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關於讀三年級作文彙編九篇

關於讀三年級作文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三年級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讀三年級作文彙編九篇

讀三年級作文 篇1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很受感觸。

自立,是我們所缺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沒有自立,想想都可怕:房間不會整理,到工作時連一個重要文件放哪了都不知道;不敢和那些看上去蠻強壯的人說話,工作時連和客戶說話都不敢;不會做家務,以後找不到工作,連個清潔工都當不上,一丁點小費都沒有……

有了這些例子,很容易能夠看出——自立是多麼重要啊!學會自立,才能更好的學習,更快樂的成長。

讀三年級作文 篇2

父親一直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冷靜?是暴躁?是暴力?還是溫柔和藹?不!在我的記憶中,父親一直以“冷漠”一詞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冷靜:記得有一次父親節,我做了一張賀卡。我可以說,那是整個院子裏最好看的賀卡了。可是我的爸爸卻沒有看一眼。

暴躁:“暴躁”這一詞,一定是每個人此生都會做的,可他未免太暴躁了。記得有一次考試,我得了全班第一,我把獎狀在他面前搖晃了好半天。他走到哪,我就把獎狀在搖到哪。最終,他還是衝我暴躁地大叫道:“你煩不煩啊?不就是一張破獎狀嘛?你看人家柯柯(我的妹妹的小名)今年2門全一百分呢,人家都沒有炫耀,你有什麼可炫耀的?”“可是……”我心裏的話並沒有說出來,而是壓在心底:柯柯才上幼兒班,我都已經小學快畢業了,你還拿我跟她比。你這算是在貶低我嗎?

溫柔:我一直覺得溫柔是不可能在我爸爸身上發生的,但那一件事令我愛上了我爸爸:那一次我發燒了,那也是第一次我的爸爸帶我去醫院,我第一次感受到父愛。

我的爸爸,愛我,只是不善於表達。

讀三年級作文 篇3

《我在逆境中長大》是一篇講述了作者爸爸因爲她是女孩而從不關心她,她生病時,爸爸希望她死了,再要個男孩,媽媽爲了“我”和爸爸離婚。然而,媽媽工資低,身體又不好,“我”非常懂事,用平常一點,一點攢的零花錢買了薄荷糖給媽媽,後來“我”用優秀的成績撫慰了媽媽,也告訴了爸爸:女孩子照樣有出息。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深深的震撼了,我想:我從小就被家人捧在手心裏,奶奶總說:“咱們家就靠你掙點面子了。”由於哥哥貪玩,姐姐初三後就不想讀書了,家裏每個人都希望我好好學習,爲家裏爭光,從小就可以要什麼有什麼,懂事的我小學裏成績優秀,多次被老師表揚。上了初中,我發現自己數學下降,當考下試來哥哥名次下降了,可分數上升了10多分,大家讓他再努力些,我分數上升了一點,名次下降了許多,大人們都開始說我,自從看完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自己和作者比起來差遠了,她懂得照顧媽媽,我呢?她會洗衣做飯,我呢?她能……

看到這樣一個人物,我開始思考,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開始鍛鍊自己,幫大人幹家務,參加一些比賽,失敗了我不會像以前那樣去怪誰,畢竟人要經歷的挫折有很多,這樣才能讓我長大,我要像作者一樣堅強,不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一次,我數學只考了68分,我很難過,我從沒考過這麼低,我怪自己平常不用功。我也可以換個角度想,我記住了這一次失敗,總結好經驗,再努力取得好成績,這時候我長大了。

我要把一次成功看作前進,把失敗看作一副良藥,在這樣的環境中超越自我!

讀三年級作文 篇4

寒假裏,我讀了《年輕的翅》這本書,書中的一篇文章《老漢學外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是這樣的:韓語學習班新一期開學報名時,來了一位老人。“給孫子報名?”登記小姐問。“不,自己。”老人回答,小姐愕然。老人解釋:“兒子在韓國找了個媳婦,他每次回來,說話嘰裏咕嚕,我聽着着急。我想能夠同他們交流。”“您今年高壽?”小姐問,“六十八。”“您聽懂他們的話至少要學兩年。可兩年以後您都七十了!”老人笑吟吟地問:“姑娘,你以爲我不學,兩年以後就是六十六嗎?”

這位老爺爺都六十八歲了,還報名學韓語,我們小學生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不管你是幹什麼的,不管你有多大年紀,只要願意學習,不論什麼時候開始永遠不晚。

讀三年級作文 篇5

這篇文章,再結合我平常的生活,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我們的差距太大了!烏塔可以自己掙旅費,還不用爸媽幫忙,並且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有足夠的錢去遊歷歐洲。而我呢?還是靠爸媽每半年的那七八塊零用錢,再不就是每天做點家務事,賺那麼一兩毛錢,頂多也不過是五塊。這麼說來說去,用的還是自家錢,當然,這並不關錢不錢的事。就這麼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差距有多大了。看來真的想自立,學會自立,真正自立還是有點難的。但又該怎麼做?

