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電腦房瑣記隨筆散文

電腦房瑣記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電腦房瑣記

電腦房瑣記隨筆散文

三年前,我調進新疆廣播電視報,開始與電腦房接觸,所見所聞,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那時,我們報紙由新疆日報社印刷廠承擔電腦排版。記得七十年代初,我曾在新疆日報編輯部臨時工作,那時報社印刷廠的排字工人像“雞啄米”似的忙碌,排字車間裏鋁霧瀰漫,那活又累又苦又麻煩。

如今,鉛字排版由電腦排版系統所替代,這實在是我國印刷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革新。面對電腦房裏那些技術嫺熟的年輕人,我真羨慕他們生得逢時,趕上了我國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代。而自己對電腦排版一竅不通,心中不免感到慚愧。

新疆日報社印刷廠電腦房裏全是20來歲的年輕人,滿目新面孔,分不清張三李四。首先記住名字的是技術負責人司寧,一位瘦高個兒的小夥子,年紀輕輕的,就精通電惱,掌握電子激光照排的高科技,不僅能熟練操作,還能排除故障,維修設備,年輕人都挺佩服他。

剛到廣播電視報時,我對劃版還不太熟悉,有時我劃出的版樣犯了“規”,給我拼版的小夥子或姑娘,一眼就看出來,熱情地指出應該如何改進纔好。儘管他們比我小30來歲,爲了搞好版面,在能者面前,我唯一的選擇只能是“從善如流”,虛心求教。

有幾次臨時換稿加廣告,版面得重新調整組合,時間又十分緊迫,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渾身冒汗,他們卻顯得從容不迫,根據我的意圖,三擺兩弄,一個新的.版面毫不費勁地就拼出來了。他們還主動幫我在標題上鋪網紋,在文章尾巴的空白處加個裝飾圖案,使版面增色不少。清樣出來了,趕在下班回來前交版付印,這才舒了一口氣。

年輕人腦子聰明,手腳靈活,乾的時間長了,熟能生巧,加上責任心強,雖然不是文字編輯,關鍵時刻則成了編輯的好幫手。我打心眼裏佩服、感激。

今年4月,我們報社終於有了自己的電腦房,購置了一套電子激光照排設備。除了聘請來的小馬,小王和小賈都是新手,雖然經過北大方正銷售部電腦培訓班的培訓,畢竟沒有正式幹過,一切從零開始。

第一次拼4個版面,從星期三到星期五,幹了3天還沒做完。星期六這天,下着大雪,小王從遠離報社的家裏冒雪趕來,一頭扎進電腦房,和小賈一起,主動放棄休息,自願加班工作,整整忙碌—天,才完成了4個版的拼版任務。

後來,又增加到8個版。從5月初起,16個版面全部由我們報社自己輸字、校對、排版,製成軟片後送到印刷廠印刷。編輯部的編輯把編髮的稿件送到電腦房,由小馬打成小樣,送回編輯手中校對。隨後由小王、小賈拼版,出大樣,經編輯再校後交領導審定製版。輸字、拼版、校對、參改……環環相接,忙而有序,常常爲了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的改動,不厭其煩,反覆操作,一絲不苟。由此可見,出一張報紙是多麼不容易,多少人爲之付出了辛勤勞動的汗水和心血!

5月4日,星期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星期天我們已加班工作了一整天。這天一大早又趕到辦公室和電腦房,手腳不停地忙碌起來。小王、小賈和小馬,從早晨一直到深夜3點多,在電腦房裏連續工作十六、七個小時,雙手不停地在鍵盤上敲打,兩眼牢牢盯着電腦熒屏。手指敲麻了,眼睛看花了,一個個又困又累,依然耐心細緻地一遍又一遍修改版樣,直到領導、編輯和自己都滿意爲止。她們對電腦性能還沒有完全掌握,操作技術還不太熟練,硬是憑着一顆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克服重重難關,園滿完成16個版面的電腦輸字排版任務。

夜深了。我和同事們一樣,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裏,便一頭倒在牀上,眼前依然閃現着電腦熒光屏、稿紙、大樣以及年輕人那一張張勤奮工作的臉龐,令我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清晨,當我拿到第一張由我們報社自己的電腦排版的報紙,聞着那一股令人心醉的油墨香時,甜酸苦辣一齊涌上心頭,一種難以言表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溢滿全身。

19xx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