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帶着女兒去爬山散文

帶着女兒去爬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2K 次

農曆每年的三月三,在距家鄉不遠的一座山上有廟會,因爲聽說那廟會在荒山之上,雖然常有村中老人大老遠的跋涉步行而去,自己卻一直無緣而至。

帶着女兒去爬山散文

今年的三月三廟會,一則是恰逢清明節假日,孩子們放假,二則更爲重要的聽說這個廟會所在的地方今年是真正的建廟塑像了,就有了去看看的想法。雖說是三月三的廟會,其實從初一就已經開始,初二爲盛,初三則是收尾。考慮着初二去的人太多,就想着也初一過去看看。

三月初一上午,天氣放晴,微風之中略帶一絲陽光的溫暖,心情也顯得格外舒暢。將上山的事情給女兒一說,六歲的女兒立刻高興地手舞足蹈一般,好像去城裏逛公園一樣高興,連蹦帶跳地跑過去給爺爺奶奶說了一下。

騎着自行車帶着女兒沿着順山的公路一路前行,依着過去聽來的方向,朝着岳家坡的方向而去。沿路幾乎是一路漫上,騎車的速度很慢,且沿路人跡少至,女兒就顯得有些不耐煩了,不斷問我快到了沒有?聽說上山還很遠的時候,女兒就有些放棄的意味了,說:“爸爸。不行就回家算了。”

我下了車子,摸了摸女兒略微冰冷的臉蛋和小手,將女兒的臉和手抱在懷裏暖了一會說“園園,爸爸給你摘幾朵花兒要不要?”女兒立刻高興地掙開了懷抱高興地跳着說:“我要!我要!”於是我在路邊找了幾朵蒲公英摘了下了給女兒,女兒欣喜地拿着花兒跟我步行了一段路,渾身暖和了起來,就又高興地說要去上山了。

到了岳家坡村,給女兒買了一包鍋巴算是獎勵了一下,再順着問了一下上山的路線,才知道自己繞路了。順着指引的路線,先到了西苗村,又給女兒準備了一瓶飲料,也看着山越來越近,就招呼着女兒坐上車子快行。出了西苗村,就遠遠的看到前面的一個小村子口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一般。順便問了一下在路邊果園裏幹活的一位大哥,那位大哥指着那片人羣說,那就是雒家,到雒家上山還有好幾里路,都是一路上坡的,最好將自行車放到村子裏纔好。

到了雒家村,村口賣香裱的、吃食的以及一些衣物百貨的攤位擺了不少,而上山的人流也絡繹不絕,男女老少都有。

開來自己是真地走錯了路,也那麼多的上山人錯過了。考慮着女兒上山的興趣很大,下山時累了可能需要我抱着才行的問題時,便決定將自行車推上去,畢竟抱着六歲的女兒下山也不是一件易事。到了山跟前,女兒的興趣一下子高漲了起來,三步並作兩步地邁着一雙小腳就往山上跑去。上山的路畢竟難行,女兒一會跑累了就坐一會自行車,緩過勁來了就繼續跑步前行。三月的天氣,太陽當頭暖洋洋的,而當雲彩遮日的時刻卻是略帶寒意,特別是順山而上,山風不時的迎面而來。路邊的油菜花已經開放,黃燦燦的春意連綿不絕盡收眼底,讓人的心境一下子開闊了許多,帶着女兒一路又說又笑的就來到了半山下。

轉過一處山坡,半山裏一塊平地突兀出來,幾間新修的房子赫然入眼。房前的人羣中香菸杳杳,燒香的人兒你來我往的在虔誠的焚香磕頭。房前的坡下兩邊盡是一些上了年齡的老人們在賣香紙,也有幾個賣工藝品的小攤位。來到房前,才見一塊新樹起的石碑醒目刻着西風山寺幾個大字。下面有小字簡介,說西風山寺大約建於唐初,由尉遲敬德大將軍監建。房邊不時也有一些敲鑼鼓的人在鼓舞着熱鬧的氣氛。

原來這三月三的廟會還是大有來頭的,這西風山寺竟然存在了數千年之久,而自己居然一直忽略了這離家不遠且聞知多年所謂的廟會,一絲懊意瞬間襲來。女兒高興地掙開我的手,跑進那新建的廟裏稀奇而欣喜的看着衆多的信男信女的拜佛行爲。天空上的雲彩忽然間消散開去,暖暖的天氣帶着春天的氣味沁人心脾。遠遠的山頂上還有一面彩旗迎風飄揚,很多上山的人兒也順着那羊腸小徑攀爬而上。兒女看見那面彩旗更是興高采烈的叫嚷着:“爸爸,我也要到彩旗那裏去?”

再往上已經只能步行了,看着女兒執意而渴盼的眼神,再看了那一眼聳入雲天的山頂彩旗和崎嶇蜿蜒的羊道險境,我咬了咬牙,對着女兒說:“園園乖,你先慢慢上,爸爸將車子放好就攆上來了。”

趕緊將自行車放到一位自己認識的賣香紙的大娘身邊,我就一路疾跑着向着女兒前進的方向追去。等追上女兒的時候,女兒卻拉着一位我也不認識的上山的大嫂的手高興地一路有說有笑步行而上。那位大嫂看見我上來了高興地說:“你這女子真聽話,身體好得很!”

