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與世間有場雲深不知處的相戀散文

我與世間有場雲深不知處的相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世人常言道,如若當真欲要了解一處地方,走馬觀花不足矣,應在那處地方生活上一些時日,日升而落,柴米油鹽。腦海中還常浮現起我與三亞保亭縣之間那一段零距離接觸的日子,碧空淨雲,椰樹搖曳,瓜果飄香,庭落靜好。

我與世間有場雲深不知處的相戀散文

正值夜色濃郁,船行於茫海之上漆黑一片,偶有風拂過卻辨不明來自何方,彷彿開啓了人生之中的一場神祕旅途。當日頭升起,於島上的乘坐的大巴車已然穿梭過熱鬧的早市,路上的風景從沿海街道迅速切換到蛇形公路,檳榔樹與椰樹注目着風馳電掣的車子,熱帶雨林幻化成一片起伏的綠海。保亭隱匿在山中,雨林霧渺,草木成趣。世人原以爲島上萬物皆做着滄海一夢,卻不知保亭傳唱皆爲山中往事,錯落的美感讓人莞爾而笑。六七月份的海島是旅遊旺季,而喧囂熱鬧仿若在世界另一頭,山中的生活依照百年方式進行,閒適中又透着些許忙碌,像極了與外界分離的雨林源。初至保亭,落腳的一剎那,將近四十攝氏度的熱浪已然迎面襲來,我不禁擔憂往後的灼烈時日,然而往後的日復一日,這個熱帶海島上的山中小縣用它的和善安然靜靜雕琢着我的一段時光,讓我的記憶爲之璀璨。

“同體大悲,圓通自在。”居住的庭落附近有一處寺廟羣,石壁上刻着的這八字靜悄悄地映照着往來行人,以不聲不語,不強入眼簾的姿態在悠悠歲月之中沉澱。於萬物慈悲便是於自身慈悲,不強求芸芸衆生皆恪守,然此乃千古所願,而恪守之人比將因果輪迴終有善報。烈日之下,從遠方而來的僧人一路朝拜,終抵達目的地,佛壇前人們焚的香尚未消盡,菸絲映入視線,而望着那一步一叩拜,我已被這份虔誠深深打動。不知是因爲夕陽的餘暉,亦或是寺廟建築的巧奪天工,更或者靈魂深處的對話與震撼,那一刻的場景美得動人心絃。我沒有舉起相機捕捉下來,因爲我清楚記得那一時刻的心理感受,一秒鐘都不願斷開,無論是專注的目光還是受到和善安然感染的內心。生而爲人,不危害世間已不是惡人,然而善意這一人性中永恆的向陽面,若能夠保存心間,將是行於人世一遭中最甚之珍寶。

時日匆匆,於庭院中共進晚餐之際,言語談話之間方纔知曉庭院中的三戶人家皆來自海的那一端,自踏上海島已經十幾二十年,作爲漢族人民在這個黎族苗族自治縣裏與大家一起生活度日,已經儼然一家人。和和睦睦,互幫互助。大家的臉上洋溢着和善而安然的微笑。擡頭仰望,月華如水,各族人民無論來自何方,皆共賞一彎明月,而遊子與親人隔海兩端,千里亦是共嬋娟,“試問嶺南應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

離開的那一日,烈日一如初見。庭院裏老人和孩童坐在板凳上聊着家常,山中霧氣幾乎消散殆盡。收購老椰子與發芽椰子的老者,日日仍是安詳慈善的面容,推着那一輛除了車鈴不響哪兒都響的自行車經過每家每戶。遠處飄來嘹亮悅耳的歌聲:“家鄉的桃花開了,河邊的楊柳青了,天上的星星迷路了,遠方的人兒回家了。”滿是民歌風味,韻味無窮。保亭會積累越來越多的山中故事,不知自己是否有幸載入一行一頁,而我在保亭中度過的日子卻將永刻心間。

回程乘坐的飛機,穿入雲霄之際,流雲變幻,一切如夢幻泡影般,而偶爾在教室裏摩挲筆尖的剎那憶起那些點滴細索時,尤能感受到在熱帶山中的保亭的那些和善安然的好時光。

宏村一眼抵萬年

幼年曾從師學畫,師傅善於教授硬筆白描中國畫,曾幾何時,畫中的景色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裏,白牆黛瓦,小橋流水,門前燈籠高高掛,青石板上見流年。

