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感悟文友對我作品剖析散文

感悟文友對我作品剖析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一直以來,都是在以自己感受來表達對生活感悟,雖然文字表達很真實,但是長時間自我剖析,難免會讓讀者產生厭倦的心裏。就像吃餃子,人人都知道,好吃不如餃子,好活不如倒着。豈不知,總吃餃子也會煩厭,總躺着也會筋骨難耐。雖然莫言先生最初寫作動機,是想要過上一天吃上三頓餃子的幸福生活,但如果讓他成天吃餃子,偉大的莫言先生也會承受不住,那只是在物質貧乏年代,飢餓強烈需求的一種感覺,我覺得再喜歡的東西時間久了都會厭舊。正因爲這樣,就要求人們要不斷地換換口味,創新突破,尤其是文學。

感悟文友對我作品剖析散文

很多站要求原創,原創質量好壞直接反應一個網站質量,寫作人很辛苦,有時茫然不知所從。如果不是一位文友指點迷津,我依然還在原地裏踏步,總在自我的一畝三分地裏徘徊。

她說:“我看了你寫的《墨拓碎語》十一《去往歸鄉的旅程》看完後覺得素材很好,漂泊的肉體,流浪的靈魂,將要踏上歸鄉的旅程,這是多美的寫作素材,爲什麼要用第一人稱呢?完全可以寫成一篇散文,雜文,或者隨感,絲毫沒有自己的影子,卻感染着同爲異鄉的人們。以後我希望你走出自我,迴歸大自然的遼闊,看看外面的風景,你就會感覺陽光和清新。自我的孤獨,容易將你的內心,抑鬱陰霾。希望你在寫作,包括你的日誌,我都不想看到你內心獨白。也許我的語言有些嚴厲,但是爲你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看了這段文字的評論,讓我想起曾經和我在同一個站的一位女寫手,她的散文寫的很好,閱讀量很高,後來閱讀量逐漸下降。當時我莫名其妙,今天我頓開茅塞,找到了原因。也許當時就連她自己都不明白爲什麼,她還以爲自己是水平有限呢。其實她犯了和我同樣的錯誤,就是同樣的沒有走出自我,單一的表達一個主題,千篇一律的歌頌她和他丈夫的愛情,日復一日的重複,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讀者視覺上疲勞。就連她老公知道後,總將自己與妻子愛情經常拿出來示人,也提出了抗議,甚至反對她寫作,導致經常吵架,差點離婚。後來她丈夫覺得她愛寫就寫吧,爲寫作離婚多少有些不值得,丈夫寬容了她。我現在覺得她應該少寫點關於她與丈夫的愛情,那也是對丈夫的尊重。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用文字來表達愛情,應該將自己的視野投向更廣闊的文學天地。剛開始我也喜歡她的文章,看多了我也產生了厭倦,漸漸地對她的文章失去興趣,好幾年我沒有再去看她的作品,本來是很好文友,現如今沒有太多的文字往來。文友的長期閱讀是建立在互相對文字互相欣賞,沒有創新的文字是沒有生命力的。特色餐館總是吸引人的,人們都想品嚐新鮮口味特色食品,這是人的自然屬性。

我的文友一直希望我寫小說,用第三人稱來表達世間悲歡離合,寫出不帶自己影子的作品。我說:我也想寫小說,可總是寫不明白,按理說散文和雜文比小說難寫,簡單的反而成了複雜的。我記得當年你反對我寫詩歌,至今我都對詩歌排斥,詩歌比較浪漫,我怕迷失自己,散文雜文比較理性,能讓我戒持的把握自己。你還記得這件事嗎?“她回答說:“記得。什麼體裁併不重要,我當初反對你寫詩歌,是因爲你根本不會寫詩。暫不提格律詩,就是自由詩,每個字都是嚴格推敲的,我覺得你思想深度夠,文字功夫尚淺,你可以嘗試隨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總之不要再寫自己,痛苦的呻吟,無奈的嘆息,不如和煦的春風,盪滌胸懷,步入早春枝頭顫動的嫩芽,鼓舞人奮進“

這裏有幾個關鍵詞,她說我不會寫詩歌這是確實的,自由詩歌我都不會,更談不上古體詩歌,我甚至很難看懂詩歌,最後導致我對詩歌不感興趣。文友看出了我對詩歌不會有造詣,所以她反對我寫詩歌,今天,我才明白當初她爲什麼反對我寫詩歌的原因了。還有一個關鍵詞,思想深度夠,文字功底尚淺,這個觀點我也接受,因爲我是學理科的,對歷史地理不懂,尤其對古老的文化缺乏瞭解,讀的書也很少,更談不上博古論今了。常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不斷積累文字素材文字纔會豐盈。所以我最近一直在閱讀,尤其對經典文字的閱讀,讓我大開眼界。

我不光是在書本上閱讀,還在網絡裏不斷地尋求積累寫作素材。在網絡裏我喜歡看《百家講壇》《老樑觀世界》《老樑看電影》《老樑說天下》《非誠勿擾》《家事》《人與自然》甚至在電視裏經常看宋一夫醫學養生講座。這些反映社會面很寬,有歷史的,有人生的,有自然的,有社會的,有宏觀的,有微觀的等等,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社會存在和社會現實,尤其對人類生與死,事業,婚姻,家庭的感受和對道義道德尊嚴理解,以及對人性自由解放求索,活出真我的`表達具有很大幫助。作爲一個寫作者,要了解很多方面知識,纔會在文字世界裏長出翅膀,纔會飛躍文字滄海。

她又說:“你雖然成熟了一點點,但還是超越不了本性,你的文字應該有更多的靈性,漢字每一筆都是一盞燈,如果它不能照亮讀者前行的路,那就失去了意義。總剖析自己的內心本身就是幼稚的,一個文字的駕馭者,文學沃土的耕耘者,首先要考慮的是引領,祥林嫂似的語言和思想是沒有生命力的”

看了這段文字我陷入了沉思,一直陶醉在在自我的文字中,還以爲是最真實文字。文字不單單是表現自我,更重要的是引領,引領讀者走向光明路途。這是一條超越自我的路途,也是一條引領人們走向光明的路途。而不是陰鬱的自我頹廢。雖然我的文字有了一點點的成熟,但還是沒有改變寫作方式,單一的模式會讓自己文字走進死衚衕。

上述所寫這些文字,是我文友對我文字的剖析,也是我對她所剖析的一些理解。我完全接受這些中肯的剖析與指導,這讓我更加警醒與感悟。我想要寫好文章不光要有思想深度,還要在寫作方式和思維方式上有所改變與突破,不能侷限在單一模式裏徘徊。不能總在剖析自中迷失自我,嘗試一些第三人稱或者其它體裁的文字,應該衝出侷限,寫出帶有清風陽光文字,而不是在自我狀態中沉迷於自己憂傷文字。增加閱讀面,增加儲備,是寫作素材的挖掘和準備,知識是廣袤天空,需要我們跳出自己挖的坑,才能寫出更精彩紛呈文字,單一的思路就是死衚衕,是寫作的陌路。這只是我對文友對我文字剖析,而引發我對寫作的一些粗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