女兒聽了人家的誇獎更加高興了,拉着我的手說:“爸爸,咱們明天再來爬山,好不?”女兒的話立刻逗得同行的幾人大笑了起來。

真正上山開始,起初是土路,路邊枯黃的野草還沒有一絲的春意,但是迎面的風確是溫暖的`三月春風。雖然自己的家在農村鄉下,卻一直沒有帶過女兒真正意義的爬過一次大山,所以女兒對爬山充滿了新奇和熱心,幾乎是連跑帶爬的一路前行,累了坐在野草上喘口氣,緩過勁來了又一路急行,很快就將原先同行的那位大嫂一行人給遠遠的落下了許多。不多,等爬過了半山坳,上山的路徑已經成了純粹的山路,腳下全成了石頭,看着路徑越來越險峻,唯恐女兒吃不消,就勸說着女兒算了。女兒用小手抹了一下額頭微微滲出的汗水,充滿喜悅的望着越來越近的山頭那面彩旗,更加興奮的說:“爸爸。我要到彩旗那裏去!”再次望着女兒執拗而渴盼的眼神,我心軟了一下說:“園園聽話,要上到彩旗那裏,要讓爸爸帶着你,不敢亂跑才行。”女兒點點頭,就拉着我的手,我幾乎是連拉帶拽的牽着女兒氣喘噓噓地爬到了山頂上。山頂上,周邊被石塊壘出了一片平地,幾間殘垣斷壁的破廟裏掛着一張彩繪佛像的白布,白布前有一張簡陋的供桌,供桌上面供奉有糖果點心等物品。供桌旁面有一個功德箱,正下方有一個香爐裏面燃着紅色的蠟燭和一些佛香,正前方有一塊粉紅色的棉墊供人們跪拜,再遠處有一塊磚圍起來的所謂的香爐供人們焚香燒紙。幾個上了年齡的婦女坐在供桌邊侍候指點着一些信男信女前來如何拜佛。坐在山頂上,山風微微,略帶一絲寒意。女兒高興地看看這看看那,不時的學着一些信男信女作揖拜山的樣子合合手彎彎腰,讓那些拜山的老人不時高興地摸摸女兒的頭說幾句女兒乖的話,一位看管供桌的老人還特意從供桌上面拿了幾個糖果給了女兒。閒聊的過程中,聽着那些看管山頭的老人說,山上纔是西風山寺的老地攤,原先這裏的廟宇修得可是十分肅穆高大雄偉。據老人傳下來的說,當初爲了解決修廟運磚上山的困難,還多虧一位高人指點,憑藉着讓山羊背磚上山吃草的高招才解決了這個天大的難題來的。後來那些廟宇都在破四舊的時候給拆了,據說下面的某小學當初建設採用的木料就來自山上。此時此刻,在回望一下上山的崎嶇險境,再同這些老人所說的景象聯想一下,可想象得出大唐初期尉遲敬德修建此廟的艱辛和不易,總是造化弄人啊。上下五千年,我們的祖先不正是在做那些鑄造了再打破,打破了再鑄造的反反覆覆的鬧劇嗎?再思考一下如今,看看西風山兩邊不斷開山炸石的繁忙景象,污染的污染,治理的治理,開發的開發,保護的保護,一片片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之中又有哪些不是在做一些輪迴的鬧劇呢?信佛的善良民衆總會在適當的時候塑像修廟以充實自己內心的信仰,而信孔方兄萬能的那些社會精英們還不是在各種致富口號的下面種下了萬惡的種子。

雖不是佛家子弟,既然上了山來,還是依俗焚香,並供奉了一點香火錢,至少當今,能爲信仰而守候在山頂併爲了信仰而集資修廟的人是那麼單純而值得尊敬的。他們就如同這山上的一草一石,雖普通卻純真實在的要命,比那些衣着華麗口是心非的所謂大人物們更代表了社會厚實的根基。

上山容易下山難,我拽着女兒,幾乎是溜着順着挪着腳步一路蹣跚而下。下山之後,特意給女兒買了一對工藝品的手鐲,女兒高興地戴起來拉着我的手說:“爸爸,我們明天再來好不?”

我摸着女兒的頭,看着女兒澈靜而祈盼的眼神含糊地說:“園園乖,只要你回家聽話爸爸明年繼續帶你來。”

回家的路再也沒有繞路,順着上山的大路一路而下,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兩邊莊稼地裏的麥子已經起身,綠汪汪的充滿了一種向上的力量。果樹的芽孢也是含苞欲放,一些早開的梨花及桃花、油菜花將女兒看的一路喜悅十足。回到家中,女兒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爺爺奶奶那裏高興而得意的大聲喊着:“爺爺!|奶奶!爬山可好玩了,明年我還跟爸爸去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