我認爲,並不是模仿烏塔這樣做,就是學會自立了。真正的自立,肯定還是要從平常生活中起,從最基本的事情上起。以後每天,我都要做點零碎的家務,起碼都要一件。日積月累,這都會被我認爲:這都是很平常的事啦!沒什麼可驚訝的,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嘛。這時候的我就向自立邁了一大步。

然後,我就可以向烏塔一樣掙錢。只要去垃圾回收的地方賣一些廢舊報紙、瓶瓶罐罐什麼的。不需要每天,我同樣也做到了自立的第二步。第三步就不用說了,可以像烏塔一樣,自己出國旅遊,也可以用很多其他方式。

那時,我就會覺得:學會自立,就是學會了生活。自立那麼簡單,但不一定要學習烏塔那樣。我認爲,這纔是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的真正道理。

讀三年級作文 篇6

我讀了烏塔這一課,深深的被烏塔的行爲觸動了。烏塔竟然可以14歲就一個人獨自遊歷歐洲,這是我們中國的小孩子絕對不行的。她沒有向爸爸媽媽要錢,卻是自己一個人去掙錢,還去閱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烏塔這樣做很好的培育了自己的自立、自強的一是,不會一些小朋友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在3年級的時候,我去爸爸公司玩,順便報爸爸處理了很多公事,幫他打印了文件,還幫他製作了他需要的文件。這樣十分辛苦,那是我才真正的體會到父母掙錢是那麼不容易。

我覺得烏塔那樣做十分好,但不是讓我們去學烏塔一樣獨自旅遊,是讓我們學烏塔一樣自立、自強。

讀三年級作文 篇7

雷夢拉是個調皮卻很可愛的女孩子,她在學校裏愛出風頭,卻又擔心別人說她是討厭鬼;對家裏的食物挑挑揀揀,卻在自己被親手做過一次晚餐之後理解了媽媽平日裏做飯的辛苦;她有着豐富的想象力,寫出了一篇很棒的讀書報告;她還會在生病的時候裝出很痛苦的樣子引起別人同情;總之在這本書裏,你會真切的感受到雷夢拉就是我身邊的某個人,是他,是她,也有我自己的影子,書中的雷夢拉真實、聰明、可愛。

讀完這本書還有個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雖然他們家生活並不是很好,雷夢拉的父親失業後,還要去進修,但是他們全家沒有一個抱怨的,全力支持。哪怕父親送一塊小小的橡皮都會讓雷夢拉感到開心無比,她的快樂象陽光灑在大地上一樣讓人開心,我要學習她關心,體貼父母,學着做個真正的小大人,男子漢!

讀三年級作文 篇8

我利用暑假期間讀了姜戎的《狼圖騰》。它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它講述了30多年前,知青們在內蒙古的額侖草原的生活經歷,故事長達XX年之久。

本書作者姜戎先生,在小說中擬名爲陳陣,他通過長時間的考察和發現,將狼的世界看得很徹底,我非常佩服他。姜戎先生看透了草原生態,看透了惡毒的環境破壞者,看透了狼的性格,看透了中國歷史遊牧勝於農耕。

本書一開始就講了知青陳陣在畢利格老人的帶下看狼捕黃羊的經過。我也在電視裏看過獅子捕獵,但與草原狼捕獵完全不同。狼羣殺得多,狠,準,而獅羣就差得遠了。另外,頭狼非常聰明,三面埋伏狼,留一面沒有狼,但那一面的大泡子凍死了幾百只黃羊。文章構思很精巧,在這個故事中插進了三件事。後來,老人以及很多牧民去撿死黃羊,人們真是快活。可是沒有想到狼的感受,人和狼的矛盾就變得更加濃烈。

在草原上,人和狼是強勢羣體,是草原的主宰。只有靠人和狼共同治理草原,草原才能保下來,但人沒有狼的力量,就無法管理草原,因爲狼能維持草原的生態平衡。所以,爲了不破壞草原,只有人不那麼貪心,不讓任何一種生物滅絕,尤其是狼。草原的規矩千萬不能破。草原地廣人稀,方圓幾十裏見不到一個蒙古包,不跟狼打交道,不出去打打獵,非把人憋死不可。狼是草原的圖騰,這句話一定要明白。

人們撿了那麼多狼食,掏了那麼多狼崽,真是太貪心了,畢利格老人說:"狼羣該發狠了。"

果然沒錯,巴圖和沙茨楞的軍馬羣被狼全殲了,白毛風和大狼羣餓狠的攻擊,將軍馬羣殺得血流成河,連白狼王都去殺馬了,可見後果的嚴重性。巴圖的殺狼精神也驗證了蒙古人的兇猛,可是草原狼更加兇猛,它們用自殺式攻擊,不放棄最後希望的殺法,殺死了許多馬,自己也損失了不少。雖然巴圖盡力將馬羣引出大泡子,但飛奔的羣馬還是被狼王趕進了大泡子。巴圖死裏逃生,才跑到家裏。通過這次的事故,場長烏力吉被撤職。沒有人性的包順貴太恨狼了,非要打狼,掏狼崽,下指標。他瘋狂地要求人們,嚴厲打擊護狼的牧民。

