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滴答優美散文隨筆

滴答優美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初夏。午後。獨自的我。比擁有閒暇更爲奢侈的是寂靜。風定,雲淡。唯有“滴———答”聲的空間,靜得如一面鏡子:純淨、透明、易碎。彷彿雨後的天空,又如風暴來臨之前的海。我有些害怕,害怕這一切會很快消逝。我甚至擔心茶葉潛入杯水的聲響,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幻化成驚濤駭浪,將鏡子打碎。我需要一首樂曲,最好是許嵩的《傷聲》,舒緩、恬淡並略帶憂傷,讓我置身海邊,披頭,赤足,漸漸沒入浩淼無際的水,隨波逐浪,自在飄搖。

滴答優美散文隨筆

我想做一棵水草,在午夢中沉醉或者冥想。

鑽進泥土般深厚的午後,圈一塊地,恣意栽種。播種,澆水,捉蟲,採摘。這一切,雖然是虛構,但收穫的喜悅,一點也不空洞。純粹的精神盛宴,原來可以與物質無關。起身在小箋上寫幾行字,以留下倏忽易逝的愉悅,但思緒總是打結,反反覆覆,只吐出縈繞於懷的幾個字:一本書名,一個人名,抑或是一朵花的名字。那書,那人,那花,便構築了我的精神廟宇,安放我久寢不眠的靈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莫如莊子《秋水》中所言:“夔憐,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有形之軀羨慕無形之風,明察外在的眼羨慕感知內在的心。相比於信筆塗鴉,醉心於文字,這樂音低徊的午後,也許更適合於靜靜地冥想。關於道法,關於自然。

案頭的滴水觀音,它寬大而肥碩的葉片,讓我聯想起蓮花和它的葉子來。除了葉子,相似的還有葉面上的'水珠,圓滾滾的,如珍珠般晶瑩亮澤,從早間一直懸墜在葉端。我把它視作觀音指間灑落的聖水甘霖,能度苦厄,濟蒼生,因而總是期待那“滴———答”的一聲響。我也觀察到兩處水滴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水珠滑落的方向截然相反。前者流過植物的心臟,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分離出來,從葉端滾落,歸入腳下的泥土;後者將空氣中水分凝成甘露,順着葉脈回到葉子中央,成爲荷葉的給養。一樣的水,以不同的方式走完了各自的生命旅程。從一滴水到另一滴水,我彷彿看見了一次肉身的洗禮,靈魂的澡雪。那是明心見性,離苦得樂的水,是生命的精華。但不管是分離了苦難還是凝結了甘露,它的母體,這兩種不同的葉子,若干年後都將走向同一歸處,都將是一灰土或一粒塵埃。而這,纔是生命的九九歸一。

風動簾開,光移影動。一束光,照進窗櫺,將空氣中的微塵放大,我看見長長的光束中,那些細小的塵粒,猶如一尾尾蹦跳的小魚,在時光之河中游弋嬉戲。太陽落幕之後,將看不見那些歡快的身影,但我並不擔心那些小生命的終結。那是些開在塵埃裏的花朵,微小而卑賤,但其生命卻與光同在。“我來過,我很乖”,再次想起這篇感動過無數世人的墓誌銘。那個名叫佘豔的小女孩,八歲的光陰短暫得如“滴———答”之間,但她卻詮釋了生命的長度與深度。在沒有光的暗夜,它是一柄劍,將愛與責任,將良知與本能,將情感與慾望等等一些糾纏不清的詞義剖開,讓活着的明白爲什麼而活,讓愛着的明明白白地去愛。“我活過,我無憾”、“我愛過,我無悔”,由小女孩的故事而衍生的一系列短語,正被打磨成思想的鱗羽,向陷入苦難的人類播撒着智慧的光。每次看到類似的文字或言說,我的眼裏總還是泛起淚光。或許就是這些微的光亮,讓曾經遠逝的精靈在冥想的天幕上重生,並翩然起舞。

秒針的“滴———答”之聲,伴隨傷感的音符,在這個午後,緩緩流入冥想的河流。在浩渺的天際,我是一粒塵埃,在無垠的海邊,我是一棵水草。我不知道我在冥想還是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