往黃山的西南麓前行,便抵達宏村。一路上茶香瀰漫,採茶人的身影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而路邊的茶莊恍若遠離集市的隱者,安靜婉約的風景真的如同一幅中國畫,只有不時傳出的清茶香提醒着我,這是眼前的實景。 拖着行李走在青石板之上,轉角皆是低調的驚喜。那個時候正值夏日,可是一切看起來仍猶如盛放在春天裏。小巷子裏忽然細雨紛飛,家家戶戶早已不約而同地半掩着上了年歲的木門,糯米飯和糯米酒的香味卻溢出庭院充盈着鼻腔。 放好行李,我興致未減。隨心而行,步入一條小巷,青石板像是一件藝術品,參差不齊卻不減魅力,在雨天的浸潤孕育之下,點綴着的是條條細小的間縫中翡翠欲滴、茂盛蓬勃的苔蘚,板面上也或多或少有些溼滑。我忽然腦筋一轉,走這條小巷是有講究的,或輕輕踏上青石板,穩住腳底後,再邁開下一小步,又或直接踏上板間的縫隙,藉助尚未被苔蘚填滿的縫隙邊緣稍稍卡住鞋子。無論如何,每走上一小步,絲絲清涼的綠水便會滲出來,而身後的青石板上會留下一兩個淡淡的腳印,或完整,或殘缺,總之都像蓋印章似的無言訴說着:來過。慢慢走着,兩邊的戶戶人家在視線中褪去,沿着曲曲折折的青石小路,在渾然不覺中已經走遠了。各處人家的門前各擁獨特,由於沉浸青石小路,也許未曾記得,僅巷頭一張石桌伴着幾張石凳,巷尾一棵桃樹枝葉依然,總歸是不會忘的。我心底深處的畫,我究竟是得償所願地走上一遭了。

穿過畫橋,南湖書院映入眼簾。一個書院唯我一人,我坐在木板凳上靜靜端詳。皆言“賈而好儒是徽商”,這裏曾經飄蕩這多少代人的朗朗書聲,又造就多少雄飛徽商呢?如今一切已然物是人非。踏出書院之門,夜幕降臨,紅燈籠亮起,走在幽謐的石道上,我彷彿觀完一場戲,“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往事終究隨風而散,無論人們是怎樣地唏噓不已。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戲呢,以真心對待每一個階段應該扮演的角色,不求觀戲之人識盡其中意,但求過程幕幕淋漓。

夏日晝長,清晨五點天已亮。推開木門的我發現貓兒狗兒們已然開始了清晨漫步,俗話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而我認爲一方水土造就的是一方衆生,貓兒和狗兒全無戾氣,或伏在石板,或均勻踱步,甚而倒地而躺。長久居住與城市,忙碌於學業,忙碌於成就未來的自己,不知多久已沒有放慢步調看看沿途風景,鱗次櫛比的城市高樓並沒有完全擋住月光,爲何卻感覺望月已在陳年之中了呢?春花秋月,夏蟬冬雪,皆承載着世間的可愛之處,惟願莫在行路之中迷失了最簡單的歡愉纔是。

美術學院的學生們特地驅車到此寫生,從我上車歸家的角度望過去,畫中景與眼前景皆映於眼底。與這一處景色的再次相逢,不知何期。我心中默唸着“一個眼神,便足以讓心海掠過颶風,在貧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風景。”時至今日,我沒有再踏上那片撥動我心絃的土地,然而我終於明白,往日那片土地贈與我的並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從今往後無論身處何地我的心中都盛着一片屬於自我的如畫天地,迷惑時,挫折時,花香拂過,清風依舊,歲月悠悠。 如此,一眼足矣。

時歲不老頌丕農

赴泰實習的日子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隻身離家赴異國,道不盡太多情感。欣喜、激動、自信、迷惑、憂慮、不捨……統統被作爲食材伴入鍋中來回翻滾。

想起好久沒有聯繫當年的一位舊友了,自我認識他起,便感覺他是一位可以把生活過得很有味道的人。過日子的思路清晰,有着對自己喜愛的事物的堅持,當別人因爲“不喜歡卻要去做”的事而心累時,他卻認爲這不是什麼值得一提的問題。

如此舊友,某天突然發來信息。就像平靜的湖水忽然被人往裏拋了一枚石子,驚起一圈圈漣漪一般,我猛然驚醒於這段時日的生活。

“近來好?”

