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芽莊印象散文

芽莊印象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芽莊印象散文

相見恨晚

在我的印象中,越南是個落後貧窮的鄰居,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給我們留下了很不友好的形像。

也許,我們的認識因爲只是來自媒體,來自朋友圈,來自茶房酒店,從而形成了模式。到了芽莊,親臨其境,這個只有五十多萬人口的濱海城市,給我留下了一個全新的越南印象。

坐在十八層樓高的酒店落地窗前,右面可以遠眺藍色的大海和銀色的沙灘,左面可以近看紅瓦白牆的各式海景洋房。城市的綠化很漂亮,各種熱帶植物修剪成藝術品一樣。道路上雖然看不見小轎車的影子,但在大街小巷幾乎全能遇見繁忙的摩托車“車流”。這個城市的居民一定是喜歡運動的,因爲一大早海岸線的沙灘上就出現了許多晨煉的男男女女,有的青少年在游泳,有的小夥子在綠地旁做操,也有的老年人在健步走,也有穿着比基尼的姑娘在海邊衝浪。城區這邊清楚地看見幾處羽毛球場、藍球場、游泳池和足球場,每塊運動場地都紅綠鑲嵌,潔淨醒目。忙碌的白天,人們都在快節奏地奔忙,雖然臉上都掛着辛苦和疲憊,但似乎都顯得悠然自得、安居樂業,小日子應該過的十分充實和滿足。

黃昏,城市開始喧囂起來,街邊的商鋪人進人出,高級酒店、大排檔歺館、購物街燈火輝煌。大型超市裏各種高低檔商品琳琅滿目,看得出這個城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晚上八、九點鐘,與我們見過的所有都市一樣,夜生活纔剛剛開始。當然,這個時候,穿梭在林蔭道、鬧市、購物亍的大多是外國遊客。

因川航每週有兩個航班包機直飛芽莊,中國遊客中自然是四川人居多;歐洲遊客中因俄羅斯一直在援建越南,自然是俄國人居多;忙碌了一天,吃宵夜、喝咖啡、吃燒烤的則以當地人居多。轉了一次夜市,感覺很有地方特色的東西應該是滴漏咖啡。據說,越南的咖啡和腰果在亞洲是很出名的。

隨着川航開通了週一和週五包機直飛芽莊的航班,芽莊這個相見恨晚的海濱城市,定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難忘銀灘

芽莊海灘蜿蜒在芽莊城東,海岸線長達六公里,酷似一彎新月。遊客在海灘上享受日光浴和衝浪,已成爲最重要的消遣。芽莊的酒吧和咖啡館到處都是,是當地人休閒放鬆的場所,也是越南文化的一種。據說,喝一杯啤酒,喝一杯咖啡,愜意的很。遺憾自己既有痛風的老病,又不是特喜歡喝咖啡,所以並未體驗究競有多愜意。芽莊物價低,無論海邊還是餐館,無論大餐還是燒烤,大龍蝦、皮皮蝦、螃蟹、海螺等美味享用不盡。

這裏溫泉中心的泥槳量具全國之首,源源不斷的泥漿來自附近的寧和山腳,該地富含大量的礦物質元素,據說泥漿浴對清潔皮膚具有顯著功效。

半月型的海岸外圍撒落着許多美麗的小島。蠶島、珍珠島、竹島、蘭花島、珊蝴島等等,每個島都是分別安排一日遊的好地方。

銀色海灘、泥漿浴、柔和的海風、觀潮聽潮、海鮮大歹、咖啡加啤酒、越式按摩,構成芽莊之美。

美麗的景色,怡人的風光,讓人舒服地體會了一把休閒的愉悅。給我留下最美印像的,應該是那柔滑細白的銀色海灘。

小城見聞

每個城市都有自已的獨特文化,在芽莊走一走,發現這裏的歷史進程挺曲折,由於蒼海桑田的沉浮變遷,形成了芽莊現在多元化的風格。

位於芽莊北部的婆那加佔婆塔,始建於7至12世紀期間,建築風格屬於印度教,有些吳哥文化的味道,佔婆塔與所在的佔婆廟就是佔婆文化時期的最好見證,其地位相當於我國東南海漁民心目中的媽祖。據說,這個城市在遠古年間曾是佔婆國的一部分,當地居民多信奉溼婆。

19世紀後期,越南稱爲“安南”,屬於我國清王朝的屬國。因此,華夏文化在這裏的影響也比較深刻,芽莊最大的寺院“敕賜隆山寺”,便是以中文命名的一處佛教聖地。寺院建在山邊,以觀音大佛像著名,現在登臨寺院,仍然可見香火旺盛,所塑巨大臥佛與坐佛的神態,明顯帶有中原文化的特徵。

芽莊還有一處獨特的建築,這便是當地人稱之爲“大教堂”的地方。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法國殖民時期所建,牆體全是石頭徹成,風格樸素典雅,線條流暢,並且雕有圖案,教堂內的彩色玻璃,在陽光照射下流光溢彩。大教堂現在仍然是信教的人和許多靑年拍婚紗照、舉行婚禮儀式必去的地方。

到了二十世紀,在俄羅斯租用越南金蘭灣期間,帶來了大量的軍人和家屬,並在毗鄰的芽莊度假、生活,有的甚至買房置業,開設酒吧、歺館,長期定居下來。所以,現在芽莊的外國遊客中,數俄羅斯人最多,無論在商店、酒吧、沙灘,俄國人無處不在。甚至有人說,要看性感靚麗的俄羅斯美女,無需去俄國,只需在芽莊的海灘走一圈。

所以,芽莊應是多元文化共存的閒靜城市。也正因爲它的文化多元化與閒靜,這兩年名聲鵲起,吸引了衆多遊客前來休閒度假。

神庇芽莊

走進婆那加佔婆廟,首先見到的便是矗立在層層平臺上的.二十多根紅色石柱,石柱象尊尊武士,對稱地站立在通向山頂佔婆塔的甬道上。佔婆塔的造型與我們見過的吳哥窟很相似,主塔左面的兩座稍小,塔身中部有明顯風化剝落的痕跡。站在敬奉着天依女神象的那座塔前,隱隱然然看得見裏面的香火、神龕佛象、壁上的掛飾。本想進去瞧個明白,但門口警示牌上太多的禁忌打消了我的這個念頭。牌上雖無文字,但示意圖一看就明白:禁止穿鞋、禁止短褲、禁止短裙、禁止赤臂、禁示戴帽、禁止拍照……

我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此時宗教的震懾力,宗教的神密,宗教的感染力,讓我不能不產生敬畏。

是的,棕紅色的佛塔,二十二根挺拔的石柱、紅色的石階,風化剝落的石璧,不得不讓人穿越時空,去猜想遺祉後面的故事,去尋找天依女神的足跡,去感知宗教的力量……

仰望着藍天白雲下佔婆王國的遺蹟,忽然有種感慨產生。這便是蒼海桑田麼?什麼纔是永恆不變的呢?答案雖然一時沒找到,但我還是覺得參觀這裏是值得的。

是的,不要說此刻境界有多大昇華,但至少對芽莊、對越南人的宗教信仰,以及對這個國度不斷演變的歷史進程增加了更直觀的瞭解。

確實,無論哪個民族和國家,人們的生活都與信仰結合的那麼深。

只不過我們生活的太現實,太浮躁,而忽視了信仰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甚至否認自己潛意識裏存在着某種信仰。

在廟中最高的平臺,可以一邊眺望海灣的漁船,一邊任隨溫潤的海風拂面。

心靜神定中,讓你對宗教、對信仰,對芽莊的昨天、今天、明天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