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長江邊的睡蓮的散文

長江邊的睡蓮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春色醉人的三月,應一羣文友之邀,到永川鬆溉古鎮遊玩了一天。

長江邊的睡蓮的散文

鬆溉古鎮建於宋朝,離重慶143公里,是南宋經濟學家陳少南的故鄉,是著名影星陳沖的祖籍,也是重慶長江上游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千年與江水相親,鬆溉這座水碼頭出落得悠清閒絕,宛若一朵恬靜的睡蓮。厚重結實的青石板路,曲曲彎彎,逶迤幾千米。明清結構的四合院、吊腳樓、穿鬥屋,依山而建,擠擠挨挨,獨具特色。漫步幽深的'小巷,會聽到茶館打牌老人講陳少南辦學、宋美齡辦廠、陳文鏡治病,這些發生在鬆溉的真實故事。

望遠鏡和數碼相機在阿維和慶子手中,輪番作戰。我拎着淡綠色小包,撐着紫色遮陽傘,揹着筆記本電腦,緊隨其後,生怕走慢一步就少留了一個紀念。到鬆溉,不把三清五寶七絕留下作紀念,那真是遺憾。清幽的街道、清潔的石板路、清新的江風,謂之三清。鹽白菜、高梁酒、鬆溉醋、長江魚、鹽花生,謂之五寶。明清建築、祠堂和廟宇、石板路、夫子墳、古縣衙、陳公堰、溫中壩,謂之七絕。

一路上看着說着摸着拍着,不時有貓狗雞鴨從巷子裏竄出來,又驚慌失措地跑開。寂靜的巷子四周小草多野花俏,蝴蝶舞蜜蜂唱,小蔥青嫩青嫩,萵筍鬱綠鬱綠,葡萄架下螞蟻爬蚱猛跳,倒也相安無事。只是偶爾不知從何處傳來的狗叫,嚇得我們心虛腳顫。

一個半小時,我們游完26條古老的街道,吃了著名的九大碗、長江魚,順着水街子的石板路下去,就見到了長江。江水滾滾,水流湍急,船兒慢移。江邊那些形態各異的鵝卵石,五顏六色的小貝殼,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我們不約而同地脫掉鞋子蹲下身子,找鵝卵石、撿小貝殼。裝滿兩袋鵝卵石,一袋小貝殼,大家累了熱了渴了,坐在江邊光滑圓潤的大石板上喝水小憩。村婦在一邊用小木棒捶打衣服,漁民唱着川江號子向江中撒網,採沙船將沙子高高吊起又重重拋下,我們用江水洗手腳、用小石子打水漂,各有所樂。

到鬆溉少不了去看溫中壩。溫中壩是重慶長江上游面積最大的中壩。乘船到溫中壩時,船伕告訴我們,以前有姓溫的人家住在壩上,以打漁種菜爲生,溫中壩因此得名。後來洪水淹壩,沖毀了房屋,姓溫的人家搬離了溫中壩。

船靠壩,我們跳下船,歡呼雀躍地衝向溫中壩。壩上蘆葦叢生,雜草遍地。赤腳踩在軟綿綿的沙子上,放眼望江中船後濺起的陣陣水花,低頭看壩中的鵝卵石、貝殼、水窪、野鴨、水鳥,心胸豁然開朗。

大家把報紙整齊地鋪在沙地上,坐着喝牛奶、飲料、啤酒,高梁酒,吃鹽花生、餅乾、火腿、皮蛋、燒臘。吃飽了,倒在地上望會兒藍天白雲,阿維起來用野草生火,慶子大叫,姐妹兄弟們,起來跳篝火舞。大家手拉手圍着小小的火堆唱呀跳呀,歡樂得像回到了無慮無憂的童年。所有的凡塵俗事都沉到了江底,剩下的是天有情地有義,我幾乎忘記了自己是在壩中,還是在夢中。

在溫中壩玩了三個小時,有網友打手機讓發幾張最具鬆溉古鎮特色的圖片過去,我居然找不到筆記本電腦了。我慌了神,臉色慘白,一下癱倒在沙地上,筆記本電腦裏有我沒有烤入U盤的三部長篇稿呀。一慣細心的我,怎麼會弄丟了這麼重要的東西。

沿來路找一遍,說不定能找到。慶子建議

匆匆坐過江船返回江邊,走到臨江街茶館附近,一個老太太從茶館裏出來:妹兒,你找包包呀。

我急忙停下腳步,拼命地點着頭。

老太太轉身從茶館的四方桌上拿出我的筆記本電腦包。

看到筆記本電腦完好無損地躺在裏面,我驚喜地問,婆婆,你怎麼知道這包是我的?

喝茶的客人說包包是一個年輕女娃兒上午照相時落下的,打牌的客人說女娃兒穿藍色長裙,披白色小坎肩。我一看見你,就曉得你是回來找包包的。老太太笑得慈眉善眼。

我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我從包裏摸出200元錢遞給老太太。

老太太連連擺手後退,包包是你的,我不撿別人也會幫你撿,我不能收你的錢。

文友拉我走出臨江街好遠,我還不停地回頭張望。心中的感激和留戀化着淚珠,一顆一顆從眼裏滴出來,模糊了我的視線。

一品古鎮、十里長街、百年風雲、千載文脈、萬里長江,是鬆溉古鎮的真實寫照。鬆溉古鎮有着千年的文化底蘊,鬆溉人民有着千年的純樸善良。鬆溉古鎮,這朵長江邊的睡蓮,將四季亭亭盛開在我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