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集錦15篇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集錦15篇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上午九點多,我和奶奶來到村門口,老遠就看見張燈結綵,聞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息。“奶奶,你快看呀!是舞獅。”我叫了起來,只見兩隻小獅子十分默契,時而翻滾,時而跳躍,兩隻大眼撲閃撲閃,實在討人喜歡。就連奶奶,也拍手稱讚……

除了舞獅,還有許多“陣頭”:火鼎公婆、拍胸舞、錢鼓舞、車鼓唱、花轎迎親、馬隊、戲曲南音……我繪聲繪色地給奶奶介紹着,奶奶開心得就像個孩子似的,手舞足蹈的。

下午,村裏展開了緊張有趣的“水上抓鴨”活動。我和奶奶早早地來到比賽地點,只見橋上平伸着一根長杉木,用油塗得油滑。參賽者必須走到末端打開裝着鴨子的箱子,再跳進水裏抓起掉下去的鴨子。比賽開始了,只見一位叔叔側着身子,踮着腳尖,小心翼翼地在杉木上行走着。這位叔叔輕輕挪動步伐,走到杉木中間時,正想邁出右腳,可是一不小心,“撲通———”一聲掉進了水裏。周圍發出陣陣笑聲。接下來是一位十分年輕的小夥子,只見他慢慢地行走着,雙手擺動,以維持平衡,慢慢地、慢慢地,他終於走到了杉木末端。俯下身子,打開了箱子,“撲通———”他和鴨子同時落水!接下來,就得和鴨子展開一場“殊死搏鬥”了!這位哥哥潛伏在水中,看準時機,猛地向鴨子撲去,可小鴨子可機靈了,扇動翅膀,“飛”到了另一個地方,讓大哥哥撲了個空,一頭扎進水裏,周圍的人再次哈哈大笑起來。可大哥哥並不灰心,抹乾了臉上的水,繼續尋找時機,果然,趁鴨子不注意,大哥哥抓住了小鴨子的腳,它再也逃不掉了……

家鄉的端午節實在有趣!我和奶奶度過了一個難忘而又愉快的端午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在古代,人們防止水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包糉子丟到湖裏餵魚。

那麼屈原是誰吶?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屈原爲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後被逐出郢都。(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人們聽說屈原投江了,便跑到江邊,往江水裏仍許多糉子,以免江裏的魚把屈原的屍體給吃了。屈原昇天以後,玉皇大帝便將屈原封爲“江神”。因爲屈原投江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人們每年這天都包糉子來紀念屈原,這就是現在的端午節了。

看完屈原的事蹟,讓我想到:屈原的一生作爲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理想和事業永遠爲後人所惋惜。但作爲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成功了。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爲後世楷模,他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我們要學習他行廉志潔的優良品德,學習他的堅韌不拔,學習他的宏偉氣魄以及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所以,端午節是我們紀念愛國主義先輩的重要節日!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爲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4

我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它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所傳承的節日。今年的6月12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爲了紀念他,把五月初五這一天當做節日,在這一天有吃糉子、吃茶雞蛋、喝雄黃酒、插艾蒿、賽龍舟等風俗習慣。

在我們登封市,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吃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的最愛。每年端午節一到,媽媽就在頭一天晚上跑到超市買了很多形狀的糉子,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它不僅好吃又很好看,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媽媽會把買來的糉子泡在水桶內,我和弟弟吃時就從水桶內拿出來。我們吃糉子時會仔細地撥開竹葉,而後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過端午節的時候,有的地方很多人家會在端午節給小孩子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據說可以去病除邪;還有些人會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味道很香,很多孩子都喜歡帶,今年我和弟弟也央求媽媽買了兩個。

正是由於在端午節這天我和弟弟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可以帶上美麗的香荷包和好看的五彩絲線,同時還可以瞭解很多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所以我喜歡過端午節。真希望端午節能流傳下去,直到永遠。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小學三年級作文《作文 端午節》。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暑假看什麼書呢?請看看推薦的書籍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6

我的家鄉是個風景優美的小城鎮—朝陽鎮,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鎮,那裏有清澈的湖水,無瑕的天空,熱情的人們。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我的家鄉格外熱鬧,在這一天裏,大街上喜氣洋洋的,掛滿各種顏色的葫蘆和各種香囊飾品,節日的氣氛非常濃郁。

