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近侗鄉散文

走近侗鄉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峯巒層層疊疊,公路蜿蜒曲折。幾個小時的盤旋,大巴終於到達目的地——湘西南邊陲的懷化通道侗鄉皇都侗寨,也是湘、桂、黔接邊地區一顆耀眼的旅遊新星——通道“百里侗文化長廊”中心。此時已是4月29日下午5:30分,明媚的春陽已挨近西邊的山巒,熠熠霞輝讓錦繡山河愈發流光溢彩。

走近侗鄉散文

早聽說過有“南楚極地”、“百越襟喉”之稱的通道,是今日和諧社會之原始版本,內心自然多了幾分興奮,幾多期許。

迫不及待的躍出車外,擡眼遠望,活活脫脫一個典型的世外桃源映入眼簾。晴朗的天空下,青山隱隱而繞,河水蜿蜒流轉,風雨橋雄偉壯觀,村寨綠樹掩映,吊腳樓錯落有致。寧靜!神祕!祥和!

相傳古代夜郎國王路過此地,被當地濃郁的民俗風情所吸引,樂不思歸,許諾在此地建都,“皇都”之名就由此流傳至今。皇都侗寨由頭寨、盤寨、尾寨、和新寨組成,是一個集民族特色、民居建築於一體,融民族文化、民族風情於一身的侗文化遊覽區。500餘座吊腳樓組成的吊腳樓羣氣勢磅礴。

一座稱爲“普修橋”的風雨橋橫跨於公路和新寨之間。橋頭,石獅默然守哨;橋下,小河涓涓流淌;橋底,石砌橋墩鼎足;橋身,全木材質構建;橋頂,四龍護寶守寨。橋上設三個神殿,供奉侗族始祖;橋中長廊,多層次八角亭點綴其間;亭壁上,所雕神話故事、侗族傳奇,形態逼真,栩栩如生。飛檐翹角、黑白相間的裝飾,充滿了異族風情。整個橋樑結構嚴謹,精緻完美,令人歎爲觀止。漫步橋上,透過兩側精緻的窗櫺,“四面青山三環水,一樓明月萬花村”的景緻盡收眼底。此橋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系省級文物,恰稱風雨橋之絕,是侗鄉真正的“福橋”。

穿行在侗寨裏,那一棟棟古雅別緻的吊腳樓鱗次櫛比,令人思緒綿綿;一條條古樸厚重的石板路連接着一棟棟吊腳樓,也連接着侗家人千年不變的淳樸和真情。頭寨前,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兩座鼓樓雄偉壯觀,昂然鼎立。鼓樓亦系木質結構,四柱貫頂,多柱支架,八角密檐塔式結構,牢固而嚴謹,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而不朽。鼓樓內置有一面“齊心鼓”,遇有急事即擂鼓集衆。樓內或雕塑或繪畫,龍鳳鳥獸、山水花卉或神話人物,惟妙惟肖。鼓樓記載着侗家人曾經的滄桑,也見證着侗家人今日的幸福。鼓樓前是一塊空曠寬敞的大坪,平時爲侗民集會、議事的地方,逢年過節便成了人們吹蘆笙、踩歌堂、載歌載舞的舞臺。侗鄉人們數百年不曾改變的生活習性,仿若時光倒流,侗寨由此充滿了神祕無窮的魅力。

一個小時侗鄉“多嘎多耶”歌舞晚會,彙集了侗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侗族大歌、迎賓曲、笛子歌、蘆笙舞、多嘎多耶舞……等充滿侗族特色、生動活潑、妙趣橫生的歌舞表演,更是皇都侗族生活和文化最形象、最真實的再現。從小就在歌舞薰陶中成長的侗鄉兄弟姐妹能歌善舞,優美的歌聲,婉轉的琵琶,形象生動的蘆笙舞,和遊客互動的多也舞……令人耳目一新。歌舞開始之前,常務副縣長那一番熱情洋溢的致辭,侗鄉的政治、經濟、生活,侗鄉的過去、現在、將來,就像一幅幅燦爛的畫卷,一一呈現在人們眼前。“工作半忙半閒,生活半緊半鬆,喝酒半醉半醒,心境半佛半仙”、“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出不鎖門”,不就是我們許多人追求的理想佳境嗎?

