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仲夏之初抒情散文

仲夏之初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又是一年端陽節,屈原大概就是這幾日前後隕落在汨羅江的。

仲夏之初抒情散文

我很懷念屈原。

屈原應該不是刻意的選在這前後兩天,但這個時間卻很適合他,因爲這個日子成就了屈原的某種圓滿。據他自己在《離騷》中說:“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他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而“端五”卻取自《爾雅》:“仲夏之初,順陽而上”,是的,五月初五,仲夏開端的第一個五號,這個被當時楚地先民們用來崇拜龍圖騰的日子,恰巧遇上了屈原的慷慨身軀,屈原便似乎取代了龍圖騰,成爲了“端五”的主角,因爲現在全中國都知道吃紀念屈原的糉子,但卻只有少數的地方在劃崇拜龍圖騰的龍舟。

那一年,許是暮春,或是初夏,秦將白起率軍攻破郢都。還正被流放在沅湘之間的屈原應穿着破舊的衣服,卻乾淨而整潔,端正地戴着一頂帽子,心情複雜地走到了離汨羅江不遠的路上,他一定在想:“我的王啊!爲何不聽我的呢!我的王啊!爲何啊!”忽然跑來一羣難民,屈原回過神來,忙向沿途難民詢問發生了什麼,難民們一邊猶如驚弓之鳥報着白起的名字,一邊帶着悲憤告訴屈原,郢都破了。

我很難想象當時的屈原會是何心情,又會是何表現。是定立不動然後熄滅了眼神裏最後一點希望,還是直接暈眩過去,是失聲痛哭,還是口吐鮮血。

但是,這之後不久的他,已不顧及衣帽的整潔,甚至已不顧蓬頭垢面的面容,漫無目的卻走向了汨羅江沿岸,眼裏已沒有了前方的'路,更看不見其它什麼了吧,這時,岸邊的漁夫發現了他,問道:“這不是三閭大夫嗎?爲何如此到這啊?”屈原聽到這個名字,耳畔或許還回響了幾聲“三閭大夫,三閭大夫……”然後憔悴而依然剛毅地說:“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所以纔到這了。”那個漁夫納悶了:“舉世都醉,那你爲什麼不醉一醉呢?舉世都濁,你爲什麼不將就着濁一下呢?”屈原冷笑了幾聲道:“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整理了一下着裝後接着道:“寧赴湘流!葬身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乎?”

那漁夫聽完後也冷笑幾聲,我想他可能是頃襄王派來監視屈原的吧,不然鄉野之人如何一眼認出三閭大夫,不然,聽到屈原要跳江,何以笑一笑就划船離去,邊走還邊說着“水清我洗頭,水濁我洗腳”這種風涼話?

屈原當時不知是否仰天長嘆了一聲,或是回望了一眼楚國,還是頭也不回,用盡最後一些力氣綁住一個大石,抱着它非常平靜地走入另一個世界。

屈原走時,應該絕望極了,他敬仰的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遠他而輕信上官子蘭,客死敵國;他深愛的國,兵挫地削,亡漢中六郡,都城被破,一遷再遷。

我回想諸子百家也好,回想中國文壇上這幾位仙才也罷,我再也找不出這樣一位天縱奇才,身着峨冠博帶,飽含滿腔熱情與文辭才華,正氣剛烈,無論於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並且在那樣一個天下縱橫、朝秦暮楚的時代,始終如一的愛着自己國家的人,試想,就連被後世稱頌的孔老夫子,也不過是比其它諸子晚一些時間離開了母國,如果這是一種愚忠,如果這是一種氣短,那我便更加地深愛這位氣短愚忠的英雄了。

只是歷史還和他開了一個更大的玩笑,正如餘秋雨先生在《中國文脈》中所說“大家都習慣稱他‘愛國詩人’,但他明明把‘離’國作爲他的主題。他曾經爲楚抗秦,但正是這個秦國,在他身後統一了中國,成了後世‘愛國主義’概念中真正的國”。

終於,屈原最不願意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大秦帝國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征服了六國。

這位曠世詩人,在今天的齊楚秦燕趙魏韓各地被紀念,在全世界被列爲“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他與女媧、大禹、精衛等等神話之人共同營建了這個民族不可褻瀆東西,只不過他沒有神力罷了。天破了,有我們自己的女媧補天;洪水來了,有我們自己的大禹治水;被東海淹死的精衛,自己化成鳥去填。盤古的斧頭劈開的天地之間,都是這樣的人。這就是這個民族不可褻瀆的東西。

仲夏之初,每逢端陽倍思君。

我非常懷念屈原,倒不是因爲《楚辭》,而是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