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做一個擅長告別的人抒情散文

做一個擅長告別的人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二十多歲,走出社會,就像把個人開放給整個世界。

做一個擅長告別的人抒情散文

你遇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其中隱藏着巨大的流動性。你和很多人交了朋友,同時也失去了更多的人。你對一部分人說着“你好”的同時,也不斷對另一部分人說“再見”。

就像往盛滿了水的容器裏丟一塊石頭,石頭進去了,有一部分的水卻出來了。沒辦法,人心就這麼大,裝不下一整座城市的人,只得讓他們進進出出。

小時候我會固守一種單純的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極爲友好的,一旦建立,絕對不會輕易斷開。不管是親人、朋友、愛人。

因爲那時候我還相信人情,相信情感勝過一切,相信我所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善意的。這種個人式的一廂情願,我相信誰都經歷過。

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學習,才終於放棄舊有觀念。

個人的想法奔向了另一個極點:我開始相信,世間的人事,並非牢不可破。

熟悉的地方隨時會離開,看似堅固的人際關係隨時會分散,友人變敵人,親人變路人。一路上,不斷有人離開你,他們拿起行李,快速下車。相信我,他們會很果斷地、決絕地離開你,就像當初不曾認識你一樣。當然了,還有一種,便是死亡,這你清楚得很。

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隨時準備着說再見,隨時準備着告別呢?

十歲那年。

我們家在一條破舊的小巷子裏,爸爸媽媽沒日沒夜的工作,經常我一個人從院子裏爬樓梯到二樓睡覺,那年我遇見了她,是我們同一個院子的鄰居。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經常一起躲在我家二樓的小臥室裏,蒙着被子講故事,當時我們許下諾言,永遠不分來,一直要在一起。突然有一天,她們家搬家了,然後就再也沒見面。連一句招呼都沒有,現在我早就記不清她的相貌,估計在人羣中也只能是擦肩而過罷了。

十二歲那年。

上了我們市數一數二的'重點中學,一次偶然的串座讓我認識了朋友H。短短的頭髮,校服上總是一股淡淡的清香,有着女孩子很少見的穩重和智慧。我們在一起吃午飯,一起去操場的冰面上轉圈,一起做過很多快樂的事。因爲一些原因,我轉學了,我以爲會有幾天的時間讓我好好的道別,最後一次見她,我不知道如何應對,因爲那會兒我還沒學會跟人告別。第二天,我的座位空了。

十七歲那年。

高中同學聚會,包廂裏班主任說着畢業道別,同學們圍在一起一杯一杯的灌酒。那時候不流行桌遊,只流行聊天、嚼八卦,拍照留念。在高考之後,我知道我們這些人都自由了太多。我和高中同學們一一告別,微笑着說再見,彼此承諾着一定,一定還會再見面。轉身離去,心裏難過。這些人啊,以後怕是見不到了吧。此時的再見,和永別又有什麼區別。

二十歲那年。

我只身一人到韓國旅遊,遇到一個又一個國內驢友,我們聊着天,各自訴說生活經歷,一起騎行去漢江吃菜包,一起穿韓服走在古老的小巷,一起乘船去感受冬日戀歌的甜蜜。然後一個接一個結束這一段旅程,揮手告別,並承諾如果去那個島,一定去找你吃好吃的;如果去新加坡,一定去南洋理工大學找你逛校園;如果去香港,一定找你一起再去一次威尼斯賭一賭自己的手氣。然後一句:很高興認識你。之後我們分別。直到現在也沒有再聯繫。

人是無時無刻不在告別的。

每一年,都在發生一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儘管不一樣,但內核卻都有驚人的相似。

本質都是從“你好”到“再見”的過程,主角都是我們,都需要全程由我們參與。生活沒有賜予我們更多,卻無數次賜予我們和他人的聚合與分散。這個他人,可以指代親人、朋友、愛人、任何人。

人來人去,分分合合,就像琴譜上代表着節奏的符號,每個符號意味着節點。

我發現如今的我,時常冷漠,但這冷漠又不是全然貶義的。其中夾雜着更爲複雜的內涵,比如決絕、比如看穿、比如接受、比如釋然。

再見,這個詞相當美妙。你看,中國人就算在道別時,依舊是含蓄內斂的。表面上的意思是,我們還會再一次見面。可實際上呢?彼此心裏都沒底,甚至沒有再一次相見的念頭與準備。

這兩個詞的全部意義便在於,它是個句號,我們會需要它。

我們需要一個結局。

坦然地再見,坦然地告別一個人,告別一個地方,告別一段往事,這對世界上每一個不願與悲傷爲伍的人,都特別重要。

一個擅長告別的人,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無數種不確定。心裏不會固執,且能活得通透明亮。

因爲他明白了,告別,是人世間的一種常態。

如果我能夠回到十二歲那年,回到那個炎熱的下午,我一定會對當時的自己說:“過一會兒別難過,記得平靜地離開,和所有人好好說再見。書包在桌子底下,過會兒低下頭去拿的時候,我允許你趁機流幾滴眼淚。過會兒重新擡起頭時,你不可以再流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