子往往很爭氣,使老子坐在人前同樣也能挺直腰桿。這也很正常,當年他們由於種種原因也算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他們把未了的心願寄託在下一代身上,從小就嚴格要求,孩子成才那是必然的。

作爲老師,與學生年齡相差不到二十歲,拿學生的話說“一日爲師,終身爲父”,但畢竟屬於兩代人,坐在一起總覺得他們有些放不開,於是我就尋找種種理由想推辭,但很少奏效,因爲跟我同村的幾個學生知道我的底細。這幾年乾脆就是專車接送,惹得村裏人很是羨慕。每次聚餐,他們都讓我坐在上位,還要像當年開班會一樣先講幾句,這纔開席。我就不客氣,告誡當官的要廉潔自律,盡職盡責,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告誡有錢的主兒要好好過日子,把事業做強做大,不許出軌;鼓勵務農的,不怕苦和累,“擼起袖子加油幹”,小康路上當先鋒。還別說,雖然畢業都二十多年了,我的話還照樣好使(看東北小品看的)。一次都是我學生落在家裏務農的兩口子到學校找我,說我這兒升學率高,影響大,想把孩子送過來多學點知識,將來有點出息。有這樣望女成鳳的家長,孩子一定會爭氣,我雖說不是正職,但主管業務的副校長說話還是有一些分量的,於是我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但當我問起他倆在家幹什麼事時,男的吭哧了半天才說在村裏開了個網吧。我在學校做管理工作,經常聽到、看到個別學生因上網而荒廢學業,沾染惡習,甚至走向犯罪道路的身邊實例或報道,於是勸他倆另謀職業。還別說,這兩口子還真聽了我的,轉行到城裏幹起了室內裝修,收入比開網吧翻了一番。他倆的女兒果真有出息,現正在天津一重點大學攻讀研究生。

都說當老師太辛苦,沒多少人嚮往這一職業。我並不這樣認爲,勞累是不假,但教好一個學生,就可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爲脫貧攻堅貢獻一份力量,使命光榮而又神聖。你把一顆愛心掏給學生,莘莘學子一輩子不會忘記你,你匯聚起無人企及的人脈。由此看來,這個職業不是德才兼備的人還真幹不了,起碼幹不好。

我身爲人師,一輩子潔身自好,連自己教過的有頭有臉的學生都不想添麻煩。學校就在縣城,距鎮政府一步之遙,而鎮長就是我當年班裏的班長,我倆的關係除了他的老同學誰都不知道。不過,一旦有了難處,學生們還真像當年我對他們一樣熱情相助。19XX年,我在老家翻蓋房子,到縣城買鋼筋、木料,跟一個在貨場開着130搞運輸的學生不期而遇,非幫我免費把東西送回去不可,我想推都推不了。20XX年,學校發生一起惡性的事件,爲賠償問題久談不下,“拉鋸戰”長達三個月之久,我出面調解時,在省會開律師事務所的學生就是校方的法律顧問,而且是免費提供法律援助。20XX年校長的女兒想參加一“985”大學的自主招生,相關政策不太清楚,而我的學生是那所大學的知名教授。我一個電話打過去,詳細的報考指南外加註意事項發了過來,還說一旦錄取,叫孩子有什麼困難回家裏找他。20XX年兒子在省城貸款買了房子,想省倆錢把老家的衣櫃搬過去。我跟開廠子當老闆的學生一說,他親自開着一輛客貨兩用車,連夜把東西送到了市裏。到了之後,還打電話通知市裏也是我學生的一建築公司副總過來幫忙,我和兒子連同他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密度板製作的死沉爛沉的衣櫃擡上了六樓。

說多了有炫耀之嫌,我一向把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作爲自己做人的準則,但學生爲我幫忙,終歸要記在心裏吧。20XX年初,我大姐的老大想在縣城買套房子,聽說找個熟人跟開發商說句話,可以便宜點,於是他就騎着電動車到家裏找我。我母親四十二歲去世,我大姐爲了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一向像老人一樣敬重她。她的三個兒子,老二在縣城安了家,老三在北京燕郊也買了房子,只有老大初中未畢業就輟學去學廚師,憑着這點手藝本可以把日子過個差不多,可誰知他偏要自己在市裏開飯館。因地痞流氓混吃混喝不給錢,再加上缺乏經營經驗,不到一年,他把有限的積蓄也賠了進去,桌凳碗筷等拉回來一大堆。斗轉星移,如今眼瞅着兒子鐵路中專畢業,到了年輕人談婚論嫁的年紀,連縣城都沒房子,誰家姑娘肯嫁給他?外甥真急眼了,我當舅舅的豈能袖手旁觀?我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給在城建局當領導的學生打了電話,對方二話沒說就答應下來。交首付時,銷售部經理很給面子,總價格減了幾千塊錢。我還有一學生在渤海鑽探當副經理,他帶隊在古巴鑽油井時,回國休假途經巴黎,給我帶回兩瓶純正的白蘭地,我平生第一次還喝到了洋酒。我一向對喝酒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他給我講的在古巴,在委內瑞拉的所見所聞。

20XX年,我退居二線被學校返聘五年後,告別校園到市裏帶孫子、孫女。以前像陀螺一樣忙慣了,一旦閒下來,心裏沒着沒落的,又人生地不熟,老是悶在家裏不想見人,晚上入睡也困難,有時竟徹夜不眠,第二天渾身乏力,連上樓都氣喘吁吁。愛人見我老是沒精打采的樣子,真着急了,硬逼着我去醫院看病。於是,我就給在人民醫院當護士長的'學生打了電話,詢問居民健康卡的辦理程序(掛號費、診療費、藥費都用此卡),順便說了我的情況。她聽後催我趕緊過去看醫生,還說養病如養虎,可不能拖了。我和愛人去看病那天,學生把工作交代給同事,帶着我先在她工作的八樓找專家,後又按照教授的意見跑到四樓看心理科,折騰了一個多小時。大夫問診後,什麼也沒檢查,就診斷爲輕度抑鬱症,開了方子,傳進藥房。學生臨別時還反覆叮囑我除了按時吃藥,要加強鍛鍊,調整心態,培養愛好。我“執行政策不走樣”,果真未出一月,症狀基本消失。

我本不想給別人顯擺這些,只所以還是說了,而且是不厭其煩地說,就是想告訴我年輕的同行們,要善待每一個學生,讓鮮花和小草同樣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說到這裏,我不由聯想到眼下教育的現狀。隨着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沒出五年,縣城已是高樓林立,人口急劇膨脹,教育不能同步跟進的問題更加突出。身爲縣城寄宿制中學的老師,工作壓力和強度是鄉下同類學校的一倍甚至數倍,而至今沒有任何補貼。同一年參工的老師,一個縣城,一個鄉下,工資相差三四百元,心理不平衡可以理解,我相信隨着均衡教育的深入推進,這一問題會逐步得以解決。我在鄉下教書的時間比在縣城還長,親身感受到城鄉畢竟還是有差別的,爲什麼現在“水往低處流,人往城裏走”。但所有這一切都不能作爲有償補課等有悖師德行爲的理由。因爲你是老師,這個職業一旦被拜金的世風薰染,你在學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將像電影中的拉鏡頭一樣,由大而小,直至消失。學生雖是金礦,但老師不能去開採,污染太嚴重了。還是泰戈爾的那句名言說的好:鳥的翅膀一旦縛上了金子,那它就再也飛不動了。飛不動,飛不遠,飛不高,讓你的學生怎麼去仰視你,又怎麼從內心深處去感念你呢?

爲師之樂,樂在真誠,樂在奉獻,樂在學生成人成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