哎,人又要打狼了,狼真可憐,又要受到所謂的"神罰"了。人,狗,馬,狼在軍馬羣死過的大泡子的周圍打了起來。二十多頭草原狼被幹掉了,死了近一半。其實,指揮這場戰鬥的畢格利老人並不想打狼,這是包順貴等所謂的"領導"要求的。這還不夠,包順貴這個壞蛋又要爲了錢而要掏狼崽,真是無知。一共只有幾百頭狼在額侖草原,不能再打狼了。狼,狼,狼是神聖的,不要打狼,這是規矩呀!可惜年幼的知青陳陣也去掏了一窩狼崽,他真是愚蠢。這個不解之緣變成了不解之仇。狼性十足的狼崽吃得多,長得快,野性十足,陳陣真想仔細研究一下。

後來,烏力吉和老人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可惜,東北來的包順貴老家的農民來這裏了,破壞了天鵝湖,趕走了狼羣,殺了不少狼。這真可惜,美麗的額侖草原越來越"醜"了。老鼠猖狂了,載畜量超標了。接着,狼沒了,狗沒了,黃羊沒了,老鷹沒了,只剩下人,畜了。在文章的末尾,草原沙化了,一切都沒了。

我看到這裏,非常氣憤,這些無知的漢人破壞了草原,真是太可惡了,他不但破壞了額侖草原,而且破壞了中國,乃至破壞了地球。

以前我們不注重科學,亂砍亂伐,破壞了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水土流失,沙漠迅速擴大。還有人在河流下游開墾荒地,圍湖造田,造成河流淤積,洪水氾濫。現在人們開始認識到種草,種樹,退耕還林,水土保持,減少空氣污染,是延長人類的生存空間,,使我們能更好的生活。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瞭解自然,認識自然,合理的利用自然,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生物的共同繁榮。, 讓我們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已瀕臨滅絕的草原吧!

讀三年級作文 篇9

圓明園由康熙、雍正、和乾隆精心設計,着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時間建造了一個好比人間仙境,漂亮精美,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圓明園。並藏有大量奇珍異寶。圓明園內有數不盡的宮殿和令人陶醉的景點。乾隆皇帝認爲圓明園十分了不起,不論外表,和建築所蘊含的含義都別有一番風味。

這樣的好景不長,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清軍也在大力抵抗。但是,英法聯軍僅有三千人,用先進的武器把超過三萬名的用鳥槍和腰刀抵抗清軍統統殺死,讓我感到無比的痛惜。我同時也十分憤怒,中國擁有人力物力,擁有許多資源,就是沒有好好地利用起來。龐大的軍隊沒有優秀的武器和高超的武技,最終只能全軍覆沒。更何況國家擁有着英式槍炮,但又未曾批量生產,給清軍使用。令我最氣憤的,就是乾隆對科學的厭惡,甚至認爲科學是玩物喪志。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不認同科學,那麼,國家的強大又從何談起?就是因爲大清帝國的落後,才使得英法聯軍得逞。

乾隆皇帝實在是對外國太敏感,只想靠自己的實力走下去。合作可以促進國家的文化發展,科學技術發展,還可以使兩國更加了解對方,並對對方更加友好,能保持和平。相反,乾隆皇帝對他國的不認同,讓英軍難以完成女王使命,才用武力侵入中國。對於咸豐,他實在是個敗家子,享受皇帝所擁有的豪華生活,但又不治理國家,在危機爆發之時,也不想辦法,只顧着逃難。因爲這樣的皇帝,在危機關頭,我們只有飽受折磨。一個國家文明的落後,和不做事的統治者,加起來就是一場不可言喻的災難。

我對英法聯軍是十分痛恨,這龐大的軍隊用機槍無情地奪走了三萬多人的生命,又侵入了圓明園,可以搶的東西都被士兵們搶光了,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壞。幾千聲打破玻璃瓷器聲在同一秒同時發出,這樣的情景也持續了許久,這多年前的精美藝術品在瞬間就變成了碎陶瓷塊兒,當今誰也不知道這曾是價值連城的藝術品,誰也不知道破壞它們的人是誰。這些還不算什麼,英法聯軍還有條不紊地把火把統統投向圓明園,使圓明園在幾分鐘內便燃起熊熊大火,三天三夜的時間裏火帶着圓明園和三百名官女一起離開了我們。英法聯軍卻帶着勝利的笑容。這羣人從此讓了令人神往是圓明園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的心頭充滿着憤怒的氣,久久不能平息。

簡單的說,一樣好東西突然失去,你只會痛心。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蹟,它的名字叫圓明園......一天,有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兩個勝利者毀滅了圓明園......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英法西和英格蘭。”

《 圓明園》是我們國家的建築驕傲,同時也是我們的恥辱。我們這後輩要好好學習,做個國家棟梁,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