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天的鄉村現代散文

秋天的鄉村現代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當熱浪漸漸退去,涼意便肆無忌憚地侵入這一片土地,似乎一夜之間,從夏日裏便一腳踏進秋色裏。

秋天的鄉村現代散文

山林瞬間換上了秋裝,那嫩綠的,淺綠的,墨綠的衣衫被金黃,金紅代替,一陣風過,楊樹葉子已經泛黃,火炬樹燃起了火把,楓葉更是醒目地亮着,遠遠望去,彷彿要用最熱烈的姿態歡迎你。黃燦燦的野菊花點綴在山坡上,牽牛花纏纏繞繞與田野裏的玉米糾纏在一起,生命蓬蓬勃勃,偶爾有蜂兒來過,似乎要告訴你,它正將赴一場秋的盛宴。

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天以她成熟的風韻,讓更多的人爲之着迷。且不說滿山的紅葉灼人的眼,也不必說那淺黃或金黃的色彩絢爛了整個秋天,單單那田裏的莊稼也讓你的心裏充滿了喜悅。

在鄉村,秋天是最美的季節。一年的辛勞之後,大地獎賞給農人黃燦燦的穀子,顆粒飽滿的`玉米。你不必告訴誰,你曾經怎樣辛勤地耕耘,也不必告訴誰,你怎樣在烈日下在陰雨裏如何悉心伺弄自己的土地,土地會誠實地回報你。

一頭牛從牛圈裏探頭出來,它也嗅到了秋天的味道。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看!這站在秋天田野裏的農夫,在高過胸前的穀子地裏,聽風兒颯颯作響,沉甸甸的穀穗炫耀似地在眼前晃動着,人們的心裏便喜滋滋的。一把手抓過來,整理好十幾棵或二十幾棵,捏住穀穗與葉子之間細細的稈兒,鐮起谷落,一把把飽滿的穀穗兒便脫離了相依相伴幾個月的稈兒,裝進預先準備好的袋子裏。一把一把,一片一片,鐮過處,穀子遠望去和原來似乎沒有分別,可細看發現穀子輕了,沒有了以往那種沉甸甸的感覺,只剩稈草了。有的人喜歡把穀子整株割倒,然後一把一把摞成一個谷堆,成爲一個一個的“谷個子”,然後再把穀穗割下來;也有的只是一把一把依次碼好,就直接用剪子剪下穀穗或用鐮刀割下穀穗。老百姓把這個割下穀穗的動作叫做“搴穀穗”。離開了相濡以沫的稈兒,穀穗兒將被運到打穀場上,大部分的田野已經修好了路,人們用三輪車或摩托車將穀子拉回打穀場,也有的人依然鍾情着他飼養的大黃牛,喜歡用他已經用了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平車,套上自家的牛,把穀穗拉回來。一輛平車,一頭大黃牛,一個有點倦色的農人,在秋天的田野裏不失爲一道風景

有的時候,人們喜歡整個上午或下午在地裏勞作,直到“飯時分兒”纔有歸家的念頭。村子裏雖然已經用上了電磁爐,但很多人依舊喜歡柴火做的飯。炊煙在村莊的上空飄起。柴草的香味伴着家裏主婦烹製的熟悉的美食味道,飄飄悠悠,哪怕隔着幾十米甚至幾百米,歸來的農夫也會嗅到這種家的味道,心裏邊走邊想:老婆今天又做了自己喜歡的炒土豆呢!

當穀子全部運回,在風日晴和的天氣,叫上自己的老夥伴,來到村子裏的打穀場,同心協力,還是用古老的方法,讓自家的牛拉上碾子,一圈一圈碾過,無須擔心摻入碎石或者其他異物,打穀場一般是那種碾壓的平整整的土廣場。幾經翻、碾,穀粒脫盡,只剩下谷穰。趁天色未晚,風過,人們開始“揚場”。這也是一個沙裏澄金的好方法。在風中,飽滿的穀子自然落地,而秕穀則被吹去老遠。有時候,可能找來了一個扇車,那便更省力一些。

穀子怕風,風一過,穀粒兒會掉。人們一般先收穀子,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很多人要奮戰在玉米地裏了。穀子難伺候,玉米省時省力。玉米成熟,量多的時候,人們叫來收玉米的機器,一陣兒過去玉米穗兒和稈兒就分離了,可難免要丟了許多。大家心兒疼肉兒疼的。只要勞力夠,還是自己一家人去掰玉米。掰玉米,剝玉米是村莊家家戶戶的又一件大事。很多人指着玉米過生活。留一部分自己食用,大部分還是要糶出去的。儘管人們抱怨這兩年玉米價格不能如自己的願,可一想到玉米是省時省事的作物,依舊選擇了玉米。就像一個男子,並不喜歡那個樣貌一般並不心儀的,甚至沒有一點感覺的女子,但因了種種原因而別無選擇,只能勉爲其難地擁她入懷了。

當玉米歸家,一堆堆堆放院中,人們用塑料或鐵絲網圈成一個圈,把玉米堆放裏面。也有人習慣把玉米一杆杆串起來,兩兩一組,或四四、六六一組掛在一個個高高的木杆上,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互相牽扯,互相壓着,一圈一圈圍着木杆搭好,看上去也相當漂亮。但越到高處,掛的時候越困難一些。可村裏人似乎不覺得累,回到家裏,擡頭看到自家屋檐下的玉米,心裏是極舒服的。雖然他會對別人說,玉米是不值錢的,可他卻無法割捨玉米情懷。來年依舊一如既往地春種秋收。

最愜意的當時晚上,一家人圍坐一起,勞累一天,晚上一定要好好吃點飯。鄉村的秋天的飯食該是最有營養的。他們不會像城裏人那樣,將自家種的各種菜蔬分成若干次炒食,做成幾個菜。可他們會用最養生的方法利用好這些食材。他們把南瓜、紅薯、豆角全部切塊煮,再加入豆子、豆錢錢之類熬製叫做“和子飯”的湯,快熟的時候放一點點的麪條,一點點的鹹鹽,湯便做好了。香菜或辣椒一小碟,那就是算時令小菜了。或者再來一盤土豆絲,那就是難得的美味佳餚。村民說,喝上這湯舒服着呢!旁人看到也確實是舒服,因爲,那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陶醉姿態。倘若有人拿山珍海味來換,他一定會拒絕的。一方水土一方人,這方水土就養育着這樣的人。

若是天氣晴好,村裏那個幾十年來不變地址的“飯場場”必是熱鬧的。村子裏的人越來越少,可大家還是願意聚集在那個老槐樹下的石凳上,或者某個人家的窯洞頂上。無論自己家做了什麼飯,一律用一個大瓷碗盛來,吃着飯,拉着家常,彷彿不這樣飯倒是無法下嚥的。國家大事,村裏小事在這裏熱議。誰家玉米多,誰家穀子好,都會成爲某一天的話題。有時候,一句話引來一個故事,彷彿上了熱搜,總要在村裏議論一陣。村子裏人不多,但大家就是喜歡這樣的方式交流。若是連日陰雨天,那可要憋壞了呢!

秋天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當攝影家陶醉在秋色裏,農人多半無暇欣賞,只盼着日日天晴,好多莊稼還在地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