夜色闌珊中,擺列坪中的數排“合攏宴”,令人驚詫而欣喜!想必,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別緻的宴席了!塗有無色透明漆、僅有茶几高的杉木長條桌,一張連着一張,桌的兩旁各置一排長條凳,賓客於兩旁對面而坐。桌上佈滿了各種侗家特色的菜餚,醃製的罈子魚,黑色的糯米糕,噴香的侗家臘肉,酸酸的醋泡野蕨……佐以甜純醉人的糯米酒,令人饞涎欲滴。這長長的“合攏宴”,源於侗家人熱情好客的美德。曾經,每當山寨來了貴客,淳樸的侗家人都邀客人來家吃飯,而客人不可能家家吃過,於是,大家都從自家拿來最好的菜合在一起待客,不但主人盡了心意,且待客氣氛更爲熱烈。“合攏宴”習俗就此保留。自此,侗家或紅白喜事,或貴客來臨,都辦“合攏宴”。席間,青純秀美的侗家姑娘、帥氣憨厚的侗家小夥,唱着“侗家敬酒歌”給客人敬酒,那繞樑不絕的歌聲,那發自心底的熱情,讓“貴客”無法抗拒那一碗碗香甜米酒的誘惑,醉吧!醉吧!即使酒不醉人,這純樸的鄉情亦不能不讓所有賓客陶醉!

如果說,皇都侗寨讓我們真切體會了侗鄉濃濃的民俗文化與風情,那獨巖民俗風情園和萬佛山之旅,卻讓我們深深領略了通道獨特秀美的自然風光。老天真夠眷顧我們,一整晚潺潺不絕的春雨之後,又賜給我們一個清麗明媚的豔陽天。當我們徜徉在風光秀麗的“獨巖民俗風情園”,已是4月30日上午。

穿過那道莊嚴雄偉、工藝精湛又極具侗族特色建築風格,上書“獨巖民俗風情園”的公園大門,這座被譽爲國家2A級旅遊景區,一個多功能的城市公園便呈現於眼前。公園離縣城僅1公里遠,面積2.5平方公里,內有旅遊度假區、文化娛樂區、水上娛樂區、自然風光遊覽區等供遊客遊覽觀光、休閒度假。獨巖、青雲寺、奇石山莊、21層世紀鼓樓、世紀苑、鬆月橋、水上樂園、獨峯攀登、迎賓樓、蘆笙歌舞表演場等主要景點,吸引着大批市民和遊客。我們利用不多的時間,漫步鬆月橋,泛舟水上公園,忘乎所以的歡唱着“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真正的樂不思蜀,流連忘返了。好想還去攀登獨巖,好想去聆聽青雲寺的木魚梵音……然而,時間不允,這一切暫且作爲最美麗的遺憾擱置心底吧!

掠奇攬勝、淨化心魂的'萬佛山之旅,是我們在通道最後一道最美麗最愜意的享受。168平方公里的國家3A景區,擁有全國乃至世界罕見的、近100平方公里的特大型丹霞地貌羣。這裏,不僅“萬座丹峯擁翠環”,且融峯、林、洞、水於一體,集雄、險、峻、秀於一身,丹霞赤壁與碧水綠蔭相映成趣,宛如一顆未曾雕琢的紅寶石鑲嵌在幽靜、原古的茫茫林海。徜徉其間,仿若遊走於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潑墨畫卷之中,令人塵念頓逝,心曠神怡。沿着一條通向山頂、曲折蜿蜒的遊道,我們邊賞邊遊,只見紅巖綠樹,相互映襯;丹霞峯林,拔地而起;峯巒疊翠,迴環錯列;山腰裸露的石壁上,大自然巧奪天工,以千百年風雨剝蝕,造化成若干排列有序的的石佛。站在器宇軒昂的萬佛山主峯,任勁風呼嘯,真切體會“一覽衆山小”的感受,“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魄陡然而生。主峯四壁刀削,雄渾魁偉,令人敬畏。放眼四周遠眺,千萬座丹峯,或陣列,氣勢壯觀宏偉;或如戰艦,乘風破浪而行;或如駿馬,奮勇飛奔向前;南海神龜、天書巖、千佛壁、架橋巖、月亮灣、仙人居等景點特色各異,形狀奇特,惟妙惟肖……

通道侗鄉,不僅擁有燦爛的侗族文化遺產和古雅淳樸的民情風俗,也是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遍佈奇觀勝景的自然風景區,還是一塊中國革命的紅色聖地,擁有大量的紅軍文物和遺蹟。特別是1934年12月在縣溪恭城書院召開的“通道轉兵”會議,爲“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打下了堅實基礎,爲中國革命的勝利着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萬道美景享不盡,只因時間不夠用。4月30日午飯後,我們懷着深深的眷戀,高唱着導遊教會的那首侗鄉迎賓歌曲,向美麗的侗鄉揮手告別。雖然,侗鄉的美景我們只有粗略一瞥,卻在心海里蕩起了永恆的漣漪;侗鄉的文化只有淺淺一品,卻在腦海裏留下了無盡的韻味。通道,是湖南的香格里拉;侗鄉,是真正的“世外桃源”。真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夠放下所有凡塵俗務,盡情地享受侗鄉的美,侗鄉的純,侗鄉的和諧,侗鄉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