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人爲什麼會生老病死散文

人爲什麼會生老病死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人,好生惡死,因不識生死之究竟,終身迷茫。生,不知從何而來;死,不知從何而去。生前忙忙碌碌,不得逍遙;死後沉淪苦海,不得安寧。故至人潛心修練,探得人體科學,誘導人們知來去,徐徐引出生死苦海。

人爲什麼會生老病死散文

《周易》曰:原始無終,故知生死之說即無終之說也。無始之始,強名曰乾,即本來覺性——靈光;無終之終,強名彼岸,即無上涅槃——不生不死。人,所以生,在於此;所以不死,也在於此。若死而不知,能不隨生而存,隨死而亡,六道輪迴,出沒無期嗎?

人的生死全在原始靈光主持。人死,此靈光先捨身而後身亡;人生,此靈光先投胎而後成魂成形。故曰去與來,靈光先作主。

靈識與靈魂原本是同一物——靈光(原始狀態)。簡單地說:靈魂是常人的,他脫離肉體以後就沒有清醒的意識,在空中隨着大自然的氣流飄飄蕩蕩,不知何處是家鄉。所以會迷失本性在六道中輪迴。靈識是修煉有素的人,它脫離肉體後,仍然有清醒的意識,知道該去什麼地方,不受六道輪迴的逆轉,所以它是有認知的靈,這種靈纔是真正的靈。

若要道明人生的生老病死過程,沒有什麼形式比《周易》中的卦象更生動形象了。以下就以卦象來說明問題

靈光未投胎前,猶如在潑墨相似的黑暗中,東西不辨,上下不分,飄飄蕩蕩,忽於有緣處出現一點光明,那一點光明即雌雄作愛時,到達高潮,陰陽之氣碰撞所產生的性光,因光與光本同性,於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你的本真靈光遇到何種動物性光就會自然而然地投入性光中去,所以有六道輪迴。除非你生前修成了靈識,纔會識別那性光究竟爲何物,能夠自己作主投與不投。一旦投入進去,便隨着愛流爲魂然後成胎,稟受母氣,頓俱四大(地、水、風、火),漸成諸根。心生五蘊(色、想、受、行、識),十月胎成,及期而育,人驚胎破,天翻地覆,頭懸足撐,而出囫圇。本性真元藏於祖竅,晝居二目潛於泥丸;夜居兩腎存於丹田。所以要做到天睡人睡,天醒人醒,方不違背自然規律。

之後,乳以養其五臟,元氣衝於六腑,骨弱如綿,肉滑如飴,精之至也;視而不瞬,號而不嘎,和之至也。此乃赤子混沌靜無邪也,屬純陰之氣坤卦??,懵懵懂懂,因爲沒有陽氣,什麼都不知道,根本談不上認知,憑僅有的`感官去感知知飢餓維持生存,只能吃了睡,睡了吃;一歲至三歲,長一陽元氣,屬復卦??,一陽初生,開始行走,學習說話;五歲長二陽元氣,屬臨卦??,陽氣漸多,能奔會跑;八歲長三陽元氣,屬泰卦??,陽氣漸旺,開始懂事,可以啓蒙;十歲長四陽元氣,屬壯卦??,陽氣更旺,智力漸長;十三歲長五陽元氣,屬夬卦??,陽氣豐盛,感知退位,認知全盛;十六歲長六陽元氣,屬乾卦??,純陽之體,盜天地三百六十正氣,以全周天造化之數。

此時,情慾萌動,元氣即泄,不知禁忌,貪婪無限。故十六至二十四歲耗一陽元氣,應於姤卦??,一陰初生,純陽已散;至三十二歲耗二陽元氣,應於遁卦??,二陰侵犯,陽氣漸消,欲慮峯起,真元流蕩;四十歲耗三元陽氣,應於否卦??,天地不交,陰陽二氣分離,漸漸感到疲乏,體重;四十八歲耗四陽元氣,應於觀卦??,陽氣衰弱,陰氣盛行,開始發體,健康狀況不佳。五十六歲,耗五陽元氣,應於剝卦??,五陰橫溢,陽氣不足,疾病漸多;六十四歲,陽氣已盡,返於坤卦??,全陰用事,發蒼蒼,視茫茫,精神不佳,昏昏沉沉,開始健忘,所謂老還小也,如注意保健,可保天年。

可以看出,陽氣的生長是從下至上逐漸增長;陽氣的衰減是從上到下逐漸消亡。猶如樹的生長一般,春天發芽是從下面開始逐漸往上,秋天落葉是從邊緣逐漸向中心。天下萬物,其理相通。

後天之真氣既無,先天之元氣何存?安能長生不死?所以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復化爲虛,虛復化爲神,神復化爲氣,氣復化爲物,化化無窮,猶環之象。這既是我們的來路,也是我們的去路,瞭解這個過程,便知來去。

夫萬物非生不得不生;非死不得不死,任他塵生塵滅,萬死萬生,不能自主,難脫苦海。劫劫生生,輪迴不絕,無始無終,如捻佛珠。三界凡夫無一不遭此沉淪。故世人莫知生從何來,而參父母未生之前;死從何去,而參魂遊魄降之後。世人莫問死從何去,知來然後知死處,莫問生從何來,知去然後知生處。

死之機,緣於生生之機。卻不知無死機不死,無生機不生。世人所以有生死,乃生死之機兩相關,故生連着死,死連着生;至人所以無生死,乃生死之機不相關。有生死者身也;無生死者靈光也,也就是常人所說的靈魂也。存則心迷,復則心死。故至人曰:一切衆生本來一點靈光因昏迷不見,天命之性流化遷移,轉轉不悟,而世世墮落,失身於異類,透靈於別殼,至真正的性根不復存在。

《周易》六十四卦的最後兩卦爲既濟,未濟。既濟,表示即將有救濟到來;未濟,表示救濟還沒有到,提醒人們注意。這充分說明能熬過六十四歲,後面還可以周而復始,即一陽萌生,只要封精不瀉,好生保養,可盡天年。封不住的話,就等於是拿生命當作定情禮物。現在說的天年爲120歲。如果不保養元氣,那就不好說了!可見人生缺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缺陽氣。陽氣決定了人的生老病死。

孔子說:食色性也。說明了飲食與男女這兩件事,是關乎性命的根本大事。所以有人提出:常無慾心安,常半飽壽延。在飲食上,小吃補營養,大吃損健康,多吃臥病牀;在男女問題上,少碰是快樂,多碰是麻煩;常碰是負擔。只要達到陰陽平衡,可保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