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節日,每當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就想起了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在節日裏我們小區裏非常的熱鬧,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上彩色的葫蘆,窗戶上面掛滿了艾葉,傳說這樣可以辟邪,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當然,我媽媽在太陽出來之前已經把五彩線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腳脖上了,聽媽媽說,五彩繩也叫長命繩,是爸爸、媽媽希望孩子能長命百歲。端午的日子裏孩子們可高興了,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身上掛着五香荷包,吃着香甜香甜的糉子。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從市場買回來棕葉和大紅棗包糉子,奶奶把洗好的糉葉和糯米端過來開始包糉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纔能有糉子吃。看着一片片糉葉在奶奶靈巧的手裏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緻的糉子,包好的糉子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立即撲鼻而來,吃着香甜香甜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媽媽給我講端午節傳說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和讚頌,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一大家子的人都聚在了一起,過了一個熱鬧的端午節。

這天清晨,剛下過了一場小雨,地上還溼漉漉的,空氣中夾雜着雨後清新的氣息,讓人聞着就感到心情舒暢。這時,太陽正緩慢的從東邊升起,天也漸漸地變得晴朗了。

“啊,真的嗎!”我驚訝的說,“姐姐真的要來嗎?”爸爸點了點頭,我高興的差一點沒蹦起來。接到姐姐打來的電話後,我立馬打起了精神,收拾東西,準備去奶奶家。

要走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天也明亮了許多,不再是那麼陰沉沉的了,我的心情也特別的好。我和姐姐已經接近一年沒見了,好不容易她來了,我可不能錯過。到了奶奶家後,一大家子的人都在忙活着包糉子,我和姐姐聊完之後,也參與了進來。

一開始,我不會包,奶奶就耐心的來教我。首先拿兩片糉葉放好,弄成一個圓錐形,再加入大米和棗等餡,然後再把它包起來,纏上繩子:我的第一個糉子出爐了。雖然不太好,但畢竟是我親手做的,我還有那麼一點的自豪感,我終於會包糉子了。

中午,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是二爺親自下廚做的,有魚,有烤鴨,還有各式各樣的菜,讓我們大飽口福。下午,我和姐姐還有妹妹一塊去書市逛了一圈,每個人買着自己喜歡的書回去了。

下午,我們一起等待着煮糉子,然後再吃,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就是格外的香。不知不覺,天都暗了下來,姐姐該回去了,我們依依不捨的告別。

這一次的端午節真是熱鬧啊,這是我過的最快樂的一天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8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兩千多年前。在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有吃糉子、插艾葉、賽龍舟等。

在我的家鄉,每逢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有鹹肉糉、白米糉、花生糉等。相傳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年屈原頭汨羅江而死,岸邊的人們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傷害屈原的遺體,就用糉葉裹着這種食物扔進汨羅江,漸漸也就演變成今日的糉子。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手藝加上現代人的不斷創新,這些糉子被大家包得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八角形的……遠遠我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糉葉香味,淡淡的清香,瀰漫了整條街道,飽含着人們對逝者的思念之情。這翠綠色的外表,各種各樣的形狀,誘人的香味,讓人不禁垂涎三尺,忍不住的要多吃上幾個。

家鄉的孩子們在這天就更開心了。除了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孩子們還能穿上外婆買的新衣服,以及系在手腕和腳腕上的五色絲線。聽爸爸說,這是給孩子們壓邪氣的。端午正值一年的夏季,各種各樣的毒蟲都出來活動。俗裏稱蟾蜍、蠍子、毒蛇、蜈蚣、螞蟻爲五毒。大人們給孩子紮上絲線,是寄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

最遺憾的是如今的揚州沒有了賽龍舟搶彩頭的活動了。老師說以前揚州的賽龍舟活動十分有趣。富豪們在空碗中放上一定的彩頭,然後讓許多龍舟去奪,場面很是熱鬧。不過百來年前由於圍觀的羣衆太多,以致有許多人落水溺亡,揚州的賽龍舟也就漸漸消失了。

我真希望能夠有一天,我的家鄉能夠重拾賽龍舟的活動。我們一邊吃着香噴噴的糉子,穿着各自的新衣,過上一個快樂的、完美的、有聲有色的端午節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9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設定的節日。每年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糉子有各種各樣的:有四角的、有三角的、有長方的……味道有鹹糉子甜糉子兩種。甜糉子有蓮容、豆沙、棗泥等口味;鹹糉的呢,有鹹肉、蛋黃、綠豆等口味。還有兩種特別的糉子:財糉和喜糉,誰吃了財糉象徵着他今年會發大財,喜糉吃了象徵着喜事連連。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就聞到淡淡的竹葉香,四溢的清香瀰漫着整個鄉村……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升騰着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糉香。糯米在太陽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我的眼睛緊盯着那兩種特別的糉子,沒等媽媽分好糉子,眼尖的我一眼就看中了財糉子,剛想解開,腦子裏閃過爸爸爲我們一家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辛勞,於是悄悄地把它放到了爸爸的碗裏。喜糉呢,自然也讓我弄到媽媽的碗裏,可精明的媽媽瞧出了我的鬼點子,又把它弄到奶奶的碗裏。奶奶一邊吃着糉子,一邊無限憾慨地說:“這就是我三十年前夢想的生活啊!可惜你們的爺爺享受不了。”我接過奶奶的話茬說:“奶奶,今後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你要健康長壽,幸福安享晚年。”“哈哈哈”,屋子裏充滿了愉快的笑聲。