我久久未能回覆,如此簡單的三個字讓我換了一種視野再憶想這段時日的生活。如此,竟不知答以什麼文字纔好。時鐘不知行進了多久,我仍未作出回答。如果不知道自己過得是好還是不好,是否就是不好?當某一件事情給我們帶來滿足感與成就感時,或許生活就在這時給了我們一棒。好壞相互參差,喜悲就此中和。偶然回想起喜樂之事,卻又同時爲悲傷之事而悵惘。那麼,這段時日喜樂之事未能處於主導地位,情緒的表現絲毫未能清晰地概括出生活狀態是處於“喜樂”這頭,還是“悲憂”之列。

“不好吧。”

舊友疑惑,怎麼會如此想呢?他緩緩地道,“應該是,不壞。”對話至此已止。我恍然,生活的好壞好像確實不能這麼計算。“抵消之說”在“對人生喜怒哀樂的宏觀欣賞”之下,顯得十分沒有說服力。不得不說,有時我們往往把悲憂放大——一段路程,若有一刻是令人陷入悲憂泥沼的,那麼這一段路便令人無可留戀。我們於是更傾向於“這段時日過得不好。”其實,我們獲得的某一次的滿足感是真實的存在於心中的,無論在其之後發生了什麼具體之事,而這具體之事帶給我們何種程度的悲憂,我們都不能否認“滿足感”作爲“喜樂”的化身,曾經爲我們的`生活增添的一抹亮色。

時日總是不壞的。

時日不壞。在我們的一生之中,我們不能總是能夠每時每刻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工作與生活之中,然而我們卻可以在最好的狀態時衝刺,在不夠好的狀態中,堅信時日不壞,保持積極。

泰國中部的頌丕農縣一年全然夏天。人們熱衷於喝冰水與洗冷水,喜愛早睡早起。我保持初心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沒想到竟然適應得很快,身體抗寒抗熱能力增強,食物也越發不挑不揀,而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變得井然有序。早起,迎着紅得更甚胭脂的朝霞出門,呼吸着這不收一絲工業污染的空氣,我感謝友人的指點,也感謝自己勇於嘗試。未來的時日,我都將擁有更多的時間看見生活中的美好。

日落時分,我和泰國同事Ann一同前往一個神祕集市,它藏在古老的寺廟建築羣裏,落腳一瞬,彷彿與舊時泰王朝的古人呼吸着同樣的空氣。千百年來,人們還是這麼平和滿足,時歲不老。小攤小販做着屬於自己的小生意,認真而快樂,幾乎人人的臉上都掛着笑容。同事對我說:YOU ARE LUCKY,我與她相視而笑。與她共同列舉了幸運之處:這兒的景色很美;空氣很清新;食物多樣而美味;人們都很好。我將這四句話永遠地留在心中。在頌丕農的日子,我更看到許多的人們與我相似,他們堅信時日不壞並且堅持看見生活中的美好,這個信奉佛教的“微笑國度”的人們,每一日都舒心而快樂。人生沒有唯一的成功準則,或平凡或顯赫,芸芸衆生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好,我們不必互相攀比,因爲真正的幸福,源自我們多大程度上做着自己熱愛的事,源於內心的豐盈。

“生活中並不是永恆完美的,我們幸福,是因爲我們能忽略那些不完美,而用盡全力去擁抱生活中的美好。”當我不僅僅懂得只愛自己,去成爲更好的人的路上我具備了愛這個世界上陽光的普照,去愛鳥的言語以及花香,去愛一年四季的變幻天空,去愛更多的人,當我不再迷茫腳下的路,不再擔憂未來的降臨,我才真正成爲更好的自己。每踏上一處土地,迴歸生活軌道之時都恍若夢境,那些時光恍若藏於雲深不知處。我收穫到的不僅僅是一路風景,和善安然,靜謐沉澱,平安喜樂,適時滿足,凝視美好,永遠留在我的心中,伴我度過餘生,使我更加愛並且更有勇氣與能力去愛這個大千世界。

我想,我與世間有場雲深不知處的相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