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明回家接地氣散文

清明回家接地氣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不想今年,臨近清明,古城西安的天氣有些寒冷,有人稱之爲:“倒春寒”。我從小在關中農村長大,喜歡寒冷,反而覺得比較舒服。住在城裏的暖氣房,出出進進,冷暖交替,弄成了鼻炎,自己命苦,享不了清福。

清明回家接地氣散文

彈指揮間,馬上四十不惑,年齡到了,但是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沒有達到,面對多變的社會,越來越覺得自己“弱爆”至極!二十歲離開西府陳倉賈村塬來古城上學,轉眼間又過了二十年;等於自己是,寶雞一半,西安一半;農村一半,城裏一半。雖說有房有車,表面還有幾分人模狗樣,但是一開口說話,濃重的西府口音,便暴露出了自己。

村裏人說自己是城裏人,城裏人說自己是農村人。再看看自己,有點“四不像”。

英雄不問出處。誰能借我一雙慧眼,讀懂人間紅塵,療治內心無言的暗傷?

說到本質,我還是一農民。年輕時,害怕被人瞧不起,裝作“城裏人”,虛僞在作怪。慢慢地覺得,是啥人就是啥人,活得要真實,一切順從自然,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的,裝不會、學不會的,彆扭。就像找對象一樣,門當戶對可能長久些。

在農村時,天天奔走在西北風盛行的泥土路上,風土如鼻,異常嗆人,沒有覺得泥土的珍貴和芳香;在城裏生活一天一天,覺得自己要飄起來,且不說水泥路面,每天從高層房子的窗子望下去,總感到自己越來越輕,要飄起來;城市的日益增高的水泥森林、亂七八糟橫穿的汽車、烏煙瘴氣的各種氣味等等,不斷地在掏空我們的心靈,沒有了降落和抵達的地方了。

想來想去,今年必須要回家接地氣了。

大地回春,滿園春光;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踏着春的節拍,清明回家接地氣。現代城市化發展是必然,生我養我的村莊必將在某一天消失,我無能爲力,只能自己努力着貼近大地,靠近村莊,把自己的靈魂找個地方安頓。

家鄉清明有祭祖掃墓的講究。賈村塬屬於旱塬缺水,一般一個村是一兩個姓,雜姓很少,村上的'墳墓被選在風水極佳的地方,穴位得氣,龍脈相傳,一個個墳墓依次排開,常年的風吹日曬,雨淋雪覆,墳頭會變得小而平。祭祖掃墓會選在十二點前進行,一般家裏的男人,以及姑姨親戚都要去,上上高香,點上蠟燭,燒些紙錢,滴上美酒,大哭一場。走時,拔掉墳山的野草,用杴把周圍的土墊在墳上,攢上墳頭,煥然一新,只求先祖安享大地之香,子孫萬代平安吉祥。

趁着這大好時光,不光祭祖掃墓,我是要接地氣。我不懂地氣,過去聽久病在牀的老人不時說要下牀走走,接接地氣;否則,離駕鶴西遊不遠了。地氣究竟是什麼?不大清楚。只是覺得自己需要,需要踏着麥苗,呼吸新鮮的空氣,挖些苜蓿、剜些薺薺菜油潑辣子醋調上,喝碗小米稀飯,吃一口白麪饃,五穀入懷,氣血暢通,地氣就接上了,心裏也有底氣了。

記得有一次埋人,對我影響頗深。棺材上留有一小口,放至墓堂,在其下挖有一小洞,埋一裝有五穀的陶罐,說是人死後也跟活着一樣接上地氣。儘管棺材被黃土埋了,但是地氣沒有斷,記憶最深處,遙遠的秦腔一直相伴。

“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大地回春,萬木復甦,天人合一,和諧共長。清明回家接地氣,讓我的心又亮堂一次。大地是我們萬物之母,她發出的地氣是精華,哺育我們人間生靈健康成長。不管我們身處何地,身歸何方,有些事情可能無法改變,但是優良的傳統不能忘記;我們的心靈因接地氣而更加美好和充滿慈愛,我們因地氣而更具氣場,這種氣場,不可說,是可以憑智慧之心可以感覺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