家鄉的端午節,給了我許多喜悅和歡樂!端午糉子飄香,家鄉親情盡現,端午節流露出的地地道道的故鄉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在這一天,家家戶戶總要給親戚朋友送上一大包糉子。因此,在端午節那天,我家總有好多外婆,姨媽家帶來的糉子,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享受着親人的關愛,我的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了那天,人們一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中。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會包糉子吃,這裏面還有一個故事呢。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因鬱郁不得志,抱石投汩羅江而死,人們知道後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進江裏,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你知道糉子是怎麼包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要把綠油油的糉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並加上蜜棗,冰糖等,包起來後用馬蓮帶捆緊,最後把美味的糉子在鍋裏煮上四個小時後,等到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這時你咬上一口嚐嚐,保證讓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使你垂涎欲滴。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後,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的'來到應縣木塔,來遊玩着美麗的風景——千年古榙,有的人手裏捧着幾柱香,給佛像面前栽上,嘴裏一邊唸叨幾句:"阿彌陀佛。"心裏一邊許下自己美好的願望,有的人圍着木塔轉了三圈,這樣他們說能消災減難,有的人在觀賞着四處美麗的景色,還有的親朋好友拍上幾張紀念照!這樣的活動一直會持續到晚上八點,人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應縣木塔。

回到家裏該洗個舒服澡了。按照傳統的習慣,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艾葉等放進鍋裏,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其實它的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溼氣。洗了以後,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到時你一定會一飽眼福和口福的。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就習俗,中國人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這裏有不少的傳說。嘴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帶了端午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糉子。糉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維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糉子裏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黴乾菜肉·芹菜肉·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時間糉子出鍋了,外婆把糉子端了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糉葉剝掉,啊!真香,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2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裝不下了。

啊!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五:端午節的來歷

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着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爲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後兩岸的老百姓划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糉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裏……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爲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2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糉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糉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糉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糉了,剝開糉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說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爲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3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裏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奶奶包糉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好處。

早上,我奇蹟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奶奶在包糉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奶奶笑眯眯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能夠。”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糉葉拿在手裏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糉葉裏,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糉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奶奶說:“包糉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紅”啊……”“哇!有這麼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糉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我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爲了紀念他把糉子扔入江中爲的就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裏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糉子包好了,滿屋都是糉葉的香味,今年的糉子,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儘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糉子,可是我幫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糉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着糉葉香氣的糯米糉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是好吃,因爲這個糉子裏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是一個“濃情搞笑端午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爲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着長髮,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爲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糉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糉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牀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糉子。我想:爲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爲什麼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裏,還有那個笨大王,怎麼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糉子的好胃口。

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爲祖國做貢獻的人。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5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又稱端陽節,艾節,重午等,相傳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賽龍舟,吃糉子。

今年端午節,媽媽早早地就去市場買回兩束艾草和菖蒲,掛在門的兩旁,據說有避邪的作用。而且,這天的艾草還是上好的藥材呢。中午,媽媽給我們做了許多美味佳餚,必不可少的一道就是糉子。糉子是糯米做的,用糉葉包着,是四棱形的。做成四棱形,是比喻傳說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着屈原大夫平安。我拿起一個臘肉味的糉子大口的吃起來,爸爸媽媽看着我狼吞虎嚥的吃相,樂得哈哈大笑。

享受完美味後,我們一家就來到旌湖岸邊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觀看比賽的人真是人山人海,講話聲,議論聲不絕於耳,我們順着人流,好不容易纔找到一個好一點的位置,認真地看了起來。只聽鼓聲一響,比賽開始了,幾條龍舟很快衝出起點,向終點劃去,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會兒藍隊在前,一會兒紅隊領先,比賽十分精彩,十分激烈。此時,現場更加熱鬧,助威聲,加油聲,划水聲,鼓聲,號子聲,匯成一片熱鬧的海洋。開心的時間似乎總是過得很快,龍舟比賽結束了,大家戀戀不捨得離開河邊,旌湖兩岸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過端午節真是太開心了,真希望下一次端午節快點到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