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品】鬧元宵三年級作文四篇

【精品】鬧元宵三年級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鬧元宵三年級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鬧元宵三年級作文四篇

鬧元宵三年級作文 篇1

“正月裏,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大街小巷“大紅燈籠高高掛”,元宵真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今天,我和爸媽拿出相片簿,一起回憶着鬧元宵的情景。

下午3點,一聲禮炮響起,“民俗歡鬧賀新春”廣場活動拉開序幕。臺上那些具有閩南民間特色的舞蹈節目牢牢吸引住觀衆的眼球,另一側,一場木偶表演也讓許多男女老少拍手叫好呢。一位老爺爺說:“元宵氣氛真是好,那些節目讓我回憶起童年,好久沒看到這麼好看的木偶戲了!”

不遠處,燈謎引人入勝;圍棋、跳繩、投羽毛球入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玩得樂翻了天。這樣的演出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好戲在後頭,現場鑼鼓聲、鼓掌聲、雨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舞龍、高蹺小丑等具有典型民間特色的傳統舞蹈,精彩得讓人目不暇接。觀衆圍得裏一層外一層,小孩子坐在爸爸肩上,個子不夠的脖子伸得老長看錶演。

6時30分,天黑了,公園裏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鬧元宵真叫人難忘。

鬧元宵三年級作文 篇2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是元宵節。

元宵節到了!我們高高興興地過元宵。元宵節的這一天我們都會吃湯圓,那白白的湯圓好吃極了,裏面有豆沙和芝麻。媽媽說:“元宵節還有一個小小的傳說。傳說是:元宵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爲“上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故此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宵”既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媽媽說完後我就知道了元宵節是怎樣來的。

後來我覺得傳統文化的節日真是太有趣了。

鬧元宵三年級作文 篇3

“快去看,快去看!”我們一家三口隨人羣爬上城牆。

哇!人可真多。人頭涌動,到處都是黑壓壓一片。我站在人羣中,隱約看見不遠處有一羣駿馬高擡着腿,在草叢中站立,它們彷彿是在草原上自由的奔跑。我看完又擠進了人羣,突然,一條巨龍、一頭猛虎出現在我面前。巨龍騰雲駕霧,射出點點光輝,猛虎的眼睛炯炯有神,還不時泛出綠色的光輝,我猶如走進虎穴,觀看最精彩的龍爭虎鬥。除此之外,乖巧的山羊、小兔、松鼠、飄動的浮萍荷花、棱角分子、行善的觀音菩薩、如來佛、玉皇天帝都被做成了五彩繽紛絢爛多態的彩燈。

晚上,那一個個提彩燈,提燈籠的小孩和拿着熒光棒、小火花的小孩,把元宵節點綴的更加美麗,使古老的藝術散發出勃勃生機。

聽爸爸說:“一座彩燈少則刺一萬孔多則二十至三十多萬孔呢”可謂“萬窗”。再配以現代照明技術,集傳統“針、拗、結、扎、刻、畫、糊”技術於一體,光線透過針眼,勾畫出一幅幅形象生動逼真,惟妙惟肖的圖畫。

元宵燈會是我見到的最美最好看的燈會。

鬧元宵三年級作文 篇4

2月14日是元宵節,元宵節時大街上有很多的特色小吃,當然還有龍燈,我們吃完晚飯,早早的來到街上,我說,爸爸我想先去逛一逛,待會兒肚子餓了,在去吃小吃,爸爸回答着,聽你的把,明天要上學了,好好地玩一個晚上吧。

我們在公園裏看龍燈,看着天空上五顏六色的煙花,看着小孩在玩着花燈,好極了,我指着油炸攤說,爸爸,我想吃油炸,

好,一起去吧,反正我也有點餓了,

爸爸說,到那裏玩,我說在逛一逛吧,我們來到鳳凰山,看到山上一片光明,整座山彷彿和金山一樣,閃閃發光,上頂上隱隱約約能看到涼亭,山下的人們讚不絕口這座金山,半着五顏六色的煙花,天空上美極了,杜橋鎮充滿了整個光明河流,這個河流星羅棋佈在各個街道上。在每個街口都有4條假龍,假龍全身散發着紅光,這些假龍做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巧奪天工,我不禁讚歎那些工匠的手藝是那麼好,此時,我在心裏想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好好學習,造福人類,爲社會作出貢獻。夜晚,人羣散去了

元宵節真的好好玩。