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泰山可以攀爬的親近散文

泰山可以攀爬的親近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從岱廟出來,天色已經很晚。雖然時近初冬,但並不寒冷。大街小巷,仍然人流淙淙;小吃街上,照舊人頭攢動。我們行走在泰安城裏,感覺就像是行走在熟悉的故鄉小鎮,樸實的山東鄉音,是那般親切悅耳。因爲明天要登泰山,我們到附近的商店裏去買點備品。收銀的姑娘聽說我們的來意,很實誠地問了一句:“怎麼這個季節來爬山?”從她有點生澀的普通話裏,我們聽出了一種親切的責備,那似乎是隻有熟識的朋友之間纔有的責備。的確,在這樣的時節來登泰山,確實不合時宜,那山色林光,一定不是一年中最美的。我們笑一笑,告訴她此行主要目的並不在此。幾年之後,當時的具體情節我忘記了,今天想來,她那時必然也是笑一笑,那神情,必然像極了一位樸實厚道的鄰家小妹。

泰山可以攀爬的親近散文

讓我記住那句話的,是“爬山”這個詞。攀登泰山,這個在我們看來近乎朝聖般的行爲,在泰安人的口中,居然如此輕描淡寫,絕無我們想象中的那份隆重。

第二天早上,我們一行人在泰山腳下集結完畢。太陽在天空中閃爍着慈眉善目的笑容,周圍原本蔚藍的天宇,此時變得亮白。陽光十分燦爛,如早春般明媚。淡淡的清風從遠方吹來,潔淨的廣場和道路似乎不染纖塵。

在平緩的山路上行走,勝似閒庭信步。草色依然青綠,山林鬱鬱蔥蔥,一陣清風拂過樹巔,便有一片一片陽光在樹葉間滾動,深深淺淺地閃爍着鮮亮的光澤。在裸露的山岩上,到處是一幅幅題字,或楷或草,行款不一。剛開始我們還有心湊近看看落款,或者辨認一下題字的內容,對書法進行一點品頭論足。到後來,我們便沒了這份興致,只是遠遠地看看字,心裏感嘆,或許只有在歷史如此厚重的泰山路上,纔能有如此多的題字吧。不僅如此,縱觀文學寶庫中,那些登臨泰山的遊記不也是汗牛充棟嗎?這樣想來,那些用硃色描畫過的歷代先賢的題字,就像是赭青色的山岩上綻開的火紅的山花,在這或急或緩的山路上蔚爲風景。石級漸陡,我們便無暇顧及這些了,只覺得腿腳漸漸痠軟,呼吸漸漸急促,身體漸漸沉重,到了十八盤,要想攀上那一級級石階,簡直就得手腳並用。那是真正的“爬”。

站在泰山極頂,環顧四周,莽莽蒼蒼的羣山盡收眼底,整個齊魯大地似乎觸手可及。風從遠方吹來,已經多了幾分凌厲。此時,我的心中沒有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卻多了幾分對浩瀚時空的敬畏。仰望無盡的蒼穹,凝視腳下的土地,我感到自己彷彿一粒暫時停歇於此的草芥,一陣疾風便可以將我吹落到遠處的山澗中。如果我能御風而行,一定可以看得到更多。假如我的目光可以投射到時間深處,遠方那邈遠的`天地之間,一定還能聽到春秋戰國的劍戟之聲,遠方那迷濛的霧靄之中,一定還能看到歷史的車輪碾壓後的塵煙。兩千餘年的歲月,史書上寫着或者沒寫的那些人和事,早已經掩埋於歷史深處。留下的,是這座沉穩的大山,是山上蒼翠的松柏,山間峭立的巨石,山下潺潺的清溪。泰山,養育了山中的鳥獸草木,養育了山腳的黎民百姓,讓這方水土中的這方人綿延至今。泰山,也蘊育了以“禮”爲核心的東方文明,蘊育了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走在泰山腳下,總能聽到親切的鄉音,總能看到真誠的眼神。子曰:“仁者樂山。”泰山哺育的生命,怎能不心存仁厚呢。

我登過幾座有名的山。相比之下,泰山不失威嚴之氣。它高聳在華東平原上,北瞰黃河,東眺黃海,橫分齊魯,獨尊五嶽,無怪乎歷代帝王都要登臨封禪。然而,它又不失寬厚之懷。你看,1500米的高度,並非高不可攀,如果避開人工修築的臺階,僅憑雙足一杖,或許也能從山腳蜿蜒而上;而到了山頂,竟是如此一番寬闊的境地,人們在這裏開闢天上的街市,休閒的腳步在這裏悠然駐足。泰山,像一位仁慈的長者,以親切隨和的姿態端坐在這裏。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可以伸開雙臂擁抱着它,可以詼諧而調皮地斜睨着它,像是在至親至愛的長輩面前撒嬌。泰山,給予它的子民以可以攀爬的親近,這,纔是泰山真正令人心生溫厚的地方。

我終於明白了泰安人口中“爬山”一詞的內涵。爬山,不是登山,不是朝覲或者征服,而是爬上家門口那開滿鮮花的山坡,享受茵茵綠草和習習微風。當塵煙散盡時,心裏便有幾分淡然和質樸沉澱下來,成爲一道恆久不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